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国 第340节
“燃儿,听到了没有?一千万给你,你去给为父开拓新蓬莱。三年之后,为父要看到产出,可能做到?”
一开始一直很活泼的朱慈燃这会儿反而安静了下来。他仔细思考了一会后苦笑道:“父亲,本来儿子就准备当个狙击手,在战场上看谁出挑就崩了他。谁知道您居然给我这么一个任务。这个,请给儿子三五天的时候,儿子写个计划出来,交给你审阅一下?”
“很好,这才是做大事的样子。那行,你先去准备吧。注意,这事暂时不要告诉你姐姐。据闻新蓬莱那里只有一些尚未开化,但是骁勇善战的土著。为父想着还是在本土给你姐姐找个夫家,就不让她去那里了。”
“是,父亲,儿子晓得了。”
安排好家事后,朱由校抬头看了看大厅里的座钟,然后站起身来,走到电话旁:“厂长嘛,我是朱由校,是,我回厂了。嗯,北京那边是这么个意思……对,我也觉得要立即召开厂务会。好的,那就晚上八点见。”
第七五二章 最大胜利保障
大明天启二十六年七月初五,南京,后湖,晚上九点。
后湖的小岛上,使用钢筋混泥土修筑的二十栋八层楼高的建筑里,全都灯火辉煌。透过建筑物的玻璃窗户,隐约能够看到一些晃动的人影。
“很好,非常好,彝仲啊,朕对刚刚入库的二十五年的黄册质量非常满意,你辛苦了。”
“臣谢过皇上的肯定,不过臣只是守库房的,制作黄册,还是各地官员监控得力。当然,这也少不了朝廷的重视。”
“哈哈哈,彝仲你谦虚了。黄册现在虽然是朝廷统一下发纸张,各地制作。但是运到后湖来了后,审核、编码、存放和日常管理可是你们的事情啊。朕方才花了整整一天的时候,抽查了上百卷黄册,全都数据清晰不说,便是往前追溯二十年,依然能够做到毫无差错。这一切,都是以你在内的历任黄册主官的成绩啊。”
在朱由栋做了皇帝后,特别是天启十一年的国家机构改革。南京已经没有了南六部和都察院等中央政府机构。但是作为国家的根基,黄册库,却仍然设置在了南京。
作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黄册库重建的皇帝,朱由栋对黄册库的重视程度是极高的。现在,黄册库的官员不再是由从七品的南京户科给事中主管。而是被朱由栋设置了一个“国家根基守护大臣”的从三品的官员专职对其进行管理。整个黄册库也被《皇明宪章》中国家机构设置一节里,明确的称谓国家根基所在。
如此明确的称谓,使得现在这个部门的官员门变得充满了自豪感,做起事情来也是理直气壮。
除了在职位和名誉上做了保证外。在经费上,朱由栋也相当的大方:黄册库不但在财政部有了单独的户头,这里的官员的薪资,也比同等级的官员要多出近一成。除此之外,黄册库也有专门的档案管理经费,每十年黄册入库的时候,黄册库征召南京中学的学生们入库整编,也有了充足的办公经费保障学生们的待遇了。
如此种种,使得黄册库的主官现在成了一个香饽饽。便是那袁崇焕,在蒙古区兵役局局长位置上带了十来年后,也曾返京多次活动,想要谋取这个“守根大臣”的位置。
可惜,朱由栋觉得袁大人的特长不在手而是在嘴。所以当人事部把袁大人推荐上来后,朱由栋根本就不考虑,直接把他派到新疆做了参政——你去那里发动嘴功,促进民族团结吧。
现在的守根大臣,是在历史本位面上,为南明政权奋斗到最后一刻的夏允彝——他的儿子更有名。
在夏允彝的陪同下,出了黄册库,迎着夜晚湿润却又凉爽的湖风吹了一会,清醒了一下因为高强度工作一天而有些昏胀的脑袋后。朱由栋转过身来,对着一直跟着他,配合他对黄册进行查证了整整一天的太子朱慈燚道:“如何?”
“父皇,儿臣从小就听老师、母妃讲述过您在冲龄之际,就发现了黄册的问题,并花了大力气重建这国家的根基。但那只是故事,只有真正来到这里,方才明白,为何这里被称为国家的根基。”
“你明白了就好。记住,只要这个地方不出问题,那即便是我大明未来在与西班牙的长期战争中一时遇到挫败,我们也能迅速恢复,并夺得最终的胜利。便是将来我大明获得对西战争的胜利,站上了世界之巅。只要这里还安稳,那我大明就能在顶峰站立很久而不是昙花一现。”
“是,父皇的谆谆教诲,儿臣记住了。”
“嗯,以后为父不在了,你记得也要带你的儿子过来,让他现场感悟国家根基的重要性。”
“父皇身体康健,说这话还是太早了。不过父皇放心,若他日儿臣主掌这个国家,定然要让我朱家的子子孙孙都记得这里,每一位有继承权的皇族,都必须在这里至少实地工作一天。”
“很好,若是你这会儿跪下去说什么父皇万岁啥的,为父真的就看不起你了。”说完这话后,朱由栋转过身来,对着夏允彝道:“彝仲啊,朕和太子都帮你白干了一天活儿了,能不能赏点晚饭?”
“哈哈哈,皇上这话说的臣都有些惭愧了。不过皇上,后湖长洲乃是放置黄册库的地方,是不能生火的。所以,还请皇上移步,到对岸用膳。”
“好,快快让他们把船开过来。哦,对了,彝仲啊,你儿子今年多大了?”
“回禀皇上,犬子完淳,今年十月就要满十三岁了。”
“朕听说此子极为聪慧,五岁能通读经史,七岁就能作诗歌,而且长得极为神俊。你且先走一步,给朕和太子安排好晚膳,另外再叫你儿子过来陪朕用膳,朕和太子先在长洲等你。”
“臣谢过皇上厚恩,那请皇上和太子先在这里稍待,臣尽快安排好诸事后再来接驾。”
看着夏允彝匆匆离开的身影,朱慈燚稍稍犹豫了一会,还是开口道:“父皇,我大明的天才少年不知凡几,为何您独钟此子?”
你不懂,那是夏完淳啊。那是写下“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夏完淳啊。虽然在这个位面,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但是穿越者的情怀和敬意,决不允许我对这父子俩视而不见。
看着朱由栋沉默不语,朱慈燚只好新开一个话题:“父皇,这次回京后,儿臣想去新疆走一走。”
“嗯,你也看出来了?不错啊。”
“谢父皇肯定。儿臣知道,三年后的大战,初始阶段可能是我大明与欧盟争夺印度,奥斯曼不一定会入局。但如果我们拿下了印度,或者在印度占据了明显优势,那奥斯曼人肯定会倾力援助欧盟。与其等我与欧盟双方气喘吁吁时面对奥斯曼人的生力军,不如等我与欧盟开战后,就直接从新疆发兵,通过陆军把奥斯曼人的主力吸引过来。
三年后,兰新复线肯定完工了。我大明的后勤保障问题不大。倒是奥斯曼,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如何从本土把军队和弹药物资运送到中亚与我决胜,这才是对方的致命伤。”
“很好。”满意的点头后,朱由栋道:“你能想到这一点,朕很高兴。那朕问你,你对我大明与欧盟争夺印度,可有信心?”
“这个嘛……儿臣在美洲与西班牙人缠斗多年,深知西贼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当然,我大明经营中南已经多年,从中南半岛出发,只要孟加拉湾制海权在我手上,后勤方面我们拖也拖死西贼了。可是拿下印度后,要想进攻欧洲,甚至西班牙本土,这就很难了。那时候的成败,未可知也。”
“不,你错了。”微笑着摇摇头后,朱由栋道:“在为父的盘算里,只要拿下了印度,我大明对欧盟,或者说对西班牙的战争,就稳操胜券了。”
“这?还请父皇为儿臣解惑。”
“呼~”长舒了一口气,朱由栋整理了一下思绪后道:“欧盟的核心是西班牙,而西班牙的历史不过才一百多年,比起我华夏,差得实在是太远了。他们没有秦皇汉武这样伟大的帝王,没有孔孟这样的先哲。这是他们面对我华夏时,最大的致命伤。
儒家虽然问题多多,但儒家坚持的文化认同和华夷之辩这两点,是儒家的精华所在。而从秦皇开始,汉高祖、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六位君王前赴后继,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我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大一统国家。从此之后,我华夏即便处于分裂时,各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也会发自内心的认为国家迟早统一,稍微有点才具的割据者,都会努力的想承担起统一国家的历史责任。便是一个乡间的老农,也知道天无二日,民无二君……
慈燚,你要记住,这两点,是我大明面对西班牙纠合起来的欧盟时,最大的优势!有了这两点,只要我大明自身不出问题,早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你看,就算当年西班牙的舰队都打进了南海,断绝了我大明的海贸又如何?他们四处发散传单,说只要为父退位,就与大明和平相处,恢复贸易又如何?除了极少数不要脸的商人做了内应外,哪个有分量的臣子或者巨商动摇过立场?这就是秦皇汉武和孔孟给我们这个国家留下的最大遗产,和最厚实的底气!
而西贼就不同哪。欧洲没有秦皇汉武这样的伟人,没有孔孟这样的先哲。他们没有中央集权,也没有文化认同。他们除了宗教,就只有利益。
现在,按照黎塞留的信件来看,西班牙正通过欧盟不断集权以便动员起更大的力量与我大明对抗。而这种集权,必然导致欧洲诸国的君主和以土地为主要财富的老派贵族,对那位菲利普的恨意愈发炽盛。之所以忍气吞声,除了西班牙的科技发达,装备领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欧盟内的诸多商人,尤其是利用新技术发财致富的商人,新贵族,以及这些商人、新贵族控制的工人、农民们对菲利普鼎力支持。
而一旦西班牙丢掉印度这个欧洲最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地。那我大明就可以用通商权换得欧洲的新贵族和商人们抛弃菲利普。这时候,欧洲人的表现,绝对不如我大明的百姓。只要朕摇动一下铃铛,那些新贵族和商人们,就会像狗一样摇着尾巴靠过来!
所以,只要拿下了印度,欧盟分崩离析就不远了。因为美洲丢了,印度丢了后。整个欧盟就只剩下一个非洲可以吸血。但是非洲?”
朱由栋摇了摇脑袋:别说这个时代的非洲了,就是21世纪的非洲,也远远比不上印度和美洲啊。
“慈燚,明白了么?只要拿下印度,再在陆路击败奥斯曼的话。那,我大明必然获得这场世界争霸的最终胜利!”
第七五三章 西路军的统帅
中华的著名诗人,很多时候,或者至少在其人生的某一阶段,往往都是现实生活的失意者。
杜甫的高产期在安史之乱后的流离失所,辛弃疾在北方沦陷区骑马提刀砍人时何尝有名词传世?便是大明的第一才子杨慎,不也得被嘉靖黑整了很多年后才能写出滚滚长江东逝水么?
具体到夏完淳来说,这个位面的大明虽然仍有强大的外敌。但是距离风雨飘摇、国破家亡、文化沦陷实在是太遥远了。估计夏完淳这辈子是再也写不出来那些慷慨悲歌,感人至深的诗句了。
所以这一天晚上的席桌上,长得一表人才的夏完淳虽然在皇帝面前表现也算不错,但距离惊艳还差得极远。但是这并不妨碍朱由栋的好心情,对夏完淳提出的完成南京中学学业后,到方山科学院深造的事情,也痛快的答应了。
用过晚饭,朱由栋父子当晚就乘船渡过长江,然后在江北坐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车——皇帝和太子同时出京,这时间是不能太长的。
在铿箜铿箜的声音中,朱由栋半躺在软卧上,对朱慈燚道:“你开府的事情筹备得如何了?”
“父皇,儿臣还是想把阎应元调回来,做詹事府的詹事。”
“不可。”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朱慈燚,朱由栋道:“阎应元的才具做詹事是没有问题的。但他现在在美洲做总委员,也是非常重要的。”
“父皇,说到美洲,儿臣看最近姑父送来的报告,说是西贼又在美洲增兵了?而且还出台了不少新政拉拢当地人?”
“这是自然。美洲是西班牙独占的殖民地,若是被我们占了还不抢回来。先不说贵金属和诸如橡胶、咖啡、可可这些特殊资源丢失的问题,便是他在欧盟内部的威望也很难维持,所以增兵是必须的。”
“那父皇我们是不是也要在美洲增兵?”
“当然要增兵,不过为父的意思是,不要增太多。这一方面,我大明的国力虽然雄厚,但仍然是有限的,大举增兵,分散了力量,不利于我们重点攻略印度的既定国策。另一方面,和印度比起来,美洲现在人太少,开发程度总体较低,而北美就更低,我们拿到了南美,暂时也就够了,想来西班牙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去全盘开发北美。这其三嘛,现在印第安人的汉化时间还太短,收到的成效还不够多。若是我们一鼓作气把西班牙人彻底从美洲连根拔起,那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印第安人?这印第安人没有了外敌,对我们的态度转变了怎么办?
所以,虽然黎塞留说菲利普动员了五个卡斯蒂师和十个日耳曼师,会陆续的抵达美洲。但我大明嘛,最多派五个师过去,然后把以前常驻美洲的三个师撤换回来休整。哎,士兵们离家多年,钱是挣了不少,可是不让他们回家在家人和同乡面前得到该有的荣耀,有什么意思呢?”
“父皇说的极是,南美的印第安人,起码有四百万,而且青壮比例极高,武装个二十来万完全不是问题。让他们的男子顶在第一线,我们的士兵在关键时刻参战一下也就是了,没必要为了印第安人的事情过多的牺牲我大明男儿的性命。”
“哈哈哈哈,这点你说得不错。”
“可是父皇,这和阎应元是否回国有什么关系呢?哦,父皇,儿臣知道总委员在美洲除了负责我大明士兵的思想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推进印第安人的汉化。但是这些事情,陈明遇、冯厚敦等人也能做得很好啊。”
“为父当然知道这些,但陈、冯二人忠义足够,可是在组织协调能力上比起阎应元还是多有不足的。”
看了一眼仍然不太服气的儿子,朱由栋苦笑道:“为父不是孙权,立了太子后,不管朕心里对皇后、慈焱有多过意不去。但是在明面上,为父不会像孙权那样,让太子和其他亲王享受同样的待遇,以此给群臣造成太子之位还很虚悬的错觉……你做了太子后,慈焱必须离开本土。这一点,慈焱自己也认识到了,前些时日他主动找到朕,请求外放。”
“二弟是要去美洲吗?”
“他一开始给朕说的是想去非洲。不过嘛……”
说到这里朱由栋无奈的摇摇头:慈焱这孩子面上看来依然是乐呵呵,但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心想着自己的大哥靠着在美洲的表现登上了太子之位。那自己干脆去非洲,把欧盟诸国的殖民地也给彻底搅乱。可是非洲那群黑叔叔?
没看到后世的南非,早年实行种族隔离,由白人统治的时候。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政治稳定,治安也不错,是非洲的唯一发达国家。等到白人们迫于国内外的巨大压力,被迫结束种族隔离将国家大权交给黑叔叔们后。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以称砣落地的速度一泻千里,然后贪腐横生,治安混乱,经济总量表面上看起来在非洲还是第二,只是退了一位,但是人均收入却降到了非洲第七。而更恐怖的是,当家作主的黑叔叔们除了少数权贵大发横财外,绝大多数国民都生活在了赤贫线以下。抢劫频发、艾滋泛滥,核武器没有了不说,便是核电厂,也因为白人精英的离开而关闭了……
所以,黑叔叔们和此时尚未完全拉丁化的印第安人可不一样,那是不好带,也带不好的。作为父亲,朱由栋怎么忍心把自己的儿子推到那个注定无法取得成功的火坑里去?
再说了,朱由栋从始至终都没有和整个欧洲打生打死的想法:打散欧盟,让西班牙人把菲利普交出来就行了。在这个目标下,实在没有必要去捅欧盟内除西班牙外,其他诸国的共同殖民地非洲啊。
“朕否了他去非洲的想法,他将作为你的接任者,去美洲担任我大明皇室的代表和军队的总委员。阎应元在做过你的副手后,将继续做他的副手。”
说到这里,朱慈燚就完全懂了。
现在,大明美洲督师是卢象升:这是驸马爷,是他和朱慈焱的姑父。对这两位皇子,既然皇帝已经定下太子,而且事先也跟长公主打好了招呼,那卢象升的立场也是清楚的。但,他虽然支持皇帝的决定,承认朱慈燚的太子地位。可是慈焱一样是他的侄子辈,要他把慈焱当做贼防,估计是很难的。
而现在美洲明军的主要将领,是曹变蛟、李定国、张煌言等人。前者是朱慈焱幼年时的侍卫长,后两者是朱慈焱的同学。在感情上,天然的靠近朱慈焱——这么安排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朱慈焱是要接替朱慈燚担任美洲总委员的,在军队里没有他自己的班底,他做不好这个总委员。
如此一来,为了防止宋王殿下在美洲玩出幺蛾子。那就必须要有一个绝对忠于朱慈燚,本身才具又非常突出,在美洲深的当地民心的干才留在那里,待在朱慈焱的身边——没有谁比朱慈燚一手简拔起来,办事极为干练的阎应元更合适了。
“你想明白了?”
“是,儿臣想明白了,父皇的一番苦心,儿臣深为感动。”
“哎,都说天家无情,可朕也是做父亲的,怎么可能真的对儿子们一点感情都不讲。你是太子了,慈焱作为嫡子留在国内是不行的。而且他未来的封地在南美,早点过去熟悉情况也是应当。但他在美洲,要安排支持他的人,也必须得有人看着他……”
“父皇的辛苦,儿臣,儿臣真是……哎,虽然知道这不可能,但还是真的很想回到以前小时候与慈焱亲密无间的样子。”
“怎么可能,人长大了,总是有利益纠葛。更何况是储君的位置?好了,你也别太伤感。回了北京后,跟朕见两个人,然后你带着他们去新疆。”
“见两个人?啊,儿臣明白了。”
限于这个时代的工程学、材料学还未发展到很高的程度。所以这时候大明还不能像后世的大天朝那般,随随便便就在长江上拉出几百道桥梁。故而此时大明的铁路,到了长江后,要么乘客下车坐船渡江,要么通过火车渡轮进行摆渡。
不过到了江北,坐上两京铁路的专列后,这回程的速度就很快了:由于是皇帝专列,不用等待、避让其他列车。所以全程十六个小时足矣,大大的超过了现在的海船速度。
于是,到了第二天傍晚,朱由栋父子就出现在了北京紫禁城的乾清宫。
“臣李自成、张献忠,拜见皇上,拜见太子殿下。”
“两位将军免礼,请坐。”
“谢皇上。”
四人坐定后,朱由栋微微一笑:“回来这大半年,休息得可好?对朝廷给你们的庄子可还满意?”
“臣谢过皇上,臣最近这大半年,除了在米脂老家皇上赏赐的庄子里陪伴家人外。也曾带着几个在美洲征战多年的弟兄四处游览。不管我们走到哪里,只要对方一看到我们胸前挂着的美洲解放勋章,无一不是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很多商家都给我们免除各种费用……臣等知道,这都是皇上没有忘记我们在美洲的付出,在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导,给了我们如此多的荣誉。臣,一直都希望有机会能够当面向皇上表达感激之情。”
“哈哈哈,慈燚哪,这位高举火把在美洲面对土著女子时是不是也这么能说会道?”
“父皇,李将军在美洲还是很得当地军民之心的,至于那里的姑娘,呃,李将军带回国内的就有四个吧?”
“太子明察秋毫,臣惭愧。”
“哈哈哈,只要你情我愿,朕才懒得管呢。那口吐芬芳,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