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第86节
“老王!你说咱俩死后也能进这忠烈祠吗?”
……
一同呆住的还有崇祯身后的诸多大臣。
要变天了,皇上许下如此重诺,端的是要重用武将,首辅郑三俊也是满目惊骇,偏头看了一眼身旁的户部尚书倪元璐,也是看到了震惊。
几个老大人不用想就知道,这肯定又是安国伯的主意,以他们十几年来对皇上的了解,皇上是断然不能想出如此激励士兵的策略来的。
乱世当重用武将,几位老尚书阅尽群书,当然是知道这个道理,他们也并不是很抵触,只是一时无法接受。
昨天上朝崇祯问倪元璐户部存粮时,倪元璐还在纳闷,现在看来,皇上早已有此定意,可是照这么个造法儿,不出两年,国库估计又能跑老鼠了。
他本想上前跟崇祯说明时下的情况,劝谏皇上赏赐过甚,但看了一眼崇祯的眼神,以及台下的将士,还是压住了自己的想法。
开玩笑!这个时候去触虎须,哦不,龙须,只要崇祯一声令下,信不信被底下正呼喊着皇恩浩荡的兵士乱刀砍死。
崇祯也很满意士兵们的反应,想来这些士兵也有了安国伯所说的精气神儿了吧!
这个惫懒的臭小子治兵还真是有一套,崇祯慢慢的收住了激动的情绪,又挥挥手示意底下的士兵安静。
“辽东军镇守边关,与鞑子浴血沙场,当受此赏,京营也练了四个月了,朕不知尔等可敢为朕、为大明铲除不臣?”
“请皇上下令,刀山火海,臣万死不辞!”一个参将当先拜倒。
“刀山火海,万死不辞!”十万将士,齐声高呼,端的是山呼海啸。
“江北三镇刘良佐、高杰、刘泽清拥兵自重,于京城危难之际,盖不奉诏勤王,图谋不法、鱼肉百姓,朕命你们为大明除害,踏平三贼,可敢尔?”
虽然安国伯的信中未曾提及此事,但江北三镇一直如鱼刺般卡在崇祯的喉咙里,使他寝食难安。
“谨遵圣命!”
“好!兵部尚书李邦华听令,十日后京营出征江北,朕将在京城等着,为尔等庆功!”
崇祯此刻胸中可谓豪情万丈,忍了半年了,终于可以惩治那三个贼子了。
京营虽初训有成,但毕竟远赴江北,路途遥远,且三镇皆是地头蛇,这些新兵真的可以吗?
李邦华面色有些为难,但他看了看皇上的表情,如果这时说京营训练不足,打不赢三镇,且不说士兵们答应不答应。
败了皇上的兴致,估计他这又得回老家养老了,想了想,李邦华还是跪下接了这个差事。
户部尚书也是皱了皱眉,但也是没敢这时逆了皇上的意,之所以十日后出征,想来是给他留了时间调派粮草。
可大明疲敝至此,哪里还有粮草可调?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
两日后,祖仇清带着辽东所属两千骑兵,从京城出发赶赴辽东。
随行的还有一队队骡车,骡车上是皇上加派的一百万两白银,以及户部仅余的二十万石粮草。
他的心情格外舒爽,跟了刘大人后,才几个月便封了子爵,皇上如此看重大人,端的是没跟错人。
然而,使祖仇清以及崇祯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的安国伯刘鸿渐,已然陷入危机之中……
第85章 西行买粮(求推荐票)
“老陈,前方便是井陉(xing)县城了吧!”刘鸿渐勒住马匹,从腰间摘下水袋喝了两口,转头问身后的陈明遇。
此次去山西除了买粮之外,刘鸿渐还想给购些马匹,蒙古全部皆降了清,搞的大明失去了战马来源。
亲自去山西买粮也是迫不得已,山西、陕西全境皆在李自敬的控制之下,李自敬禁止商贩卖粮于辽东军。
山西北临蒙古,左边是农民军,右边是辽东军,乃战乱之地。
但境内的商人们却过的很不赖,没办法,不论是蒙古各部,还是农民军,都得吃粮食不是?
把商人全搞死,谁给你去南方调运粮食?
八大巨商与李自敬达成合议,山西境内的商人联合给民军供应粮草,条件是允许他们与蒙古人、明人做生意,并且保证他们商队的安全。
双方一拍即合,你有饭吃,我有钱挣。
虽然供养六万民军有些肉疼,但从南方以一两二钱一石的价格收购粮食,转运到山西后价格马上便翻了两倍多,市场价就到了二两六钱。
等到转手卖给附近府县的明人则变成了二两八钱,蒙古人性野,对数字更是不甚精明,直接以马匹牛羊换取粮食,以至于晋商们在这法外之地,如鱼得水,赚得个盆满钵满。
“是啊大人,此地距离山西平定县仅三十里,按照之前的计划,我们就在这里联络山西的商人!”陈明遇上前一步回道。
刘鸿渐把水袋递给与他同乘一匹马的杨雪,杨雪摇摇头。
大人怎的如此无礼,你都喝过的水,如何让我喝?
杨雪从小就待在粮铺里,一直帮其父打理粮铺,他们的粮食也皆从山西运来,在山西有专门的接洽人,故此行带上了她。
从辽东到山西,相距七百余里,万岁山千户所两千余兵士皆乘马匹,不可能专门给杨雪备上马车。
身为辽东人,杨雪也不矫情,直接同意共乘一匹马,作为一个现代人,刘鸿渐倒没觉得有什么。
但杨雪却从未如此近的靠在一个男人的怀中,一开始总是低头红着脸一言不发默默赶路。
由山海关一路向西南,过保定府、真定府,四日的急行军,终于到得目的地。
临城地处真定府、顺德府与山西交界,是一座小县城,其县官乃是万历年间的一个老进士,姓方名醒字文山,天军突至,把老头吓的不轻,还以为是朝廷要来办他。
给老县令验了官印说了来由,方醒才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