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第1491节
“只是我如果败了,决计不会生还,大抵要下去见岳父,大舅哥了,但是我张家血脉不可断绝。记住一路南下,任何人都不要相信,只能相信曹兄。”
罗玉娇说道:“这一些事情,我会处理好的。只是这兵危战急的,你也要保重。”
张轩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吧,我不会那么轻易死去的。”
张轩心中微微有一些叹息,他知道,他与罗玉娇之间,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一道浅浅的痕迹出现了。是因为长期两地分居,还是别的缘故,张轩一时间弄不清楚的。
但是却知道,这一道痕迹,却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张轩也没有那个心力却了解罗玉娇的心思了。只能秉承最简单粗暴的做法,他低头对罗玉娇说道:“我们再要一个孩子吧。”不等罗玉娇说话,就一把将罗玉娇横抱起来。
罗玉娇惊叫一声,脸色通红如火烧,却不敢用力挣扎,唯恐惊动站在门口的宫女侍卫。
自然由得张轩为所欲为了。
说实话,张轩与罗玉娇之间很就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了,之前是两地分居,刚刚聚集在一切,又有罗玉龙身死的消息传来。又有一点不的合适。而后张轩又是东奔西跑,更是没有时间了。
两人一夜之间到底做了些什么,暂且不必说了。
第二日天还没亮,张轩就起身了。
在这个时代,照明不足,不管多少根蜡烛加在一切,也比不过后世的一个灯泡。张轩即便是黑夜之中想有些动作,也是费事的很,故而合理的利用每一寸日光,就成为张轩必须要注意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张轩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只是张轩醒过来的时候,罗玉娇似乎还没有清醒,张轩蹑手蹑脚的从罗玉娇身边起来,看这罗玉娇熟睡的面孔,目光炯炯的看了好一阵子,才微微一低头,挪开了目光,披着睡衣出去了。
他却没有发现,在他离开的时候,罗玉娇眼睛上睫毛一闪,微微睁开,一滴泪珠从罗玉娇的眼角流下来了。
大军出动,地动山摇,数十万大军在武昌周围的几十座军营之中,全部出营,分成几十路在长江两岸向东而去。而张轩出行,更是排场特别大,倒不是张轩爱排场,而是有什么还必须摆出排场来震慑人心。
之前张轩出征的时候,也不过是骑马行军,最多身边的护卫多一点而已。
但是此刻张轩前后排出数百骑,每一个都是彪形大汉,身穿盔甲,身后有一面大旗,大旗上面的图案,有些古老,什么龙凤虎豹旗,两两一队,然后有数辆大车,与玉辂规格差不多,并排而过。
一时间,似乎张轩的先导骑兵已经出了北门,张轩才刚刚出了宫门一样,汹涌的士卒将整个武昌城都要分成两半了。
等出了武昌城,张轩就弃出上马。随即来到码头之上。
张轩座船早就等候在这里了,这一艘船乃是官船,船上有三层阁楼。几乎是将一座木楼给搬到了船上了,而且船体不小,塞进去数百人都可以。张轩的亲卫都陆陆续续的上船了,张轩码头上,对张质做最为的嘱咐,说道:“武昌就交给大兄了。”
张质说道:“臣领命。”
张轩靠近张质耳朵小声说道:“如果事不可为,你带着皇后与太子,奔曹宗瑜,在南洋之上,我还是有些布置了,最少能保证临颍张家血脉不绝。”张轩随即大声说道:“请大兄静候佳音吧。”
张质深深看了一眼张轩,说道:“臣遵旨。”
一时间他怀疑,将临颍张家与张轩连在一起,对还是不对。不过,不管是对还是不对,张质都知道他没有别的路走了,且不说临颍张氏与清廷之间的血海深仇,临颍满城百姓,战死扬州三弟。双方早就不能两全了。
此刻再想也迟了。张质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祷,张轩能大获全胜吧。
张轩随即上了船。
张轩上船不久,这船只就开动了,数张风帆一点一点拉上的桅杆,远远的看上去,好像是一座山爬了上来。
顺风顺水之下,张轩座船的速度很快,张轩就站在最上层的甲板之上,拉开千里镜细细观看,看的不是别的,就是两路人马行军的姿态。很多时候都看不大真切,但是以张轩而今的经验,也能看出来一点端倪。
他将这一点点都记录在心上。
甚至他还观察座船附近大片大片的战船,正是周辅臣的场景水师。以及大批的辎重船,还有几十艘运兵船。
不过,片刻之间有消息传来,却见一艘快船,如离线之箭。从下游逆流而上,可见船上的人拼命在用桨。他在张轩座船一侧,一掠而过,一根长箭钉在船舷上挂着的船靶中。
立即有人取下来,将绑在箭头的书信解下来,随即“噔噔噔。”从下面爬上最高层,将这一封书信双手递给张轩。
张轩接过书信,先看火漆,见火漆完整,这才撕开一看,张轩的呼吸顿时一紧,眼睛瞳孔微微一缩,随即将书信收起来,似乎怕谁看见一样。这一封书信上面的内容不多,可以归纳出一句话。
“庐州城已经失去了联系。”
第一百二十五章 庐州之战
庐州就是后来的合肥。
而此刻庐州城的情况,非常不好。
从凤阳到庐州之间,并没有什么高山险阻,自从凤阳为清军所占之后,清军屡次南下庐州境内。境内一时数惊,或有数千骑,或有万余骑在庐州城下出没,庐州城外一片荒漠。
杨绳祖不得不,焚田野,填水井,挖沟壑,以阻挡清军。
但是这些手段根本不可能,阻拦住清军。一时间庐州府城居然成为阻挡清军南下的桥头堡,庐州府的百姓,纷纷南下逃亡,往安庆,舒城一带躲避清军。
不过,区区半年时间,庐州城几乎变了人间。
去年的时候,清军与夏军的边界线,还在黄河一线。
杨绳祖虽然内政能力,并不强,但是也努力在庐州安抚百姓,收拢民心,经过数年经营,虽然还没有尽复旧观,但是义军到处征战的痕迹,也渐渐的抹平了。
到处流民回归,乡野之间,再次升起了袅袅炊烟。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再有十几年,也就是一代人的时间。说不得庐州这里,能恢复到了崇祯初年的情况。
但是清军的到来,刺破了这个泡影。
这一路迂回的清军主将,正是阿济格。
阿济格进攻,堪称侵略如火,所过之处,就好像是一团野火一般,将庐州城附近的百姓,焚烧殆尽。
此刻他远远的看着庐州城墙,轻轻的用马鞭敲击着手掌,将一切尽收眼底。见庐州形式也微微皱眉。
上一篇:重生为王/重生当首富继承人
下一篇:我的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