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妻为大都督

妻为大都督 第227节

面对疑问,折昭却是悠然一笑,颔首肯定道:“老大人之言的确是一针见血,直击异地安置之策的难点问题,关于这三个问题,本帅想请河东银行行长崔文卿为大家解释,而异地安置之法也是由崔行长首先提出来的。”言罢,美目视线转向了肃然在座的崔文卿,莞尔一笑,言道:“崔行长,有劳了。”

随着折昭最后这一句话,刺史们全都神情微微一怔,将目光看向了崔文卿,心内都有些复杂的感觉。

他们都知道这位河东银行的崔行长,正是振武军大都督折昭之夫,也是折家入赘之婿。

要说,男儿入赘女家都是奇耻大辱,更别提这崔文卿还是以读书人的身份入仕,此番种种,自然让人不自禁的有些看轻了他。

前不久振武军发行军债一事做的红红火火,所收银两更是堆积如山,也让各地州郡府库变得充盈。

诸位刺史在赞叹折昭大都督生财有道的时候,也曾听说军债乃是由崔文卿率先提出来的。

不过传言如此,刺史都没有当真,在他们看来,区区一个落第秀才,能够有何等才华可言?

不用问,这也是折大都督爱夫心切,不想让人看轻了崔文卿,故意朝着他脸上贴金的说辞。

然没想到此时此刻,折昭居然说这则异地安置之策,也是崔文卿所想而出,自然令刺史们大感意外。

他们也很想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废材姑爷,要如何妥善解决这三个难点问题。

刺史们满含怀疑的目光让崔文卿有种如芒刺背的感觉,他对着折昭轻轻颔首,神情变作严肃,语气沉稳的开口道:“诸位刺史,自我大齐立国以降,尚未有异地安置之事出现,大家有所疑惑理所当然,现在我开始回答第一个关于钱粮保证的问题。”

话到此处,他看向旁边的吕惠卿,问道:“吕副行长,请你先告诉大家我们振武军在河东银行有存银几多?”

没想到崔文卿这么快就让自己发言,吕惠卿顿时吓了一跳,不容多想立即报出了一个早就深深记在心中的数字:“诸位大人,根据上月个银行盘点对账,五个多月以来,振武军大都督府共发行军债共计一千四百万两,借出资金五百万两,目前府库所存银两为九百万两。”

“什么,九百万两?”

尽管知道振武军现在家底甚丰,但咋乍听这么惊人的数字,所有刺史均是忍不住惊呼出声,显然被震惊住了。

就大齐立国以来而言,朝廷最好的一年财政收入是一亿四千多万贯,折合白银一亿四千万两,除去必要开支,也只收益了三千五百万两银子。

没想到短短半年时间,振武军就在河东道发行了足足一千四百万两,除去借出去的银子,目前尚有九百万两银子可供支配,实在太过骇然耸闻了。

怪不得以计相韩琦为首的朝中大臣一直不支持发行国债,若是三年之后振武军无法还上这一千四百万两银子,必定会激起极大的民众动乱,毕竟老百姓借给河东银行的钱,都是他们的血汗钱啊!

似乎很满意自己带给刺史们的震惊,吕惠卿竟是不知不觉挺直了腰身,颇有些狐假虎威的感觉。

有钱的感觉真的太好了,即便乃是白丁之身,也能够与这些位高权重的刺史们同座议事,这在以前来说,当真是不敢想象的。

崔文卿轻咳一声,微笑言道:“九百万两银子,我相信不论是建房安置,还是开垦田地新修水利,都是足够了,而且我可以代表河东银行在此向各位刺史大人保证,河东银行后续的资金也会向着异地安置之民倾斜,这绝对会成为大齐立国以来对灾民最大的一笔投入。”

“至于粮食方面,待到这次议事结束之后,我和折大都督会尽快约见以鲍和贵为首的河东路几大粮商,相信对于足足一百多万人的口粮供应,这些粮商们全都会高兴得发疯的,供应方面自然不成为题。”

一席话落点,自是听得刺史们连连点头,振奋不已。

这里说明一下,大齐朝廷的年收入是对照的同期宋朝,不过根据古代白银开采量来看,国库是根本不可能有着一亿四千万两白银现货,而是有着同等价值的其他东西,例如布帛、玉石、粮食等等,这里方便大家直观了解,故此才直接用白银直接计数。

第二七五章 异地安置之议(三)

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只要能够确保钱粮充盈,异地安置最大的问题便是迎刃而解了。

看来,这一切还得益于振武军起初所发行的军债,有了军债支撑,才有银子来干别的事情啊。

这折大都督果然如同她领军征战一般,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卓越见识。

丰州刺史捋须沉吟了一会儿,沉声发问:“刚才崔行长言及河东银行会在资金上不予余力的支持各州郡,在这里本官想问问崔行长,你们所出的这笔资金,将要如何收取利息?若是利息太高,只怕吾等也无力承担。”

此话又是说到了刺史们的心坎上,的确,借钱很容易,但还钱的时候确实很难,若是利息太高,只怕还起来尤为不易。

特别是在目前各州郡财政相对吃紧的情况下,要准备这么多钱来还债,对于刺史们来讲都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闻言,崔文卿却是淡淡一笑,手指关节重重瞧了瞧案面,加重语气道:“首先纠正一点,这九百万两银子并非河东银行的,而是属于振武军大都督府,而河东银行也只是代振武军大都督府管理这笔金钱,并通过合理的运作盈利而已,所以诸位刺史大人借钱并非是借的河东银行,而是振武军大都督府的,至于利息方面,前几日在下已经与大都督先期商量了一下,决定可采取无息借贷的方式将钱借给大家,约定五年之内分年度还清,若是遇到灾年荒年,还可酌情减免部分借款,故此大人们大可放心。”

听到如此保证,各位刺史纷纷目询对视,全都面露喜色。

按照崔文卿这么算来,若是这笔借款丝毫不算利息的话,对四州来说,当真算得上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尽管前期对于灾民的投入非常巨大,但是待到灾民们安定下来之后,每年所缴纳的赋税就是不菲的收入。

还是以丰州举例,目前丰州每年赋税大概在六十万两到七十万两之间,若江南路灾民前来,几乎可以令丰州人口翻上一倍,开垦荒地更是无数,所缴纳的赋税也会增加不少。

折中取之算个增加四十万两,五年的时间自然能够偿还振武军所借之银。

而且还有一点,崔文卿已经言明振武军大都督府会审时度势的减免部分借债,不管能减多少,对州郡来说都是不错了。

若是到时候实在还不上,刺史们的大不了厚着老脸在折昭面前软磨硬泡减免债务便可,这也算不得什么。

丰州刺史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些关键环节,捋着白花花的胡须哈哈大笑道:“如果能够这样,那么对于钱粮方面,本官就没有其他问题了,还请崔行长继续讲解异地安置之法。”

崔文卿笑着点了点,继续言道:“现在说第二点,各位大人担心安置方面的问题,的确,就目前府州等地的情况而言,农人们所住之处均是呈现散、多、乱之现状,先说散,即便是同属一村,不同农户之间也非集聚住在一片,而是分为了一大片地带居住,作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如同那些山贼土匪般,你家占据一个山头,我家占据一个山头,互不相连;再说多,前不久大都督告诉我,府州共有村落上千个,实在多如繁星,算之不尽,管理起来亦是非常麻烦。最后说乱,因为不便管理,又多又散的关系,一些偏远地方的村落民风彪悍,不服王道教化,村与村之间因为许多不足为道的小事,从而整村械斗大打出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更会出现死伤无算,相信各位大人均是为之头疼……”

说到这里,崔文卿镇重其事的言道:“故此,在我与大都督的先期商量之中,我们厘定了一个异地安置的基本思路,那就是统一安置,集中安置,成片安置。”

一直未曾说话的麟州刺史再也压抑不住心头的好奇,询问道:“崔行长,敢问何为统一安置,集中安置,成片安置?”

崔文卿不慌不忙的笑答道:“所谓统一安置,就是指安置之民前来咱们四州地盘之后,必须统一服从安置政策,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不听官府的命令,而集中安置,则是在四州合适之地分建安置点,不允许独门独户另立山头的情况发生,而成片安置,则是安置点之间不能太过孤立,须得以点带面,从线到面,逐步形成农业区域,而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这些农业区域更是可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池,从而形成新的经济辐射中心,提升州郡经济实力。”

“再者,所有安置点房舍均由官府承建,必须做到专款专用,杜绝铺张浪费。”

“房舍建造妥当之后,便可接受灾民,前期灾民当以开垦荒地,新修水利为主,每位灾民每天补足粮食一斤,维持基本温饱,这个政策持续到得明年夏粮收获之前。”

“另外,每个安置点州郡官府都必须选派得力官员前去管理,一来督促开荒,二来解决纠纷,三来维系治安,振武军也会加强对安置点的巡视,若有不法灾民胆敢借此机会聚众闹事,抓住以后若有没正当理由,一律就地处决。”

……

一时之间,崔文卿侃侃而谈,大帐内全是他平静而又清晰的嗓音,条分缕析而不厌其繁,说得更是头头是道,直听得刺史们连连点头不止。

原本在心内有些轻视这位赘婿姑爷的刺史,也终是放下了心头的成见,由起初的不屑变作了现在的敬佩。

首节 上一节 227/7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霸世唐朝

下一篇:汉末大明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