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记 第1613节
张轩目送文安之离开之后,对郑廉说道:“请这位傅山过来。”
“是。”郑廉说道。
不过片刻之后,傅山进宫了。
此刻的傅山一身青衫,不再是道士打扮了。
张轩见了傅山,也没有废话,直接问李云龙在北方的种种事情。傅山一一道来,说李云龙如何与各地豪强交接。前文已经说过了,河南因为刀兵蹂躏之下,不知道有多少百姓结寨自保,而今数万人的大寨子是没有了,但是这种数百人在山中聚居的寨子,却是有很多。
傅山一边说,一边将李云龙的所写的花名册打开,一一说给张轩听。
李云龙许某地某人千总,许某地某人百户,等等。
这是一种工作办法,对那些土匪山寨封官许愿。而且大把花钱。故而大河上下,绿林好汉都以李云龙为尊,几乎等同于绿林盟主了。
对此,张轩也很理解。
说实话,这些绿林人马即便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数万人马。如果正面战场之上,张轩派万把人,就能将他们打的找不到北。比起他们的战力,张轩更在乎他们的情报网。
凡是能在当地活下来的土匪头子,都是坐地虎,或许打仗不行,但是对本地有什么风吹草动,却是清清楚楚的。李云龙用这种办法,粗糙的组建了一个情报网。
当然了,其中各种惊险就不用说了。
并不是每一个土匪都愿意与夏朝接触的,也并非每一个土匪都与清廷有血海深仇的,有些败类更愿意将李云龙的人头献给清廷,受清廷招安。
其中斗智斗勇,最危险的时候。李云龙几乎险死还生。
这他也是李云龙将花名册隐藏的地方告诉傅山的原因,他怕他一不小心,就死在某地了。
这个粗略的情报网组建成功之后,李云龙觉得这个情报网有两个大缺陷,第一个缺陷,就是这个情报网对清廷高层的情报根本无法触及。第二个就是对很多府县的情报也有缺乏。
故而李云龙决定要搞出另外一个情报网。
他觉得以经商为名,在各府县设点。但是这个时候李云龙遇见问题了。
李云龙虽然是孤身北上的,但是他手下并非没有人手。毕竟清廷入关前后,杀戮太盛,不知道有多少人对清廷恨之入骨。李云龙手中有银子,不愁没有效命的人。
但是这些人打打杀杀还是可以的。但是让他们捉拿生意,却有一些难为他们了。
这样识文断字的人,李云龙麾下并非没有。但是数量不多,决计不可能分布北方诸多府县。即便是几个省城布置一下都不够,故而李云龙亲上北京布置,也频繁的找傅山,想要傅山进入。好引进傅山背后的人脉。
张轩听在心中,一边感叹李云龙的不容易,一边想起似乎哪里听过傅山这个名字。等傅山说完之后,张轩问道:“傅先生可有表字?”
“草民表字青竹。”傅山说道。
“果然是他。”张轩心中暗道:“傅山傅青主。”
这个名字在很多地方张轩都见过,不过在印象之中,比不上其他明末清初的名人,故而第一时间并没有想起来了。
见傅山将北方情报的构成与现状,说得清清楚楚的,张轩心中不由暗道:“不愧为青史留名的人物。可见足堪大任。”
李云龙之死,张轩固然觉得可惜,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并没有多少可以情绪化的时间,首先要想到的是,用谁来代替李云龙的位置,不能让这花了数万两银子才建立起来的北地情报网络,就这样白白解散了。
而眼前的傅山岂不是最好的人选?
张轩说道:“李卿让你来见我,定然是想让你继承他的位置,却不知道傅卿意下如何?”
傅山能来到这里,其实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他在北地见惯了金钱鼠尾,但是一过长江,见到满目的故国山河,心中的心结顿时松了一半。他当时都就想:只要能留住这故国衣冠,他做什么都行。
否则他也不会过来见张轩。
只是张轩而今问起,他依然有些犹豫,说道:“草民乃是大明仪宾。”
张轩听了微微一笑,说道:“这有何妨。本朝从来不计较这个,在朝廷之中,就有楚藩朱容藩为朝廷命官。将来未必没有入阁的可能性,大夏海纳百川,只要愿意为大夏所用,无论何人,大夏都不会令眼视之。”
张轩见傅山还有一些犹豫,说道:“来人。”
“奴婢在。”李辅国不知道从那个角落里面冒了出来,躬身行礼说道。
张轩说道:“传令礼部为傅夫人准备一封诰命文书。先按五品诰命。”
“是。”李辅国向张轩行礼说道,随即对傅山说道:“请傅大人出宫的时候,跟奴婢走一趟。”
傅山连忙说道:“多谢公公。”
李辅国又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
张轩对傅山笑道:“本来封一品诰命未必不可,但是想来傅先生更愿意自己为妻子挣一分诰命。”
“陛下知臣如此,臣敢不为陛下效力。”傅山说道。
一分诰命文书在傅山看来并不算什么?如果他愿意,在清廷哪里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但是张轩为他特别做这件事情,却让傅山很是感动,他本来就动摇了,见张轩如此自然答应下来。
张轩见状大喜,在他这个位置上,他越发明白两样东西的重要了,一个是钱,万事无钱不行,一个是人。没有足够的人才,即便有钱也办不成事情,而钱财想办法,总是能弄到手的,但是人才,却并非简简单单收刮就可以的。
故而张轩每得一个人才,心中那种喜悦是是是实实在在的。张轩笑道:“得傅青竹,这北地虚实尽入朕之掌控之中。”
第三十四章 论朝鲜
张轩身子微微前倾说道:“卿自北方来,却不知道何以教我?”
傅山并没有多少犹豫就直接开口了,对于他来说投奔夏朝,或许是刚刚才确定下来的,但是他无日不想反抗清廷,即便是张轩不问他,对清廷的情况他也一直在细细的考察之中。此刻张轩问了,他立即说道:“陛下,东虏入关以来,所做所为,令人发指。有志之士无不奋起反抗。”
“然势力相殊,不知道有多少仁人义士死在清廷的长刀之下,山陕之地,士绅之家,为之一空。豪杰之士,死者相继。唯有釜底游鱼,盼南风之将至。山东北直隶之士绅,以冯铨为首,寡德鲜耻之辈,为虎作伥。又有九边将门,素无风骨,东虏本部人马,不可小窥。北方虽然有不稳,但东虏一时间不可撼动。”
“以臣之见,仓促北上,恐怕事倍功半。”
张轩听了,心中也是有唏嘘。
上一篇:重生为王/重生当首富继承人
下一篇:我的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