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宦之风流无边

明宦之风流无边 第932节

牛金星惶恐的说道:“万岁明鉴,牛金星感念万岁爷的知遇之恩,对万岁爷绝对的忠心耿耿,万万不敢有半点二心,刚才说的只是暂时退让,打消藩王的疑虑,然后再一举歼灭,这是个上上之策啊!”

易土生沉思了一下说道:“你们二人也不必争执,牛先生把你的计策说出来给我听听,到底让我如何的退让呢!”牛金星说道:“废太后蛊惑人心说万岁爷是王莽曹操,有僭越皇权的野心,那么万岁爷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给他来个‘尊王重道’,不如就让小皇帝勤政,把权利交还给他,这样一来,废太后的话就彻底的成了谎话。另外,万岁爷需要暂时停止征讨天下,全农耕桑、发展经济、鼓励生产、实行仁政,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这样一来,民心就全都归附万岁,所有人都不会再有造反的念头了。日子一长藩王们也会丧失警惕性,到了那个时候,万岁爷就可以下旨让他们进京朝见了。”

易土生点头道:“说的也对,不过前些日子我已经下旨让那些藩王进京朝见了,如何还能出尔反尔。”牛金星叹道:“微臣今天收到了很多的奏章,都是各地藩王上奏的,他们全都托病不出,万岁的旨意怕是要落空。”

易土生气的一拍桌子:“这下不知死活的东西,当真果然要造反了,居然敢抗旨。”牛金星却道:“这也没什么不好,万岁爷正好顺水推舟抚慰一番,让他们在家里养病,并且每人赐给一些金银,安抚一下他们。然后让小皇帝亲政……

刘宗周气道:“你这老头说来说去还是要万岁爷退位,末将觉得这绝对不行,万一万岁爷退位了,交出了权力,就会变成吕不韦的,到时候一定会死的很难看,绝对不能这么做,请万岁爷三思。“

牛金星笑道:“我只是说让小皇帝亲政,并没有说让万岁爷交出权力,万岁爷仍然可以掌握天下兵马,还做‘假皇帝’群臣照样掌握在万岁爷的手中,他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能做什么,所有的政令还不是照样出自万岁爷的手中,只不过民间不知道这些,自然也就对万岁爷没有疑虑了,到时候如果有藩王造反,老百姓一定不会支持。就连满朝大臣也会声讨,他们出师无名,岂有不败之理。”

易土生心想: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只是有一些小小的冒险,而且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办成的。幸好现在各地基本上已经平定,没有什么外敌入侵,将领们也正好休息一下,在家中享福,老百姓的压力也小了很多,必定人人拍手称快,看来还是可行的。

“牛先生说的有道理,好吧,寡人就按照你说的,下个月宣布小皇帝亲政,现在就让内阁拟制,通告天下,还有,户部也要下一道行文,宣布从即日起削减赋税,让老百姓过一段安生的日子。”易土生说道。

牛金星跪在地上说道:“如此一来,天下人必定把万岁爷当作天下圣主尧舜禹汤,那些藩王再也不敢造次了。也许过不了多少时候,就有人把费太后小桃押解到京城,到时候万岁爷只要当面揭穿她的身份,她就再也不能够兴风作浪了。

开疆 第九百二十五章发展农业

易土生欣喜道:“牛先生果然足智多谋,这样一来寡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些藩王了。”易土生感到自己的时代就要来临了,以前他之所以不敢彻底的废黜皇帝自己当家作主,怕的就是这些盘踞在各地的朱姓藩王,现在既然有办法把他们一网打尽,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不过这件事情必须要谋定而后动,在宣布小皇帝勤政之前,朝堂必须要来一次清洗,把那些对小皇帝存有忠心的人处理掉。这种事情,锦衣卫干起来得心应手,完全不用他操心,也无非就是罗织罪名屈打成招而已,只要自己不加干涉,那些人必死无疑。

牛金星等人走后,易土生把马休于琛田猛等人留下,并且写了一张名单,命他们召集锦衣卫密探火速办理。

马休于琛办这种事情最在行了,也就是胡乱找几个证人,然后派几名高手把罪证放到人家的书房里,最后带着人抄家,拿到证据之后直接关进锦衣卫诏狱,经过一番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就算是个铁人也会画押招供。就算他不招供也无所谓,直接拉着手指按上手印,请旨问斩也就是了。

三天之后,锦衣卫以勾结吐鲁番人造反的罪名逮捕了七八名朝廷大员,把他们全都拉到午门外问斩,易土生再安排自己人接任,一切事情都办的水到渠成证据确凿,下面的官吏不辨真伪,朝堂上的官员也无人喊冤只是装糊涂罢了。

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易土生就按照牛金星的计策,先是下旨降低赋税谷利农桑,大幅度的压制地主阶级的特权,重赏各地的藩王表彰他们这么多年来为国家戍边的功绩,对一些曾经遭受战火荼毒的地区,例如陕西山西等地实行免税的政策,并且释放了宫廷中的大龄宫女回家,这些举动大大的增长了他的威望值,获得了全国上下一致的好评,好百姓甚至上了万民折,给他盖了生祠以感谢他的恩德。

就在易土生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突兀的下了一道旨意,表示愿意把朝政还给小皇帝,让他独立亲政,亲手治理这个已经被自己壮大了三倍还不止的大帝国。此举让一些曾经怀疑易土生怀有二心的人全都目瞪口呆。

半年后的一天,在举行过仪式之后,小皇帝正式亲政,所有的奏章全都交给他御笔朱批。不过话是这么说,但是真正交到小皇帝手中的奏折其实全都是内阁过滤过的,上面说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其余那些谈及国家大事、诸如军事、人事任免、户部亏盈、工部营造这些奏章早就被内阁扣押直接送到易土生的手中去了。不但如此,小皇帝即位才几天就发现自己这个皇帝当的依然窝囊,因为所有的禁军包括御前侍卫他根本都指挥不动,就连身边的那些太监都是易土生特意安排的。名副其实的变成了一个傀儡皇帝。

小皇帝虽然年幼,但毕竟也让人叫了这么多年的皇上,而且颐指气使惯了,怎么能受得了这种屈辱,再加上年少气盛少不更事,居然想要反抗,但是他马上有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挣扎全都是白费力气,因为他连一封信都根本无法送出去。

易土生根本就不担心什么小皇帝,他所担心的也就是那些藩王而已。最近这些日子以来,锦衣卫的密探活动的非常频繁,几乎遍布全国上下最主要的六位藩王身边的所有地区,相信只要有一丝的蛛丝马迹也休想能够逃脱他的耳目。这些人每天走街串巷,或流连青楼,或徘回于市井,或打入藩王府邸,忙碌的不得了。

易土生几乎每天都能够收到来自各地的奏报,不过就是没有一条关于废太后小桃的消息,这让他非常的纳闷,难道小桃妹子会飞天遁地跑到九天云外去了,还是这群锦衣卫有人知情不报做了双面间谍。反正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情况总是不正常的,让他没有彻底的放下心来,召唤藩王入京,看来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一年的时间就这么匆匆的过去了,易土生的“仁政”也取得了一定得成果,各地户口有所增加,农民也比以前富裕了很多,既然前方没有战事,而且也没有小桃的消息,那么易土生就着手做两件事情第一件就是调换锦衣卫的一批密探,防止他们阳奉阴违;第二件就是大力的发展大明朝的漕运和海运贸易,以增添国库的收入。还有就是整顿吏治,裁撤一些不合格的官员,阻止一些专家在各地勘探开矿,希望能找一些金银铜铁矿出来。

另外易土生还做了一件让全国都沸腾的事情,根据孔有德从荷兰传回来的消息,当地有一种高产的农作物,一亩地完全可以供给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易土生一看就明白了,原来这就是玉米的由来。

本来他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大明朝居然没有人种玉米的到了现在才明白,原来当时玉米还没有传入中国。玉米这东西的产量和成活率远远地高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而且如果在沿海地区,一年甚至可以收获两次到三次,如果大量的引进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大明朝的人口和经济就会上升到一个足以令人咂舌的地步。当然易土生绝对不会以小皇帝的名义来做这项功德,他特地下旨自己兼任‘农业大臣’专门负责引进玉米,而且在旨意中把自己的功绩全都摽榜出来。让全国人民都把他当成神仙来供奉。

由于明朝的农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易土生首先在陕西和陕西浙江福建南北四个城市展开试点。结果半年之后,四个省份就先后获得了大丰收,陕西和山西一代本来一直都在闹灾荒,但是有了玉米之后居然很快的咸鱼大翻身,百姓们全都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了,那里的人简直把易土生当作神仙来拜。至于浙江和福建一代本来就非常的富庶,玉米的到来等于是锦上添花,很多地方都变成了人间乐土。

在这种情况下,无数的大臣上奏折给易土生歌功颂德,朝堂上每天传诵的都是有关于假皇帝易土生的各种神迹,老百姓从内心深处希望易土生能够临朝听政,因为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世界,他们才能永远的幸福安康。

不过,易土生近年来一直都不怎么在朝堂上露面,给外面的人的印象好像是已经完全的放弃了朝政,只是帮助小皇帝发展经济而已,这种大公无私忠心耿耿,让无数人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时间长了之后,几乎连各地的藩王都相信他是诸葛亮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角色,以为自己以前的判断完全错了。

时间一长,他们的警惕心理就完全的放了下来,重新有过上了锦衣玉食纸醉金迷的日子,每天就是歌舞升平醉生梦死……

开疆 第九百二十六章违抗圣旨

易土生的命令就在这个时候下达,他感觉自己已经失去了耐性,小皇帝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也懂得上蹿下跳,居然学习汉朝的皇帝在宫廷之中结交宦官,想要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全力,不过易土生并不是梁冀,他有一身的武功,区区的几个宦官根本无法奈何他,就算其中有个别练过武功的在他的眼中也不过就是几只三脚猫而已。但是长此下去随着小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心机越来越深,自己恐怕就会越来越累了。

因此易土生以小皇帝的名义连续发了二十几道圣旨,要求在外的各位藩王立即来京述职,圣旨中的说法是这位小皇帝要和他的叔父甚至叔祖们见上一面闲话家常联络感情,以便让朱家的人更加团结。为了搞的逼真一点,易土生还在人前人后表示不同意小皇帝这么做,好想他多么害怕这些藩王进京对他不利似的。

自然这些话都有专门的人通过种种渠道传到各位藩王的耳朵里去,而且锦衣卫也在各大城市制造舆论,让老百姓尽人皆知。这样一来一些因为过度享受而丧失了基本智商的王爷便打算起程到京城来抖抖威风,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实力怀有疑虑,迟迟的没有动静,他们的身边也有谋臣大将,总要商量一下的。

易土生甚至,能否把他们骗到京城里来关系非常重大,远的不说,当年建文帝宣召明成祖朱棣进京准备杀之,但是朱棣听了姚广孝的话不可进京所以逃过了一难,后来又开始装疯,以至于建文帝受到了蒙蔽,最受失去了江山,自己怎么能够再犯同样的错误,无论如何也要让他们来自投罗网的。

两个月过去了,来到京城里的藩王只有七八位,而且都是一些旁支远亲,很多都是朱棣当年册封的藩王,与现在的皇帝已经没有太多的血亲了,他们的地盘小得不得了,而且影响力也很差,根本放不进易土生的眼里。他渴望的那些大诸侯居然是一个人也没有到来,这样他非常的不爽。

虽然不爽但是面对这些比较顺从的藩王还是要热情款待,而且不是一般的热情,那简直就是三天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歌姬美人珍珠财宝不停的赏赐,让这些家伙一个个的乐不思蜀简直都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了。易土生就是要以这种方式让大家觉得他是完全没有恶意的,不过有一个情况还是引起了所有藩王的主意,那就是这些进京的藩王,两个月里居然都没有见到新近亲政的小皇帝。

易土生只是对他们说小皇帝龙体欠安无法接见让他们耐心的等候,就连太皇太后陈倩儿野战在易土生这一边替他圆谎,所以这些肥头猪脑的藩王们对此已经是深信不疑了,只管每天享乐,根本不像别的。

但是外地没到的藩王们得到了这样的消息之后不禁满脑子里疑云密布了,更加坚定了他们不到京城来的信念。易土生在无奈之下,只得派出锦衣卫之中的能言善辩之辈奔赴各地,去贿赂这些藩王的亲信,让他们设法的劝服这些藩王,无比的来京城一趟,否则就是违抗圣旨,不太说得过去。

易土生又以小皇帝的命令连续的发布斥责诏书,责怪他们不遵皇命有不臣之心,搞的这些藩王全都好像是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难受得不得了。急忙阻止谋士们开会商讨对策。

经过有一个月的等待终于又有十几位藩王进京了,但是易土生心中最担心的也是势力最大的六个人还是没有来,这六位藩王分别是:临淄王、河间王、汝南王、蜀王、宁王、金陵王六位。这六个人的封地非常广大,而且又都在全国的富庶之地,不缺兵马也不缺威望,更加不缺的就是粮草银两,实在是易土生的心腹大患。

那二十位来京的藩王在等待了几天之后,几个人一商量觉得事情有些不太对劲了,纷纷上书请求面见皇帝,但是这些奏折,小皇帝根本都看不到,全都落在了内阁首辅的手中,高第自然把奏折全都交给了易土生。

易土生立即给出了批示,因为藩王们现在还没有到齐,小皇帝非常的生气所以目前还不想召见他们,让他们在各自的府邸慢慢等着,等到其他的六位藩王也到了京城自然就会接见,这样一来可把一些恋家的藩王给急坏了。纷纷写信让六位藩王赶紧到位,也要一起回家去。

在六位藩王之中,论辈分也就是山东的临淄王最高,他是万历皇帝的兄弟,目前已经是七十岁的高龄了,此人老奸巨猾实力雄厚兵精粮足不容易对付,而且听说手下有几个高手和一般谋臣都非常的厉害。易土生派出去贿赂的人在这里碰了壁,剩下的几位藩王倒是收下了礼物,不过也没有动身的迹象。

后来易土生才知道,所有的这些还没有动身的藩王全都是以临淄王马首是瞻的。临淄王让他们稍安勿躁,这些人就真的偃旗息鼓装孙子了。

“这可怎么办,临淄王等人如果不到,寡人拿剩下的藩王也没有办法,如果动了这些人,临淄王联合另外的六王一起谋反,四面八方一时之间全都是叛军,尽管咱们有大炮长枪也是不好对付。”易土生召见牛金星商量对策。

牛金星沉思道:“只要想办法把临淄王给请来,其他的人必定都会到来的,临淄王迟迟不肯来到,怕不是跟废太后小桃有什么关系吧。事情过去了一年多了,废太后在锦衣卫的追查之下就好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这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她正在被一股强大的势力保护着,以至于连锦衣卫也无可奈何。”

易土生道:“就算是明知道他是被临淄王那个老鬼被收藏起来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可想,总不能现在就跟他翻脸打上一仗,那样的话岂不是打草惊蛇了,以前的计划心血全都白费了呀,再想想别的办法!”

牛金星说道:“那么我们就只能挑拨临淄王和废太后之间的关系了,我看也是时候把废太后的真实身份给公布于众了,如果临淄王得到了这个确凿的消息之后,一定不会再跟废太后合作。”

易土生道:“可是咱们没有过硬的证据,证明废太后就是东瀛人的奸细,只怕临淄王不会相信咱们的话!”

开疆 第九百二十七章左右为难

易土生道:“这件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难度,我们只要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别的不要管,至于说人家会不会相信,会不会上当不是咱们所能控制的,顺其自然吧!交代下去,让锦衣卫把废太后的事情散布出去,看看各路藩王有没有什么反应!”

首节 上一节 932/10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我的老婆是特种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