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上)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上) 第1581节

贵族水军的炮兵打的不是很准。一來他们的训练不到位。一些火炮的实际发射技巧他们根本就沒有掌握。开炮射击。已经非常的勉强了。二來。他们使用的是滑膛炮。滑膛炮因为内壁沒有膛线的关系。准确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但贵族水军有自己的战术。他们的炮台很多。上面有一百多门火炮。这一百多门火炮形成了一个极大的火炮射击集群。虽然他们射击的精度有很大的问題。但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这一百多门火炮的威力迅速的发射出去。不怕打不准。就跑朝某一个区域内集中射击。这样的轰击是非常恐怖的。

而炮台的作用正是这一点。短时间内聚集很大的火力封锁江面。这样就达到了贵族征税的目的。

“嗖。嗖。”炮弹呼啸而來。那艘商船根本招架不租么多的火炮进攻。

“轰轰。”远处传來阵阵的爆炸声。炮弹击中木头的木屑声。而那艘商船也不断的发出耀眼的火光。

“继续射击。”这个时候。家将大声的喊道。贵族炮兵们进行二次装填。但这个过程比较慢。随着火药烟雾的散尽。贵族拿着望远镜查看情况。这一看。贵族满意的点点头。江面上的那艘商船已经燃起大火。一些人不断的跳入江面当中。后面跟进的一些商船看到这样的情况都停止不前。他们害怕了。

“好。就这样。”贵族大声的喊道。

“主公。如果我们在对面也修建炮台。这些商船就不能不缴税了。而且那些水盗再厉害。也无法和我们抗衡了。”家将这个时候小声的说道。

“真的。”贵族这个时候问道。

“不敢有所欺瞒。”家将小声的低头说道。

“恩。”贵族嘴角抽搐了一下。

“修。把对面也修上炮台。爷就要这过往的船只都给我交税。”贵族大手笔一挥说道。而后面几名贵族看到炮台的威力之后。纷纷点头。他们一下子意识到了什么。

这炮台要比水军的战船好用多了。而两岸修筑炮台构筑密集的火力网。这江面谁也过不去了。贵族们心里盘思道。而且水军的战力远远不如炮台战力强悍。这是亲眼所见的。

1525边境州的走私活动

对于炮台的扩建,楚国贵族认为这是必须的,只有扩建炮台,才能拦截过往的商船,然后才能对过往的商船征收高税。而贵族的利益才能保证。

相比之下,建立贵族水军,以及水面战船力量,固然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但是战船的战力能力实在是太低了。事实也证明,一支水军,不是召集一批人员,制造几艘战船就能满足的。战力的提升需要时间的磨砺。而贵族根本就不会给这么多时间来磨砺自己的战船队,最重要的是,投入的资金和回报率也需要斟酌一下。

一支强盛的水军需要很多东西,贵族一没有耐心,二是也不会继续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购买更多的武器装备壮大自己的水军,投入水军水面力量上,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

看到炮台的作用之后,贵族果断的加大了炮台的投入,炮台的规模要持续不断的翻一倍。

大漠以北,匈奴控制区内。一支马队正在缓慢的朝一个匈奴部落靠近。

“哦。哦。哒哒哒。”就在这支马队就要靠近匈奴部落的时候,一支快速奔驰的骑兵迅速的上前。

“哗啦啦。”在靠近这支马队之后,这支骑兵迅速的停下来,然后用及叽里咕噜的语言对为首的一个人大声的说了一些匈奴语言。

为首的那个马队的人也叽噜咕噜的说了一些之后。冲过来的匈奴人这个时候发出狂野的呼喊。其他骑兵这个时候大声的呼喊着,显得十分的高兴。

而这支马队是一支商队。而这支商队,竟然来自秦国。这支马队是从秦国草原的东部绕着进入漠北的地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秦国东部边境线的防线比较薄弱。秦国在那里的驻军有很多无法顾及的区域,而这样的区域非常的适合马队这样的商队大规模的进入,但是如果从北方的中部进入的话,固然可以减少一些路程,但是却无法携带更多的物资。因为整个中部防线关系秦国的中枢神经,而且秦军最早在这里建立防线,所以,这里的防线密度是最严密的,很少有走私的商队能够从这里过去的。

随着秦军和匈奴两军的对峙开始。走私的马队就渐渐多了起来。为了彻底的打击匈奴部落。让匈奴人在秦军的围剿当中衰弱下来。秦军一方面不断的组织力量进行抢夺。另外一方面就是减少对匈奴部落的商业贸易,封锁物资进入匈奴一方。秦军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彻底的将匈奴人困死。

但随着双方战事的停止,和平的到来,贸易需求逐渐的需求枪声起来。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匈奴人对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需要铁来制作箭头,盔甲,当然,也需要秦国这一方来制作。除了铁的需求之外,还有盐,布料,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而匈奴一方,除了牛羊,皮革,马匹之外。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了。因为这些东西,秦国的畜牧区也会提供。不仅仅是上述秦国控制区域,西域也能提供,但匈奴总能提供一些秦国特别需要的东西,比如人口,特别的奴仆。还有一些珍贵的皮草,宝石。这些的东西,都能在秦国国内买上一个很好的价钱。

因为贸易的不对等关系。匈奴人需要大量的铁,盐,以及其他资源。他们的需求特别的旺盛。而秦国这样的东西很多,而匈奴人盛产的东西,秦国有,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贸易差。这个贸易差的存在就导致了走私的出现,尽管秦军在边境线开展了封锁。但这样的封锁在秦国愈演愈烈的贸易氛围当中,渐渐的演变成了越来越大的走私之风。

在秦国东部,与匈奴接壤的地区,秦国这里的走私商贩大部分聚集在这里,他们把秦国当地手工作坊制作的东西收集起来,进去匈奴地区卖给匈奴人,然后换会大量的各种物产。而这些物产可以在秦国买上一个绝对的好价钱。

随着主要战事进入停滞状态,秦国贸易之风的兴起,秦国北方少数边境地区的走私之风迅速的崛起,而这样的走私之风也能满足匈奴人的需求。

因为匈奴人的位置关系,加上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这就导致他们无法获得更多的资源。而很多资源,即便是他们有,也需要通过秦国贸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秦国的物资封锁,看起来能够的围困住对方,但实际上,商业物资围困是非常不明智的。

秦国国内贸易迅速的崛起,给秦国带来了丰厚的赋税,这些丰厚的赋税让秦国有足够的财力完成秦国的几项壮举。而秦国的北方几个州,和秦国的主要贸易区相隔太远,加上农业在商业地位的比重降低。尽管秦国一再不断的降低农业赋税,但这些依然无法掩盖秦国农业的一种尴尬地位。

这就是,秦国的农业区越来越多,生产的各种各样的农业物资,当然有包括了秦国的畜牧区。秦国可以轻松的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和肉制品,乳制品,但这些东西需要消费才能让农场主,牧场主获利。但中原各国都没有这么大的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只有秦国国内。供需矛盾的失衡可想而知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农场主,牧场主的农产品,肉制品,乳制品无法消费产生利润。而无法产生利润,也就直接导致秦国新建立的几个州的财政状况持续不断的恶化。

尽管秦国中央政府不断的降低税负,提供无息贷款,以及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人不断的开垦荒地,扩大牧场,但这些都无法掩盖秦国农业市场狭小的现状。而市场需求不振就会带来这些州的财税无法扩大。

而这些秦国建立的州,都采取的是自治的方式。而州如果要想有很大的作为的话,就需要州本身力量来进行建设,但事实是他们的财税收入非常的有限。想想看,他们没有商业贸易,而只有大量的畜牧区,加上农产品价格的不景气,这些州的赋税根本就无法提振起来。

而州要想提升自己的财政收入,就必须鼓励贸易,但自身贸易非常的薄弱,除了农产品之外就是矿产,但是开矿需要招商引资,需要修建铁路,公路,但这些州那有这么多钱财修建铁路公路。这样一来公共建设就无法跟上。无法跟上自然 就无法让商业发达起来。也就无法通过开矿的方式让当地经济有起色。这无疑是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尽管他们能够得到大量的无息贷款,但这些贷款主要用于越来越无礼的农业上。对于农业,秦国只能采取补助的方式让秦国农业生存下去。

如此下去,这些州的经济就会迅速的凋敝下去,无奈之下,这些州只能瞄准了那些秦国所谓敌人的需求,一开始,这种走私贸易是无法接受的,最起码大部分新移民来的秦国人都无法接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秦国贸易之风的兴盛。而当地经济却无比的凋敝。尽管他们的吃喝不愁,但是无法发展经济繁荣起来,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大胆的开始了走私贸易,积极的和这些匈奴人展开贸易。

事实证明,匈奴人的需求是很大。这块市场足够刺进秦国这些边境州的经济格局,匈奴人需要大量的武器,特别是铁制武器,在秦国人看来,弓箭刀具这样落后的武器,已经淘汰掉了。而军方也没有将这些武器管制起来。于是,边境的州就迅速的大规模出口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需要一些手工作坊来制作,因为匈奴人缺少这样的人才来制造出来,就打造箭头这一需求,让秦国边境州迅速的带动起了大量的铁匠铺,手工作坊也迅速的多起来,而换来的匈奴物产也顺着边境的马队交易到秦国的核心贸易区,然后从核心贸易区带来大量的其他产品,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资源的配置,而在这个资源配置的过程当中,秦国边境州可以从中获取丰厚的水手。

从走私贸易的商业税,到加工作坊产生的交易税,以及从秦国核心贸易区到这里的贸易税。这些都为边境州带来了极为丰厚的税收,而走私贸易,虽然是通敌的行为,但边境州也需要繁荣。而秦军强调的物资封锁在某种程度上根本就无法达到。在这样的情况下。走私贸易愈演愈烈。已经达到了无法禁止的状态。因为州政府明显偏袒与这一方。因为只有贸易才能提供更多的赋税。从这一点,秦国施政者的贸易之法已经是可行的了。

战争的远去,让和平到来。战争的资源配置作用已经远远不如贸易带来的资源配置作用强烈。贸易形成的资源配置优势上升了一个核心地区。而秦国的施政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并没有大规模的改变这些情况。

1526走势贸易猖獗

秦国的北方自治州的走私活动猖獗,秦国西域的走私活动也猖獗。

“该死的,这些人竟然把火枪卖给那些西域人。”此时的秦王非常的愤怒,对于这种资敌的做法感到非常的气愤。尽管秦王已经批准了可以和西域人进行贸易,但是贸易仅仅是实验性质的,能够和西域做生意的贸易公司很少,因为这需要秦国中央政府颁发的特别执照。而地方自治州是没有这样的权力。

但地方自治州的治安力量很薄弱,加上边防捉襟见肘,对于严厉把控的封锁边境的任务,根本无法完成。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完成的任务。

秦国对新建立的州并没有采取中央直接派遣管理的郡县制。因为地方官吏不是中央派遣,而是由地方直接选举产生,为了平衡地方权力,又设置了平民性质的议会。行政权在选举的地方长官手中,而议会则是制定地方法律。地方法律只要和秦国总体的**不违背就可以颁布施行。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地方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对于军事权力,则归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可以调遣地方的民兵参与重大战事。而中央派遣的正规军不受地方政府的限制。而地方政府需要积极配合中央派遣的正规军。如此一来,军权就掌握在了中央。至于税收,则有部分的税款由地方政府来进行分配,部分税款则要缴纳给中央政府。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刺激,加强控制这些秦国新建立的州。原本秦王认为应该使用秦国已经成熟的郡县制来管理这些自治州。但尚文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自治州之前都不是秦国控制的地区,随着秦国大规模扩张领土之后。这些州才建立起来,秦国采取了当地居民驱赶,或者是变为奴隶的做法,这种做法十分的激进。但尚文认为有必要这样做。一方面这些新占领的土地很快就一扫而空,变得非常的干净,秦军前进的道路上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而另外一方面导致这些地区大范围的空置起来,这对秦国却又非常的不利。没有稳定的后方,秦军前进也就变得空虚起来。好在秦国的移民政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秦国只要在这些移民的数量超过二十万,就立即建立一州。而来这些新建立州的民众大部分都是东方六国的移民。这些移民主要来秦国就是一个生存。因为六国的赋税太重了。加上战乱的影响,六国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而尚文在这个时候积极的抛出了一个移民的政策,而且优惠的移民政策,于是六国民众大举进入秦国,然后西迁,北移,进入秦国的边境地区。

为了稳定边境。秦国不能过激的将自己成熟的制度一下子用在这些边境州上,一旦激起这些六国民众的反抗,秦国的几个边境州就会十分的麻烦。只有安抚措施到位,秦国才能解决这些后患。但尚文的政策没有持续的跟上,因为他本人被绑架,同时离开了核心地位,这导致接任的蒙毅无法知道尚文这位丞相的做法,即便是蒙毅秉承了尚文的作风,以及政策延续性,但一些东西还需要个人艺术上的悟性。欣然蒙毅无法很好的衔接起来。而秦国当前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的做到这一点,相对而言,蒙毅已经做的非常的好了。

秦王根据自己在集市上的观察,然后追踪一伙佣兵来到秦国实际的边境线附近。交易时间疡了白天,因为白天大家都能光明正大的看清对方。也不用担心对方的袭击。而从侧面也说明秦国在西域的实际控制区域内,依然还有很多薄弱的地方,因为秦王根本就没有看到什么执法人员和巡逻队出现。双方很熟练的完成交易也说明了。交易经常在白天完成。看来这样的交易已经很长时间了。

对于这样的交易,秦王是非常恼火的。这很明显是在犯法。渎职,在关中地区,这样的行为可是重罪,而在这个地方上却没有执法力量来遏制。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秦王正是难以相信秦国的自治州竟然是如此一副摸样。虽然秦国法律严明,但也需要执法力量的加强。但在自治州,却是法律有,执法力量薄弱的情况。这样的情况。秦王是真实的看在眼里。

首节 上一节 1581/23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崛起大导演

下一篇:水浒逐鹿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