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2304节
“你找到盘振林了?”
“是呀。”
万峰就把和盘振林交易的事情说了一遍。
殷振飞听完后久久无语,眼圈有点湿润。
“这件事儿就像一个噩梦一样缠在我心里,这么多年来都快成一块心病了。我的家庭就是被它毁了,我很不愿意去回想当初这件事儿的点点滴滴。现在,我心里的这块石头总算的融化了,也许我该干点什么了,谢谢你小万!”
“殷总!你不用放在心上,小事一桩。至于你该干什么我倒是有个提议,我觉得你现在应该娶个媳妇了。”
殷振飞被万峰逗笑了:“我都多大岁数了还想这个。”
“不是没到五十吗?来得及,说不定还能生个一男半女的。”
殷振飞谈了华威的规划,他雄心勃勃地宣称从现在到年底要实现销售八千万元,实现利税两千万元。
就算新机上市卖一万元一台,八千万的销售额也要有八千台的销售数量。
这个任务有点艰巨。
但与销售数量相比,两千万的利润就保守了。
如果殷振飞正的能达到八千台的销售额,那利润可不止两千。
“新机上市可以狠点买,咱们的机器值那个价,但是一代的机器就要大点落价了,只要保证不亏本就行,它就是起个牵制对手的作用。”
对万峰的这个经营策略,殷振飞原则上表示同意。
万峰在这里待到中午,主要是和殷振飞交流了一些华威公司的发展计划,憧憬了一下公司的发展前景。
中午在殷振飞这里吃完午饭,万峰就启程离开深圳来到东莞。
来到时候因为时间紧张的原因,万峰等人没有在东莞停留。
现在有清闲时间到东莞来看看了。
张石阡像只辛勤的蜜蜂一样痛并快乐着。
四个月的时间,西湾厂已经生产出了五万多辆摩托,这些摩托只要才从工厂出车间就被经销商全部拉走,一台都不带剩的。
西湾厂的产量基本满足了整个东广省对摩托车的需求,并有少部分开始向复建和西广省蔓延。
西湾厂的设计能力是年产二十万台,但找目前的发展看,这个产量根本就达不到。
无他,配件跟不上。
配套厂商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也从建厂之初的四五家配套,发展到现在十六家配套。
同时还有六七家配套厂在建设。
但这依然远远不够,靠自给自足依然任重而道远。
大部分的零配件还是要靠车从将威运输。
只不过现在已经从单一的汽车运变成了火车运输。
火车运输因为要不停地进行编组,因此在汽车上未必比汽车快,但是在运量和运输成本上却是汽车无法比的。
这样就大大缓解了配角需求紧张的问题。
一辆摩托车几百个配套生产厂,东莞这里配套厂的数量还需要大规模的增加。
只有这里的配套厂能达到上百家,产能才会上去。
张春雷现在俨然成了发动机车间的骨干,张石阡现在对儿子能兢兢业业的工作,深感欣慰。
张石阡陪着万峰从车间出来一边走一边聊。
“冬天的时候,南湾厂就要安排90CC摩托的生产线了,明天春天正式开始投产,你这边大概要稍晚一些,争取明年五一生产怎么样?”
陈道现在正在和技术人员设计90CC发动机的生产线和整车的组装线,预计年底就能铺设一条。
90CC的样车也是经过了近一年的各种测试了,取得生产合格证不是问题。
因此明年三月下线不是没有可能。
“这么急呀?现在这AX100不是卖的挺好的吗?”
“别老看着眼前的利益,我告诉你,明年除了90CC的太子式和普通式摩托车要上市,还有踏板式明年底也有可能问世。”
南方明年就要引进90CC摩托的生产线了,南湾集团当然不能落后。
张石阡有些吃惊:“这么多品种呀?”
“当初建厂的时候我告诉你建那么多车间,你说用不了,现在该算算够不够用了吧?”
张石阡点头。
幸亏当初预留了一栋非常大的车间,否则生产线还真没地方放。
“所以!你这边的配套跟进的速度太慢了。”
“马上就好了,市里现在看到了摩托车的巨大市场潜力,已经出台了一些鼓励的优惠政策,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跃跃欲试了,估计年底会有几十家配套厂上马。”
这算是个利好的消息,只要政府支持,规模很快就会起来。
“那更好,但是质量必须要把严,这是产品的生命,不能有一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