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我的美利坚

我的美利坚 第13节

文章从北美野牛的处境入手,控诉了人类在灭绝野生动物上的残忍。并且发出呼吁,出手保护已经可能随时灭绝的北美野牛,这种属于北美的原生物种。

“威廉,你怎么会关注这个问题,不过看起来似乎真的很严重了。要是野牛这种原物种灭绝,确实是很可惜的。”卡特拿着谢菲尔德的文章,给身旁几个俱乐部的成员传阅,几个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谢菲尔德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不像啊!

“祖母就常常教导我,要对自然充满敬畏!她就很热爱自然。”谢菲尔德脸不红心不跳的说谎。是热爱自然,不是热爱自然的人。这是两个意思,卡特曲解了这个意思。

热爱自然并不包括热爱自然里面的人,就如同环保主义者保护非洲环境,但是对非洲人类的饥荒视而不见一样,环保主义者的眼中,畜生远远比人重要。

第二十四章 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环保也是一个大棒,就看怎么用了,比如非洲国家要修建铁路的时候,就是环保主义者表演的时刻,因为这会影响非洲物种迁徙。为了野生动物的生存,非洲黑人必须要做出一点牺牲,比如保持原始环境,最好是永远不变。

然而美国修建跨洋铁路的时候,可是一点都没在乎北美野牛的感受。归根究底,无非就是不希望非洲大地上出现工业,这样非洲就有了报复的能力。

殖民者后代期望的非洲,那就是永远保持原始风格,不具备和他们算账的能力。只要这个结果不出现错误,不管非洲多么落后,多么愚昧。在他们眼中,这都是原生态,这都是人类的瑰宝,都值得眼睛一闭尬吹。

当然这个大棒要看打在谁的身上,谢菲尔德是很克制的,并没有提及密西西比河的上游已经被北方工业区所污染,想要占据道德制高点,还不想得罪人,就是这么真实。

别说谢菲尔德写的这个东西不算是一坨屎,就算他真的是一坨屎,德克萨斯大学也必须让自己毕业,对此他有着充分的信心。

这张毕业证谢菲尔德早就攥在手中,所欠缺的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这个形式走过了,他就能自然而然的毕业,其实他的吃相可以说是非常好看的,因为谢菲尔德真的是过来就读大学,各学科因为前世的积累也都过得去。

不管是因为奥斯汀身为首府,来这里更好的和德克萨斯政界的子女打成一片,还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总之他来过。

其实以谢菲尔德的条件,完全可以效仿一下纽约的洛克菲勒,专门为自己的继承人兴建一座学校,这座学校叫布朗宁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布朗宁学校的学生非常少。起源就是洛克菲勒家的小洛克菲勒要上学了,现成的学校都没看上,就直接找来了教授做教师,并出钱办了这个学校,第一期学生就只是小洛克菲勒和他的四个朋友。

谢菲尔德不比石油大王他们家的吃相好看多了?至少这所大学是公立大学。

“合众国地大物博,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上帝对合众国的恩赐,所处在这片天选之地当中,作为一个合众国的公民,理当心怀感恩。平衡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生活的天地之内,各种关系环环相扣,人类自然也在其中,我把他叫做食物链关系。”

当着一众正襟危坐前来的教授,谢菲尔德满是悲天悯人的样子,用满是敬畏上帝的表情侃侃而谈,似乎深切的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以及对上帝的敬畏。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比如青草和野兔,野狼和野兔,一层层的向上传导。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出现崩溃,都会下一层的传播。加入我们将狼群杀光,野兔就会无序蔓延,它们会吃光所有草皮,最终导致了草场退化,草场一旦退化,对于很多以土地为生的人来说,就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存条件。”

“例如我们知道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水是经济腾飞的先决条件,水环境不容污染,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一旦我们把水污染,人们就会生病,没有良好的水源,人们就会搬走,那么工业区也会萎缩,最后消失不见。”

“我以北美野牛为例,七十年前合众国大地上有五千万头野牛,他们成群结队,行走在这片天选之地上面,二十年前德克萨斯仍然能见到成群结队的野牛群。但是近几年,我们已经看不到野牛的踪迹了,只是听说在北方的一些州存在零星的野牛,北美野牛距离灭绝已经就差一步,这才不过短短的二十年时间。”

当着在座的教授和前来的学生面前,谢菲尔德表情沉重,以北美野牛的处境入手,强调了北美野牛一旦灭绝的后果,引申出来了食物链的结论。

实际上食物链的提出是三十年后的事情,不到十年后,合众国就认识到了北美野牛可能会灭绝,并且发动了全国的力量进行寻找,保护起来。当时的北美野牛数量只有二十一头。

但是那有怎么样,现在的食物链概念就是他提出的,北美野牛也是他提出保护的,所有的功劳和声望都只能算在他的身上,管他是不是剽窃,谁知道?

直到最后,谢菲尔德顶着一张扑克脸,呼吁人类作为万物之首,应该对自然进行有序的调节,而不是进行毁灭。

谢菲尔德读完自己的结业论文,新颖的概念仍然令所有人都细细品味,忽然德克萨斯奥斯汀学校的校长哥特戴维斯伸出手拍了起来,“很新颖的概念,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未成年的学生能够有的认识,甚至令我都大吃一惊。”

戴维斯的话语刚落,如潮一般的掌声席卷全场,谢菲尔德微微昂头点头示意,对这阵如潮一般的掌声泰然处之,仿佛一切都理所应当。

“谢菲尔德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如此的真诚,今天来到这里,见到如此少见的结业论文,令人感到十分的惊讶。”

“我觉得食物链的提出,意义非同一般,甚至可以引起广泛的讨论。”

“其实我们也应该以学术界对政府进行呼吁,应该马上采取行动对北美野牛进行保护,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多位教授纷纷开口点评,对谢菲尔德不吝赞美之词,崭新的德克萨斯骄傲,学校的栋梁之才似乎已经呼之欲出。当然这也不排除,有人是看在家族地位上进行拍马屁。

“我已经在想象,威廉以后绝对能够成为公民们的标杆!”哥特戴维斯淡淡的开口道,“希望你能够保持今天的善良。”

“是的,校长!”谢菲尔德微微低头表示尊敬,他对成为公民的标杆没什么兴趣,善良和谢菲尔德家族也不沾边,他只想做食物链顶端的男人。食物链能给他的启示就是,狼吃羊是应该的。

在一片赞叹和震惊当中,谢菲尔德完美的走了一个过场,拿到了德克萨斯大学的毕业证。

第二十五章 主和我同在

“看看,这就是我家的继承人,食物链关系,多么新颖的论断,这比一些沽名钓誉的杨基佬强上一千倍一万倍,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的杨基佬,根本无法和我的继承人相提并论。”安娜贝尔拿着电报啧啧称奇,老佛爷其实并不完全明白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但这是继承人写的,那就是属于全人类的瑰宝。

安娜贝尔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而且不是得到了奥斯汀校长的称赞了么,如果说别的教授是在拍马屁,哥特戴维斯绝对不会,她对这个假清高还是有些了解的,装清高装的自己都信了的人,也算是一种本事。

“少爷如此的优秀,夫人总算是等来了合格的继承人。”在一旁的佣人都含笑恭喜道。

“帕德拉,这一点你说的真没错,这么大的产业怎么总让一个女人支持呢,要不是我亲自生下了一辈子的败笔,根本不用像是现在这么辛苦。”安娜贝尔直勾勾的看着佣人,挤出了一丝阴沉的笑容,“白手起家的故事固然是很美,不过威廉注定是和这种成功故事距离很远,我们谢菲尔德家族的继承人,起步就要比别人快。人家会走,我们就要会跑,既然威廉有令人刮目相看的基础,这次我就做大一点。”

“夫人请吩咐!”帕德拉微微点头,等候着安娜贝尔下一步指示。

“首先我要知道,这篇文章是不是抄袭的,如果没有人提出过相似的论据最好,如果有人提出,那也没关系,现在是我继承人的了。”安娜贝尔眼皮一番,不慌不忙的询问着。

“关于食物链的关系,并没有找到相似的论点,夫人放心。”帕德拉赶忙回答道。

“我希望食物链和濒危的国家原生动物能够得到广泛的讨论,所以需要报纸的报道,分成两个批次进行,首先是本州的报纸,要影响力足够的,需要几天时间等待舆论形成,在通知南方各州的报纸进行报道,这样还远远不够。”安娜贝尔说到这的时候停顿了一下,思讨片刻又道,“我希望的是所有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谢菲尔德家继承人的存在,这样,你去给休斯顿市长打电话,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可以发起一项提案,让野牛成为德克萨斯的州兽,成为一个象征。”

“我马上去联络,夫人!”帕德拉点头,满满的后退出去了房间,如同脑后长眼一般。

虽然已经早就有心理准备,但谢菲尔德还不知道,一个支撑着家庭几十年的女人,有些地方看起来确实是如此的可怕,消息传播的速度远远超过他的预料,这应该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率的舆论发酵了,由此可见老佛爷在德克萨斯的力度。

这一番操作简直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食物链概念迅速就从德克萨斯奥斯汀大学,登上了休斯顿日报,要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城市,奥斯丁虽然是首府,但德克萨斯最大的城市其实是休斯顿,这里的人口才是德州最多的。

至于版面,那必须是头版头条,紧接着短短几天,达拉斯市政府便开始提议,讨论希望将北美野牛作为本市的吉祥物。消息扩散的严丝合缝,迅速就引起了州政府的讨论。

“达拉斯?小牛?”谢菲尔德有看报纸的习惯,毕竟这是这个年代一个重要信息来源,不过连续翻看了好几张报纸之后,现在说这其中没有推手,哪怕他脸皮防御力能抵挡大伊万,也能看出来这是有人在造势,不过是不是太高调了一些?

“其实很难令人相信,提出食物链这种很宏观概念的人,竟然是一名大学生,他的年龄只有十六岁,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大学生,本身已经是令人侧目的存在,我以十年的主编经验负责人的说,这名学生毫无疑问是一个天才。”

“老佛……祖母也不怕我成为强推之耻,现在我稍稍明白,为何没见过几面的父亲,一直在巴黎花天酒地,一般人确实是受不了。”

吕后武皇?还是贾后慈禧?在谢菲尔德看来,他们只不过是所处的时代和国势不同,本质上都是一种人。这样的祖母存在,一般人还不被逼疯了?

谢菲尔德想着,如果安娜贝尔要是多几个儿子的话,说不定不会这么走极端。可能是人丁不旺,才心里太想弄出来一个超人一筹的继承人了。

首节 上一节 13/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求生记

下一篇: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