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鸡大亨 第62节
“我说老五,我一个电话,你激动什么啊?你快上线,有惊喜。”
对方不由分说得挂了电话,根本就没有给赵青山说自己事情的机会。
上线?惊喜?
赵青山皱着眉头,然后打开了电脑,登陆了大话西游2这款游戏。
上线之后,好友栏里面立刻就有人给自己发来了信息,他打开一看,果然是李开兴发过来的。
李开兴让他到游戏里面的管家位置去,然后赵青山也没有怎么犹豫,便来到了管家位置。
赵青山的追火刚在管家位置站着,接着一个人便跟自己交易。
他一看,对方交易给自己的,竟然是一个神兽乌龟!
这东西可是价值几千块钱人民币啊!
“昨天得到的,我们哥几个商量了一下,送给你当生日礼物。”
赵青山有些感动,这才是哥们啊!
第0126章 这也太巧了吧
赵青山生日过完的第二天一大早,便开着自己的奥迪a6,来到了齐鲁大学,找到了李开兴他们。
“有车一族就是任性啊,招呼都不打一声,就从鲁中跑泉城来了,哈哈哈哈!”
熟悉的宿舍里面,三台电脑挨着门口的空地摆着,然后李开兴、蔡亮华和张涛在上网,而杨世军呢则靠着门口站着看他们三个玩游戏。
他们三个玩的,是大话西游2这款网络游戏。
赵青山推开门,杨世军下意识得回头一看,惊讶得冲着赵青山的肩膀就是一拳,接着一把就把赵青山给抱住了。
李开兴他们抬头一看,发现赵青山竟然来了,立刻也都站了起来。
“青山来了。”
“太好了,昨天老五生日没喝酒,今天来了咱们把这个酒给补上。”
赵青山跟杨世军拥抱完了,然后跟李开兴、蔡亮华和张涛每个人都拥抱了一把。当然了,宿舍老大刘海波这会儿应该去上自习了。
今天大家都没有课,所有才有时间在宿舍里面打游戏。
不过,宿舍里面每天晚上十点准时断网,所以有时候他们晚上会到网吧外面包宿上网。
然而赵青山却笑了笑,一脸诚恳得对大家说道:“下次再找弟兄们喝酒,三哥,我找你有点事,你跟我出来谈一谈。”
赵青山也不管李开兴愿意不愿意,拉着他便出来了,还不时得回头说道:“不好意思,下次一定跟大家一醉方休。”
“到底什么事啊青山?我那游戏账号还没有下呢!”
“别管那个了,让杨世军替你玩就是了。三哥,我记得你以前在网上跟我说过,你有个二叔,是在农大当老师是吧?”
“我二叔是在农大当老师啊,怎么了?”
“我养鸡场那边鸡粪堆上天了,我想找你二叔想想办法。”
李开兴推了推眼镜,一边跟着赵青山走到了路边他的车边,一边说道:“他能有什么办法啊?”
“咱们先找他问问再说,我觉得他肯定有办法。”
齐鲁农业大学,并不在泉城,而是在泰山市,距离泉城有大约九十多里路远。
赵青山拉着李开兴上了车之后,开了一个小时,便来到了泰山市。
在泰山市奈何东路过泰山大桥,然后转到文化路,赵青山将车停在了齐鲁农业大学门口的银行外面,然后提着一盒海参礼盒,同李开兴进了农大。
路上的时候李开兴已经给自己的二叔打过电话,然后知道自己二叔现在正在办公室里面。
在办公室门口,李开兴前边,赵青山跟在他的身后,两个人敲了下门,然后过了不一会儿,门开了。
李开兴的二叔,名叫李建,是齐鲁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副院长,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
“叔,这是我朋友赵青山。”
李建开门之后微笑着看着自己侄子李开兴,然而看到自己侄子身后的赵青山,却立刻皱起了眉头,他不认识赵青山。
赵青山笑了笑,然后说道:“叔叔好。”
“进来吧。”
李建的年龄比赵青山的父亲稍微年轻一两岁,甚至于说还要年长一些。
李开兴的父亲,原先是泉城下乡到桃城市的知识青年,后来在桃城市认识了李开兴的妈妈之后呢,就一直没有回泉城去。
一开始李开兴的爸爸是有机会回泉城的,但是前提是要跟李开兴的妈妈离婚。这当中李开兴的奶奶为了逼迫自己的儿子跟儿媳妇离婚,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发了一些狠毒的誓言。然而李开兴的爸爸李明却态度坚决,回不回泉城无所谓,自己是绝对不会跟自己的老婆离婚的。
李开兴有一个叔叔和一个姑姑,然后因为李开兴的爸爸一直没有回泉城,知道李明在桃城那边受了不少苦,所以对待李开兴特别好。
李开兴小学是在桃城上的,不过初中高中就被自己的二姑姑接到泉城来,由经济条件最好的二姑姑供着他上的初高中。后来李开兴也算比较争气,然后考上了齐鲁大学。再后来呢,李开兴在泉城的开发区那边考上了公务员,然后后来他又下海办了个公司,手里赚了不少钱。在2018年同学聚会的时候,李开兴已经算是比较成功的了。然后大学毕业没多久,李开兴便将自己的父母从桃城接了过来,重新回到了泉城。
李建看了赵青山一眼,勉强得笑了笑:“进来吧。”
赵青山进了李建的办公室之后,随手便将那一盒海参礼盒放在了茶几下面。
“你叫”
“我叫赵青山。”
坐在沙发上,赵青山微笑着看着坐在对面的李建,然后直接了当得说道:“是这样的,我和开兴是网上认识的朋友,然后我听他提起过你,所以这次来找你是有事情要求你的。”
李建连连点头,然而眉头却皱了起来。
“这个你打算让我帮你做点什么呢?”同时,李建看了一眼茶几底下的东西,他不是外行,知道那一盒东西可不便宜。
“叔,青山是养鸡的。”看到场面气氛有些尴尬,一旁的李开兴解释道。
李建点了点头,同时心里琢磨,养鸡的来找自己,怕是有什么鸡病需要找自己解决,这件事情,只要安排自己的手下博士研究生去一趟就可以了。
“这样,你有什么事情要快点说,再过半个小时我还有个会要去开。”李建看了一下手表,然后说道。
“是这样,我养鸡,然后接下来的鸡粪处理成了难题,鸡粪堆积如山的,我想着如果说能够利用鸡粪做一个沼气发电池的话,到底可行不可行,然后我不知道啊,所以就想来请教请教你,看看您又什么办法。”
听完了赵青山说的话,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建张着嘴巴,嘴角抽搐了两下,最后竟然笑了。
赵青山和李开兴两个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相互看了看,然后又看向李建。
“叔,我刚才,是不是说错话了?”赵青山小心得问道。
然而李建却连连摆手:“没有没有,我笑,是因为太巧合了,我刚申请了个国家课题,就是鸡粪沼气池发电,没想到,我们还愁着找合作单位研究这个项目的,你们竟然来了!”
“哈哈哈哈,太巧了吧。”
赵青山和李开兴,也笑了。
第0127章 钱不是问题啊
没想到赵青山提出的问题,契合了李健正在研究的课题,这下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一下子就愉快了起来。
接着,李健立刻打了两个电话,头一个电话是把今天下午的会给推了,第二个电话,则把跟着自己做课题的两个在读博士研究生给叫了过来。
齐鲁农大,虽然说就算是在整个齐鲁省范围内,高考录取分数也并不高,但是这个学校的科研能力还是很值得肯定的。其中农大的农学专业在全国农学专业排行里面是能进前三的,同时因为农学专业里面有院士,相应得从国家层面取得课题的机会也要比其他学校容易多了。
农学院的院长是一个八十多的老头,名叫魏春江,中科院院士,地衣真菌方面的专家。因为年龄大了的缘故,院系里面的许多事情都不管了,主要由常务副院长李健负责。
李健现在带的两个博士研究生,都是三十出头的男子,同时也是农大的讲师。
接到电话,两个博士研究生便抱着一大摞文件来了。
看得出来,李健这个国家级课题已经进行了一邪期的理论方面的探讨了。两个博士带过来的,则是开题报告。
在等着两个博士过来的几分钟间隙功夫,李健跟赵青山询问了一些有关他的养鸡场的情况,当知道赵青山的养鸡场现在日产三吨左右的鸡粪,等到今年七月份的时候可以达到日产七吨甚至更多的鸡粪的时候,李健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赵青山看着两个博士带过来的开题报告,只见扉页上面写着《利用家禽家畜粪便开发沼气发电池的开题报告》。
李健看了一眼:“小赵今年多大了?”
“刚过二十周岁生日。”
“不上学了?”
“高中毕业就不上了,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
旁边李开兴忙说道:“二叔,青山2002年高考分数是642分,结果高考志愿没有填报合适,所以”
李健一听,大为惊讶,看待赵青山的眼神直接就变了。
“那真实太可惜了,你这个分数,到我们农大来,肯定是第一名的。要是当时你认识我的话,我可以破格给你个本硕连读了,哎,可惜,可惜啊。”
赵青山笑了笑,他丝毫没有觉得不上大学就可惜,然后说道:“我喜欢养鸡。”
“人各有志,要不,你先看看我的学生写的开题报告?”
赵青山拿着两个博士生弄出来的开题报告,快速的翻了翻,看得出来,上面很多东西,都是从别的期刊杂志上摘抄的,真正的研究性的东西,并不多。
“这个,叔,您这个课题,打算什么时候结题,什么时候能出成果应用?”
“这个得看情况,不好说。”
听到李健打起了太极,赵青山皱起了眉头。
他们研究课题不紧不慢不着急,可是自己养鸡场那边堆积的鸡粪可等不了啊。现在养鸡场那边已经有一百多吨鸡粪了,臭气熏天不说,滋生细菌病毒,对于自己的养鸡场也是个威胁。本来自己想着卖给那些果园承包户,可是这两年种果园的也不怎么赚钱,大家的种植热情不高,对于鸡粪的需求量也不怎么大。
“能不能快一点出成果,我想问一下,叔,咱们国内有没有说是成功的经验,咱们能不能过去看一看,然后不就能加快进度了?”
这一点赵青山想过,也从网上搜索过,但是网上没有搜到有用的信息。李健是做这方面的研究的,全国范围内的情况,肯定要比别人了解。
“成熟的经验”李健皱着眉头在想。
其实,前期的开题报告,李健并没有参与进来。当领导的,开会多,把课题申请下来之后,让自己的研究生去做工作。
因为是国家级课题,李健比较重视,交给了两个博士研究生去做。虽然是国家级课题,但是经费并不多,只有二十几万。要搞鸡粪沼气池的研究,光买沼气发电机就得花小十万块钱,剩下的钱还得买鸡粪,雇佣工人等等,可以说这二十万到最后,剩不下几个钱。
两个博士研究生,一个姓江,叫江滨,南方人,戴着厚厚的眼镜,身形单薄,比较干净;另一个姓今,一个很少见的姓,叫今古,萌省人,四方脸,身材高大壮硕,肩膀很宽。
今古看到李健看着自己,忙说道:“老师,我们做过调查,全国范围内现在成熟的家禽家畜粪便沼气池发电技术,中小规模的成功经验还是有的,不过规模比较大的,现在国内还没有成功经验。”
这句话说的明白,中小规模成功的经验有,然后大规模的成功经验没有,要是说大规模的成功经验也有了,那么他们这个课题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当初李健申请这个课题也是从这方面进行的创新,这才通过的审批。
听了旁边年龄比自己大一些的博士生的话,赵青山忙转过头看着他问道:“中小规模多大,然后大规模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