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当奶爸 第290节
同样的场景不仅仅发生在崔家,王硅那里、荥阳郑氏在长安的官员那里,甚至整个五姓七望的人都大跌眼镜,杜少清疯了吗?他是神仙?六千册蒙学书籍,那得多少藏书?天下蒙童书册都被他收集起来了吗?
事实证明永平坊学堂并没有虚假宣传,每个学堂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二百套新生书册,这堆新书在家长眼中可比学堂的年轻先生都惹眼。
“排队报名,学堂名额有限,所以优先收录永平坊本地的孩子。”三虎大喊道。
“为什么呀?我们又不是不给孩子交束脩。”有人不满道。
“是啊是啊,我们听说有学堂招人,一大早就慌忙赶来了,排队都排了半日呢。”
“只要你让我的孩子进去识字读书,我愿意出双份的束脩。”
围观群众情绪激动,看来这些人为了让孩子能够念书识字已经是红了眼的。
“永平坊门口招生那里有告示说明的,请大家体谅”四虎大喊。
“什么告示,我们若是识字还用得着挤破头来替孩子求学吗?”
好吧,四虎竟然无言以对,随后就按下众人给解释起来,坊内学堂共三十所,本来是为了坊中百姓的孩子所建,平均每五百户共有一所学堂。
而且学堂容纳上限是二百人,本来不收外人的,现在永平坊新建,恐怕没有那么多孩子,所以才答应大家,如果有空余名额,可以考虑收容其他学生。
最主要的一点,是坊内住户的孩子就学,是不交束脩的,学堂一切免费,先生的薪酬是五百户百姓每家每月出三钱供养的,两给先生,一存留用于修缮设施,无论有没有学生在里面上学都要出钱,以此来维持学堂的运转,同时也是给后代积德行善。
什么???
听到这三条解释,所有人都惊呆了,全部免费读书?有这好事?古往今来就没有听说过。
“这位兄弟,能不能让我们去求一求驸马爷,我们家三个娃,哪怕您只让其中一个娃进去念书都成啊,我们不要座位,可以站着旁听就行。”一位父亲拉着三个儿子上来,同时给四虎跪下磕头。
几个伙计赶忙上前拦住,这要是不挡住,估计在场的要跪下一半人。
就在这时,杜少清从里面走了出来,所有人都认得这个白色华服的贵人,不用人们制止,就已经没人开口喧闹了,大家都看着杜少清。
杜少清环视了一下四周,随后目光落在了最前面这一家四口身上,看他们的衣着补丁就知道,都是穷人,三个孩子的家庭,生活压力已经够大了,还肯举着儿子上学,看来是真心想要识字改变命运的。
淡淡一笑,给在场之人一个安心的笑容,杜少清朗声道:“长安城百万众,三十所学堂够不够?不够,远远不够。
在我的心中,要建成三千所,长安一百零八坊,每个坊市都要建成这样的学堂,这就是长安城改造计划,而且这一举措,陛下已经授权我们开始实施了,永平坊就是明证!”
“万岁!万岁!”有人情不自禁的山呼万岁,所有人都跟着大喊,如果真的如杜驸马这么说的,那自己家门口也有学堂,孩子根本就不用发愁读书识字,大好事啊。
虽然大唐礼节没有万岁之礼,但有时表示庆贺是会这么喊的。
按下众人的高呼,杜少清话锋一转,跟所有人解释道:“可是城池改建现在仅仅实现了永平坊一地而已,在下跟诸位一样着急。
我想在长安城所有地方都推行永平坊的居住模式和学堂教育,可改建城池不是一朝一夕的,人力资源有限,只能一步一步来。
因此今天的学堂招生,只能先内后外走一个权宜之计,坊内若有学生空余名额的,才可以收外来学生,而且外来学生需要交一定的束脩,三十所学堂,收满为止,请大家见谅。”
“驸马爷,俺家是隔壁永和坊的,您先带人改建我们永和坊吧,我们愿意出人出力支持您。”一名百姓激动道。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随后很多百姓都激动的大喊,愿意支持坊市改造计划,杜少清心说,今日事成一半了。
学堂计划的目的之一,就是让百姓看到甜头,从而自发拥护拆迁改造。
第358章 学堂开幕引关注
皇宫里面李二正在听着百骑司的汇报,听说长安百姓蜂拥着送孩子入学,六千人的名额已经挤破了头,这位皇帝又喜又悲。
喜的是百姓都渴望识字开化,悲的是自己这个皇帝却至今连所蒙学的地方都不能给百姓们建好。
“陛下,百骑司来报,杜驸马在永平坊赢了一场开门红,百姓们听说是陛下命令城池改造加入学堂,纷纷山呼万岁,老奴为陛下贺!我大唐万年!”内侍老高欣喜的说道。
闻言李二笑骂道:“杜少清这混小子倒是不贪功,明明他通篇谋划的一切,到头来却全都推在朕的身上,好猾。”
“若无陛下坐镇首肯,谁敢说拆了长安城?杜驸马如果不是扯着您这杆大旗,他做不成这件事。”老高拍马屁道。
“好了,朕不跟一个后生晚辈争功,你说他做成了这么一件功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大事,该如何赏他?”李二问道。
“这老奴是个下人,哪有资格说这个?但依老奴对驸马的了解,高官厚禄也比不上一声喜欢。”
李二哈哈大笑,几乎笑出了眼泪,良久之后指着老高笑骂道:“你这厮,倒是说的一点无差,那小子从来都是随心所欲,不能以常理视之,那好,你就去代朕问一问,问问他喜欢什么。”
皇宫里面李二笑弯了腰,而皇宫外面的五姓七家诸多贵族此时却跟吃了一只死苍蝇般,全都被杜少清这一棍子打晕了,免费学堂?免费书籍?这要是真的天下人人读书识字开了民智,岂不是把我们五姓七望的根基连根斩断了吗?
“诸位,杜少清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这么深厚的力量,让我等措手不及,如今该如何对策,必须拿出个章程了。”王硅沉声道。
“一次拿出六千本书册,怕不是他花大代价找人抄书凑来的,不用怕他,仅此而已,他杜家能有多少钱财,这种善事又能干几次?”一个年轻人满不在乎道。
“糊涂!”旁边一名老者立时大骂,“我陇西李氏怎么出了这等无知之人?
杜少清拥有一个独立的造纸作坊,只要有纸张,他想要多少书籍弄不来?老夫就不信他一次拿出六千册蒙学书籍是抄录的,必定是刊印的。
六千本书抄录需要多少人?多少天?这么大动作不可能瞒得住整个长安的人。
如果说是外地运来的,更不可能瞒得住我们,除去这两种可能,那只能说,他们有更便捷的方法。
而且拿杜少清当场说了,要在长安一百零八坊全都以这种形式建造学堂,到时候又需要多少书籍?还是用抄录吗?根本不可能。”
到底是千年的望族,这位陇西李氏的老者眼力真毒,已经将事情推断了个七七八八。
“改良造纸、刊印书册来推行教育开启民智,以百姓集资来养学堂,以学堂为引,推进他的城池改造计划,城池改造又能大肆敛财,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而他杜少清仅仅付出的就是刊印一批批书册罢了,此人真是当世鬼才,我世家大族的大敌,比之当今圣人都可怕的劲敌,此人不除,恐怕未来灾祸更甚。”崔君肃感慨道。
“除?怎么除?现在陛下护着这个女婿比护着亲儿子都上心,能除吗?哪能轻易得手?
再说这学堂一事,杜少清已经谋算好了,即便他死了,陛下也一定会全大唐推行,咱们早晚都有这么一劫。”旁边一人恨声道。
上一篇: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下一篇:江山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