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逆天铁骑

逆天铁骑 第361节

“李将军,快请入座吧。”王承恩连忙道。

李国栋当然知道崇祯皇帝不可能治自己的罪,这两仗,歼灭了清军近五万人,入寇的十万清军被自己歼灭了近一半!自己又不是那种吹破牛皮的五年平辽,可是实实在在拿出战功的国家栋梁之才,他的斩获,兵部都验过了,没有杀良冒功之举,都是实实在在的清军首级。于是李国栋顺势坐了下去。

第537章 可怜的穷皇帝

李国栋说起了自己在巨鹿布局,只是忽略了自己提前一年就在巨鹿做准备的事情,只是解释说,自己在清军之中又内应,故提前得知清军会深入巨鹿,因此提前了半年做准备,结果真的有成效。

这时候的锦衣卫已经是废物点心了,有骆养性这样一个废物老大,身为锦衣卫首领,应当是站在皇帝这一边的,随时亮出牙齿的、忠心耿耿的大狼狗,可是现在的骆养性却被文官集团养成了一条哈士奇。这样的锦衣卫老大,绝对是不合格的。大狼狗是皇帝让咬谁,就毫不犹豫的亮出牙齿咬谁;即使没有皇帝命令,有文官来偷原本属于国库银子的时候,大狼狗也应该主动抓住小偷。可是哈士奇就不一样了,小偷上门了,哈士奇还冲着小偷摇尾巴,末了,小偷还能给哈士奇套上一条绳索,让哈士奇帮着自己拉走赃物。

正因为锦衣卫已经沦为二哈,李国栋才敢肆无忌惮的发展自己的特务机构,借助李宏的手去铲除士绅集团。不过他敢这样做,并不代表着在巨鹿战役和济南战役这两件事上能够瞒得住崇祯皇帝,锦衣卫再废,不至于这种事情都能瞒得住。

崇祯皇帝突然把脸一板:“李爱卿,朕相信你在建奴中安插了细作,能救高阳百姓及孙阁老满门,便是提前知道消息,方在高阳布局。只是朕有件事不明白,既然你在建奴中安插了细作,必然知道建奴要打曲阜,为何却对曲阜和衍圣公满门见死不救?”

李国栋连忙回道:“陛下,贼奴攻打曲阜,也是临时起意。微臣知道,虏酋皇太极野心极大,人心不足蛇吞象,妄图吞并我华夏!所以皇太极启用汉人官员,意欲讨好天下士子,他肯定不可能在此番入寇计划中安排攻打曲阜。所以说,这件事肯定是建奴中有人见到曲阜富裕,于是临时起意,擅自攻打了曲阜。”

王承恩在边上说道:“曲阜孔家,毁就毁了吧,以奴婢之见,那些读书人没几个是好东西!每次要征收商税,他们就说不与民争利!陛下,奴婢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

崇祯感慨道:“只是曲阜一事,朝中大臣奏折堆满了龙案,朕每时每刻都不得安宁啊。贼人攻克凤阳,毁了皇陵,不见那些文官激愤,可是毁了文圣庙,却令群臣如丧考妣。”

李国栋道:“陛下不必担忧,只需封南宗为新的衍圣公即可。而毁圣庙的虏酋岳托,已经伏法,这就足以向天下士绅交代了。”

崇祯点了点头,又问道:“李爱卿,你刚刚说的,皇太极企图吞并华夏,可有此事?”

“千真万确,虏酋皇太极曾说过一句话,大明就像是一棵大树,想要一下砍倒,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伐明就像伐树,先去其枝叶,令其虚弱,最后再砍伐主干。建奴先降服蒙古,便是去了大明的叶子。再一次次入寇中原,掳掠百姓,便是砍树枝。等到大明丧失了所有枝叶,建奴再一举入关,吞并我大明。”

但崇祯刚刚听到皇太极企图入主中原,勃然大怒:“皇太极竟然有窃取中原之意?简直是不自量力!我大明拥有万万百姓,数百万大军,建奴才多少人口?”

李国栋连忙说道:“陛下息怒,建奴屡屡入寇劫掠我大明,一是为了掳掠人口,增加他们的人口,减少我大明人口,二是为了救即将被朝廷剿灭的流贼!建奴每次入寇,朝廷不得不调兵勤王,这样贼军便得到喘息的机会,我大明耗费大量粮饷,即将剿灭流贼的战果,又付之东流,贼人不久之后便东山再起。建奴一次次入寇,对我大明影响极大。贼人却趁机做大,后果不堪设想啊。”

崇祯怒道:“我大明历代修建长城,各关隘驻守重兵,竟然挡不住建奴入寇!边关一干官员,皆可杀之!他们除了贪墨粮饷,同贼奴鞑子内外勾结,不知道还干过什么好事否?”

“陛下息怒,边军早已不堪重用,各卫所军,事实上就是一群农民,又如何抵挡建奴?陛下可招安流贼,赏其粮饷,再令其出关击建奴。”

崇祯皇帝感慨了一声:“只可惜朝中缺少银两啊,否则招安流贼,再以流贼出关击建奴,岂不是一举两得?可是没有粮饷,根本安抚不了招安贼人,于是贼人降而复叛,又如何令其出关击建奴?李爱卿几乎不花朝廷银子,却能养两万精锐,不知道李爱卿是如何做到的?朕想要听听,你是怎么赚银子的。”

李国栋肯定不会教崇祯加商税,那样他就成为全天下读书人的死敌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种事只能在暗中操作,决不能明着和那些士绅对抗。于是李国栋道:“陛下,微臣建议,当多种玉米番薯,此二物产量极高,可以解决饥荒问题。只要老百姓能填饱肚子,也就不会造反了。另外,此非建奴入寇,北方士绅被杀不计其数,空出了大批无主之地,可令被俘流民开垦无主之地,即可解决银两问题。另外,可以让朝臣勋贵捐军饷。陛下还可派人监督盐税,微臣听说,有盐官同私盐贩子勾结从中渔利,此事也该好好查一下。”

其实李国栋出的这些主意根本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许能大明喘一口气,但是藩王问题、士绅问题、军户问题这些根本不解决,最终崇祯皇帝免不了上煤山找歪脖树的下场。

种植番薯和玉米,都不一定能让人填饱肚子,这个时代的番薯和玉米还未经过一代代改良,产量虽然比稻谷麦子高,可是解决不了根本;无主之地的问题,李国栋自己都要抢走一批土地,剩下的田地,朝中的文官、世袭勋贵、卫所和一些残存的地方士绅,早就把眼睛盯在这上面了,崇祯皇帝下不了狠心,不懂得平衡,就无法处理好这个问题。至于派遣盐监,那更是扯淡了,只怕上面派下去的人,也会同那些盐官盐商上下勾结,根本无法多收到多少盐税。

崇祯年间的盐税确实流失得厉害,按照大明的耗盐量计算,年盐税收入应该是在一千三百万两到两千万两之间,可是天启年间的盐税,也就是每年两百五十万两左右,这还是又魏忠贤压着。到了崇祯年间,文官集团更是肆无忌惮,盐税甚至降到了一百万两!由此可见,那些文官士绅都杀了也不冤枉他们。

可是优柔寡断的崇祯,除了被文官忽悠之外,还能做到什么?

看到可怜的崇祯,李国栋心中有几分不忍,于是想要继续开导一下崇祯,至于他能不能听得进去,那就是崇祯皇帝自己的事情了。

想到这里,李国栋说道:“陛下,还请微臣斗胆,给您讲个故事吧。”

“但说无妨。”

李国栋便开口道来:“臣听过泰西诸国皆信威雅,也就是红夷人洋和尚传的那种教,名曰天主教,京城也有这种洋和尚的洋庙。别看他们在大明就像是传教的洋和尚一样,可是他们在泰西的时候可横了,对,就和我们的文官差不多,敢骂皇帝。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事实上就是泰西诸国的士绅,他们在每个村子里面都有洋庙,用来控制舆论,控制百姓。他们的教皇,也和我们的孔圣人后代一样,有国家划给他们的一座城池,让他们在住在里面当教皇,管理所有的主教和传教士。而且他们比我们大明的士绅权力还大,因为他们的教皇权力远大于我们的衍圣公。他们通过了信仰和传教,控制了泰西所有国家,他们的话就是法律,他们可以审判泰西任何一个国家的君臣百姓。”

“有个泰西的读书人叫布鲁诺的,还是出身于贵族家庭,就因为他的观点和那些控制了舆论的家伙不一样,结果就被他们判处死刑,绑在十字架上活活烧死了。”

崇祯皇帝惊问道:“他们竟然如此胆大妄为!难道皇帝就不出来管事吗?”

第538章 祖制不可违

李国栋回道:“不是不想管,是不敢管!”

“这又是为何?”崇祯连忙问道。

“因为他们的圣庙在每一座村子里都有,所有的主教,从大到一个国家的,小到一个村子的,都是教宗任命的。所有的贵族和臣民,都信他们这个。若是有人不服,就会激起众怒。而且他们的教宗权力已经膨胀到了,能够册封和罢免所有国家君主的地步。曾经有个叫德意志的国家,一开始敢于和教宗叫板,最后却不得不屈服了。他们的君主为何惧怕教宗呢?那就是教宗有权把任意一个人,上至君主,下至农奴,开除出教会。”

“这简直是没有君父!难道就君主没有反抗过?”

“有啊!当年的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因为得罪了教宗,教宗就给了他一纸责罚令。但这位皇帝并没有把教宗的绝罚令当作一回事,同时他派兵试图攻打教宗,结果教宗让贵族拦下皇帝的兵,同时号召天下所有老百姓和贵族反对这个皇帝。教宗给了皇帝一年的期限,如果德意志皇帝不能在一年之内求得原谅,就要自动换一位皇帝。无奈之下,皇帝只好派特使求情。但是一位特使的道歉,是远远不能令教宗满意的。于是在这一年期限将至的冬天,皇帝随身只带了一名随从,冒着风雪,徒步穿过雪山,来到了教宗居住的城堡。他身着麻衣,赤着双足,在冰天雪地里还不断地哭泣悔过。直到三日之后,教宗才心满意足的赦免了他。”

崇祯大吃一惊:“若是让那些洋和尚在大明发展下去,不会也那么嚣张吧?”

“那不可能,因为他们在大明完全没有根基,我大明有自己的教宗,就是曲阜的衍圣公府和圣庙,若是洋和尚胆敢那么做,天下读书人都会把他们驱赶出去。”

崇祯皇帝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也有教宗啊,就是衍圣公!只是还没有那么嚣张!”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在心里暗暗腹诽:那些读书人,也已经够嚣张了!当年哥哥去世之后,朕听了他们的话,铲除了阉党,都用他们的人,结果呢?这好好的国家被他们搞成这个样子!朕想要做什么事,他们就偏偏反对!朕不想做的事情,他们就偏偏要做!这天下,到底是朕在做主,还是他们做主?朕迫不得已,只好用几名阉党制衡他们,却被他们骂得狗血淋头!

李国栋又接着说道:“陛下,您一直苦于无法收上税收,国库空虚。其实这天下,最有钱的就是那些士绅了!”

“只可惜朕不能收他们税啊!祖制不可违背!他们享有免税免赋的权力,都是太祖高皇帝当年定下来的。朕为子孙后代,自然不能违背祖制,否则就是不孝啊。”崇祯皇帝无奈的感慨一声。

李国栋“哦”了一声:“陛下,微臣好像记得,当年太祖高皇帝只是对士绅免差役,并无免税一说。只有入朝为官,根据官阶有相应的免税田,哪怕当朝一品大臣,也只有一千亩的免税田,为何变成现在这样?还不是被文官篡改的?”

“竟然还有这种事?”崇祯皇帝愤怒了,他脸色潮红的大声道,“若是此事属实,朕一定要让人明察官员士绅田地!不允许他们这群硕鼠再这样免赋下去了!”

“陛下,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李国栋劝道,“先别说这件事能不能办得下去,就说那些人狼心狗肺!若是把他们逼得急了,弑君的事情他们也敢做!”

崇祯皇帝想起了莫名其妙落水的天启和正德两位皇帝,刚刚泛红的脸色一下又黯淡下来。

君臣又聊了一会,从中午一直坐到傍晚,崇祯也没有要让人送客的意思,李国栋只能硬着头皮陪着崇祯聊。

“天色已晚,”崇祯终于抬起头来看了看天,“朕也有些累了,今日同李爱卿畅谈半日,朕受益匪浅啊!对了,李爱卿若是再有礼物送入宫内,直接让人去找王伴伴即可。”

知道崇祯终于要送客了,李国栋连忙站起身来:“陛下,天色已晚,还望陛下保重龙体,微臣先告辞,若是陛下有用到微臣之处,微臣纵然粉身碎骨,也愿报陛下圣恩!”

崇祯让王承恩送客,李国栋跟着王承恩,走出御景亭。

还未走出顺贞门,却见到不远处一队仪仗过来,为首一位十二,三岁的宫装少女,李国栋觉得有些眼熟,那少女走近了,他才猛然想起,这不就是多年前见过的坤兴公主吗?

首节 上一节 361/7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带着手机闯大明

下一篇:大明之五好青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