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第1052节

能运这样的重型设备的船只很少,而联队的运用还需要大量的零件、动力煤炭和配套设备――锅炉需要的是专用水,所以还得运去专门的锅炉水处理设备。所以整个联队要分几波运送。

农机站里,穿着陆军制服,但是臂章佩戴的是“农业”徽章的农委会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有得在拆卸零部件,有得在包装捆绑易损部件,有的在放空锅炉里的水,清理炉膛内的灰烬。还有得正在运送工人们的行李――陆军制式背包和军毯。

第一海上机动联队装备精良,除了专业设备,还有军队才装备的移动式野战炊事车和水净化设备

工人们不但动作娴熟,而且显得训练有素,整个场面忙而不乱,很有军人的气概。

“你这不是什么农机站,根本就是装甲师嘛。”常师德恭维道。

白羽当之无愧的笑了笑:“等我们出坦克的那天,他们就是装甲师的种子。”

尽管坦克、装甲车的制造根本就没有列入在企划院的计划表里,但是白羽依然努力的培养着“装甲兵的种子”。不仅对农机手进行相应的训练,不时的还和步兵搞搞步坦协同。东门吹雨和吴南海也颇为支持:在他们的设想农垦本来就是一支武装农民的队伍,将来进行进行武装殖民的先锋队。多增加一些军事化色彩对战斗力养成有一定的作用。

“我和联勤总部已经谈过船运计划了,”白羽把他让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日子也安排好了。先遣分队后天一早就出发。怎么样,你随船走还是和大队人马一起走?”白羽问道。

“我当然是和大队人马一起走。”常师德摇了摇扇子,“我还得等农技上的元老,到时候一起走就是了。”

农委会一番议论下来,最后就由万里辉带着一个“灾后抢收抢种工作组”和常师德一起往琼山去,万里辉的任务是帮助当地农民抢收抢种恢复性生产。

万里辉站在码头上监视着农委会的“救灾物资”装船,所谓救灾物资不是粮食也不是衣服或者毛毯、帐篷,而是粮种、专用肥料和农药。带去的粮种,主要是速生高产的红薯苗,还有不少玉米、荞麦和豆科种子,利用退水之后的空隙迅速补种。不管土地和农业政策到底存在多少分歧,实实在在的粮食才是最要紧的东西。

万里煌站在他身边,注意着正在装船的各种农资。这次,原本叶雨茗是想派他去得――毕竟万里辉的职务更离不开人。但是最后万里辉觉得兄弟还是太年轻了一点,在临高也没做过多少外派工作。贸然到新区去恐怕不安全,便提出自己出马。

“我走了之后,养殖场和试验田你要多留心。一切都要交给你了,可别闹出什么乱子来。”万里辉语重心长的关照他。实话说,他对兄弟单独掌管这一切同样很不放心。蚯蚓和蝇蛆是目前农委会饲料厂里蛋白质饲料的主要来源,而且养殖场还提供了大量的熟肥,万一闹出什么篓子来就是重大责任事故。

“放心吧,大哥。这点事情我能搞定。”万里煌不满的说道,“再说手下的一批归化民也干得很好……”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又想起了什么,“大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去日本打靶……”

这个问题万里辉很不愿意回答,因为看起来在日本随便打靶的可能性愈来愈小了。特别是最近元老院组织了一个赴日本的商团,居然选了个自称“平家”出身的元老当头头。当然了,万里辉除了私下抱怨抱怨也没什么好说了――第一他不懂日语,第二他对日本社会经济历史所知甚少,第三,他的在日本打靶的“宏图伟业”显然不会得到元老院的支持。

“你问这么多干吗,反正以后总会去得,先干好眼前的工作再说!”万里辉原本心里就不痛快,加上最近的一些事情让他情绪不怎么高,这会直截了当的把弟弟的话给拦了回去。

“说说,都去见识了些什么?”

这句话不断地在琼山县的各个大户缙绅家里出现。

各家缙绅大户们的嫡子好不容易写完了心得体会回到家已经是他们回到琼山之后二三天的事情,各家多少有点明白刘主任的意思了,接下来就变得“开通”多了。除了少不得还要找海述祖诉苦哭穷之外,不再急着自己跳出来反对什么了。不管他们是否打算和澳洲人进行“深度合作”,都急于从孩子们的口中知道更多澳洲人的底细。

“回父亲,孩儿已经打探过了,澳宋官家不科举。要想做官,得学他们的新话,写俗字,会算学,拿到那个什么甲乙丙种文凭,然后再去搞什么培训,最后才能入官。无论何人,都要从小吏做起,行的是官吏一体之制……只是,澳洲的官家似乎对我大……额,对大明的书生有偏见,除了一个最早从龙的张兴教,就没见过有其他的书生能入官挂职的。”

“如此说来,还真要把你小弟小妹都送去读澳洲人的学问了?”这是不甘寂寞型家庭的对白,“我看你三娘的孩子也大了,留在家里也是白吃饭,干脆送去念书,也花了几个钱。”

“爹,那可真真是太厉害了!我到那个什么刘有仁家去看时,那边正在开荒,只见一架吞煤冒火的大铁牛呜地一叫,几千斤的大铁犁就把地给抓开了,土疙瘩往上一翻,就碎开归了垄,比咱们那人拉牛拽的老犁好用百倍!”

“有没有打听,租用这大铁牛要多少银子?”这是专心农事型家庭的对白。

“那边的婊子们真真守规矩,一个个挂着牌在路边凉棚里排着队……听说有个紫明楼是最高级的行院,就是没安排参观。要说最妖艳的,倒是那澳洲丫鬟,一个个水灵灵白嫩嫩的,穿的衣服还把大腿露一截!”

“你个不肖子!就知道这些声色犬马的事情!算了,用不着谢罪了,快给为父说说,澳洲人是如何的荒淫无耻的?可有什么新奇的玩意?”这是茶几碗柜型家庭的对白。

……

第一百八十六节 雷州经验

第一百八十六节 雷州经验

五百名澄迈战役中的俘虏劳工,在临时征发的民夫的配合下,在海口港的甲子煤矿专用码头上紧急修筑了供重型设备卸载用得栈桥。第一海上机动联队的先遣营的携带的后勤装备和维护装备从船上被卸了下来。

第一机动联队的驻地设在琼山县城外,由于设备众多,还需要大量的煤炭,整个联队的营地采用野战筑营的方式,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从船上卸下来,连设备使用的煤炭都是专门从临高运来的优质鸿基动力煤。

天地会培训出来的第一批农技员们,杠着标示地块的木桩和绳子,在洪水退去的土地上根据测量员的口令标记着地块,划出第一块农委会的直辖农庄。

除了直辖的农场,类似的工作还在天地会承包的农田里进行的。在测量标示好地块之后,农业机械就正式进场开始清理田地,搞农田基本建设。洪水退去的土地上留下了一层河沙和杂物,光清理田地就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第一机动联队的拖拉机冒着黑烟,喷着白气,浑身发出金属撞击的铿锵声,在潮湿的田地里缓缓的移动着,每到这个时候,田埂边就会聚集了大量目瞪口呆的土著百姓:从穿绫罗的大户到衣不蔽体的灾民。

常师德在琼山县城里圈占了原来琼州军器局的一部分房屋。在衙门口挂上了天地会琼山分舵的牌匾――当然这里还是不公开的琼山县农业局的所在地。

随后在他的直接指挥下,天地会开始在琼山发动全面的宣传攻势。

与上一次的招工攻势不同,这次的攻势的主要目的是诱惑本地的百姓,不管是农民还是地主,来参加天地会的“农合”系统。

农合系统并非旧时空在五十年代搞得合作社――常师德认为就目前的农业水准来说,采用高层次的互助合作有相当的难度,农民的松散性对于缺少约束力的合作制也不是不合时宜的。因而他在雷州搞得农合就是是类似日本式的农合:农民自愿参加,参加的农民必须接受农合的技术指导,由农合统一提供种子、复合肥和病虫害防治,必要的时候,农合还会提供农业机械服务:包括机械化收割、抽水灌溉和农地排水。农产品由农合组织统一销售。

所有的这些服务和提供的农资都是要收费的,但是可以延迟到农产品收获之后再行结算――当然要计算一定的利息。农合同时还通过德隆提供小额的信贷,农户可以使用土地或者未来的收成作为抵押物。

由于农民手中几乎没有现金,所以他们在生产中不可避免的要求助于各种小额的信贷,这也是过去农村高利贷一直非常兴旺的因素。现在这一信贷改成了农合来提供,利用信贷来控制剥削农民这是第一个目的,第二个目的是打击农村高利贷,肃清农村经济环境,为德隆大规模进入农村做好准备。

天地会的农合是不吸收无地农民的――纯佃户或者雇农不在农合吸收的范围之内,农合吸收的对象是自耕农和中小地主。

除此之外,农地所有人自己经营土地,农合并不插手――只是给予“指导”和“协助”,常师德认为在现阶段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小自耕农最为理想。

在这一体制下,尽管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但是农民的抗灾能力并未得到质的改变。他们依然是地位非常脆弱的。表面看起来,他们摆脱了贪得无厌,巧取豪夺的的农村高利贷的困扰,但是实际上陷入了更为复杂而且无孔不入的农合的贷款网络。稍有经营不善的状况就会陷入信贷无法偿还的困境。按照常师德在雷州的经验,在这一体系下,自耕农将更快的出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部分头脑灵活,农业水平高,土地较多又善于经营的人会利用天地会提供的种种支持在农业生产中脱颖而出,渐渐的上升,另一部分人则会在层出不穷的“信贷”中逐步陷入困境,最后失去土地――当然,一旦他们不得不将土地抵偿给天地会,天地会会很仁慈的安排农户全家到直营农场充当农业工人或者产业工人。

尽管斯巴达克团在自己的社刊《赤旗》上专门就所谓的“雷州经验”和“农合体系”进行过系列批判《四评雷州经验》中明确的阐述过,所谓“雷州经验”就是扶植新地主,搞“新富农主义”的大毒草,但是这一经验完全符合元老院的农业政策,因而受到了执委会的大力鼓励,成为一种重要推广模式。

在常师德的安排下,宣传部门在琼山县的三座城门外都竖起了大型看板,图文并茂的向琼山县的百姓们宣传“农合就是好”。

因为农民们普遍不认字,所以看板上大部分是绘画、图表和打印出来的照片,看板前还有大型的展示台,展示台上安放着沙盘、各种新农具、肥料样本、种子和作物标本。

纪登高带着舞狮队和锣鼓队,每隔一小时就敲锣打鼓表演一番,吸引观众。在看板旁,还现场做着一大盘一大盘的乒乓球一般大的紫苏包裹的菜饭团,凡是来听宣传的,每人都发给一个菜饭团,靠这个手段展示台吸引了大批的四乡百姓。许多人家一早就把孩子给赶了出来:“快去县城门口领饭团子去!”

饭团的诱惑使得看板前每天都聚集了大量的观众,一边吃饭团一边看西洋景。纪登高对这样的场面早就有了经验,每个想拿饭团的人在开始听宣传前都要领一根竹签,听完之后把竹签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给一个饭团就在此人的胳膊上用蓝墨水盖个章。这种靛蓝做得墨水可以在人的皮肉上保持好几天――这样便有效的避免了某人三个城门轮流转轮流拿饭团的弊端了。

为了确保没有其他弊端,在外围另外有步兵第一营的士兵负责警戒,维持治安,缉拿有无组织人批量骗领饭团或者用暴力抢劫饭团的。

常师德知道,来看看板的人几乎全是冲着饭团来得,但是他对此并不在意。这几个饭团花不了多少米,他只是要造这个声势,把天地会搞农合的消息尽快传播到四乡去――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没什么比口耳香相传更快的传播手段了。更何况他对文宣部掌握的宣传手段还是有点信心的。

看板上,是推行了农合之后展现出来的“新面貌”的大幅宣传画和照片。宣传画自然不必说,绘制得堪称是桃源仙境。行话说“全是效果图”。另外就是大量的照片――全部选用的是几个直辖公社的“新农村样板”的照片,整齐的房屋,笔直的道路,成群的猪羊和“幸福生活场景”:少不得有新型炉灶、煤气灯和农民们的伙食。

首节 上一节 1052/2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资本帝国

下一篇:生于198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