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114节

整个游击共和国,就在持续的降雨中努力的克服一切麻烦,并在这恶劣天气下积极生产积蓄力量。

另一方面,这场雨自然也降在了哈尔科夫一代。

时间到了6月4日,已经撤到卢甘斯克的西南方面军指挥部,终于确定了一个事实,即困在包围圈内的鲍勃金的部队,第6、第57集团军,已经弹尽粮绝,大量人员向德军举手投降。

战争打到这个时间点,被围部队终究仅有两个集团军,事实证明了铁木辛哥十多天之前发现大事不好,请求斯大林批准战略撤退的请求,是非常明智的。而斯大林最终批准了铁木辛哥的要求,也被苏联所有的高层人员认定为睿智。

他们的领袖这一次成功避免了1941年基辅之围的灾难,西南方面军和南部方面军,还是保存了大量的主力部队!

两支集团军进行了拼死抵抗,那三架运输机的支援杯水车薪,面对着弹药匮乏和粮食短缺,九万士兵选择投降,并走进了残酷的战俘营。

对于保罗斯来说,这次防守反击打的相当好,在他看来,弗里德库斯行动的部分任务目标已经完成。

只是随着确切的情报传到他的第六集团军指挥部,他才意识到,这次行动完成的并非那么理想。

包围圈达成了,也全歼了其中的苏军,当对战俘进行初步的清点,数目还不到十万人!在这次战役中,苏军战死者的确很多,总数最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作为敌人的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的苏军主力有多少人呢?苏军声称是一百万人,保卢斯和他的参谋们认为是六十万人。就算高估德军的这次战果,最多也就歼灭了苏军二十万人。等于说,苏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后撤了。

保卢斯的猜测很快变成了现实。

德军主力持续反攻,多支先头部队已经渡过了奥斯科尔河,接着便遭遇了苏军的顽强阻击。德军的进攻重点就是北顿涅斯克,他们有诸多理由占领这里,例如这里的机场可为德军所用。

正面德军试图打开缺口,然而进攻都失败了。他们继而希望绕过森林和沼泽,让精锐的坦克和装甲车为主的突击部队,从这座城市的西南方向寻找突破。

德军在该方向,也遭遇到了苏军的奋力反击。他们的坦克部队,更是遭遇到了一群奇怪的战士。

一大群穿着便衣的武装者,高举着手榴弹向坦克跑去。

“我看到这些俄国人,像是受到了某种蛊惑,疯狂的向我们奔来。他们有的举着步枪,有的怀揣着手榴弹。我们的机枪如同割草般消灭他们,但是这些俄国人根本不怕死,听到枪声立刻趴下,待我们的射击安静后继续奔走。”

“他们向我们发射了火箭助推榴弹。上帝保佑,我所在的坦克焊上了一层金属.,否则我的车组就彻底毁灭了。”

“左边的奋进号被俄国人炸毁了。右边的老鹰号,被反坦克炮打断了履带,一个俄国人跑了过来,我们用机枪射杀了那人,但是很快,老鹰号在剧烈的爆炸下化作了碎片。”

这些,即为德军装甲兵后来对这次战斗的描述。

进行第一轮进攻的德军的近一百辆坦克,遭到了残酷打击。被临时武装起来的北顿涅斯克市民,发动了乌拉冲锋。因为反坦克武器的缺乏,他们只能讲大量的手榴弹捆在一起,亦或者是赶制一些炸药包。在敌人坦克毕竟战壕时,跳出战壕乌拉冲锋。

很多人这是市民,他们大部分严重缺乏军事训练,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和手中的集束手榴弹。

他们前赴后继向德军坦克跑去,在付出巨大死亡代价后,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这自杀般的场面太骇人了!德军的首轮进攻失败了,之后的多次进攻也都没有占领苏军阵地。

而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苏军也基本从最初的大崩溃,逐渐站稳了脚跟。

随着6月2日开始的降雨,大地变得泥泞。就算德军的坦克兵和步兵会和了,他们很快在6月3日冒着大雨发动了一次糟糕的进攻,还是被苏军打退。

北顿涅斯克和其周边地区,苏军的确部署了精锐部队,再加上持续动员市民,甚至是许可女人去前线作战以应急。这里的苏军在西南方面军副指挥科斯坚科下,防线固若金汤。

这及时的持续降雨,也进一步阻挠了德军的攻势!

第1205章 雷达工程

杨明志很清楚,他手里的磁控管的确是雷达的心脏,要真正造出雷达,需要的设备还有很多。除却一些必要的设备,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零部件,对于设备能否制造也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雷达,即使依靠这枚磁控管去发射高频微波,当微波触及物体反射,为接受天线探测到。示波器是不存在,但感知回传的信息还是完全能够实现。

因此,杨明志向设计局全体人员解释:“我们接下来就要依靠拆自雷达车上的这枚共振腔式磁控管,来制造我们的预警雷达。除却这个设备外,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我们甚至没有示波器,最终,我们将通过监听员的持续工作,感知耳机中传来的噪音,来判断噪音表明的是敌机还是飞鸟,和其来袭的方向。”

这是一种非常落后的雷达,落后到连最原始的示波器就不存在,甚至比日军的电探还要落后。

这就好似一个盲人,凭借着声音来感知迎面走来的是什么。只是当盲人足够的熟练,就能通过声音判断迎面而来的是一只小狗,还有散步的行人!

对于沼泽的苏军,只有当秋冬季节,才有候鸟赶来沼泽地越冬。这片天空上偶尔会飞过老鹰,除此之外的更大型的飞行物体,就是飞机了。如此,杨明志估摸着,只要雷达投入使用,监听员听到某方向的噪音,基本能够判定,这是飞机!

他的一番解释令广大的设计人员相信不已,在接下来的设计中,他们也迅速碰壁。

杨明志很快遇到了一个非常欲哭无泪的情况,因为这些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他们大部分对雷达技术还是知之甚少呐!

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策划者,杨明志义无反顾的将很多事推开,坚持在设计局的大办公室内亲自操刀。同时,也无可奈何的充当起老师,从细节部分开始,给这些年轻的设计员讲解雷达原理。

研发工作持续了四天,直到6月5日,基本蓝图才终于被总结完毕。

这是一种即便在这个时代,也是颇为先进的预警雷达。

工作功率峰值100千瓦,工作在400到500兆赫波段,能发现70公里外,于1000到3500米的飞行物。

根据对空袭后的分析,德军的机场有可能就在列奇察或者戈梅利附近。所以雷达制造完毕,将雷达站安置在霍姆尼奇废墟,一旦敌机起飞,就能立刻发现。再者,对于德军的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他们没理由飞得太高,三千米左右即最佳高度。

当前,这款还没有名字的雷达设备,仅存在于几十张牛皮纸上。似乎兵工厂只要按照图纸照做,雷达也就真的造出来的。

问题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当前最大的问题早已不是磁控管,而是发射强大微波的能源,从何而来?

用发电机吗?这得消耗宝贵的燃油,部队的燃油储备本就不多,更经受不住雷达的消耗!除非雷达只是时断时续,但是那样,雷达预警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最终,一个一年前的念头又动了起来。

“已经没有办法了!要给雷达稳定供能,我们只能拆卸一台发电机,并制造一台蒸汽机。让蒸汽机推动发电机转子,一直为雷达供能!”

杨明志的决定无人质疑,终于到了众人完全了解的领域,关于蒸汽机的制造图纸,也迅速画出来了。

他们做出了蒸汽机的图纸,还有雷达大天线的图纸。

在他的计划中,将改造一台电台,作为接收终端,其图纸也绘制完毕。

首节 上一节 1114/18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后手

下一篇: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