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第793节
其次,是我想得太少了,没想到大家那么不喜欢外国争霸——这导致主角的戏份直接变少。
再次,是我最开始的立意就错了,不该以水浒切入这部。
再其次,不想汉人打汉人,不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思想也有些束缚我了。
总之,问题都出在我身上。
人错了,就要认。
这点品质我还是有的。
我真认识到了我的错。
可事已至此,我再说前面的内容已经没有意义了。
后面,我真的只能按照我之前想好的写,否则这书就更不伦不类了。
抱歉!实在抱歉!
也谢谢大家提的建议,我会把大家的诚挚建议放在下本书当中。
这本……我只能“任性”了。
另外,再往后,书评我就不看了,我会凭本心写,虽然流失了不少人,但我还是会认真把这本书好好写完,按照我之前设定好的写。
这样我才不会乱。
暂时说到这里吧,我去码字了,要不晚上就该断更了。
第六百一十四章 汴梁城破(上)(求订阅!)
…
张叔夜率领勤王军进入汴梁城不久,金西路军主力与东路军主力皆陆续到达汴梁城下。
有人粗略统计了一下,金军总共大约有十万余人马。
这其中,有不少是从河北河东强迫前来运送粮草的民夫,他们也充数于其间。
另外,金军还抓来了一些近城之民,令他们运石伐木,制造攻城器具,这些人的数量也不少。
总得来说,金军能战之兵应该不超过八万。
完颜宗望将司令部屯驻于东京东北郊区的刘家寺。
完颜宗翰将司令部屯驻于东京西南郊区的青城——这里原是宋朝皇帝举行郊祭的斋宫。
金军的主力逐渐散开,然后在汴梁城四壁分别设置若干军寨,将汴梁城四周包围起来。
金军终于兵临汴梁城下。
面对这种情况,赵桓不知所措,又不想甚么都不做,坐以待毙。
思来想去,赵桓下诏,三高官官改回原来名称,太宰、少宰仍叫尚书左、右仆射。
接着,赵桓任命门下侍郎何栗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即宰相;任命检校少保、镇海军节度使、充上清宝录宫使刘延庆为检校少傅。
不久,赵桓又下诏,要到京城南壁去视察城防。
到达南熏门时,赵桓见张叔夜率领的勤王军,军容整肃,很高兴,当即命取下宰相何栗笏头上的金带,赏赐给张叔夜。
张叔夜则趁机建言说:“郭京狂率,指望他必败事。现在城外金人营垒尚未建全,我愿率诸将出城击之,金人必败。”
赵桓并不采纳——现在的赵桓,已经没有出战的胆量了。
很快,金军就正式开始攻城。
老实说,最开始,宋军打得很不错。
范琼私自领兵出城偷袭金军营寨,成功返回,斩获金人首级数百。
宋军随后派敢死队缒城而出,烧毁了金人砲架五座,鹅车二座。然而,尚有七座砲架未烧毁。尚未架设的砲架不可胜计。姚友仲于是又率领前军一千人作策应,下城接战,杀死杀伤金人甚众。
刘延庆当年领兵北伐收复燕京时虽然被辽军击溃,名声一落千丈,但他作战经验还是很丰富的,他见东南城防较弱,便亲临城上,指挥御敌。刘延庆指挥作战很有一套——每天晚上,他都令人在城下堆积干草数百捆,发现金人攻城就点火报警,以此可防金人偷袭。他还接受他人建议,在东城壁上安置了一座九牛砲,此砲虽然有些磨损但还可以用,在城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多次击碎金军攻城之云梯。赵桓还专门下诏,封这门大砲为护国大将军。
赵桓还任命张叔夜为签书枢密院事,晋入执政大臣行列,并让张叔夜与孙傅一道,共同处置四壁城防事宜,同时,张叔夜依旧兼任南道总管,其余三道也并听其节制。
从张叔夜的职务上,不难看出,赵桓真是准备重用张叔夜。
可赵桓这个人用人非常有问题——一方面,他想放权给大臣,另一方面,他又不敢放权给大臣。
就以张叔夜为例。
多年不得志的张叔夜,突然被赵桓重用,便想大展拳脚,以抱赵桓的皇恩。
张叔夜计划出城跟金军战一场,鼓舞宋军的士气,让金军不敢小觑宋国,也让宋国不这么被动。
因此,张叔夜派人通知范琼、李实、张仙、裴渊、蒙造、王琼、折彦文、何仲刚、张撝等守城将领,让他们来日午时上城,开会议事。
可是第二天张叔夜一直等到了下午,他昨天曾派人通知的诸将,竟一人都没有来。
张叔夜纳闷不已!
大约到了午时,忽然有内侍跑来,给了张叔夜一份赵桓的手诏:“闻卿檄召诸将,莫是欲出战否?如欲出战,幸先示及。”
张叔夜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这个签书枢密院事一职,其实是空有其名,根本没有实权。
上一篇: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上)
下一篇:重生之资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