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铁骑 第85节
“妙啊!果然绝妙!”曹文诏连连称赞,“若是我军多有几门如此犀利的火炮,何愁建奴不灭!”
“各位,下官还未试榴霰弹呢。”接着李老二又对榴霰弹进行试验。
一名工匠拿着湿拖把,清理炮膛的同时,也给炮膛降温。随后李老二把药包和榴霰弹依次装填到炮膛中,刺破药包,插入导火索。
火炮前方一百五十步外立起了二十多个稻草人,以当年的步兵列阵排列。
李老二点燃火炮,炮口喷出一团火舌,黑乎乎的炮弹飞出炮口,飞行了一段距离,炮弹外壳承受不住灌入的火药气体压力,在半空中爆裂开来,炮弹内的铁珠雨点一样向稻草人撒了过去。
孙承宗、杨国柱和曹文诏听到炮声,立即转头,目不转睛的看着稻草人靶子。只见一排黑色的小点就像是狂风骤雨一样扫过稻草人,所有的稻草人全部被吹翻在地上。
曹变蛟迫不及待的跑过去,跑到倒地的稻草人跟前,只见每个稻草人身上都有几个烧焦的黑洞,弹丸穿透了稻草人,深深扎入了后面的泥地中。其中有一个稻草人,整个都被弹丸撕碎了,只剩下一根断裂的木架和撒落一地的稻草。
“好厉害的炮!若是被此炮轰到,任他白甲兵红甲兵的,恐怕都打成筛子了。”曹变蛟惊喜的大叫了一声。
两日之后,炮车、炮架和弹药车都造好了。李老二令工匠把炮管安放在炮架之上,再把炮车同弹药车连接在一起,弹药车上放上了两百多斤石头,再让五名炮手坐在上面。随后挂上四匹马,拉着炮车跑动。
四匹健马牵引着炮车,撒开蹄子飞快的奔跑起来,奔跑的速度一点不比骑兵跑得慢。
通州城内,一名满头白发,蓝眼珠已经变成灰色的葡萄牙传教士从李老二试炮到造好炮车,以战马拉着跑奔跑,都被他看在眼里。
“李将军,您好,我叫陆若汉,是葡萄牙人,也就是你们大明所说的佛郎机人。我是一名传教士。”那名传教士走上前来,很热情的向李老二打招呼。
李老二抬起头,仔细打量这名葡萄牙人,只见他头发都白了,原本蓝色的眼珠已经变成了灰白色,年龄估计有七十多岁了。
陆若汉?李老二回忆起这个名字,他是孙元化的朋友。陆若汉还有一位优秀的火炮专家学生,名叫公沙西劳。后来吴桥兵变的时候,公沙西劳阵亡,陆若汉跳城逃走,后来回到广东之后,病逝于广州。其余的葡萄牙炮手都被迫跟着孔有德投降了后金,从此后金拥有了红夷大炮等重炮。再后来,吴三桂开关放清军入关,那些重炮就成为攻城略地的利器。
软木弹托炮弹,那是机密,李老二在试验的时候自然不会让外人靠近,哪怕是葡萄牙传教士都不允许靠近,所以陆若汉不知道为何这门炮的精度如此之高,也不知道为何霰弹能打那么远。但他看到了炮车和弹药车巧妙的连接,就觉得十分惊奇。
李老二问道:“陆若汉先生,您可认识礼部尚书徐阁台和兵部郎中孙初阳两位上官?”
陆若汉笑着道:“徐阁台,可是徐玄扈先生吧?他名叫徐光启,也是天主教徒,天主教圣号名为保禄。他在天主教方面是我的弟子,又是我的好朋友。至于你说的孙初阳,名叫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李老二看着这位洋人,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陆若汉先生,我对你们泰西几何学、天文学和地理学很有兴趣,希望我们有时间能够共同探讨。”
“太好了!李将军,你是我见过不多的喜欢我们欧洲科学的中国人!”陆若汉高兴的说道,“你造的火炮和炮车,都十分神奇,我愿意和你共同探讨。或许,我们有办法帮你改进火炮。还有,你需要的一些造枪炮工具和测量工具,我们也可以提供。”
李老二想了下后回道:“我想要千里镜,不知道陆若汉先生能否提供?”
“那个没问题,我可以让人从澳门带一批千里镜过来。”
李老二又提出了条件:“我想要找一批能够种植土豆、番薯和玉米的人。”
“会种的人是有,可是这些农作物只能在南方种植,根本就没办法在北方种植。”陆若汉摇了摇头,耸了一下肩膀,两手一摊道。
“我要造出一批不用火绳的燧发枪。”
“你们自己恐怕造不了,但你要买的话,我可以给你提供。”
接着李老二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他让陆若汉稍候片刻,令人取来纸笔和红色颜料,在纸张上面画了一种果实的图片,递给陆若汉:“陆若汉先生,您能帮我弄到这种东西吗?”
陆若汉看到那张图,笑着道:“这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种植物,我们用来当做盆景。其实在你们京城就有,不少人种植这种东西,当成花种。”
“京城?你帮我弄一批过来吧,我觉得这种植物非常漂亮,我想要自己种植。”
其实李老二画的是辣椒,那可是好东西啊,辣椒晒干了,做成辣椒粉。烤羊肉的时候,撒一点在羊肉上面,那可是无比鲜美的美味!若是做出了辣椒粉,再卖给蒙古人,可以从蒙古人那边换到战马和牛羊。
既然朝廷容不下自己,那还是回到关外发展吧。去了关外,就必须拉拢蒙古人,察哈尔人和漠北蒙古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后金。至于土默特人,其实也能争取一下。相信到时候把茶叶、食盐、粮食、辣椒粉、棉花这些商品运去归化,可以换回大量战马和牛羊,也能趁机拉拢土默特人。
陆若汉点了点头道:“李将军,你若是想要我们的东西,你可以列一张清单给我,我帮你弄过来。”
——今日三更,23点还有一更
第132章 京畿局势
“报督师,山西巡抚耿如杞、太原总兵张鸿功因纵兵劫掠百姓,被朝廷逮捕下狱。”从京城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孙承宗勃然大怒,猛拍桌子站起来:“身为大明官兵,如今国家有难,不思忠君报国,保护我大明百姓,反而劫掠百姓,如此官兵,与建奴何异?”
李老二知道其中原因,还不是因为朝廷穷得没有银子了,那耿如杞和张鸿功奉命进京勤王,可是朝廷缺少银子,于是兵部的人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命令山西勤王军队先至通州,第二天调守昌平,第三天又调守良乡。按照大明当时的规定,军队到达汛地的当天不准开粮。于是进京勤王的山西兵三天调了三个地方,三天没有领到口粮。
耿如杞和张鸿功从太原远道而来,那个年代又没有铁路,山西兵全凭徒步走来,从太原到北京一千多里路,按照当年的行军速度,走半个月到都算很快的。
山西勤王大军在路上走了半个多月,自身携带的粮食早已耗尽,饥肠辘辘的山西兵三天换了三个地方,一粒粮食都没领到。饿极了的士兵没有办法,既然朝廷不肯给粮食,那么我们自己想办法。于是在良乡附近劫掠粮食。
崇祯皇帝听说明军劫掠百姓,龙颜大怒,下令锦衣卫缇骑去良乡,逮捕了耿如杞和张鸿功。
原本山西抚标营和太原营的明军,都是精锐部队。如今见到巡抚和主将被抓了,这群山西兵干脆不干了,全部放弃了良乡,逃回山西。
这件事的后果十分严重,因为驻守良乡的明军全跑光了,皇太极来到良乡后,只用了一日时间就轻松就攻克了良乡,良乡知县被杀,临时组织起来抵抗的民壮全部被屠杀,后金军入城后大肆劫掠,老人和反抗的男子被杀,女人、小孩和男丁被掳掠走,金军在城内大肆抢劫一番,抢得钵满盆满的。
更严重的事情还在后面,这五千精锐明军逃回山西后,听说耿如杞和张鸿功被杀的消息,一怒之下便投奔了高迎祥,成为了闯军的精锐主力。
陕西兵也发生了兵变,陕西勤王的边军到了京城无人供粮供饷,几天后近万人马一哄而散,抡起两条大腿往回跑,全逃回陕西了。之后那些陕西兵和山西兵的结局一样,都摇身一变,变成了闯军,陕西局势更加溃烂。
两路勤王大军跑了,林丹汗又是刚刚和土默特人打了一仗,虽然胜了,却是惨胜,林丹汗损失惨重,折损了三万多人。已经自身难保的林丹汗根本就不可能来救援,京城的勤王大军只剩下袁崇焕的关宁铁骑。
想到了这里,李老二心中有了个想法:这些人不是准备去投奔高迎祥吗?与其让他们去投奔高迎祥,还不如我抢在高迎祥之前,把这批兵给招过来。
良乡被后金军攻破的消息传来的第二日,又传来了房山县令开城投降的消息。房山县令被后金军吓破了胆,带着当地三名生员,主动打开了城门投降。后金军进入城内,在良乡和房山附近大肆劫掠,俘获百姓众多,劫得金银财宝、粮食牲畜不计其数。
三日后,后金军又攻破固安,驻守固安的明军一员副将两员游击投降,后金军攻入固安,屠杀了一万多百姓,其余的百姓均被掳掠为奴。
若是这个时候,林丹汗趁着女真人在关内劫掠的时候,对科尔沁蒙古出兵,可以一举消灭科尔沁部。可是林丹汗这家伙此时却在和土默特人过不去,他恨不得抓住土默特汗俄木布,把他碎尸万段,结果就错过了进攻科尔沁的好机会。
等到林丹汗想到回头去对付科尔沁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皇太极调兵过来打他,林丹汗一路败退,最终死在青海。
“督师,良乡、房山、固安诸县落入贼奴之手,数万百姓被杀,十数万百姓被掳,我军当主动出击,救回被掳百姓,夺回被掠粮食财物。我军以雪地车营搭载步兵,下官同曹将军共率骑兵配合步兵作战。我们不是新铸了两门野战炮?刚好可以拉出来,拿建奴来试试炮的威力!”李老二向孙承宗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