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536节

顿时,一股子萧何之于刘邦、诸葛之于刘备的感觉油然而生。

杨明志内心激动,以至于浑身颤抖的紧握这个中年人的手。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第五百三十七章 贯彻落实集体农庄模式

耶莲京娜裹着军大衣而来,正看到两个大男人面色和善的坐着。

昨日她和柳得巴廖夫已经商讨好了,即拒绝修正集体农庄政策。这一切都是为了杨明志好,耶莲京娜倒是没有料到这位和柳得巴廖夫早就到了。从这两位的面色来看他们已经交谈了什么,现在杨明志心情还不错。

几乎和耶莲京娜同时,耶夫洛夫赶来了。他还打着哈欠,手里还拿着一块烤土豆。

他扫视一眼,拍怕手:“你们来的真早,今天上午我们还是得继续开会商讨一下别列科夫的计划。”

“那是!你是师长,得有你宣布会议开始!”耶莲京娜看看腕表,“真是不敢相信,作为师长的你居然是最后一个到的,战士们的晨操都结束了,我们的师长还睡眼惺忪。”

闲话少叙,会议正式开始,一旁的书记员开始记录。

柳得巴廖夫开门见山的说:“经过一宿的思考,大家对别列科夫关于修改集体农庄的生产模式,建立起以庄员家庭为主体的生产小组,代替当下多个家庭的生产小组模式。我们现在表个态,同意的举手。”

话音落下,这会议室瞬间冷场,空气凝结的几乎有半分钟之久。

耶夫洛夫突然问道:“别列科夫,这是你提出的建议,难道那你现在已经否定了自己?”

“是的,我现在否定了。”杨明志微笑着坦率说道,“而且并非是我看到其他三人都没有举手,而选择不举手。经过我的深思熟虑,昨日的新的土地计划我认为并不合理。”

这可让耶夫洛夫有些费解了,昨日他说的那套提高生产力的理论简直必然成功,他是那样的信誓旦旦还不惜在下一个马铃薯种植季做实验。这才过去有十几个小时啊,他就变卦了?!

他再次询问道:“别列科夫,你否定了自己的决定至少得有个理由吧。理由是什么?”

“那么你反对的理由呢?”杨明志反问道。

“当然是害怕出乱子,因为你在试图改变集体农庄现有的生产模式,你的模式仅仅依靠我批准也没有法律效益。”

杨明志点点头:“所以我也否定了自己,柳得巴廖夫同志出于法律是不会支持的,就算他支持也毫无法律依据。我们毕竟不能违背领袖的意志,就凭我这胸前的勋章,也不能违背他定下的制度。”

这番话说的,真是令耶莲京娜眼前一亮。他简直是在拍领袖的马匹,言辞有些献媚,关于不能违背领袖的意志,这真的令她听了很舒服。

柳得巴廖夫满意的点点头:“别列科夫的想法是有一些道理了,如若未来我们的集体农庄中出现了大量懒虫,导致粮食减产,国家自然会想办法调整策略。但是现在,我们的庄员根本不存在懒散问题,他们绝大部分是逃亡而来的难民,每个人都有亲人被德国人杀死。

人们的觉悟很高,只有勤劳生产,让军队有了充沛火力方可打赢一场接着一场的战斗。目前我们的人民开始抱怨,他们还是努力将抱怨埋在心里,恐怕更多为的就是借军人之手,帮助他们报仇。

我们必须注意到人民的抱怨,耶莲京娜审理那个女工的材料我看过了,人民需要最基本的生活给养,而我们一直在克扣他们,为的就是将有限的资源提供给军队。但克扣的太多了,一旦超过了人们的承受极限,也将损害到军队。”

耶莲京娜马上询问道:“那么,既然别列科夫也否定了自己的方案,我们应该怎么面对未来?依靠上级的还没确定时间的空投,亦或者是忍耐到马铃薯丰收。”

“再等等吧!坚持一下,有了粮食,很多问题就解决了。”耶夫洛夫插话道。

这时候,柳得巴廖夫又将杨明志推到台前。“关于土地的改革不能进行,恢复货币却势在必行!这一点我完全同意别列科夫!我们自己印刷兑换券,让村民愿意自发的生产生活用品,由我们收购这些产品发放兑换券。这兑换券将主要兑换粮食,亦可兑换别的。”

和这位的谈话一直没有涉及到恢复货币交易,而且是他闭口不提。杨明志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既然他都同意了,自个当然要支持咯。

“大家再举手表决一次吧,关于怎么恢复货币交易别列科夫已经说的很明白,我们四个就做出决意。”柳得巴廖夫说罢举起了右手。

杨明志自然是高举右手,看看耶莲京娜,她必然会紧跟柳得巴廖夫的步伐举起手。只是耶夫洛夫有些犹豫,还是效仿了。

“我的师长!你应该更果断的!为什么会犹豫!还是说你心里依旧有不解?”耶莲京娜问道。

“没错!是不解,我不懂货币经济,更不懂当初领袖建立集体农庄制度的缘由。这几个月以来我们之所以能一直胜利,全由别列科夫指挥。他昨日的意见现在被他本人否决了一个,我很想知道这里面的深层缘由。”

“因为土地再怎么耕种,粮食产量的极限就是那样。我现在琢磨了一下,就算把生产小组负责的农业用地,拆分成小块又小组内的各个家庭负责,土地的产量可能也不会有多大变化。”杨明志坦率说道,“所以为了将诺夫戈梅利变得繁荣,我们需要恢复货币。我们许诺任何时间,人们手里拿着的由我们印刷的兑换券,都能兑换五百克马铃薯,当然,为了稳定我们也设立粮食兑换上限。为了更多的食物,为了更多的生产资料,工人阶级,集体农庄庄员会更努力的工作。”

杨明志看得出,其实柳得巴廖夫并不是全盘反对看起来很新奇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集体农庄内的懒虫规模多了,将土地分成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区,不劳动等于没有粮食,没有人会偷懒。

再者把这个制度当做解决一切大锅饭问题的不二法门,也并不是明智。

那个位面的新中国能这么搞而农业大发展,并不是把土地一分,亩产就随着农民的耕种热情而暴涨。那个位面的苏联在战后大搞机械化农业,依托集体农庄这种模式,能对大片土地统一管理。

至于为何中国的粮食产量大爆发,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化肥。

八十年代的中国,二十七个国营化肥厂建成,每一个的年产都是五十万吨尿素,三十万吨氨水级别的。在苏联援华的156个项目里,其中就有化肥厂。技术层面新中国已经学会了,大规模建厂的计划也定下,直到改开有了钱,工厂纷纷建立。

苏联在战后粮食产量有很大提升,也是源于化肥的广泛运用,以及机械化农业带来的高效率。只是苏联的大部分地域无霜期太短,粮食产量因为这个客观因素是难以大爆发,再者老毛子还有个悠久传统酗酒。

人均粮食已经四百公斤,其中竟然要拿出一百公斤酿酒。过于奢侈的生活,过于依赖于苏联体系下的机械化农业,这个国家解体之后带来的一系列崩溃,关系到国民生存的农业首先受到巨大冲击。

他们老毛子毕竟不是中国这种专著种地六千年的农耕民族,苏联的毁灭恐怕也不是穿越后的这辈子能看到的。

杨明志最后又提议道:“我们严格按照集体农庄模式发展农业,要想土地增产,我又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柳得巴廖夫等人全部如竖起耳朵的兔子,洗耳恭听。

“是建立一个特殊的工厂,一个合成氨工厂!”

<;!--gen1-1-2-110-12496-256064076-1486353384-->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化肥增产靠化肥

“建立一个化肥厂?从而解决肥料问题,一次让土地增产,这可行吗?!”柳得巴廖夫谨慎的问道。

作为戈梅利的市委人员,他在这片地域生活和工作已经太久的。

白俄罗斯的精华地域在明斯克、维捷布斯克、博布鲁伊斯克,只有那里才有比较多的农田。因为维度高,冬季气温过于寒冷,这片区域也种植小麦、黑麦之类的禾本科农作物,产量底下实在没有办法。

在很多地方是种植马铃薯的,产量也远远比不过素有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平原。

首节 上一节 536/18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后手

下一篇: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