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末求生记

明末求生记 第342节

“不过,单单汝宁城,也非寻常小县可比,国初编户三十三里,以一里一百一十户来算。再加上一些畸零户,大概在四千户上下。而这只是国初的黄册,后世人口繁衍,黄册早就不准。河南即便大乱,人口有所消减,但是汝宁府一直作为杨文岳的驻地,也没有受到多少伤害,我估计整个汝宁城中,而今数万人丁还是有的。”

张质也明白,纵然河南大旱,也是有轻重的,一般来说,都是北重南轻,毕竟真要说起来,汝宁已经在秦岭淮河线附近,气候与北方有所不同了。要不是如此,杨文岳也不会一直带领数万大军驻扎汝宁府。

说明人汝宁府的力量足以支撑起数万大军来。

“所以首要之事,就是编户齐民。”张质说道。

编户齐民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却是中原王朝战胜游牧民族的不二法门。凡是能够直接掌管编户的,中央就有力,国力强盛,无法掌控编户的,中央就无力,比如现在大明朝廷。

故而张质认为立足之基,就在编户齐民这四个字。

“如何实行?” 张轩说道:“人手够吗?”

很多政策都知道是对的,但是问题大多都出现在执行之中。

张质说道:“可以将军中文书都调出来,再从汝宁当地征召一些读书人,如今这年头,吃不上饭的读书人大有人。而且编户齐民的人手虽然多,但却没有什么难度。”

张轩点点头,说道:“我就以汝宁节度使的名义,任命大兄为汝宁知府。将所有的政事就托付给大兄了。而今距离年底还有两月,这两月之间,编户齐民之士,能不能做好?”

张质说道:“只能做好汝阳一县,其余的地方,鞭长莫及。”

张轩说道:“暂且不要理会他们。等时机到了,我会一一扫平他们。”

打仗多了,张轩对自己麾下的人马,也多了几分自信。不觉得那些他在后世连听都没有听过的刘洪超,沈万登,有什么难办的地方。比起他们张轩更看重另一件事情,说道:“大兄,我欲在汝宁授田。不知可否?”

第二章 授田

“授田”两字一出,满座皆惊。连对这会议没有兴趣,一直在哈欠连天的罗岱,也变得正经起来了。

土地是中国人的命-根子。也是中国古代的根本问题之一。

张轩对自己麾下的将士很了解,如果真正打大仗,后面没有足够的督战队。承受十分之三的伤亡,他们比如崩溃。但是该怎么提高他们的凝聚力。张轩想来想去,只能从历史之中,找答案。

军功赏田制度,自然而然就浮现在张轩的视线之中。

在临颍的时候,张轩麾下人数不少,但是真正庶务却没有谁可以分担。张轩有自知之明,如果他亲自主持授田,恐怕弄得一团糟,但是此刻在汝宁却在合适不过。

首先的是土地问题。

虽然打土豪分田地,是起兵的不二法门。但是张轩也知道,这个时代不能太得罪士绅。毕竟将士绅给逼死了。他们的反扑也是相当的厉害。而汝宁府就没有这个考虑了。

因为汝宁府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是崇王一系的。

对打击藩王土地,士绅从来是拍手称快。

而且崇王一系全部被李自成带走了,张轩连动手清理都不用了,空出来的土地,正好来收买人心。岂不大妙。

“不知道,将军有何章程。”张质说道。

他想得最多,此刻眼睛之中都带着神采。似乎重新认识张轩一样。

“章程什么,需大兄来定。”张轩说道:“不过,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就是勿夺民产。我了解过,汝宁府的土地,百分之八十都是崇王一系的,特别是在在汝阳县,几乎整个汝阳县都崇王的,所以授田所需土地,都从崇王的土地之中出来。如果有小民自己土地,就无须征来。”

“第二,先军后民。”张轩严肃的说道:“而今天下正是用武之地,不可寒了士卒之心,故而授田一事,军中有优先权。曹宗瑜。”

“末将在。”曹宗瑜起身说道。

“你与张知府协调,将授田之事,落实在每一个士卒的身上。如果军中士卒没有成亲的,给他们发一个婆娘,将这土地让他婆娘伺候。告诉全军上下,军中会供给他们婆娘伙食的。”张轩说道。

“将军,这粮食恐怕不够吧。”张质立即说道。作为张轩营中的大账房。对张轩的家底再熟悉不过了,张轩这一道命令,不知道多了多少张嘴,张轩的家底根本不够。

“这个给你。”张轩从袖中掏出一张清单,递给郑廉。郑廉随即转呈给张质,张质打开一看,却是一张清单,默默一算,说道:“这就够了,足以支撑到明年了。”

张轩这样做,也是有一点赈济的想法。

在战争之中伤害最大的就是女人。就连开封城之中,最先饿死的就是女人,女人在乱世之中没有一个男人做依靠,还真活得不如一只狗。而张轩盘算过自己的家底。如果放开赈济全城,根本不够。

而他这样做,首先让军中大批大批光棍成了亲,这年头能吃上饭,就足以让女人嫁人了。二来也安定了军心,提高士气,与士卒的归属感。张轩必须细细考虑,用最小的本钱,达到最大的效果。

“多谢将军。”曹宗瑜说道。

“第三。”张轩继续说道:“为政诸事,劝农为先。故而大兄,授田之事,也要秉承这个原则。要知道全军上下的军粮,都要靠这一县土地的产出了。”

张质说道:“请将军放心。数日之内,属下定然呈上授田,编户的章程。”

张轩点点头,他麾下得力的文官,也只有张质一人,不用张质也没有办法,张轩从不高估自己的内政属性,毕竟现代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古代就是惊世骇俗。下面的人难免不适应,由碍于张轩的权威,不敢向张轩报告。故而张轩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别人来,他查漏补缺而已。

这一件事情议定之后,事情进入下一个环节。张轩说道:“军中那些俘虏,还安分吗?”

自从虎大威死后,跟随虎大威出战的马步兵,最少有数千士卒,被挡在城门之外了。罗汝才将这些士卒大笔一挥填补到张轩所部之中。从长远来说,对张轩所部来说,是大有好处,但是一时间却限制了张轩的军力。

有闯营,曹营,革左五营大军在的时候,他们自然还安分,但是大军都离开之后,这些俘虏还会不会这么安分,张轩就不知道了。

毕竟即便是消化这些俘虏,也是需要时间,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只能被撑死。

故而这一段时间,军中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别的,就是如何消化这些俘虏。纳为己用。

“有大军镇压,他们不敢怎么样。有将军授田之策。他们自然再安分不过了。一下子多出这么人,到底该如何安排,还请将军示下。”曹宗瑜说道。

之前张轩所部扩军,都是修修补补,并没有进行大框架之上的变动。框架都是基于当初,张轩在项城之役接受三千保定兵俘虏。之后都没有大的变动。

而现在一下添了这这么多人,单单是填补编制,根本容不下来这么多人。这样的事情,必须张轩点头才是。

首节 上一节 342/1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为王/重生当首富继承人

下一篇:我的美利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