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我的美利坚

我的美利坚 第254节

“杜波依斯博士!他是一个拥有广泛威望的人!一直致力于用学术证明黑人的能力。”阿尔顿帕克尔听到这个名字,先是一愣,然后开口评价道,“如果黑人都是他那样的人,相信处境绝对不会像是现在这样。”

“这我倒是同意!”谢菲尔德设身处地的点头,心里补充着,处境一定会更糟糕。黑人族群要是真的有竞争力,那就会变得有威胁。直接从鄙视链进入到威胁链当中,是在受尽白眼当中活着,还是有尊严的去死,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题。

后世合众国明显是用制度打垮了这种竞争力,不让黑人有成为威胁的机会。不过他这个奴隶主嘛,明显是想要逼着这个群体,更有尊严的去死。

自从谢菲尔德搞定了奥运会到现在,民主党的选举主要中心就是族群问题,什么经济、施政可以说提都不提,几乎就是刷新了历次选举的下限。

这也是因为罗斯福的个人威望太高,任期内经济成绩又好,谢菲尔德有限的关于世纪初选举的记忆,除了威尔逊的两个任期,共和党几乎就是横扫民主党。

如果谢菲尔德不通过白人至上进行干涉,这个陪太子读书陪跑工作,肯定是本次民主党选举留下的印象。谢菲尔德不知道,历史上的这一次选举,罗斯福几乎得到了将近六成的选票,以三分之一的普选票,将近三倍的选举人票,把民主党又打回了南方,民主党胜选的州,几乎就是美利坚联盟国的十三州。

但是也幸亏不知道,不然现在连他都没有信心了。阿尔顿帕克尔想了一下,开口道,“是不是对黑人释放一下善意?”

“晚了!而且南方黑人本就没有选举权,现在杜波依斯博士的号召,可能会吸引不少黑人前往北方定居。”谢菲尔德一拍手掌,从这一点来说,他已经赢了。

因为和民主党深深绑定的关系,谢菲尔德使出了官商勾结的大杀器,谁打我我就打黑人,就连这次的日俄战争都被用来散布白人至上,合众国有几个日本移民?只不过借用一下战争,敲打一下黑人。

赢不赢的,反正胜选的几率不大,这次赢不了还有下次。下次还提白人至上。

当然谢菲尔德知道胜选机会不大,不代表他就不想赢,如果有点别的能提的,他也不会只提族群问题,问题就是民主党真的没什么可提的。提族群总比提南北问题要好,北方的人口可是南方的两倍多,提族群还能有点希望,提地域肯定输。

现在奴隶主的策略几乎就是印度魔笛老仙的策略,经济虽然好那是共和党的成绩,一如印度一坨屎的经济,只能高举印度教的大旗,利用族群问题团结选民。

只是民主党这边比魔笛老仙的基础还要差,不知道能不能创造奇迹。

接待阿尔顿帕克尔的竞选团队住下,谢菲尔德上楼看了一眼已经睡下的娜塔莉亚,走出别墅前往了另外一座别墅,灯光还亮着,爱丽丝罗斯福还没有睡下。

“爱丽丝小姐,新奥尔良的气候和纽约不太一样,也不知道你是不是习惯。”谢菲尔德上门慰问着,平心而论他本人也不太习惯,南方的天气还是阿灵顿比较适合他。

爱丽丝罗斯福已经脱掉了外套,换上了轻松的衣服,扎住的头发也散落下来,点头带着感谢道,“威廉先生,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作为本地的主人,你已经照顾了我太多。谈完选举的事情了?”

“就那几件事,不需要多长时间。”谢菲尔德一脸的老实人表情,要多真诚有多真诚,“阿尔顿帕克尔先生明天将会进行演讲,至于我则会动员选民集会造势。接替其他公司的角色,不过我本人负责两个城市,除了新奥尔良之外还有休斯顿。”

“联合公司强大的实力令人震惊!”爱丽丝罗斯福看着谢菲尔德,欲言又止道,“威廉先生是不是对我父亲,对大公司用强硬态度有所不满?所以这一次下了这么大的本钱。”

谢菲尔德一愣,最后摇头笑道,“对你的父亲,是所有大公司都不满的,但是也因为这一点,罗斯福总统在民间的威望非常高,他还是战争英雄,还是大海军的倡议者,国家的经济也非常好,可以说占据了太多的优势。我作为民主党的资深支持者,这一次必须要拿出态度,给与民主党支持,我知道胜算不大但一定要试试。”

谢菲尔德心中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如果这一次能够得到百分之四十五以上的普选人票,就不能认为是失利,因为民主党注定只能拿到白人选票。这已经说明有一半的白人,已经投票给民主党了。

“见到帕克尔法官亲自拜访,我甚至有种你才是我父亲竞选对手的感觉。”见到谢菲尔德想要起身离开,爱丽丝罗斯福展颜一笑道。

“你想的没错,我的公司和一些巨头的差距,比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差距小多了。”谢菲尔德停下来脚步道,“明天找个地方参加集会,我会让你认识到这一点。”

阿尔顿帕克尔的演讲在新奥尔良市政广场召开,而谢菲尔德则寻找了一处公寓楼的楼顶,向下看着下方的滚滚洪流,人头涌动的人汇聚成人流,朝着新奥尔良市政广场而去,从谢菲尔德位置看去,别有一番景象。

站在他身边的爱丽丝罗斯福,也在向下观望,不由得惊叹道,“这是多少人啊?”

“二十万人,新奥尔良人口的四分之一。”谢菲尔德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流淡然开口道,就在两人在楼顶看着这一幕的时候,两人上空二十多米的位置,出现了几个热气球,热气球上挂着支持阿尔顿帕克尔的标语长幅,十几米长幅的底端,正好在楼顶掠过。

热气球上的几个人,在上面拿着照相机,拍摄着二十万选民出动,聆听民主党候选人演讲的场景,不出意外这些照片将会出现在明天的新奥尔良晨报报道上。

整个市政中心广场周围的街道上,密集的人群人声鼎沸,就连站在楼顶的谢菲尔德一行人也能感受到这股噪音,但是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群,阿尔顿帕克尔却好像从来没有感觉,自己的状态有这么好过,声音也变得非常有感染力,并且因为曾经是法官,深知不同族群犯罪率的事情,以数据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没错。

“好!”每到阿尔顿帕克尔停下的时候,同时叫好的巨大声浪便响彻在市中心,虽然很多市民根本听不见阿尔顿帕克尔在讲什么,但是这种群体感染力却把所有人都笼罩在其中。

“路易斯安纳州的选举结果应该是已经决定了!”谢菲尔德伸手在愣住的爱丽丝罗斯福面前晃了晃,把总统女儿的神叫回来,问道,“感觉怎么样?”

第三百九十章 真正的考验

“仅仅就是呼吁白人权益,就能在南方制造这么大的反响?我是应该感到高兴,还是感到悲伤!”爱丽丝罗斯福沉默许久轻声道,“我以为南北战争早已经结束了。”

“它确实早已经结束了!但战争改变不了人们心中的认识,人在社会当中本身就是排外的。这就好像是我们在谈论民主,你闭嘴一样。”谢菲尔德耸耸肩无所谓的道,“选举本来就会带来这种问题。”

“我甚至有种我父亲会输的感觉!”爱丽丝罗斯福看着下方的人流,她也被二十万汇聚而成的人流吓坏了,这应该是第一次在选举当中,出现这么大的人群聚集。

哦!是嘛?谢菲尔德看着下方举手欢呼的人群,心里仍然波澜不惊,如果在这段时间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话就好了。可惜罗斯福的第一个任期躲过了这个时间节点,天时不在民主党这边。

不过谢菲尔德也知道心急没用,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能够达成部分目的已经知足。

至少今天发生的一切,已经把民主党这边的气势做出来了,一改之前民主党阵营当中的垂头丧气,一望无尽的人流,通过半空当中热气球上的航拍被记录下来。这种航拍照片,随后在新奥尔良晨报上刊登,马上就引起了各地亲民主党报纸的转载。

“整个新奥尔良的市民欢迎帕克尔!”“阿尔顿帕克尔在南方受到了无法想象的欢迎。”此类的报道出现在给第的报纸上,还有很多报纸使用,白人意识的复苏,来表明这一次破纪录的集会,阴阳怪气的用话术进行侧面报道。

当然这都是谢菲尔德本人的传媒报纸这么报道,在这一次的集会之后,民主党阵营军心大震,这让共和党方面在也坐不住了,普林策的纽约时报加入战局,纽约时报对东北各州有着强大的影响力,随后波士顿环球时报进行跟进。

认为民主党操纵族群问题是在小题大做,因为这次民主党释放排外信号太过于明显。已经贴近了族群问题的底线,这样共和党反而不需要提出什么,一点对黑人的承诺都不需要,只需要维持现状就行。

纽约时报还邀请了已经离开了里士满的杜波依斯,进行了一番专题报道,在面对纽约时报报道的时候,杜波依斯用低姿态的态度,表示黑人族群确实还有许多的毛病,需要融入主流社会,能够在伟大的国家当中立足,但是民主党不能剥夺这种权益,伟大的国家应该带有一丝宽容。

两党阵营的舆论到此,终于爆发全面的口水战,纽约时报的报纸,很快就以电报的方式,被传送到了橡树庄园。

“什么都不管,什么经济、大海军、托拉斯,我们什么都不提。只要我们不接招,这些问题的热度就起不来,我们就只提族群问题。”谢菲尔德穿着背带裤,手持高尔夫球杆,整个人身上穿着非常怪异,一杆将高尔夫球击飞,扔掉球杆吩咐道,“舆论上的口水战需要双方互相配合。”

“你只用族群问题做突破口,怎么赢?”身在虎口的爱丽丝罗斯福,伸手撩了一下耳朵上的发梢,显得分外妩媚,问出了实质性的问题。

总不能说比起赢,谢菲尔德更加注重族群问题吧?而且这些涉及到民生的问题,不提还好,提起来了民主党本就不大的胜利希望,说不定还会彻底葬送。这可都是共和党做的还不错的领域。

“爱丽丝,我这么做自然有我这么做的道理。”谢菲尔德不好承认自己是在碰瓷。但实际上就是,只提族群问题。是因为除了族群问题,民主党就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事情了。

也只有这个话题能够能在舆论上有来有往,舆论上的热度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有用的,至少会引起更大的关注。

实力不够怎么办?如果话题扩散到其他领域不是自找麻烦?实力是一切问题的根本,小米手机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其他分类当中,再不找一个热度最高的厂家碰瓷,热度一旦下来就真的完全没救了。

当然民主党倒是没有那个组装厂这么惨,族群问题虽然宣传上不太好听,但在合众国可以算是一张王牌,抓住族群问题,这就是一个势均力敌的较量,不是买办企业和行业巨头的碰瓷。

“老板,休斯顿已经准备好了!”杰斯拉大步流星的走来,有好的冲着爱丽丝罗斯福打了一声招呼,“我们的车队已经准备好,什么时候过去。”

“准备一艘船,我们坐船去。”谢菲尔德临时改变了路线。

首节 上一节 254/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求生记

下一篇: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