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第1456节
罗岱说道:“是。”
张轩一边休整,修缮各地要塞,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樊城。
张轩对樊城重新规划。
他准备将樊城扩建,将樊城扩建成两座城池,原来的樊城框架还在,只是修复一下就可以。
而在樊城以南地方,重新修建一座临江的城池,这一座城池并不大,而且是一道细长的城池,这一座城池北面对着樊城南面,相距不过一百多步而已,而南边这一座城池,延伸到了汉江之中,在汉江之中,打下不少木桩,即便是汉水再枯竭一番,也可以停靠船只。
只是这一点,这一座在规划之中的小城。工作量有一点大,特别是在江水之中施工,虽然汉江水有些枯。临江的地方,之前都是河道,想要打稳根基,都要向下挖掘不少。
因为工程紧,任务重。
各地民夫,乃是军队都参与进去了。
张轩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工地之上督促。
这一忙就是好些天。
袁时中接到张轩的命令之后,没有怎么停留,就就信阳的事务托付给金声桓。
金声桓在信阳一战之中,发挥很好,乃是信阳第一功臣。也赢得了袁时中信任。金声桓也成为袁时中麾下仅次于他的将领。
袁时中风尘仆仆的来到了工地之上,只见无数士卒,光着膀子,正在挥汗如雨的挖掘,在最北边,一道城墙也竖立起来。虽然看上去很是简陋,但是根基已经有了。
而张轩在几十人簇拥之下,正在观看进度。
袁时中进状了,立即走过去,行礼说道:“臣拜见陛下。”
张轩见状立即搀扶起来袁时中,说道:“大兄,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客气。”
袁时中正色说道:“陛下,君臣有别,礼不可废。”
袁时中是文人出身,对君臣之别,最为敏感不过了,他既然拥护了张轩,决计不会在这些礼节之上有一丝的疏忽,才不会因为张轩一句客气话当真的。不管张轩是真的还是假的。
第九十三章 北线无战事二(修)
张轩心中微微一叹,有些遗憾。
如果说,张轩言语之中没有真情实意却也是假的。
他与袁时中相交,虽然刚刚开始,有些心机。但是接触的时间长了,袁时中对张轩非常相信,这种信任也让张轩非常感动。再加上战场之上相互配合。自然有一些战友友谊。
而今变成君臣之间毕恭毕敬的情况,让张轩有些失落。
不过,这也必然。
对臣子来说,与皇帝保持相对距离。是保全自身的必然。以袁时中的性格,这样做,也是必然。
张轩整理一下思绪,说道:“大兄来的正好,与我一起去襄阳,与高大人好好议一议。”
张轩带着袁时中,回到襄阳城之中,高士衡早就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臣高士衡拜见陛下。”高士衡行礼说道。
张轩说道:“高大人免礼。”
高士衡在这一战的作用也很大。不要看高士衡战绩不错,但是高士衡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文官,他的战绩,更多的时候。是统领全军,支撑前线将领所需的物资无缺。
而并非真的领兵出战。
这一次也是如此,张轩统领大军作战,后勤支援全部是由高士衡负责。高士衡的能力得到的充分的发挥。
在数十万人的后勤支援民夫筹措,被高士衡安排的井井有条。
这看似平常,但是真正做过的人,才知道难度之大。
故而张轩对高士衡非常客气。
所有人坐定之后,张轩示意让郑廉。
郑廉先向张轩行了一礼,说道:“陛下,诸位。清军的情况已经弄清楚,济尔哈朗已经撤军了,大概在三五日之内,就能撤到了洛阳。以臣对清军粮食储备的判断。在半年之内,济尔哈朗没有再次南下的实力。”
“张相,已经上报,半年之内,可以向襄阳一线补充五万新兵。”
“也就是这一战之后,半年到一年之内,是北线应该没有战事。”
张轩听到这里,点点头,说道:“对郑廉这个说法,两位觉得怎么样?”
高士衡说道:“臣以为极是,只是有一点问题,就是樊城还没有修建好。恐怕襄阳一线所需的兵力要多一点。”
张轩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张轩想抽调北线的兵力。已经不是一日两日的,对于这一点,袁时中才回来,大抵不知道。但是襄阳这边却都是知道的。
张轩点点头,对袁时中说道:“大兄,你怎么觉得?”
袁时中行了一礼说道:“清军从信阳退去,而退过许州,以臣之见,清军不会在许州停留,估计还会停留在黄河一线上,信阳城高池深。只需留守数千士卒,依靠信阳三关,足以抵挡清军南下。”
“臣部下,三万四千将士,足以在陛下麾下听用。”
张轩与袁时中,高士衡商议之后。
袁时中所部与王光恩,王光泰兄弟所部,都被顺流而下。
这些都安排好之后,却不想一个新的问题再次出现了。
郑廉急忙忙的过来说道:“陛下,重庆方面急报。”
张轩皱眉说道:“怎么回事?”
上一篇:重生为王/重生当首富继承人
下一篇:我的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