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第1137节
张轩也不能违逆众意。再加上张轩也不想死在这里,他大事未成,大江大河都走过来了,又怎么肯在武江这个小河沟之中,栽沟。
略加推辞之下,就登上了船只。
船上有一个老船夫掌舵。
张轩忍不住问道:“老人家,船在武江之中好走吗?”
这老船夫说道:“还行,如今下雨了,武江水涨了,比一般情况都好走不少。江水将很多浅滩都淹没了,好走多了。”
张轩忍不住问出自己一直在担心的问题,说道:“乘坐竹筏顺流而下,能不能到达乐昌县?”
老船夫说道:“那要看谁了,如果让小老儿来掌篙,决计能行,小老儿在这武江之上,行船一辈子了。这点本事还是有的,不过你们这些外地人就不好说了。”
张轩听了这话,心中为之一紧。却听老船夫说道:“大抵要死一些人。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能过去的。”
张轩大喜说道:“此言当真?”
老船夫带着几分骄傲之色,说道:“要知道我们这里几百年前,也是重要水道,虽然比较险,不能重载,船只吃水一深,往往搁浅,再加上水势有些复杂。并不是说是,顺流下去,就是九死一生。”
“好了,将军坐稳了,我们好过韩公泷了。”老船夫再也不说话,专心的掌舵。
用悠长的号子调,夹杂着粤语的语调,大声说道:“过泷了。”
声音传到雨中的武江之上,似乎瞬间被雨水之声,武江水流之声给吞没了,但是船上几个船夫也大声迎合道:“哈。”
船只在老船夫与船员的齐心合力之下,猛地一转。
此刻武江陡然转弯,而船只几乎是贴着石壁转了过来。几乎是在江面子上跳舞。
张轩死死的抓住一根柱子,刚刚开始的时候,还看向外面。时不时看见有翻到的竹筏,还有沿岸有些是士卒,显然并不是所有落水的士卒都活不成了。
他见此惨状。心中反而微微放松起来了。
并不是张轩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了。而是能领兵打仗的人,心肠即便不是心如铁石,但也决计不会在关键时候,感情用事的。
张轩他看的不是死了多少人,而是比起秦猛所部所有竹筏来,这些翻倒出事的竹筏,不过一成。
竹子天然漂浮在江面之上,而且这里弯道很多,故而残破的竹筏很容易在一地停留。张轩也能看的见。
张轩见过不知道有多少死人了,这一点点的死人根本不足以让张轩动容,比起那些死人,张轩更加在乎的是秦猛所部的损失。
只要秦猛的损失在三成以下,他这一次行动就是值得的。
当然他心中悬着的心,也不能完全放下来。
因为他看见的已经破碎的竹筏,决计不是所有已经损失的竹筏。这种判断其实是一种臆断。
不过半个时辰上下,近百里的水路,就湍急的武江水的带领之下,几乎飞越而过。
张轩大喜过望了。他遥遥看见岸边有大批的竹筏散落,看上来秦猛所部从这里上岸了。看数量,张轩判断这些竹筏最少能承载三四百人左右。
对此就足够了。
张轩立即问老船家说道:“这个时候从乐昌能逆流而上吗?”
对于这个问题,张轩紧张之极。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乐昌
如今武江是这个样子。不得已让金华军,还有张轩本部人马以这种危险的办法通过武江,现在具体的战损比例,张轩还没有估计出来的。但是他已经痛彻心扉了。
至少千余人非战斗减员。
要知道损失的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而是金华军。是张轩手中的王牌之一。还有张轩自己的亲兵,一个个都是当低级军官来培养的。
这样的损失,足以让张轩打上一场大仗了。就这样白白的死在武江之中。又怎么不让张轩心疼。
但是过了武江的话,并不意味着大军行动的结束。恰恰相反,是张轩在广东行动的开始,仅仅凭借万余精疲力尽之军,能有什么大作为?
如果武江这一条路,不能过的话。张轩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作战计划了。
老船夫思量一会儿,说道:“说不行有些过了,但是如果逆流而上,需要大量的桨手,根本装不了多少货物了。”
张轩听了大喜过望,说道:“无需装什么货物只需将船运到坪石镇就行了,顺流而下的时候,是不需要桨手的。”
张轩立即想出一个计划,在乐昌县征召大量桨手,将囤积在乐昌的船只,全部运到坪石,然后将桨手都留在坪石,然夏军坐船顺流而下。
至于那些桨手们,就在坪石多待一段时间吧。反正他们不赶时间。
不过,这个前提是,要将乐昌县拿下来。对此张轩并没有一点怀疑,区区一个乐昌县,想要拿下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张轩说道:“老人家,你这一次帮了我大忙,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来。我无不应许。”
“哼。”老船夫冷笑一声,说道:“我不过看你们打下坪石镇之后,没有乱杀人。觉得赚你们的钱,也算不得黑心钱。你真要我提什么要求,你将八排瑶给我剿灭了吧。”
说过之后,老船夫就走了。
张轩等人下了船只,张轩问郑廉说道:“这八排瑶是怎么回事?”
郑廉想了一会儿,才说道:“似乎在连州山中,有瑶族,以排而论之,常常做乱,在崇祯年间三次为乱连州。”
“好,我知道了。”张轩打断了郑廉的话。
天下的悲剧大都有相同之处,一个粤北的船夫,与陕西的老汉,所盼望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是,天下太平而已。
张轩心中暗暗说道:“这天下太平我会做到的,至于八排瑶。等抵定广东之后,我有的时间收拾。”
上一篇:重生为王/重生当首富继承人
下一篇:我的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