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妻为大都督

妻为大都督 第564节

听到崔文卿如斯肯定的回答,百姓们顿时一片哗然,恰如一汪平静的潭水陡然沸腾开来,嗡嗡哄哄的议论声泯灭了天地的一切声音。

直到这个时候,折昭才明白百姓们交农的具体缘由,也明白崔文卿已经断然否决了百姓们的交农请愿,如此一来,岂不是意味着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双方之间的矛盾更深了?

心念及此,折昭大为担心,实在有些拿不准崔文卿是否能够顺利处置此事。

反观陆若萱,也是被崔文卿这番话弄得呆愣当场。

她不敢奢求崔文卿会服软同意自己的建议,然她相信崔文卿一定会为之斡旋,为之部分妥协,甚至还会客客气气的邀请她以及诸位族长入城协商,从而找到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办法。

然而没想到的是,崔文卿居然毫不留情的拒绝了,没有半点转圜的余地,似乎就准备以自己一己之身,与百姓们硬抗。

虽则崔文卿乃钦差大臣,检校隩州安抚使,然若轻视民冤,藐视民意,那就已经完全站在了百姓的对立面上。

想到这里,陆若萱暗叹一声真是愚昧,原本对崔文卿的些许敬意也烟消云散,他总归是太过年轻了啊!

于是乎,陆若萱示意手下安抚四周,待到百姓们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之后,她这才对着城楼上的崔文卿高声言道:“崔大人,照你这么说,那你是准备无视我们的交农之请了?”

“对!”崔文卿点点头,硬梆梆的再次肯定道,“陆族长,不管如何,返回江南路都是不可能。”

闻言,陆若萱冷笑道:“既然崔大人你无视这万余百姓的交农之请,那好,我们只有将请求禀告朝廷,相信朝廷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折昭一听此话,顿时暗怒,也有着深深的担忧。

虽则朝廷也不希望异地安置之民返回江南路,然发生了交农这么大的事情,安知朝廷会不会惩罚崔文卿以此平息民愤,毕竟这样丢车保帅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官家以及朝廷诸位相公不得不进行权衡。

谁料,城楼上的崔文卿听了陆若萱一番话,却是忍不住笑了,笑罢之后口气转冷,盯着陆若萱寒声道:“陆族长裹挟民意威胁朝廷之手实乃高超,然你觉得我崔文卿是可以任由你威胁的?”

陆若萱冷静回答道:“崔大人,小女子并非是威胁你,只是想为百姓们求一条生路罢了。”

“哈哈,说得好,那我就给百姓们一条生路,并断了你的痴心妄想!”崔文卿掷地有声的说得一句,继而目光环顾四周,抬手亢声言道,“在场的父老乡亲,本官乃朝廷检校隩州安抚使崔文卿,还请诸位能够听本官一言。”

话音刚落,百姓们不满的嘈杂声却是更大了:

“这昏庸官员还想说什么?不外乎也是欺骗咱们罢了。”

“对,又不允许咱们返回江南路,此际说再多话也是无用。”

“大伙儿,不管他怎么说,我们都不要相信了,咱们一道告上朝廷,惩治这个狗官!”

“对对对,惩治这个狗官!”

……

听到这样一片滔天骂声,折昭好看的娥眉皱的更紧了。

恨不得立即就调派振武军精锐大军前来保德县,镇压这片得陇望蜀,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无知刁民。

然而她知道自己倘若真的这么做了,朝廷在异地安置之民心中的威信将会尽失,异地安置之策也会彻底崩塌,此事虽则乃百姓无礼在先,但也必须妥善解决才行。

城楼上面,崔文卿冷着脸任由百姓们骂了半响,待骂声渐消,又提起嗓音高声道:“本官知道大家因何要来交农,不外乎也是因为诸位父老乡亲都是这些大家族的佃农,倘若大家族就此离去,你们就不能享受赋税减免,从而每年都会缴纳更多的粮税,故此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们也只有听从大家族的摆布,选择前来保德县交农,想要本官同意让你们与大家族一并离开。”

崔文卿此番话可谓是击中了百姓们交农的实质,也是这次交农事件的问题所在。

的确,百姓们之所以愿意听从大家族的安排前来交农,为的便是每年能够少缴纳一些赋税罢了。

而如陆氏这样的大家族,正是抓住了此点,才能裹挟民怨民意,有勇气对抗朝廷的政策。

此乃一个死结,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百姓们为了利益虽则不对,但也算是情有可原。

而真正受益的,却是这些大家族,他们才是让异地安置之策生乱的根本所在。

第七一四章 惊世憾俗之法

城楼之上,崔文卿卓然而立,恰如一道不可逾越的长城一般,面对着前面黑压压的百姓。

“我知道,诸位父老乡亲都是受到了大家族的裹挟才来交农,错不在你们,也很明白你们是绝对不可能放弃佃农之身,舍弃低廉的粮税选择留在隩州……”

听到崔文卿这一席话,百姓们心头的愤怒渐消,全都目不转睛的望着他,静待下文。

说到这里,崔文卿的嗓音渐渐转为了高亢:“所以,我想到的一个办法,准确说来,非是办法,而是我崔文卿用自己的官场前程,用自己的项上人头,为大家作一个承诺,那就是这次前来北地四州安置的江南路异地安置之民,全都免除赋税五十年!这五十年内朝廷永不征税!”

话音落点,全场响起一片倒抽凉气之声,百姓们面面相觑,却又难以相信,然崔文卿的嗓音却是清晰的响彻在他们的耳边,一时之间,他们都以为是自己不小心听错了,毕竟千百年来,何有王朝会免除粮税一说。

崔文卿也只有自己这个办法太过惊世骇俗,所以他再次肯定重复:“诸位父老乡亲,你们没有听错,本官说的是免除异地安置之民赋税五十年!”

“哗啦”一声巨大的骚动之声,恰如钱塘海潮陡然来临,带着千倾巨浪般卷过了黑压压的人群,整个天地瞬间就被惊呼惊叹的嗓音所填满了。

“免除赋税?且还是免除赋税五十年?!”

何其震撼!何其匪夷所思!也何其惊世骇俗!

从华夏大地有史记载一来,赋税一直都是朝廷聚财的主要手段。

千万百姓恰如蝼蚁一般,在各自的土地上努力耕种,每年收获粮食之后,按照朝廷规定的赋税,缴纳一部分粮食给官府。

恰如聚沙成塔,堆土成山,从各地收拢而上的粮食,便成为了朝廷钱财的基本保障。

故而九品中正制之前的秦汉以及春秋战国,衡量官员等级便是以俸禄多少石为标准,所谓的“石”便是粮食的计量单位。

到得如今大齐,虽则商业税逐渐兴起,在赋税收入中占据着一定比例,然农业税依旧占据朝廷每年中收入的七成还多,可以说,农业税也是大齐赋税的根本。

历朝历代虽在天灾人祸有过减免过灾民赋税之事,然也多为一年两年,最多也没有超过三年。

没想到崔文卿一开口,就减免异地安置之民赋税五十年。

五十年几乎等同于一个甲子,足可令一个呱呱落地的婴童变作老态龙钟的老人,免除五十年的赋税,将为异地安置之民带来难以想象的福利。

首节 上一节 564/7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霸世唐朝

下一篇:汉末大明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