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766节
“你们能举五肢?那一肢在哪儿?”
“尿尿的呗。”
秦素珍楞了一下,随后脸一红:“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第1341章 起家的历程
万峰把车一直开到南湾厂里,下车后就带着他们挨个车间转悠。
正常情况下万峰都是先带人看摩托车车间,然后再看农用车车间。
但是今天他一下子把车开得深了,开到农用车这边来了,也就先从农用车车间开始了。
农用车车间的工作就是组装。
所有加工现成的零部件汇集到这里通过流水线作业组装出一台台的农用车。
这个车间一天能装出四十辆左右,农用车一年的销量在一万二千台左右,属于小规模经营。
农用车老没火起来有点出乎万峰的意料,虽然也没有产品积压但老像温吞水一样。
他预想中农用车替代上一世满大街四轮子的盛况并没有出现,大街上依然有不少四轮子突突突地跑。
难道是广告没跟上?
这种四轮农用车万峰根本就没打过广告,销量不火可能也和这方面有关。
待下一代的时候一定要打广告了。
南湾厂的农用车现在已经生产了几个型号了,虽然模样不同,但换汤没换药,发动机变速箱传动底盘没任何变化,就是车厢和驾驶室有了一些变化。
驾驶室的变化就是模样,车斗的变化则是加装了自卸。
农用运输车也该升级了,等龙江那边的事情结束就开始研究下一代的农用车,加大马力发动机加载重量加形势速度。
待下一代农用卡车成功后就开发小翻斗。
在组装车间转悠的同时,万峰已经粗略地制定出了卡车项目的前期发展计划。
农用车上的很多部件都是出自加工车间。
加工车间分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车间,按照分工的不同加工不同的零部件。
车间里喧闹异常,一台一台各种机床都在运转工作。
“真想不到,你的工厂已经有这么大的规模了,与你相比我们的生意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渺小。”詹红贵赞叹。
“什么生意都是从小东西做起的,谁也不可能一口就吃个胖子。”
“哎!小万,说说你起家时做的第一个生意是什么?我对这个比较有兴趣。”秦素珍想知道万峰最初是做什么买卖起家的。
“让你想一百个生意你也不一定想到我干的第一桩生意是什么。”
“没卖关子了,说说。”
“战备那年我母亲带着我和妹妹回到了姥姥家,我姥姥家在洼后住。过完年后我母亲带着弟弟妹妹回去了把我留在这里念书,我记得非常清楚,正月初八我母亲走的时候,偷偷地塞给我五块钱,我就是用这五块钱起家的。”
“八零年的时候五块钱已经不少了,我记得我那时只有过年的时候我妈才会给我五毛钱压岁钱,当时我感觉那是好大的一笔钱。”秦素珍也被万峰带的开始回忆往事。
“我就说女人办事不靠谱吗?你是问万峰干什么买卖起家的,这怎么开始忆苦思甜了?我比你大我小时候过年就一毛两毛的压岁钱我说什么了吗?”杨炮又跑出来怼秦素珍了。
“别打岔,让小万说。”王中海制止又要掐架的秦素珍和杨炮。
秦素珍狠狠瞪了杨炮一眼,该死的杨炮,老娘好像没得罪你吧,麻痹的怎么老找老娘的麻烦。
万峰接着说:“等我母亲走后我就到孤身公社…现在的孤山乡把这五块钱都买了小人书,第一批好像买了二十多本,不是没钱买而是没有那么多的品种,就挑出了二十多本,以后逐渐增加,最高的时候应该是有一百六七十本吧。”
“都买小人书了?你买那么多小人书干啥?”王中海插了一句。
“出租呀!一天一本一分钱,看得人非常的多,可以说那年过年洼后山后和洼前小孩的压岁钱大多都进了我的腰包。一开始一天就能赚出一本小人书钱,我用赚到的钱不断地补充,到开学的时候我已经有七八十本小人书了。”
“开学的时候学校让你租小人书吗?不会被没收?”
“你当我白痴呀,我不把书带到学校不在学校出租,学校要没收就得给我个说法,别以为我小就好糊弄。”
“从你现在的熊样我就能想到你小时候大概也不是善茬子。”
“就王中海和杨炮买游戏机那小子,那时我的小人书就在他家放着,后期都是他给我租的我几乎就不管了。”
“这个我们看出来了,你现在也这德行,什么买卖打开局面你就没影儿了,就像现在的基地都是你丈…。”
万峰赶紧咳嗽了一声。
“...都是张志远替你打理的。”说话的王中海生生把丈人改成了张志远。
对万峰的这个特点,这几个人都是有体会的,秦素珍和杨炮点头。
基地里的生意最近一年万峰就没怎么管,都是张志远和杨建国在管理。
“有人替我管理我为什么什么事儿都亲自管理,我这么多摊子都管我管得过来吗。”
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
“一分钱的生意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是呀!我就是从一分钱的生意开始做起的,接着我给当时崔屯一个玻璃厂收过碎玻璃,卖过冰棒鱼香瓜对联什么的,后来就给人家出主意建砖瓦厂分红抽成,然后就是鞋厂机械厂洼后大集一直到现在。”
平时万峰基本都没想这些东西,现在回忆起来才发现自己也干了不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