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第990节

这一时期救济口粮上被印上了醒目的黑体字:“来自元老院和帝国人民的礼物”。

救济口粮的保质期定为三年,实际在较为低温干燥的环境下,一些生产较晚,在较好的加工条件下生产的批次经过二十年的储存的口粮依旧可以安全的食用。当然这种口粮已经变得极其坚硬,几乎不能咀嚼。

必须加入大量的水煮成糊才能吃下去。由于它的耐储xing,在某些偏远的,后勤线路漫长的帝国边陲的哨站、深入荒蛮之地的商站和考察站里,曾经将救济口粮严密的包封之后充当某些房间的内部非承重墙,作为一种最后的应急储备。这种措施挽救了不少偏远地点执勤的士兵和勘探考察人员的xing命,使他们在野蛮人的包围下能够坚持到救援部队到来。

“因为救济口粮非常结实,食用起来比较麻烦,各地的军方和企划院仓库中总会出现因无人食用而放置过期的救济口粮。一般的处理方式是交给农业部门磨碎后养殖蚯蚓。然而一些品相较好的会被挑出来,有些士兵会在闲暇时把救济口粮用刺刀削成各种工艺品或小件的生活用品。比如你们看到的这个烟斗,就是元老石志奇海兵队上将亲自动手用救济口粮制作的烟斗。另外,元老潘达工兵上将则收集有从救济口粮问世以来所有年份的救济口粮烟斗。请看,这就是潘元老捐赠给我们博物馆的si人藏品。它们分别带有不同的气味,如圣五年的海鲜味、圣六年的孜然味和麻辣味,圣七年的椰香味,而至于圣八年份的,由于前一年化肥厂扩大me带来的土豆与红薯大丰收进而带动了畜牧业,添加了咸牛肉的颗粒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现在我们在烟斗的表面还能看到整粒的咸牛肉粒。所以,圣八年份救济口粮所制作的烟斗又被称为大丰收烟斗”帝国军事博物馆讲解员对救济口粮烟斗的解说词临高的百姓们无论是归化民还是土著现在都知道:澳洲人即将有一次大规模的行动。

这不是空xué来风只要是对“澳洲人”或者“甏贼”的行事方式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轻工业部的食品厂里的一派繁忙的景象正透出了这种令人不安的预兆。

在文澜河畔食品厂的新厂房里,救济口粮正在大规模投产,而草地干粮的产量也比平常增加了3倍。从3月份开始,食品厂的任务是每个月生产10万份1号救济口粮和2万份草地系列干粮。企划院下达的任务是!到1631年6月底,完成40万份1号救济口粮。5万份1号速食汤块。到年底前完成完成120万份的年度总订货。此外还下达了其他速食品的订单,包括鱼lu、咸鱼、酱菜、咸菜、泡菜、饼干和糖果等等。

轻工业部和农业人民委员会属下的各家伞品企业:粮食加工厂、海产品加工厂、食品厂全部扩大了规模,增加了人员。850名归化民员工分为二班工作,取消所有休假。按照一周工作7天,每天运作2刷、时的速度进行生产。

从博铺前往各食品厂的道路经过了翻修全部改为高等级煤渣硬化道路。沉重的牛车和轻便的紫电手推车在道路上奔走,车轮滚滚。工厂大门从早到晚都车进车出之外,看上去跟其它工业区里的工厂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在生产加入大量香料的速食品的时候,附近的人就能闻到浓浓的香味。

食品厂每天有许许多多的车辆进进出出搬运货物。有的甚至食用车载的冷藏柜送来得:150公斤一筐的各种蔬菜:50公斤一袋的糙米、米粉、豆子:100公斤一包的红薯干和红薯粉:50公斤一筐的水果:50公斤一包的蔗糖和食盐:5公斤一包的香料:50公斤的一箱的咸鱼和鲜鱼:5

公升包装的鱼lu最后是最为稀罕的食品:油脂。用5公升容量木桶或者陶瓷罐包装着。里面的内容五huā八门:除了常见的豆油和猪油,还有腥味扑鼻的鱼油和各式各样的可供人食用的植物油。

新建的厂房地面和墙壁行全部贴着瓷砖,采光使用成排的玻璃窗通风窗口安装着多层纱窗,从一般的粗纱一直到可以做衣服的细纱。阻绝了那怕最细小的飞虫进入。工人进出车间都要淌石灰水池,换衣服双手要仔细洗过。工人们穿着白sè工作服、戴着头罩和口罩,脚穿油布套鞋加工着原料。大多数原料都经过研磨成粉蔬菜和水果被加工成糊或者干制品。然后再按照配方不断把各种原料倒进大锅里进行加工。然后在搅拌锅里加水进行搅拌一搅拌锅用天顶上的传动轴输送来得蒸汽机动力驱动,一午新近安装的大号的搅拌锅一次可以搅拌250

公斤的原料。

工业口暂时无法生产出不you钢,因为成本和能源的问题也不能制造锅。因而食品厂里的大多数加工设备用得是铁皮镀锡,也有少数小尺寸的加工设备用得是铜,有些用玻璃器或者陶瓷器。

搅拌均与之后的糊状物被蒸汽加热到100,确保食品完全煮熟。

然后糊状物被灌注入模具,模具安装转动的链板上被牵引进入煤气加热的连续窑进行烘干。

烘干过程中收缩的饼干在链板回旋的时候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出来掉在马口铁皮的大托盘上。

由于没有ru胶手套,工人们除了在进入车间前要用消毒剂消毒双手之外,在包装的时候不准用手接触食品和包装纸。全部用夹子进行操作。

包装完毕的救济口粮被放进消毒室,用专用锅炉烧出得过热干蒸汽加热到120c,再冷却到40c。灭菌消毒之后口粮装入一个标准20升木箱。木箱内衬有柿油涂过得油纸,确保不会透水。然后箱子里放入一包石灰作为干燥剂。石灰包上印刷着醒目的黑sè字体:“可回收物资,注意回收!”

不仅是石灰包,纸盒和木箱上同样有类似的警告。

除了供应个人随时可以食用的救济口粮之外,食品厂还生产多人食用的救济口粮,在成分上完全一样,不过被制造成2.5公斤大小的块状物。在使用的时候砸碎后加水煮成糊状物。被称为“一号就地救济口粮”。这种口粮是用在在灾害发生地设立难民救济所招募难民的时候使用。

为了保证维生素的供给,避免饮食单一缺乏维生素出现脚气病和败血症,食品厂除了生产速食汤块,还将制造1.5万公斤脱水蔬菜和水果干。另外粮食加工厂要准备5万公斤的糙米一用来在中转营地准备伙食用。糙米同样经过加工:被先煮成米饭,然后彻底的烘干。这样不需要太多的燃料就可以煮成稀饭。紧急的时候,也可以直接食用。!。

第一百一十二节 联合作战司令部

第一百一十二节 联合作战司令部

施奈德自己扛着行李满头大汗的走在已经变得灼热的春天阳光下。作为一个来自讲究服饰、礼节和风度的海军的上尉军官,他如此亲力亲为的搬运行李形象在道路上显得很惹眼:海军对勤务兵的使用是一套专门的规章的。

海军上尉施奈德就是原来的施十四。由于某个海军界的元老觉得施十四的名字太不吉利而且过于平淡――归化民里叫某十几的人某几几的人实在太多了。于是给他改了这个名字。施奈德对新名字感到很满意,比起原来十四的名字好多,而且他已经偷偷央求东门市的写字先生给他开始写族谱。

所谓写族谱,其实是编族谱。施奈德出身贫寒,就知道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是打渔的老百姓,族谱要好看就得攀附上有名的人物。这就得找有学问的“先生”了。

归化民中已经诞生了第一批精英分子,他们或者当上了军事行政职务,或者是发财致富。翻身之后,也不能免俗的想编个家谱,来个光宗耀祖。

因为知道“首长”们非常的厌恶宗祠,所以他们还不敢动修祠堂之类的念头――而且他们大多是孤身来到临高不久的外地人,在本地也无从修建什么祠堂。不过给自己编造个有着显赫祖宗的族谱能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满足。东门市有几个代笔先生,靠着这个小小的发了点财。

和一年中的其他季节相比,施奈德更喜欢临高的冬天。冬天气温低,他可以穿着笔挺得体的海军冬装。这让他感觉自己像一个上等人:冬装的是从西洋人手里购买的薄呢做得。军服一点褶子也没有。海军优良服役勋章擦得铮亮的挂在胸前,这是他在珠江口战役中反策反以及战斗表现而获得的。海军打算在勋章奖励上和陆军的土包子彻底分清界限,坚决不搞几等功这些,追求华丽和专业的勋章名称。现在施奈德出门必定整齐穿戴着海军军官制服和全套勋章,走在路上周围各种仰慕敬畏的眼光让他感到心里充满了愉悦感。

作为奖励的一部分,也作为即将开始的发动机行动前的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施奈德被推荐参加在博铺举行的海军军官晋升培训。

与学得痛苦无比的海军工程学和战术指挥课程相比,施奈德更喜欢航海术和领导能力的课程,前者他驾轻就熟,后者能让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官。相对于图上演习上被打得找不着北,实战操演上施奈德上尉好好的让雏儿们知道了什么是老手。不过那帮小兔崽子吃了几次亏后也学的精多了。

三个月的全封闭集训结束之后,他被晋升为海军上尉。回家没两天,就被一纸命令召集到马袅堡参加短期培训――用首长们的话叫做在职培训。

通知上没有任何的具体科目名称,施耐德知道是为了“保密”,但是他清楚这次临时培训十有***和最近的积极备战有联系。

伏波军正在备战――虽然这次的备战的没有第二次反围剿前那么声势浩大。施耐德每次带着海军士兵去船厂“支工”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大型船只同时开工建造。有些新船的体积虽然不能和圣船相比,但是超过了他曾经见过的西洋人的最大的大夹板船。各种船材在工厂里堆积如山,工人们忙个不停,日夜赶工。

水兵们从过年之后一直在操练,他指挥的中队里,每艘特务挺上的水兵都减少了一半,缺额由刚刚从新兵队里出来的新兵补充。显然,调出去的水兵是为了新得舰船做人员准备用的。

施耐德在新兵队里发觉自己过去当海盗时候的认识的一些老伙伴们,他们全是在最近的扩兵招募中被搜罗过来的。即有诸彩老手下的人马,也有其他已经败亡的海主的手下,很多人在“大伙”溃败之后逃回了家乡,但是生活无计。征兵人员按照审问俘虏和谈话中得来得资料,由投奔归化来得前海盗头目们带领,在两广沿海大肆招募这类过去的散兵游勇。

显然,如果不是要扩充海军,首长们不会一下招募这么多的人。

看来,又要打仗了。施奈德心想。

他坐海军交通挺来到马袅堡码头的时候,这里已经是焕然一新。马袅半岛现在是元老院的核心重工业基地,原来的马袅陆军基地也正式升格为“马袅堡”。

按照新得军事体制,陆军基地所在地全部以“堡”为后缀。这个新规定被人认为除了“德派”、“苏派”和“日派”之后,“美派”恶趣味正式渗透入了陆海军体系中。

原来曾经作为何鸣的野战军司令部的炮楼已经是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竹篱笆围墙和里面散落着巨大的建筑物。马袅堡占地面积很广,围墙内外分布着若干几个军营和各种陆军术科的训练场。道路网络已经初步完备。到处可以看到正在进行队列和战术训练的陆军士兵。

整个马袅堡已经是军事禁区。施奈德的勤务兵在第一个岗哨前就被挡回去了――报到证上没有勤务兵的名字。所以施上尉只能自己扛着行李继续往前走。来到大门口,大门口挂着两个白底黑字的大木牌子:马袅堡陆军基地、联合作战司令部。

联合作战司令部是最近成立的一个指挥机构,它取代了原先临时性野战军总司令部的职责。目前野战军长期处于治安战和警备状态下,不能没有一个对海陆军以及其他所有武装力量的进行协调指挥的机构。

实际上,类似的需求在进行琼南治安战的时候就已经初步提出来了。如果说在琼北,海军的主要任务还是以输送陆军和物资为主,那么到了琼南,海军的作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运输陆军上岸这么简单,往往需要亲自加入战斗――琼南各州县的村寨几乎全部在沿海一带展开,土匪和豪强武装也往往使用船只进行机动。

再考虑到接下来的发动机行动需要陆海军联合行动的特点――总参谋部在几次战略演习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里,伏波军的军事行动都是沿着海岸线行动的海陆军联合作战――成立跨军种的联合作战指挥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新成立的联合作战司令部设立在马袅堡。它由军务总管庭领导管辖,由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派出人员联合组成,业务上受总参谋部的指挥。

施奈德沿着新铺设好得道路,按照路标的指引来到了联合作战指挥部的所在的大院门前。

司令部门口站着几位陆军军官带着若干文书负责接待。杨增也在其中。由于澄迈战役的优异表现,杨增也被推荐到马袅堡参加军官晋级训练课程,他还把自己的勤务兵魏大荣推荐去参加士官培训。

在经受过封闭培训之后,杨增感到首长们的生活也太繁忙了――没有一个元老军官是有闲暇时光的。杨增在任何时候看到他们,不是在训练场上,就是在教室里,要么就是在开着无休止的会议。

首节 上一节 990/22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资本帝国

下一篇:生于198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