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第1683节

围绕小仓号事件,同样有着各式各样的话题。但是卢炫注意到。所有的帖子中,不管帖子的主题是什么,对钱朵朵都是持肯定和赞赏态度的。在小仓号遇险的“女子海员队”成员中,她的名字被提及最多。相比之下,林子琪和张允幂提到次数不多,而且多为叙述事件时候被提及,大多是作为总体的一员被评论。至于钟博士的养女和林汉隆的女奴的名字,被提起次数就更少了,只有寥寥几篇帖子提到了她们的名字。

“有意思。真有意思。”卢炫摸着下巴。从统计数据来看,这些帖子并没有具体的倾向,无论是发帖人还是回帖人,均没有明显的派系痕迹。但是,客观的说,钱朵朵的知名度在元老院内有大幅度的上升,而且形象非常正面。

“简直就是集智慧、勇敢、冷静于一身么。”卢炫自言自语的看着拍纸簿上的统计数据。“算了,看看形势再说吧。”

卢炫第二天去了马袅堡,完成了五天的培训工作回来之后又开始关注bbs上的讨论。几天没有上bbs。上面的情况又有所变化:关于体制改革的讨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参与者越来越多,长篇大论也愈来愈多,语气也开始变得激烈起来了。不过拜实名制之赐,还没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不过比起受到马甲议事规程限制的各种会议。bbs上的讨论更丰富多彩,对汉语言文化的精妙之处堪称发扬光大。

他注意到。从最新的统计看,原本被人狂喷的政治保卫局、警察等各个强力部门被攻击的频率和程度都有大幅度下降。一度被广泛质疑的执委会体制好感度开始恢复。开始有帖子质疑设置新得委员会在现有条件下有何意义,也有人从技术上分析这种委员会监督的难以执行之处。

“看起来双方开始势均力敌了。”卢炫看了自己的最新统计结果,虽然总体风向依然是偏向批斗执委会和强力机构,要求大规模改革的呼声却下降了,只有成立特勤局得到了几乎百分之百的支持。“元老福利”的关键字出现频率大幅度上升。“女俘如何处置”和“临高紫明楼”这些字眼开始出现。特别是“女俘处置”的议题,不但一下出了好几个帖子,而且讨论的回帖都是过千的。比讨论政体改革还要热乎。

“mmd,还是最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群狒狒!”卢炫骂了一声。不过奇怪的是,虽然程咏昕最近一直在埋头打字,却没看到bbs上有她什么长篇大论,只有一些评论回帖,都和“体制改革”有关,除了质疑目前的体制问题之外,还有很多谈“舆论监督”――这倒没什么稀罕的,因为这是她一贯的调调,当初女仆案的时候她写好些类似的文章,还上了《启明星》,然并卵。卢炫当时的舆论分析就表明:她的理念呼应者寥寥。

既然收效不大,她又没什么长篇大论,那么她这些天憋着劲写得到底是什么呢?卢炫估摸着,她肯定是在准备一篇比较重要的文章,多半是准备发在“两刊一报”这样的重量级纸媒上。

到底会是什么文章呢?卢炫感到十分好奇。不过,就眼前的热点看来无非是体制改革和青年团的两个方面了。然后依次是“女俘处置”、“元老权力和福利”、“小仓号事件”。

青年团的讨论升温最快。作为元老军政提案,主贴的讨论过千,相关的主题帖也有了不少,卢炫做了个热点关注趋势表,总体看体制改革已然拉开青年团十几个百分点,但是已经到了它的最高点,出现了往下走得趋势,后者的趋势却是在上升。

“魏爱文的这个提案,早不来晚不来,这时机还真有点蹊跷。”卢炫看着自己桌子上一堆统计数据,“这算是制造新热点吗?这可不大高明……”

如果要制造新热点转移元老们的注意力,如何处置“女俘”应该更合适:第一广大元老们关心,第二紧贴暴恐案本身。相比之下,青年团这事就有点生硬了。卢炫意识到,这里面还有文章。

“首长,内部刊物!”机要员出现在办公室的门口。

卢炫在签收册上签了名,接过了一个厚厚的信封。今天是周六,信封里装得是两刊一报中的“两刊”:《每周要闻》和《启明星》。

“今天的《临高时报》呢?”他问道。比起bbs来,纸媒上的文章对元老院的风向更有现实意义。

“首长,都放在一起了。”

卢炫点点头,打开了报纸,头版新闻是《反暴恐积极分子表彰大会在临高召开》,文章内容无非是官八股,卢炫很快的掠过事件简述、意义阐述和荣誉奖章、称号授予之类的章节,目光牢牢的注视在表彰内容上。

他很快拿出一直红蓝铅笔,开始在文章了圈起名字来。

文章中被提到的被表彰的个人有二十多个,有单独的事迹说明的只有六个,除了三个强力部门的归化民干部和曾经举报过有危险可能性的东方元老之外,一个是在南宝逃出去举报卓一凡和司马求道藏身地点的当地小学生,另一个就是钱朵朵了。

和她在一起的“女子海员队”成员都受到了表彰,但是她们的事迹都是“综合阐述”,没有单独的篇幅,而且也没有上台领奖的时候和颁发奖章的文德嗣的对话内容刊出。

卢炫默默的撕开保密信封的封口,抽出刊物翻看起来,他的目光落在了《每周要闻》的《一周评述》栏目上。

题目是《吸收元老的新鲜血液》。粗粗看来,这篇文章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谈“元老事业的接班人”问题,其中大段的都是未成年元老的教育问题,谈到目前学习院教育中的对未成员元老教育的填鸭问题,“没有到广阔天地中去接受教育,没有实际的社会和工作经验”,完全是“书呆子式的教育”。文章的最后,呼吁“让青年元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锻炼、去学习。”

这些论调已经不算新鲜了,类似的调调他在bbs上见过不少次了。不过这次上了《每周要闻》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卢炫看了看署名:凤清。这是谁?这显然是一个笔名。按照元老院文宣口的一贯作风,越是要紧的文章,越是用笔名。这篇文章显然是在暗示着什么。

“凤清……凤清……”他反复的念叨着,“……凤清――雏凤清于老凤声?!”

一瞬间他完全明白了:这是在给未成年元老出来任职吹风啊!卢炫马上联系到青年团热度上升和最近对钱朵朵的“突出报道”。(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四百二十四节 张家庄

“不会吧,老钱的野心也太大了吧,这是准备着天下布武?”卢炫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推论,“要是他全搞成了,那就不是文总马督公变成斯大林,而是钱水廷当皇帝,钱家王朝代代相传的节奏了,咱们这些人还混个屁啊!”

自己这么韬光养晦的混在大图书馆里,可不是预备着给“二代”接班当抬轿子的!

“这也忒明显了点吧!”卢炫激愤的骂道,“当我们元老都是傻子啊!”然而五分钟之后他又冷静下来了。±“会不会我多心了?”因为提出组建青年团和附和提案的,大多和宅党核心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关系。他们不大可能出来抬老钱的轿子。

他原来以为这个青年团提案包含着执委会大佬预备着这次风暴之后卷土重来做得预先布局,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真有点看不懂的节奏了,莫非这是文马收买钱水廷的筹码?对,的确有这个可能。但是他觉得这事情没这么简单。

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经验的告诉他,越是能轻易想明白的事情就越得多想几回,要是还是不能想明白就看看再说。

“算了,今天都周末了。老子还是先松快松快。”卢炫伸了个懒腰,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嗷嗷声。走廊里很冷清,对面办公室的门关着,今天是周六,程咏昕早早的就溜走了,这会大约不是在咖啡馆就着南海咖啡看书就是在写什么稿子……

他把做得舆情分析标注整理好,装进了办公室的保险箱里锁好。然后收拾好桌子上的各种文件书籍。有的要归档有的要交还。他一一分类放进各个文件筐里,自然有专门的归化民工作人员来干这些事。很快桌子上就收拾的干净整齐。这是他长期以来养成的工作习惯。堆满文件的混乱办公桌除了说明此人工作效率低下之外不说明任何问题。

刘子明看到卢炫从图书馆大门出来的时候。一脸淡漠的眼色,这种样子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他跟随卢元老多年,知道主子的面色越淡,自家和妹子的屁股就越有可能遭殃。不由得带着十二万分恭敬的态度站着听候吩咐。

卢炫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一句话也没说,刘子明眼明手快的接过随手递过来公文包:其实里面除了一把从旧时空带来的折叠伞、一个笔记本和几支笔之外什么也没有。卢炫的保密意识很强,从不随意把文件或者书籍带出大图书馆。

从图书馆大楼门口到大门这段路上,卢炫的步子很快。卢炫身高182,刘子明足足矮了一个半头,为了跟上卢炫的步伐刘子明几乎是一路小跑,但他始终走在卢炫的左后侧。并始终保持着一米左右的距离。

院子里已经停着一辆双轮公务马车,这是根据他的秘书的预约由办公厅派来得,包括车夫在内三名警卫全副武装。自从暴恐案发生之后,警戒水平已经全面提升,元老凡是要离开绿区的,必须配备警卫人员,路途较远的,则必须预约安排公务马车。

三名警卫同时立正敬礼,卢炫轻轻的点点头。

刘子明小跑着来到马车旁打开门。躬身说道:“首长,您上车。”

这种公务马车是最近才多起来的,卢炫往日里很少坐。车厢里显然已经收拾过了,可卢炫一眼就看到了靠背上方沾着不少长短短的的毛发。在鹅黄的的绒布上显得分外刺眼。卢炫忽然有种眩晕的感觉,他甚至已经闻到了明朗、程咏昕、慕敏这些人身上令他讨厌的气味。

他一屁股坐在坐垫上,刘子明关上车门。爬上了车厢后座,和随车警卫挤在一起。他冲着车夫说:“去张家庄!”

张家庄是卢炫的“外宅”。从法理上说。这是他老婆的宅子。对,他是有老婆的。和食品厂的勋素济一样,他娶了一个本地土著的女儿。

张家庄其实原先是他岳父的财产。他的这位岳父是临高颇有名望的现任咨议会成员张有福的同族兄弟,也是个“地主”。不过这个地主过得却相当悲催,虽然他也有三四户户佃户佃着土地,农忙的时候却还不得不自己下地干活――不然他的土地就只能抛荒一部分。老婆死了也不续弦:没这个闲钱出彩礼。

和元老的联姻在他看来是一笔好买卖,首先他有了元老院这座靠山,其次天地会当时已经打出了名头,自己和元老联姻,就是元老院的“自己人”,天地会自然要对自家另眼相看。

因而当卢炫充当农技培训人员来到张家做培训,明显流露出对自己的大脚女儿的好感之后,这门亲事很容易就定了下来。

说是张家庄,其实只是一座四合院。它的位置已经出了东门市的三环,严格说起来是郊区地段。连门前的路也是土路。四周更是田地和树林围绕。配上新得耀眼的砖墙和黑漆大门,一副乡村暴发户土财主的作派。

院子坐北朝南,门脸完全符合本时空的营造式样,正门无牌无匾,大致和本地的地地士绅的宅邸差不多,不过墙和屋子都要高出许多。最大的不同的是正门边上多留了一个方便马车出入的没有门槛的侧门,庄子前后有三进,算是本地比较有规模的宅院了。

自从他娶了这个土著妻子之后,张家就开始发达了。眼瞅着从一座低矮的三开间稻草顶石头房翻修成五间大瓦房。原本用芦柴围起来的场院也变成了砖石围墙。

首节 上一节 1683/2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资本帝国

下一篇:生于198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