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逆天铁骑

逆天铁骑 第140节

李国栋同兄弟们在南京找到了王全留下的院子,那是大德旺商号在南京购置一座院子,刚好可以住下,能省不少住店费用,毕竟南京什么东西都贵,带着那么多人住店的话,每天银子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太浪费了。

根据王全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院子,李国栋发现这是一栋三进的大院,虽然地处比较偏僻,可是里面规模不小,也收拾得非常干净。在南京若是要在繁华地段购入一座院子,价格是太贵了,王全为了省钱,就在较为偏僻的城西买下一座院子。即便是比较偏僻,这座院子也花了三千两银子。

不过院子挺大的,李国栋带着五十多人住在里面还很宽敞。在这座院子附近,王全还买了一座仓库,里面用来堆放购入的货物,商队南下人多的时候,院子住不下了,一部分伙计就住在仓库里面,可以省许多住宿费。

李国栋在南京暂住下来,这几日来专门购买粮食、布匹和茶叶等货物。等到货购齐了,先放入仓库,等到赵峰从杭州回来,再带着货物回北方。

不想李国栋住下来后,便有人登门拜访。

来的人站在门口,递上名帖,自称是陈子龙。

“是陈卧子先生啊!快里面请!”李国栋万万没想到陈子龙居然会登门拜访。此人可是著名的复社才子,又是后来反清的民族英雄。真实历史上陈子龙不幸被俘,在被押往南京途中趁清军不备毅然投水殉国。

于是李国栋连忙把陈子龙迎入厅内,令人端上茶水干果。

“学生慕名前来拜访李公子。朝中徐学士对李公子可是极为佩服,称李公子为当今世上实学天才。徐学士徐公子先也,乃我子龙恩师。”陈子龙拱手道。因为老师徐光启都佩服李国栋,所以陈子龙干脆称呼其为公子,以表示尊敬。

李国栋没想到陈子龙竟然是徐光启的学生,看来这陈子龙并非空谈误国的书生,而是有些实干才能之人。

事实上陈子龙也确实有实干才能,他受徐光启影响,整理出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在他为官期间也做了不少实事。

李国栋连忙拱手道:“李某极为敬佩徐先生,某在通州拒建奴,徐先生曾来过通州,李某见过徐先生,先生虽贵为学士,却事必躬亲,能同文人士子所不耻的匠户一道做事,这点实在令人佩服。”

陈子龙虽然也是江南士子,但他毕竟受徐光启影响,没有那么迂腐。于是道:“恩师屡屡教诲学生,唯有格物实学,方乃富国强民之本。恩师道,李公子乃格物实学之天才也,所以某听说李公子来到南京,特前来拜访。”

“李某乃一粗鄙武夫,陈先生能来探望,某实在是感动。”李国栋拱了拱手道。

“李公子谦虚了,恩师极力推崇公子,若是论实学,学生也比不上公子啊!”陈子龙也拱了一下手,“只是学生有一事想要请教公子,我大明天下不安,外有东虏,内有西贼,朝中有jian党,我等又要如何做对国家有益之事?”

“某以为,天下士农工商军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朝廷税收能上来,文官不贪财,武将不畏死,自然便政通人和,天下太平了。”

陈子龙虽然觉得李国栋所言虽然简单,但仔细一想,却极有道理,大家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士子不贪财,农民就能老老实实种田,军队保家卫国,工匠生产,商人不欺诈,这样还有谁会造反?外虏也能抵挡得住。

两人又聊了一些,陈子龙突然提到了方以智:“学生好友方密之对李公子也是极为敬佩。方先生虽是文人,却喜好习武,精通医药和格物,甚至看得懂泰西格物书籍。方密之妹夫孙临,好友杨文骢,皆为文人习武。”

李国栋笑道:“汉唐文人士子,皆习武功,李太白剑术高强;汉唐豪强家族,皆习武强身。文人士子不习武,乃弱宋开始,方有宋亡于胡虏之祸啊。”

“皆因宋吸取唐亡教训,以文制武。若是武夫太强,大唐藩镇之乱,致使天下四分五裂,百姓惨遭荼毒。”

“宋矫正过度,从此埋下祸根。”

陈子龙不置可否,又问道:“可是当今天下,北方旱灾,庄稼颗粒无收,饿殍千里,不知李公子有何办法可以救助百姓于水火?”

“番薯!不瞒陈公子,李某此番南下,正是为了寻求此物,若能带往北方成功种植,可救万万百姓。”

“恩师在农政全书中提及此物种植方法,极力推广此物,认为乃是解决旱、寒等灾难,即便土地贫瘠亦能高产,只是为何无人推广普及?”陈子龙看过《农政全书》全本,自然知道这些事,只是他不理解。

“还不是北方士绅不愿意推广?此物口感不好,故卖不出好价格!”

陈子龙不知道该如何说,毕竟他也是士子中一员,顿时觉得有些尴尬。过了片刻,他突然又问了句:“李公子可愿去桐城一趟?”

“等我处理了事情,自然会去桐城一趟,登门拜访方家。”桐城多人杰,李国栋自然不会错过这个交结桐城士绅的机会。

李国栋把陈子龙留下来喝酒,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人从午时饮酒交谈,一直畅谈到天黑,意犹未尽的陈子龙方才摇摇晃晃的离开李国栋的府邸。李国栋怕他路上出事,派人把他送回客栈。

第214章 前往杭州

李国栋在南京又待了一段时间,赵峰带着商队从浙江回来,他们才会继续南下,因为在通州分手的时候,战马都交给商队的船只运走了。

“大哥,那个陈公子又来了,他带来了一批粮食呢,说是桐城产的,平价卖给我们。”这一天,李国栋在府内书房看书的时候,何兴进来禀报。

“陈卧子真乃我知己也!”李国栋感叹道。他在江南购买粮食,这里的奸商知道北方遭了灾,无不漫天开价,那天同陈子龙喝酒的时候,只是随便提了一下,居然都放在心上。这不,他就凭借自己的关系,给李国栋弄来一批粮食。

李国栋连忙放下书,走出院子,亲自走到大门口迎接。

见到陈子龙,李国栋大步走上前,向他深深一揖:“多谢陈公子相助!我代表北方遭灾的百姓感谢公子!”

“不必谢陈某,李公子若是要谢,当谢桐城方家和张家,我也只是动动嘴皮子,方家深明大义,愿意平价出售粮食。”陈子龙连忙回礼道。

桐城士绅卖给李国栋的粮食是以每石八分银子的价格卖的,这个价格绝对是优惠价了。从陈子龙嘴里得知,这是方以智的功劳。当年粮食在江南的价格是一石粮食一两银子,而运到北方,一石粮食可以卖到二两至三两银子。己巳之变的时候,京城粮价甚至涨到五两银子一石,都不愁没人买。

“密之先生与吾素不相识,为何愿意如此相助?”李国栋问道。

陈子龙回道:“密之兄敬佩李公子,望能同公子共同探讨医药格物。听说公子急需粮食,故出手相助。”

“那就请卧子先生替我谢过密之先生了!”

陈子龙送来一批粮食之后,在李国栋这又饮酒至深夜方才回客栈。几日后,陈子龙回了松江老家。

赵峰的商队终于回来了,从杭州带回一批丝绸、茶叶和陶瓷,满载而归。李国栋他们交给赵峰暂时保管的战马也一并带回。

“兄弟你可终于回来了啊!我这里购入了一批粮食,你的商队把粮食运回北方,还有一部分粮食顺路带给王掌柜。”李国栋交代赵峰事情之后,便带着韩大山、何兴和五十名夜不收,踏上旅途,前往杭州。

从南京到杭州,骑马走陆路是最近的道路,李国栋带着兄弟们,从南京出发,沿途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江南的繁荣富裕,令人根本就看不出明帝国已经危在旦夕。

见此情形,李国栋心中感叹:若是崇祯能够南渡,放弃已经糜烂的北方,让闯贼和建奴自己去死磕,或许大明还能像南宋那样苟活百年吧。

只要崇祯不死,洪承畴那一套大清为崇祯报仇的谎言就无法骗得北方士绅支持,南明弘光朝也就不会存在,也不可能出现借虏平寇这样弱智的理论,江北四镇也不会垮得那么快,至少北方还有顺军帮着大明顶住满清。而夹在明军和清军之间的顺军,总不会发疯似的南下对付明廷吧。总之崇祯上了煤山,是最坏的结果。

其实以江南的财富,完全可以养一支精锐部队。南方人真不能打仗吗?错!戚家军、白杆兵不都是南方人?广西狼兵,三湘健儿,都是能征善战的血性男儿。

从南京到杭州六百余里,李国栋一行人走了六日时间,终于看到前方巍峨的杭州城墙了,杭州城西的西子湖也同时映入眼中。

西湖乃是江南秀色所钟之地,灵隐寺幽深致远,小天竺清雅怡人,雷峰塔古朴庄重,从杭州城钱塘门出去直到苏堤,一路上亭台楼阁数不胜数,这边是达官显贵的金粉楼台,那边是鸡犬相闻的竹篱茅舍,酒楼高挑着杏黄旗儿,茶馆的泥炉子烧着红红的炭火,百姓们扶老携幼,往来如织,一派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

一行人来到杭州钱塘门外,守门的士兵见到来的一大群人身上明显带着一种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杀气,于是上前盘问。

李国栋递上腰牌:“吾乃大德旺二掌柜,前来杭州购货。”

首节 上一节 140/7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带着手机闯大明

下一篇:大明之五好青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