首页 > 穿越架空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第1346节

一群人随后下水,朝着对面的海滩游去――几天前,统太郎已经派了一个人偷偷逃回大陆,此时这个人在对面点燃了三堆火把。在海峡中游泳的人只要时刻注意自己眼前的光源是三处就能准确的判断自己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偏差。

许可眼见着他们在波涛中载沉载浮,渐渐远去。他放下了望远镜:“叫特侦队开枪。为他们送行!”

海滩上只留下了宁六斤的尸体,士兵们合上他因为痛苦瞪大了的眼睛。他的嘴张得老大,似乎想发出不甘的呐喊。

“可惜,这少年挺能干的,培养下也许是个搞情报工作的苗子。”许可看着士兵们抬走宁六斤的尸体。有些惋惜的说道,“把他列入情报局外协人员殉职名册,在墓地找个向阳的地方把他安葬了。”

郑森的逃走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涟漪,反倒是他父亲确切死亡的消息引来的震动更大。张土木和许可根据在各处提取到的几十个指纹进行了逐一比对,终于确认有一组指纹出现在所有郑芝龙经常出现的场合和他常用的物品上,应该就是他本人的指纹。再将这组指纹和无头尸体上的指纹进行了比对,确认两者基本吻合。

再从俘虏营地内提出若干名郑芝龙的小妾、贴身小厮等平日亲近的人,对无头尸进行了体态特征辨认。最终确认,这就是郑芝龙本人。

这一消息随后传回临高,元老院下令:在临高、高雄和香港,各炮台均鸣炮十一响。宣传部随后发出《郑逆授首》的号外。这一号外不仅在元老院统治区散发,通过对外情报局的渠道,以传单的形式在广东、福建两省沿海地区进行散发。

几天后,10月10日一早,工兵在安平、大小金门、厦门和鼓浪屿的各个村镇和营寨同时纵火,引爆了事先安置在房屋内的大批火药――缴获的大批郑军火药质量不佳,运输又很不安全,干脆就地使用。用来爆破较为坚固的建筑。

数万斤火药的爆炸声此起彼伏,黑烟裹挟着烈火直冲云霄,漳州湾沿线到处是熊熊燃烧的村镇堡寨。

工兵在各处集合点名,随后在海兵的护送下,随着鼓点列队穿过已经开始燃烧的街道,一批一批的登上了海湾里等候的大发艇,在滚滚黑烟中最后一批离开漳州湾的第一舰队拔锚,离开了已经几成废墟的漳州湾。

霸王行动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原本船只进出频繁,樯橹林立,商贾云集的漳州湾只剩下一片死寂。沿海各岛和安平城内的公私财物掳掠殆尽,人口全部掳走。按照许可的估计,郑家即使有足够的资金,想要在此重整旗鼓也得一年半载以上。足以让元老院的贸易战发挥出效力来。

明秋站在舰桥上望着这黑烟滚滚的场面,心中的感情十分复杂――作为一个职业生涯全部在和平中度过的海军军人,因缘巧合的来到了这个新时空,在自己的暮年指挥了这么一场堪称“全胜”的海陆联合战役,在这新世界的海军史上已经是名垂青史了。

但是自己指挥的这支“元老院和人民”的海军,在漳州湾上干出的事情堪称“三光”,虽说伏波军没有屠杀滥杀,但是这样对整个地区的建筑物不分军民的大规模破坏和掳走人口依然让他的良心有所不安。特别是成千上万的百姓扶老携幼,带着可怜的一点家财,在刺刀的逼迫下登船,就此背井离乡。整个过程当中少不得有许多人横尸街头,家破人亡……

早晨的阳光投射在甲板上,新帝国的朝阳已经出现在海平线上,而他看不到这个政权如日中天的那一刻了――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我老了……我在和平繁荣的时代生活的太久了……”他手扶栏杆,看着战舰舰首在轰鸣的蒸汽机的推动下划破海面,翻腾起海浪的时候这样想着。

清晨的第一缕金色阳光越过已经大开的窗户,穿透由薄纱制成的窗帘,径直照射进房间的地面,顺着地面缓慢而又稳定的向前延伸着,直到阳光走到房间的尽头,爬上朱红色的花梨木南京拔步床,将床架上繁琐的花纹浮雕映衬的熠熠生辉时,房间内案头上的机械钟滴答滴答的摇摆着。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

表指针刚好指向6点半。原本宁静的房间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所打破,鸡翅木平头案上的闹钟敲打着铃铛,整个钟表全身都在左右摇摆着,宣告着新的一天即将来到。直到一只手出现,抓住了这只不安分的闹钟,轻轻一按。整个房间又瞬间恢复了宁静。

初晴将闹钟发条重新上满后轻轻的摆回原位,转身走过平头案,取下架格上的衣物来到床榻前,掀起床帘,抬脚迈入拔步床,将干净衣裤放在床头凳上,掀开铺前的床帘,对着床铺内说道:“相公,衣服。”

吴南海舒展了下腰身,其实闹钟响起了之前他已经醒来了,在这个没有网络也几乎没有夜生活的17世纪临高,早上准点醒来远比在旧时空要容易的多。

充足的睡眠,规律的生活让他一早醒来充满了活力。吴南海在初晴的服侍下,从容不迫的穿戴整齐。与其他元老继续保留穿戴旧时空的服装习惯不同,他更喜欢明代特色的长袍,当然,长袍是几位女元老和合作社裁缝的合作改良过得,款式更接近民国时代的长衫,基本上就属于另一个时空的“汉服”类范畴了。但相对与现代服装来说,还是略显复杂,须要别人帮忙才能穿戴整齐。

这里是吴南海的家。虽然办公厅在百仞城修建了元老专用的公寓,吴南海也可以循例摇号分一套。但是吴南海不愿意离开自己在农场的安乐窝,而且在农场也便于随时开展工作,便向办公厅打了个报告,要求在南海农庄里建立一个农委会的宿舍区,放弃在百仞新城里的公寓。

这种全心全意放在工作上很是正大光明到事情,萧之山自然也不便反对,便撤销了吴南海等一批愿意居住在农庄的元老的在百仞新城里的摇号资格,改为在南海农庄内修建农委会元老宿舍区。(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四十四节 余波

南海实验农庄里有一小片住宅区,这是为农委会为归化民职工修建的,都是建筑总公司搞得标准宿舍,类似老式的筒子楼。吴南海和几个在农委会工作的元老就在这片宿舍区的一侧圈占了一小片土地,修建了农委会元老宿舍。

农委会公寓的外观风格类似80年代的居民楼,不过只有双层而已。结构类似联排别墅,每一排8户,每户二层,附带一个小院子。面积从80到120平方米不等。

吴南海申请的是大户型,最终通过抽签入住得是4号楼404号,整个“别墅”呈4室1厅2卫1厨的布局。120平方米使用面积。室内简单的白灰刷墙,客厅卧室地面上镶嵌竹地板,卫生间厨房地上则铺着瓷砖,卫浴用品是吴南海按照自己的爱好选得是青花瓷套装,厨房里用多炉灶一台。全部是由办公厅统一装修。家具和软装则按个人喜好由元老自行配置。为了保证元老的安全,这些公寓和百仞新城的公寓一样有电力的供应。装有电灯和电源插座。

吴南海家的装修是全传统式的风格,二楼的一间朝南的大房就是吴南海高卧的主卧。一张花梨木垂花柱式拔步床横卧在房间最深处,床边摆着三层五个叠放的大官箱,一张黄花梨架格用来挂衣物,一张中式梳妆台靠墙放着――镶嵌着临高出产的大玻璃镜。房间中间横卧着一张平头案,案头上放着一台淘宝上买得机械式闹钟,再加上两张圆凳就是主卧的全部配置了。这些家具是吴南海从企划院院下属的战利品库里买来的。多是历次作战中的战利品。比如这张拔步床据是珠江口战役的时候从广东三良市的一个大户人家抄来的。官箱和架格则是琼岛治安战役的时候收缴的。这次配发套房,企划院院特地从库房里整理出来一批家具统一拍卖给元老。

因为有谣传这些家具的前主人都被杀了,实际愿意买的人并不多。加上使用习惯的问题,更多的人还是希望使用现代家居。但购买现代家具至少需要提前半年预定。又因为发动机计划的物资生产任务的优先生产而使得具体交付ri期遥遥无期。吴南海因为信教,对这些倒不甚在意,而且他喜欢这种“复古”风格,就廉价买来了装点自己的公寓。

在卫生间洗簌完毕,吴南海来到客厅坐到交椅上,拿起八仙桌上的清茶喝了一口。桌面上已经摆好了宣传部为给每个元老的订得刊物,平ri里只有一份《临高时报》,今天因为是星期一,另有每周发行的内部刊物:《每周动态》和《启明星》。这就是临高宣传口最重要的“两刊一报”。其中《启明星》这一理论刊物只限于元老阅读,属于机密材料,不得外传。《每周动态》则开放到归化民高层阅读。

吴南海翻开《每周动态》,这份刊物上除了刊载元老院目前的提案、议题;执委会的工作计划、项目和执行进度之外,还有一部分元老院统治区和大明、东亚各地的重要时事新闻汇编。

他略过最近的霸王行动的系列报道。今天刊出最后一话了――他对打仗的事情不是很关心,目光落在附录部分,这是企划院最新统计出来的缴获清单:

“……整个霸王行动中,共缴获粮食三十四万石,各种成se的白银和白银制品一百一十万两,黄金和黄金制品二万一两,各种珠宝细软装了40个50升的标准运输箱。丝绸一万匹,生丝五千担,陈生丝三千担。各种香料一万担,瓷器五万五千件。棉布三万匹,呢绒二千匹,各种杂货不计其数,具体种类及数目正在清点中。

缴获的火炮、炮子、火器、刀枪之类二十八万斤。另缴获各种铜铁铅等金属材料十五万斤。……”

这次企划院是发了一笔横财了。吴南海想。要不是报纸上中左所码头被焚毁,估计缴获还要更多一些。自从发动机行动开展以来的钱、物紧张局面应该能得到很大的缓解了。自己申请了很久的添置大型农机的也能批复下来了。

不过至少掳掠到了大量的人口。这些从福建掳掠来得人口可以充实到高雄。台湾目前的气候和水土对北方难民来毕竟难以适应,适当多补充能适应环境的闽南籍人口充实开发集团是有好处。吴南海知道执委会对台南一带的农业开发是寄予厚望,一心要把台南平原开发出来作为元老院的大粮仓――自己得干出点业绩来才行。

但是台南的人口损耗太大了,北方人口在台南水土不服,虽然进行了严格的疾控措施,高雄开发中移民的死亡和生病的比率依然很高。现在有了这几万闽南人口,应该会对台南的农业开发有很大的助力。

“两刊”虽然页码不多,但是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吴南海在早餐钱只是稍稍浏览一下,掌握下动态,具体细看研究要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又拿起了今天的《临高ri报》。

现在的《临高时报》版面制做越来越专业,每份报纸各2大张,总共16个版面,临高时报已经取消了内部版和对外版。版面内容偏重社论、政策宣讲和科普类。今天的头版新闻是关于霸王行动的长篇报道《靖海平波》,用通栏头号字标题。旁边另以黑体字加发特约评论员章《建立海上新秩序,推动经济大发展》

吴南海无心多看,报道的内容他在《每周动态》上已经看过了。论到细节比这篇长篇报道更多,也更接近真实的情况。他翻到b版,首要部分是署名尧龙女侠--就是杜雯――撰写的肯定济州岛模式的评论章,通篇竟然都是对济州模式的肯定和赞许之意,相对平时杜雯总是连篇累牍的批评,这社论可真是少见。

下面却有一篇《人物专稿:豪情满怀的石志奇中校》

临高时报实习记者戈三庞报道

今天是进攻中左所城的ri子,海面上阳光明媚风大浪高,海兵第一远征队永远的舵石志奇中校执意要同海兵们一道登陆亲自指挥作战。听到这一消息远征队各连队指挥官着了慌,不知如何是好,于是纷纷劝阻,海面浪涛格外汹涌,乘船登陆有风险。石志奇中校却豪壮地:“我最喜欢坐咱海兵的登陆艇了,你们海浪汹涌,坐船冲锋登陆有困难,其实不畏艰险的冲锋才能体现咱海兵的血勇,作为第一远征队主官的我更应该同海兵一起战斗。”他,要深入到广大海兵中和他们打成一片,不必担心,出航。听罢各指挥官纷纷眼含热泪崇敬的望着石首长暗地里下定决心一定拿下中左所城。

这样,石志奇中校上了一艘登陆艇,乘风破浪冲向波涛汹涌的大海……

“你们看!我们的海兵进步多快,面貌一新了……”

“我们海军的战备状态万无一失。”

石志奇中校站在摇荡、海浪飞溅的甲板上,满意地望着第一远征队出航的情景。他继续站在甲板上,同记者们谈话,向随艇指挥员们指出进一步发展海兵武力的纲领xing方针。这时一个高大的惊涛骇浪袭来,来势之猛,好像要吞掉小艇一般。指挥员们恳切地请石志奇中校赶紧坐稳。可是,他依然柱指挥刀标枪般钉在甲板上。他:“不必为我担心,只管继续航行。”艇上众人钦佩的凝望着中校青松般的背影眼睛禁不住再次湿润了。

石志奇中校,要了解远征队的生活就必须到海上来,要看看他们是怎样和汹涌的海浪进行搏斗。

浪峰变得更高了,风势也越发猛烈。那浪涛冲向舰艇,艇身摇晃得厉害,连那些锻炼有素的海兵都觉得有些难以支撑,石志奇中校的衣服都被飞溅的浪花弄湿了但他蔚然不为所动,此时此刻他就是第一远征队的定海神针。

首节 上一节 1346/2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资本帝国

下一篇:生于198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