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16节

看着他的眼睛,杨明志果断明白,科夫帕克完全不知道食盐精制厂正在以最大产能生产食盐。不仅仅是他们,化肥厂也分出部分设备开始食盐析出设备。甚至各集体农庄都分出人手,利用各种容器尤其是陶罐,开始小规模的食盐精制。

“科夫帕克同志,实不相瞒,除却了必要消耗,这段日子食盐精制厂的精盐产出,全部输送给你们这些即将回去的游击队员们。每人一公斤盐,按照一人一天至少六克盐的标准,足够一名战士消耗半年的了!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盐,我们……我们也难以提供啊。”

“事情……居然是这样?!”

“司令说的不错。”福明离开办工桌,背着手走过来。“我们的食盐精制效率是有限的,倘若各游击队再多待上几日,你们当然能带走更多食盐。可是您的部队后天撤离,我们真的无法短时间再生产大量实验。亲爱的同志,请您务必告诉我们,您为何需要难么多的食盐呢?”

“唉!”科夫帕克非常无奈的狠狠跺了几脚,“为什么?当然是为了那些可怜的平民。我们的游击区完全不像是沼泽地易守难攻,我们以往的粮食供给都是依靠游击区内的村庄偷偷供应。如今德军加大管理力度,尤其是限制实验运输。不仅仅是留守部队生活困难,那些平民一样困苦。”

“所以您希望分出一些盐,给那些平民?”

“对!唉,是我要求太高。”

看着一个中老年人遗憾的勾下高傲的头颅,一种内疚感竟浮在心头,杨明志顿时心软了。

“干脆这样,我这就给食盐精制厂下命令,令其权利生产。新的产出全部给您。”

科夫帕克猛地抬头:“这……这不合适吧。”

“没什么不合适,如果您觉得不该吃独食。那么我就按照人员比例,分给三个游击部队。”

“如果是这样,我倒是没有内疚感。我对食盐工业不了解,我现在很想知道,那些岩盐矿石,是否能直接作为食盐呢?如果可以,我干脆带走矿石算了。”

“这……如果您执意带走矿石,我没什么意见。的确,那些矿石本身就能当做盐来用。”

“真的?!”

“您不要太高兴,那些矿石里有口感苦涩的杂质,除了口感糟糕对人基本是无害的。”

“这就好!这就好!干脆这样,您直接提供矿石算了,矿石供应应该没有问题。苦涩的感觉真的无所谓,只要矿石含盐就行。”

杨明志心想着,他的要求还真是低,也罢,岩盐矿石本就高度含盐,这东西真是要多少有多少。

不过自己已经说明,今夜的食盐产出供应撤离的友军,身为中将司令,说出的话就该负责。

他给科夫帕克敬个礼:“您放心,您的部队会带着大量食盐高高兴兴地回去。”

科夫帕克兵团来的时候全军几乎只装备了栓动步枪,回归之路,每一个战士背着厚重的行囊。一个士兵,如果负重超过二十公斤行军,他的体能会快速消耗。兵团获得了一些手推车,以及一百匹马,大部分物资还是依靠士兵的背包与肩膀。

兵团士兵的平均负重超过十二公斤,受科夫帕克的强烈要求,每个战士又额外背了五公斤的岩盐矿石。一切都是为了的作战与生活,未来的回归之路,所有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崴脚风险。

他们现在的付出都是值得,一般士兵无所谓岩盐矿石的苦涩,过去的一年大家极度缺盐,大家的要求真的很低。兵团全体官兵将额外携带二十五吨的岩盐矿石回家,大家相信,以盐为货币,更能轻易的从平民手里换取粮食,而非强制征用!

在分配盐的问题上,游击共和国的确亦是同时。三支游击队各分得一百匹马,精制食盐也是按人头分配。由于许可科夫帕克自由携带矿石离开,针对其他两支部队,许可令也是一样的。他们能带走多少矿石,就看其能耐。

……

八月二十八日,经过几天的不间断修善,契科夫声称他已经看不清楚突击炮的车辙印了,这说明土地被夯得足够坚硬,做到了这一步,机场算是建设完毕了一大半。

杨明志尚未亲自去视察一番,他必须通过亲眼所见,才该给莫斯科发去电报确定机场完工。

机场工地是要视察的,在这之前,自己必须先为劳苦功高的友军官兵送行。

大清早,第63集团军一众军官聚集在指挥部的门口,萨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等官员们也聚集在这里,三位游击队指挥官亦如是。

将要离开的部队会排着整齐的队列,从指挥部门口走过,之后再通过铁匠村内最宽阔的土路,继续前进直到抵达米西渡口。

通过改造一条摆渡线路,苏军在第聂伯河上将大量的松木制造的木筏拼接起来,制造了一座较窄的浮桥。

三支游击队合计一万五千人,必将在中午之前抵达渡口,有了这座突击制造的浮桥和其他的摆渡线路,一天内渡过一万余人并非不可能。

大地开始震动,军号突然吹响!

有一些难民是带着他们的乐器撤离的,他们算是音乐家,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这些难民摇身一变成了63集团军的军乐队。只是乐队总共就五人,一人会拉小提琴,两人会吹奏黑管,还有两人会拉俄罗斯传统手风琴。

有什么歌曲最合适当前的气氛呢?

他们吹奏起著名曲目《告别斯拉夫女人》,接着是哥萨克喜欢的《草原啊草原》,《国际歌》,等等,这些歌曲重复吹奏。

住在铁匠村的人们受村苏维埃指挥,数以千计的人聚集在道路两边,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们举着小旗,为战士们喝彩。

第1640章 离开的人们

娜塔莎的弟弟科斯佳,他和诸多的同龄人都戴着红领巾,顶着赶制的船形帽。虽然没有真正的列宁少先队制服,各个裁缝作坊以现有的材料仿制了一批,至少孩子们的蓬勃生气展示得淋漓尽致。

“孩子们,等红军战士们走过来时,你们要加油呐喊!听到了吗?”临时小学的辅导老师再一次嘱咐道。

“遵命!”一百多人异口同声。

秋风萧瑟,整个世界唯有野菊花还在盛开。再爱美的女孩也不会用代表着不祥的菊花做花环,孩子们普遍举着一些简陋制作的小红旗,以备摇旗呐喊。

对于科斯佳来说,今天他送走数以万计的红军叔叔阿姨,过几天,自己也要乘坐飞机离开这里。他从未做过飞机,仅有九岁的他什么没离开过戈梅利地区。

莫斯科?真是令人向往。

科斯佳和娜塔莎是亲姐弟,两人却注定面对不同的命运。

作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杨明志对于这对姐弟的许诺是真挚的。娜塔莎已经成材,接着是科斯佳,他还是区区刚满九岁的小孩儿,他的巨大优势是有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

杨明志承认这孩子是自己的学生,他估摸着在见到斯大林后,身为科学工作者的自己,一定会被请去某某研究机构或是兵工厂,以从事自己的老本行。如此一来,科斯佳便是自己的关门弟子,而且更像是自己的养子。

恐怕只需要几年的功夫,当科斯佳十八岁的时候,恐怕已经是独当一面的武器设计专家。

杨明志心意已决!

“康斯坦丁·伊万诺维奇·斯佩罗斯基”的名字,也就是科斯佳的正式名字,写在了杨明志制定的大名单了。

以后再不用去树林里采蘑菇,不用去尝试捕鱼,以后等待我的是学习,我必须成为科学家。

首节 上一节 1616/18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后手

下一篇: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