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逆天铁骑

逆天铁骑 第125节

“有一明将追上来了!拦住他!”王自用焦急的大喊道。

几名老贼策马冲出,均被跟在韩大山、曹磊以及曹变蛟等人射死。

李国栋的照夜玉狮子马快,很快就拉近了距离。他在颠簸的马背上端起火绳枪,瞄准了前面狂奔的王自用,轻轻一口扳机,火绳压入药池,只听到一声铳响,前面一百五十步外的王自用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第190章 难民筑城

洪泽湖畔的刘大德庄,一座周长四百丈,宽八尺的土城雏形已经呈现在人们面前,土城外围准备挖掘一圈宽一丈,深八尺的壕沟,沟内注入了从斗湖引入的湖水,壕沟底部还扎着削尖的木桩,目前还未完工,却已经可以看出未来的模样。

王全的这支队伍规模已经扩充到两千六百多人了,其中青壮一千四百余人。这些人都是闻讯赶来讨口饭吃的难民,王全和他的六名伙计对来投奔的难民进行鉴别之后,只要不是贼匪奸细,来者不拒。

众人拾柴火焰高,土城很快就修建起来。但是人多了,也带来了粮食不足的严重问题。

正在施工的土城周围,青壮男子和妇孺老弱们挥汗如雨,挥动锄头铁钎,抬着箩筐,推着小车,卖力干活,土城以肉眼看得到的速度迅速加高。

土城中心的大营内,点燃八堆篝火,十多名老妪正在往篝火上添加柴禾,篝火上架着一口口热气腾腾的大铁锅,锅内熬煮着野菜、小鱼和少许杂粮混合的粥。这粥自然是稀薄得和清汤差不多,可是对于那些难民们来讲,能够喝上这样的一碗粥,总比啃树皮,吃观音土甚至吃人肉强得多了,至少保证他们不会饿死。

人多了,条件十分艰苦,也只能将就着过日子了,能保证不饿死就很好了。难民们见一身锦衣玉帛的王全也跟着大伙们一起吃苦菜,喝稀粥,还亲自带队干活,都为之感动。

其实难民们根本就不知道,王全事实上也是从小就吃过苦的人。小时候他一家人活不下去了,被迫走西口出塞去给土默特人当牧奴。蒙古人之间的战争,最终使得王全变成了一名孤儿,是李国栋的父亲收留了他。自幼在马贼山寨中长大,生长在塞外苦寒之地,塞外的马贼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但因为王全头脑灵活,会做事情,所以才被李国栋看中,选中他当了大德旺的掌柜。在李国栋提供的资金帮助下,王全发了起来。正因为穷苦人出身,知道百姓苦,所以他才会对这些难民慷慨解囊倾力相助。

“东家真的是太够意思了,我们和他非亲无故,他却这样帮助我们。”一名老妪往篝火中添加了一捆柴禾说道。

“六婶啊,这王公子真的是活菩萨啊,我们一路流浪过来,路上豪强对我们这些难民可是唯恐避之不及,王公子却收留了我们。你说吧,王公子收留青壮年还有用,连我们这些老太太也收留了,他到底图个什么呢?”另外一名老妪说道。

“我看了这王公子,他是成大器的人物,他菩萨心肠,或许不图什么,只图行善吧。哎,相信好人终有好报。”

“好人有好报?”边上另一名老妪苦笑着摇摇头,“你们还相信这个?天降大难,多少人都饿死了?听说山陕两地更惨啊,百姓都造反了,官兵镇压,杀了好多人啊。”

“河南也没好到哪里去,赤地千里,我们这些人里面,有多少人是河南逃过来的。”

“你说也是奇怪了,为何王公子不带着大家一起去江南呢?听说江南可没有遭灾啊,去了江南,随便找个事干,都能活得不错。”

“去江南?”那个叫六婶的冷哼了一声,“官兵卡住渡口,难民连长江都过不去!若是硬闯,说不定就被当成流贼给一刀砍了!”

“江北遭遇千年难遇的大旱,匪患、蝗灾、兵祸也随之而来,若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愿意背井离乡啊。”

正在说话的时候,难民们收工了,三五成群的回来,坐在篝火边上开始用餐。

难民青壮张永坐了下来,端起一碗粥,连筷子都没拿,仰面一饮而尽。做了一整个上午的活了,那么点东西根本就填不饱肚子,可是他没有任何怨言。

张永原本是河南的一名难民,家里祖祖辈辈传下来有几亩薄田,万历天启年间,每年家里人都不至于饿肚子,到了年底家里还有少许盈余。可是自从崇祯元年开始,一切都变了,先是千年难遇的旱灾,接着蝗虫也来了,即便他如何努力应对天灾,可是庄稼收成不到往年的一半。可是官府不要说赈灾了,连减免税收都没减,反而还要加派什么辽饷。

灾年加上加派辽饷,张永一家人只好去借高利贷,借了二石粮食维持生计,说好的是一年后归还,利息五分,一年后还三石。

次年又是灾年,收成的粮食交了税之后,家里连一粒米都没剩下了,放高利贷的人还上门来催债。而且借来的是二石高粱,要归还的居然是三石白米白面!

据说放高利贷的人后台很硬,据说和福王府上一位王妃的弟弟,这样的人张永哪里能得罪得起?他们一家大小只好把女儿卖了抵债。但在灾年,一个大活人竟然只卖不到一石的粮食!

还不起高利贷,家里连一粒粮食都没了,张永只好带上父母和妻儿逃离祖祖辈辈留下的土地。既然种田不仅没有收入,还要倒欠钱,哪个傻子还愿意种地啊?

“世道不公啊!福王府上良田万顷,为何朝廷不征收他们的税收,却来盘剥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每次想起这件事,张永都会咬牙切齿的心中怒吼。

张永一家踏上逃难的道路之后不久,父母和妻儿都饿死了,他是眼睁睁看着未满周岁的儿子死在自己怀里,却无能为力。

也就在张永饿得奄奄一息,眼看就要被人吃掉的时候,被王全救了下来。

如今来到这里,虽然要干重体力活,而且也吃不饱肚子,可是至少不会饿死。王全还经常告诉他们,困难的暂时的,只要联系上自己的商队,很快就会有粮食送来。现在青壮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自保,先保住性命,修筑土城,击退贼匪,在附近种地。等商队到来,有了足够的实力之后,王全自然会带领大家在附近剿匪。

大伙们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放哨的吴昊一声大吼:“有贼寇来袭!”

第191章 水匪来袭

听到吴昊的喊叫声,王全还不以为然,他自己手头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七名精锐骑射手,还有一千四百多精壮汉子,虽然只是经过简单的训练,却是按照戚继光的鸳鸯阵训练,以砍伐来的山竹为狼筅,一头削尖的木杆为木矛,木板钉成盾牌。而难民队伍中有一百二十六名军户,他们来投奔的时候,身上均携带有鸟铳、腰刀和弓箭。普通难民训练成狼筅手和长矛手,军户充当刀牌手、队长、鸟铳手和弓箭手。

没有镗钯,就全部以长矛取代,这样每一个鸳鸯阵就有两名刀牌手,一名队长,两名狼筅手,六名长矛兵和一名鸟铳手或者弓箭手,可以组建几十个鸳鸯阵。

多出来的几百名难民青壮,干脆组建清一色列队长矛兵,列队长矛兵所用的长矛是长度达到了两丈多长的超长长矛,太长的长矛单独作战能力很差,但是结阵战力却超强,遇上没有组织纪律性,不懂战阵的贼寇,可以平推过去。不过长矛兵防护太差,所以是放在鸳鸯阵的后面。

已经把难民青壮武装起来的王全,自然是不怕贼寇来袭。

可是王全登上箭塔,登高眺望之后,却惊呆了:“好家伙!哪来的那么多贼人?看样子,是洪泽湖附近的水匪全部集结到这里来了吧?”

站在塔台上,远眺前方空旷地,只见几十条大小船只停泊在岸边,从船上下来了黑压压的一大片贼匪。远远望去,只见人头密密麻麻,从岸边一直蔓延到土城脚下,看样子至少有一千五百多名贼人!

这些贼人都是当年活跃在从徐州到淮安一带的水匪,官府根本无力剿灭。贼人头目名唤程继孔,萧县程村人。真实历史上,这些贼寇后来在张献忠攻入凤阳的时候,同闯贼献贼遥相呼应,在徐州淮安一带流窜了许久,最后才被何腾蛟剿灭。

明末乱世,贼寇横行。所幸的是李自成、张献忠尚未进入河南和南直隶,这些贼寇还未被拧成大股贼人,都还是零星贼寇,只是借助地形同官兵周旋,使得官兵难以剿灭。

“好多贼人啊!”看着城寨外面黑压压的一大片贼寇,张永觉得有些紧张了。

毕竟土城尚未完工,难民们同贼寇之间只隔了一条还未挖出三尺深的壕沟和一堵刚刚两尺高的土城雏形,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物可以阻挡贼人。

不过王全却没有害怕,他十分冷静的观察贼人队伍,发现贼寇队伍中,有一人头戴八瓣尖顶铁盔,身披锁子甲的家伙,看来是贼首了。那名贼首身边围着十多名头戴红缨毡帽,身穿鸳鸯战袄,披着皮甲的家伙,那些应该本来是当过官兵的贼人。还有几十名头戴红缨毡帽,鸳鸯战袄外披木头铠甲的家伙,不知道是曾经当过水师官兵还是杀了水师官兵之后抢来的铠甲。

身披铠甲的贼人加起来还不足一百人,想必是贼人的核心精锐,这些贼寇手中有盾牌、鸟铳、三眼铳、腰刀、长枪、弓箭等各种制式兵器。

其余的一千多贼人,大部分都是头上包裹着一块红头巾,身穿百姓的衣服,手中的兵器也只是锄头、木棍、竹矛之类的简陋兵器。

过了片刻,从贼人阵型中走出一人,走到距离土城大约百步之外,拉开嗓门,向王全这边大声喊话:“吾等乃萧县义士程继孔麾下!筑寨于梧桐山,因流贼横行,官府却不作为,无奈揭竿而起!若是尔等愿入我山寨共同反抗官府,从此我们就是一家人!若是不肯,休怪我等下手无情!”

王全大致了解一点情况,他知道这个程继孔本来也是一名富户地主,自幼练武,又喜好交结四方豪士,此人熟读《水浒传》,把自己比成卢俊义。

结果后来,他还真的造反了,那是因为宿州有人想要兼并他家千亩良田,偏偏那人在官府有后台,于是诬陷他暗通水匪。结果知县竟然派衙役去捉拿他。于是程继孔一怒之下,杀了差役,干脆真的去投奔了水匪。

当年从徐州到宿州,淮安等地,水网纵横,水匪就像梁山贼寇一般,出没于湖泊河网地区,时常劫掠百姓,偶尔也抓住机会打劫官船,官兵对其是无可奈何。

首节 上一节 125/7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带着手机闯大明

下一篇:大明之五好青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