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第534节
“美国 visvim时装集团。”高个子女孩子先接过名片,认真的看了一眼,然后递给了中年人,“社长,你看一下。”
中年人拿着名片仔细的从正面翻到背面,眉头不时的皱着。
那个戴着眼镜的女孩子也贴身凑着脑袋朝名片上看,又瞄了一眼傲慢的巴芙拉,才低声对中年人道,“郑社长,这家店就在第五大道,你还记得吗?”
“恩。”郑主任点点头,一件衣服都要好几千美金的 visvim他怎么可能记不住,这反应了美国人民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他还准备回去大书特书一番呢。他正在犹豫要不要把名片递还给巴芙拉,最后还是没还,只是道,“巴芙拉小姐,我想你是误会了什么,我们绝对没有对你进行拍摄。”
“请把底片给我。”巴芙拉眉目妖娆慵懒,傲然的指着马路上的巡逻警察道,“否则我将喊警察过来处理。”
她本来是学医的,在李和的安排下成了白俄罗斯名副其实的泥煤和矿藏钾盐大王,但是她还是怀揣着一颗对美国的向往之心,偷偷的鼓动伊万诺夫来到了美国。
对她来说,她讨厌和脏兮兮的泥煤打交道,虽然钾盐看起来洁白无瑕,可是呢,她觉得过于无生气,很是呆板。
名义上都是她的产业,但是基本都是伊万诺夫在打理。
她一到美国,就一心扎进了美国的时装界,尽管她对时装只是一腔热血和兴趣,而又丝毫不懂,可是谁让她是李和的救命恩人呢,李和基本就是放任她。
通商银行和达美银行对于她的贷款要求向来不拒,她仗着李和的资金,愣头青般的把美国时尚界搅得腥风血雨,对她恨得牙痒痒。
有钱就是任性,买买买,不但收购了两家老牌时装公司,还从世界各地请来了顶尖的服装设计师。
她对李和的话敬若神明,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一些了解她和李和关系的投行,比如高盛和贝莱登就积极筹划她去上市,她现在也是满心的准备着。
“郑社长,怎么办?”穿着西装的年轻男孩子低声问。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
郑社长沉吟了一下,道,“美国是法治社会,在人家这里,咱们还是尊重的一下哈,就给这位小姐看一下。”
他很不明白,这个外国女人和李和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替李和出头。
然后用英语对巴芙拉道,“巴芙拉小姐,你可以先看看底片,如果没有你的照片请还给我们。小杜,把底片取出来。”
巴芙拉冷哼一声,没说话。
叫小杜的高个子女孩子果真打开相机把底片取了出来。
巴芙拉毫不客气的接过,直接丢给了伊万诺夫。
而伊万诺夫却没等对方反应过来,用打火机已经点燃。
“哎,这位先生,你怎么可以这样!”高个子女孩子刚要上去扑救,就被伊万诺夫的保镖拦住,显示出要哭的样子。
伊万诺夫没搭理她们,只是对背着身的李和道,“李先生,ok。”
李和见事情已经解决就道,“走吧。”
只留下一群人看着他的背影发呆。
“我想起来了!”那个叫小杜的女孩子看着李和的走路时候一晃而过的手表,突然大叫一声,把其他人吓了一跳。
郑社长道,“什么一惊一乍的,你想起来什么了?”
“我想起来这个人是谁了!”小杜懊恼的道,“我怎么就没那方面想呢!真是太巧合了!”
“谁?”郑社长和众人一样,拧着眉头问道。
小杜兴奋的道,“大家还记得那个白俄罗斯人刚才喊他什么吗?”
“Li,Sir。”带着眼睛的女孩子补充道,“那就是姓李或者姓厉。”
“他说他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还是个教授,这就好猜了啊。”小杜兴奋的道,“今年五一劳动奖章的唯一民营企业代表就是姓李,大家有印象吗?颁奖大会现场我们距离的太远,我没拍的仔细,后面报纸上多了很多关于他的报道,都很模糊,可是那张和领导人握手的照片,握手的姿势很特别,手腕上的手表角度拍摄的很突出,我当时看了,是劳力士,我还嘀咕现在的个体户真有钱。”
“对啊,刚才那个人手上戴的就是劳力士。”穿西装的年轻人也一拍大腿。
“叫什么单位来着?”郑社长也在努力的回忆。
小杜笑着道,“皖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她说的非常肯定。
这是李和唯一的一个挂着名头的单位,实际上就是李隆的废品站。
当初他找边梅给李隆办营业执照,没交代清楚,边梅对李隆不熟悉,通讯又不方面,图着省事,直接把法人办成了李和。
这么多年,李和忘了,李隆觉着没毛病,所以就不曾变更过。
直到五一劳动奖章名单确定下来,省里给他的邀请函里的单位名称就是皖北再生资源公司,他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他这么多年一直占着弟弟总经理的名义,只能等着回老家以后再给变更过来。
“那就没错了。”戴着眼镜的那个女孩子也跟着确定道,“从年龄到姓,都挺符合的。”
郑社长道,“回去后我们再做一遍确认工作,绝不冤枉一个好人。”
大家都笑了,社长这次是真的被气坏了,他们回去又是有的忙了,没有他们不能骂的,直指社会现象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雾已经散去了,太阳出来了,空气又显得干净了。
“李先生,这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到了华尔街十一号的纽约证交所之后,江保健还是继续充当导游的职责。
“看着挺一般的。”站在外面,李和对里面的气氛丝毫感受不到。
但是他明白纽交所的厉害之处。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一个由二十一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所管理的股份有限公司,是资本主义的大礼堂,企业成长的兵工厂。
尽管让人一夜致富的微软,英特尔都在Nasdaq交易,纽约证交所仍是最大、最老、最有人气的市场,刚刚举行过200周年庆典,庆祝的红色条幅依然挂在门头上。
上市股票至少有1800种,包括大部份历史悠久的‘财星五百大企业’,股价总值达2500亿美元,上市条件也较为严格,还没赚钱就想上市集资的公司无法进入纽约证交所。
电影中股市内人声喧腾,比手画脚的镜头,在使用计算机和电话交易的Nasdaq看不到。
要感受那种金钱游戏的热气,只有来华尔街十一号的纽约证交所。
但自1975年美国国会废除固定佣金制,鼓励实行竞争体制以来,交易额有所下降,处于竞争不利地位。
实现计算机教育是趋势,而纽交所仍然采用拍卖形势,交易成本很高。
李和听见了里面的人头攒动,有的好奇,突然问道,“可以随意参观?”
江保健道,“李先生,你等一下,我打个电话。”
不一会儿,交易所的大门出来了一行人。
“你好,加尔文先生,又见面了。”江保健上前和一个秃顶老头握手,然后把他引到李和身边,介绍道,“这是我们李先生。”
“你好,李先生。”秃顶老头对着李和很是恭敬。
江保健对李和道,“这是交易所负责公共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唐纳德.加尔文先生。”
“打扰了。”李和跟着老头进了交易所,华尔街的心脏。
664、证交所
李和受到了优待,因为免了一道安检程序。美国和利比亚的冲突虽然已经散去,可是依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站在二楼的交易大厅,透过密封的玻璃窗,大厅的交易一目了然,因为是公开市场,有许多国家的公司在这里上市融资,不止是本土企业。
在美国的上市的外国公司中,加拿大公司数量最多,近水楼台是第一位,其次是英国,毕竟是好基友一对,第三位是以色列,人家在美国的亲戚也多,还抱团。
唯一比较特别的是很难看到实力雄厚的德国企业,也就仅限那么一两家。
电子报价牌亮光闪烁,电脑终端机的屏幕上的数字和字母也在不停的跳跃,数不清的电话机分布在不同的交易台上,每个人喋喋不休,有的在交头接耳,有的声嘶力竭的喊,有的在场焦急的走来走去,还配着各种手势。
对李和来说,这里跟乱糟糟的菜市场没什么区别,虽然60年代以后,许多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方式由手工竞价模式发展为电脑自动撮合,交易席位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已逐渐演变为与交易所撮合主机联网的电脑报盘终端。
与计算机程序瞬间“秒杀”买卖交易的报价相比,人工交易员已经远远落后。
可纽交所绝大部分交易仍以效率较低的场内交易或者特设经纪商交易为主,虽然也引入电脑交易,但是每一道交易至少仍然要经过一道人工手续,所有通过各种电子方式传递到特定经纪商那里的买入卖出信息,仍然需要交易员在各自的交易席位上报价,手工撮合。
直到2006年之后,纽交所才告别其137年之久的席位买卖交易。
不过指定的做市商仍在纽交所的交易大厅占有一席之地,与计算机系统执行订单相比,交易员们本身负责一部分股票交易的买卖,并有义务为个股提供流动性。
李和突然想起来在深圳的场景,财大气粗的为了雇人抢认购证,拿着一麻袋钱,在周边吆喝“一个证80,一个证80”,这里以南方人居多,真的是一麻袋钱。
跟这里的场景是相似,但是因为见到的都是现金,感觉比这里反而还刺激。
盯着大厅看了一会儿,没看出什么东南西北。
“李先生,在这里登记交易的股票有1800多种,600个会员单位,日平均交易超过一亿股。”加尔文虽然是在为李和介绍,可是依然难掩心里的自豪。
他不清楚这个亚洲面孔是哪里来的,又是什么身份,不过他和江保健打交道甚多,对于江保健这个东欧大土豪,他是另眼相看的,而且一出手就是上亿美金的土豪。
不过最重要的是,他认出来了巴芙拉和伊万诺夫这两个正在资本市场上风头正劲的人物,华尔街没有秘密,他嗅着腥味都能把这些人的家底给抖落出来。
这两个人和江保健一样,一直都是紧跟在李和的身后,这让他对李和的身份做出了更多的揣测,难道同样是来自东欧?
“谢谢。”李和纯属是外行,也就看个新鲜,看完也就没意思了,而且什么融资啊,上市啊,他都没多大的兴趣。
他刚下楼梯,一个高个子猛的朝他这边小跑过来,嘴里大喊大叫,在吵闹的大厅里根本听不清,还没接近李和,就被保镖给拦着了。
“李先生,你还记得我吗?”虽然被保镖拦着,但是那个被拦住的年轻人的兴奋之情依然难于言表。
“我们认识吗?”李和的洋鬼子朋友不多,这个人他大概是没有见过的。
“李先生,布拉格,我们在布拉格见过。”高个子长相十分普通,只是神情过于狡猾,一双老鼠一样的眼睛,不停在巴芙拉身上扫来扫去,尽管他尽力掩饰,在场的人也看出他眼中的肉欲。
这很正常,是个男人都要在巴芙拉这个女人身上多看两眼。一双笔直的美腿优雅的交迭在一起,一只包裹在肉色丝袜中的美足挑着高跟鞋,正在顽皮的晃动。
她不知不觉间的举动,对男性来说已经算是诱惑。
江保健示意保镖放行,上前两步也对着这个老外打量了一番,然后问道,“你是巴克莱银行的?”
“是的,江先生,谢谢你还记得我,我是杰森·斯坦森。”高个子被保安松开后,重新整理下领导,做自我介绍道,“我曾经受雇于潘先生去布拉格做财务顾问,现在是巴克莱银行的投行部联席主管。”
江保健道,“这是高管职务,一般都是公司董事。”
两个人都用中文,倒是没必要交头接耳。
“哦,抱歉,一时间忘记了。恭喜你升职了。”潘友林当初带队赴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人数可不少,李和真的很难挨个记清,除了高盛史威廉这少数几个人,其它的他都没记住。
“谢谢,李先生,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你,我都差点没敢相认。”为了正经事,斯坦森收回了在巴芙拉身上的目光。“我代表巴克莱银行欢迎你来到纽约,我想迪塞尔主席听见你到来一定会非常高兴,我非常期待你们的相见能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李和收回握着的手,笑着道,“抱歉,此次纯属是私人行程,主要是为了休假,休假神圣不可侵犯,我可不想在休息时间里谈工作。”
“哦,非常抱歉,打扰你了,李先生。”斯坦森自始至终都是微笑。
“再见。”李和带着一行人转身就走了。
“再见。”斯坦森把李和送出大门,直到李和走出老远才松下一直举起来的手。
“这个人是谁?”加尔文非常的好奇,寻求斯坦森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