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三国之大汉重生

三国之大汉重生 第72节

荀彧找到王邑后,深谈了整整一个下午。王邑知道朝中情况后,深恨朝中诸臣无能,又担忧曹操会行董卓之事。荀彧深有同感。王邑不愿做权臣手中棋子,经荀彧再三劝说献出印绥,举郡投于刘琦。刘琦心中大喜。荀彧表王邑继续为河东太守,刘琦从之。调张辽率兵一万南下驻防河东,并清剿郭太、李乐残部。又调钟繇为弘农太守治理弘农,黄忠为弘农守将。

刘琦带荀彧、典韦、高顺返回晋阳。因为晋阳来信说甘宁已经返回,并带回阙机的使者。

建安元年(196)六月,袁术从淮南起兵进攻刘备,准备夺取徐州。刘备使司马张飞镇守下邳,再三叮嘱张飞不要喝酒误事。亲自率军进至盱眙、淮阴一线,迎战袁术。二军相峙月余,各有胜负,僵持不下。

袁术进兵之前,约吕布在徐州同时兵夹攻刘备,并许以援助吕布军粮二十万斛及其他辎重。吕布大喜从之,遂与陈宫谋袭下邳。谁知张飞个憨货,刘备前脚刚走,他后脚就招集徐州所有武将饮酒,不喝的还动武鞭笞。张飞一直看不起陶谦故将曹豹,因为曹豹不肯饮酒,找借口鞭笞打杀了曹豹。这曹豹本是下邳名族,所以刘备才一直没有动他。后来吕布来到徐州,曹豹见吕布势大,为讨好吕布,将女儿曹氏许给吕布为妾。

本来张飞杀曹豹不要紧,可曹家势大,曹豹死后曹家举全族闹事,下邳人心不稳。也给了吕布谋取徐州的借口。中郎将许耽招引吕布袭取下邳,张飞兵败逃走,下邳被吕布占领,刘备家眷被俘。

刘备听到消息,急忙带兵回救,军至下邳,城池已失。吕布兵盛,不敢与之交战。陈珪、陈登父子本就有些看不上刘备的出生,又嫌刘备表现的太过仁义,恐怕难以在这乱世成就大业,为求自保,降于吕布,暗地里却私通曹操。

刘备收合散兵,寻得张飞,收合其余兵马万余人,声势复振,与纪灵再战广陵,依然不得胜。不得已退守平安,向吕布求救。吕布久不得袁术应诺的粮草,出兵救下刘备,当然还是那出经典的“辕门射戟”老戏。

吕布领步兵千人、骑兵五百,飞速赶往平安。纪灵等人听说吕布前来援救刘备,只好收兵,不敢轻举妄动。

吕布在离平安城西北一里的地方扎下营寨,派卫士去请纪灵等将领,同时等人也请刘备一起饮酒。吕布对纪灵等人说:“玄德是我吕布的贤弟。如今他被诸位所围,我特意赶来救他。布生性不爱看别人互相争斗,只喜欢替别人解除纷争。”纪灵不愿答应。

吕布命门候在营门中竖起一支戟,说:“诸位看我射戟上的小支,如一发射中,诸君当立即停止进攻,离开这里,如射不中,那你们就留下与刘备决一死战。”百步开外,吕布引弓向戟射出一箭,正好中了小支。这一招真可谓是神威乍现,不但镇住了纪灵也惊呆了刘备。

诸将大为震惊,夸赞说:“将军您真是有天神般的威力呀!”第二天,吕布又与诸将欢会宴饮,然后各自回兵。

吕布自认为这一箭射得非常高明,觉得自己一箭三雕,一来解了刘备的围,二来不得罪袁术,三来自己还出了风头,展示了天下无双的武艺,简直是三全其美。都不知这种做法真的是非常失败,看似没有得罪任何人事实上却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还无意间暴露了很多信息给对手,甚至为自己埋下了败亡的伏笔。其一,辕门射戟帮刘备之意太明显,得罪了袁术。其二,辕门射戟在刘备面前暴露了他和袁术之间的合作关系。其三,吕布的逞能行为还将自己推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上,过度的招摇和过度的卖弄武艺非但没能令自己的形象更为高大,反而搞的树大招风,成为众矢之的。

刘备见在徐州已经无可作为,引兵往青州方向而退,幸得华歆派徐盛引青州兵来救,退兵琅琊国。徐州大部落入吕布之手,而广陵则落入袁术之手。

第111章 刘琦的战略思想

回到晋阳后,刘琦着甘宁带来阙机的使者会谈。

“小人拖亚参见刘将军!”来使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对刘琦毕恭毕敬地行礼道。

“尊使这汉语说的不错嘛!哈哈……来人,看座,我们坐下谈!”刘琦哈哈一笑。

“小人的母亲是汉人,母亲常常思念家乡,所以从便教习小人汉语。”拖亚答到。

谈判的第一定律是气势上压倒对手,刘琦拉起势态居高临下地问拖亚:“阙机单于派你来,你可能代表阙机作主?”

“小人从十五岁跟随单于,十几年来一直作为我部的外交使官,包括前些年与刘虞大人的交往都是小人主持的,可以说单于对小人十分信任。此次还有公主随甘将军随我来晋阳,实在决定不了的公主会给小人建议的。”拖亚道。

“那就好!文若,你来与他谈!”刘琦吩咐荀彧道。

“诺!”荀彧领命。

意思很明显,就是要阙机率部投降,不是依附,而是完全地降于刘琦、溶入汉家。

拖亚带来的阙机的意思本是举全族依附,年年纳贡,岁岁朝贺。没想到刘琦味口这么大,要直接吞并。这就让他为难了,这哪敢下决定?荀彧告诉他屯居上谷的关羽兵团随时会北上,对乌桓和东部鲜卑用兵,对于不降者象对轲比能部一样赶尽杀绝。这把拖亚给唬住了,当天就辞别公主库珈芙和甘宁回去禀报商议去了。

有人问刘琦为何不直接杀过去,强如轲比能都阻挡不了并州铁骑,区区乌桓和东部鲜卑如何挡得住。刘琦笑笑,人口啊!就算打下那一大片草原,没有人口也是个大问题呀!此刻的大汉十三州,州州有战争,也就并州荆州益州人还比较稳定,哪里还有人口往广阔的大草原上送。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李傕败回长安,派张济驻守上洛郡,以防并州大军。张济因军中缺粮,自关中引兵入荆州界,与刘表交战,进攻穰城,中流矢而死。

张绣接管了张济的部队,收兵退出穰城。荆州官员知道后皆向刘表祝贺。刘表却说:“张济因穷途末路而来,我作为主人却如此无礼,这并非我的本意,故我只受吊唁而不受祝贺。“之后,刘表又派人招诱张济的余部,其众闻讯而大喜,尽皆服从。刘表于是安排张绣屯兵于宛城,张绣成为刘表在北方的藩属势力,替他抵御东边的曹操。

张济退出上洛后,钟繇派黄忠伺机占据上洛,至此刘琦势力顺利打通与荆州的联系。

钟繇大胆起用当地人才治理各县。并上书刘琦:今皇室势微,紫薇暗淡。公身具汉室血脉,现又雄居并州,又得司隶大部,南接荆州。兵强马壮,战将无数。公当承光武之志,席卷天下,尽荡各路诸侯,光复汉室!

刘琦看了很感动,终于有人把他的心里话说出来了,不愧刘琦以兄长之礼待之。这种事,下属说出来总是比自己提出来好一些,毕竟汉帝还在,现在提出来显得有些大逆不道,尤其是自己。

刘琦将钟繇的书信传于荀彧、田丰两位大战略家。两人看完相视而笑!开玩笑,他们没想到?早想到了!

刘琦血脉正统,与当今天子刘协有共同的先祖西汉景帝刘启,也就是汉武帝他老爹。

刘协是汉景帝第六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代。永康元年(167年),汉桓帝刘志驾崩,皇后窦妙临朝问政。桓帝无子继位,窦妙与其父窦武等商议,最终选择了刘宏继承大统。窦妙派侍御史、守光禄大夫刘儵、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而刘协是灵帝刘宏的二子。

而刘琦是汉景帝第五子鲁恭王刘余的后代,也就是说从血统上来看,刘琦与灵帝一脉是同等尊贵的存在,汉室衰微,以他的身份代之,并无不可。若取光武帝刘秀之志,重振汉室亦是可行之举。

唯一不同的是时刘秀遇到的是王莽綦汉,谋夺汉室江山,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他的出现等于光复汉室,从王莽手中夺回汉室天下。而如今的情况是,刘协再没权势,那也是正统天子的存在。不管你诸侯承不承认,他都是灵帝刘宏的亲生儿子。董卓也好、王允也罢、李傕也好、曹操也罢,他们把持朝政,控制皇帝,总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树着汉室的旗帜。这时候跳出来自立,那明摆着就是要与天下为敌。就如不怕死的袁术一样!

所以三人商议过后还是决定先争霸,收取更大的地盘和利益,再议光武之事。此时的荀彧已对汉帝刘协失望透底,他认为刘协胸无大志、目光短渐、贪图安逸……反正一大堆的不好,当时他若选择跟刘琦回并州立都,立刘琦手中势力,振臂一呼,天下诸侯谁敢不从?也许重振朝纲也不过几年的事罢了。可惜啊,居然听从谗言说并州苦寒,不宜立都,便选了许县。在他心中与其维护一个无能的皇帝,还不如追随英明的刘协建立个全新秩序。反正这天下还姓刘,江山还是汉室江山。

确定好大的方针后。几人拉来战术大师贾诩、郭嘉商议接下来的战略布局。恰徐庶学成来投,刘琦引徐庶与众人相识,同参于会。

田丰提议东进幽州,借刘和想替刘虞报仇之机,灭公孙攒,得幽州而围冀州,再灭袁绍,可称霸北方。

荀彧提议趁中原大乱,南下荆州,降服张绣,可拒曹操图谋荆州,与其父刘表联合,西进关中,征伐凉州,灭汉中,取巴蜀,以北方包围南方,待中原局势大定,联江东共取中原,则大事可定。

郭嘉议先谋胡夷,以固后方。

贾诩提议向各诸侯治下安插内线,包括刘琦的父亲刘表的荆州,以掌握各州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战略方针。

徐庶新到,未发表意见,但看得出来他比较倾向于荀彧的大局规划。

刘琦最后综合了一下几人的意见,决定分五步同时进行。派关羽军团北出上谷,扫灭胡夷,以固后方;派赵云重组军团经河套入凉州,攻伐北地等郡;重新组建另一兵团由黄忠率领,攻略关中;派贾诩南下南阳谋取张绣,保证荆州最后可以顺利地过渡到刘琦手中;同时派史阿正式组建情报网络,自己经营的酒楼商铺等太危险,将史阿培训出来的间谍们分别安插渗透渗透至各州的青楼、酒楼、大户人家、权臣将领家中,收集打探一切有利于并州的情报。

众人一致通过刘琦的方案,接下来便是组建军团,筹备粮草等事宜。

第112章 组建军团

军团的组建可是个大工程,骑兵、长枪兵、刀盾兵、弓弩兵……

统率帅、先锋、军师、粮草官……

各种搭配还要根据战场形式组建。贾诩在完成战略方针确定的第二天便起身南下,混入张绣军中。田丰要治理州事,这组建大军的事就交给了荀彧、郭嘉、徐庶三人。

三人精心策划三天,将基本方案上报刘琦。

第一路,关羽军团。关羽为统帅,郭嘉为军师,徐晃为先锋,徐荣、周仓为副将,带将校二十名,领骑兵两万、长枪兵五千、刀盾兵五千、弓努兵五千、辎重部队一万,共计四万五千人,号称五万,兵出上谷,征讨乌桓。

首节 上一节 72/5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第6666次重生

下一篇:重生香江风云时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