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全球战国

全球战国 第355节

所以两人一合计:向西,让敌人跟着咱们跑,把敌人的炮兵部队拖掉队了再说。

作为只是在皇家军事学院短期培训了大半年,而且主要学习的是个人军事技能以及游击战的李、张来说。他们现在率领大兵团作战的本事,那都是在美洲的十多年里自己慢慢的摸索出来的。所以这两个家伙脱离了孙传庭的掌控后,打起仗来,几乎没有什么章法,都是打到哪儿才会想到哪儿。

就这么向西跑了很长一段路后,两人一合计:都跑了这么远了,眼看卡拉库姆沙漠就在眼前,干脆我们进沙漠里去吧。然后切断侯赛因集群的补给线,让他们在沙漠里渴死!

有了这个想法后,李张二人就从一路裹挟的当地居民中选了一些人出来,让这些人做向导,先期派了一个小分队,进入了卡拉库姆沙漠。

卡拉库姆虽然是面积达到三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大沙漠,但此地西、北是阿姆河,东、南是波斯高原(有雪山)。所以这个沙漠里的绿洲其实很不少。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就在这些绿洲里面挑了一块叫做哈基姆的绿洲:这块绿洲距离阿姆河畔二百六十公里,距离其他最近的绿洲也有近两百公里。只要明军能够守住这块绿洲,侯赛因集群的后勤给养马上就会出大问题。

在这块绿洲上,原先生活着两千多土库曼人。李过率领一个营的士兵来到这里后,就将这两千多土库曼人全都赶走了:此地的水源虽然充沛,但要供养六七万军队也是很困难的,能减轻一点负担就是一点。当然,这些原住民不能向东走,只能向西去寻找最近的绿洲,指望那里人能够救济他们。至于说他们能不能走到,这个嘛,李过就懒得管了。

在十月一日的查尔朱会战中,李自成和张献忠面对已经没有了重炮支援的侯赛因集群,仍然在激战数小时后故意战败。趁着战场面太大,以及骑兵们在互相凿穿后战场位置的变化。使得李自成的步兵队与张献忠的骑兵队,不着痕迹的,很自然的分开了。

之后,李自成吊着侯赛因一步步的向哈基姆绿洲撤退,成功的把侯赛因牵到了沙漠深处。而李过已经在哈基姆绿洲建立起了简单的工事,就等着侯赛因的大军前来围攻了。

可是,眼看着计划就要进行最后一步,你们居然不来了?

说起来,作为当年跟着黎塞留一起取得耶路撒冷大捷的领兵大将,侯赛因如何不知道“示敌以弱,诱敌深入”这样的套路?可惜,正所谓“当局者迷”。在北线孙传庭的主力兵团已经展开对撒马尔罕围攻的情况下,他实在是太想彻底歼灭李、张支队了。

两次大规模战斗均获得胜利,无数次的小型战斗也以胜利居多。现在,敌人被迫进入了沙漠,已经无法再进行机动作战。此时不冒一点风险,深入沙漠里将其完全歼灭。还等着自己撤军后,敌人又卷土重来踢自己的屁股吗?

可是,瓦伦斯坦的一封电报,很快就让其冷静了下来。

在这封电报里,瓦伦斯坦除了反复示警外,就着重指出了一点:沙漠里作战,水源至关重要。敌人若是抢先一步拿到绿洲,你一时半会攻不下来,后面的运输队又被敌人的骑兵干掉。那,你的大军将会彻底崩溃。

看完瓦伦斯坦的电报,侯赛因当场冷汗直流:他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十月一日那天的查尔朱会战,中国人的骑兵是和自己的步兵反方向逃跑的!

九日接到电报,侯赛因反复思索,尤其是前方斥候回来报告,说中国人真的盘踞在一个绿洲里修筑防御工事后。侯赛因彻底接受了瓦伦斯坦的意见:追击敌人步兵的事情先放一边,稳固了自己的后勤再说。

可惜他倒是想明白了,但是他麾下的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却不干了:一路行来,他们看到了太多因为被中国人搜刮后,失去了所有的粮食和大量的牲畜,被迫流离失所的同胞了。这些战士之所以最近这一个多月打仗如此勇敢,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自己同胞的惨状给刺激到了。

现在,眼看那些来自东方的魔鬼已经被我们赶进了沙漠,覆灭就在眼前,你说停下来就停下来啊?

不光是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不干,就是侯赛因自己率领的部分奥斯曼人也不干:敌人已经多次战败,这会儿盘踞在一个绿洲里,是完全无法机动了。只要我们能够迅速的拿下这个绿洲,不就彻底胜利了吗?在这个时候全军撤退,岂不是前功尽弃?

至于说我们能不能拿下这个绿洲?嗨!自九月初从撒马尔罕开出来,一个多月来打了那么多场仗。中国人什么时候赢过了?只要他们无法机动逃窜,我们奥斯曼的勇士,一个冲锋就把那个绿洲拿下来了。

然后侯赛因集群就在沙漠里吵吵闹闹了大半天,整个10月10日,仍然高达13万规模的大军,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就在沙漠里浪费了将近一整天。

10日晚,被迫作出妥协的侯赛因定下调子:对中国人的步兵队伍,继续进攻。但是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的骑兵要东返,保证本方后勤队伍的安全。

11日,在清点了随军物资,尤其是了解到随军的清水仍有五天的量后。万般无奈的侯赛因开始率领9万余奥斯曼步兵进攻李自成以六万余人守御的哈基姆绿洲。

一开始进攻的时候,奥斯曼各军的将领们明显感到,对面中国人的战斗意志很强,火力也很猛,一时半会还真的攻不进去。

不过这不要紧,困兽犹斗嘛。敌人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怎么可能不拼死作战呢?没事,暂且退下来,休息一下再进攻。

11日下午,奥斯曼人再次组织大规模进攻,可是仍然攻不进去。到了晚上,身在包围圈里面的李自成反过来组织精锐对他们发动了夜袭!

这,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中国人的战斗力突然变得这么猛?

“哈哈哈,以前要示敌以弱,引诱着你们一路西进,老子和老张都是收着打,生怕把你们吓坏了,不跟着老子走呢。哎,诈败了这么多次,总算是能全力作战了,真是不容易啊。”

相比起愁云密布的奥斯曼军营,此时在哈基姆绿洲的李自成,心情就很愉悦了:哎,这就对了嘛,老子花了一个多月的功夫,狠心付出两万多人的损失,才给你备好这一桌子菜,你总得多少吃点,才是对我这个厨子的尊重啊。

少少的泯了一口水,李自成让这一小口在嘴里停留许久,充分的湿润了口腔后才吞了下去。然后道:“目前将士们喝水没有问题吧?”

“叔,没有问题。这块绿洲,虽然以前只供养了两千多土库曼人,但是也同时供养了上万头牛羊,这些牲口才是喝水的大户。现在我们不但把这些土库曼人全都赶走了,大军入驻此地后,我们也把这些牛羊全都杀了。所以,六万五千余人喝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刚刚侄儿才去军需处那里去看了,军需官给侄儿保证,每天,每个将士能够保证五杯水,约莫一公斤。”

“那倒还是不错。”听完李过的报告,李自成又端起水杯,顿顿顿的大喝了一口,然后长出了一口气:“看来饮水是没啥问题了,我们的守备呢?”

“叔。”说到这个,李过明显来了精神:“奥斯曼人的士兵打仗还是不错的,足够勇敢,单兵战力也还行,就是这战术比较僵化。现在双方都没有炮兵了,这些家伙的步兵进攻,还是按照以前大炮轰完步兵冲的模式来进攻。虽说勉强算是散兵线,但是和我们以班为冲锋单位比起来,他们的兵力密度太高了,完全就是一群活靶子。总之,今天打了一天,各方统计下来,我们至少击毙了对方三千多人,伤员被拉回去的还不算。我们的损失不到六百。叔,你选的那些火力点,可是太毒了,刚刚卡在敌人的进军线路上。”

“哼,老子以前在安第斯山脉的时候过的日子苦啊,经常都要在没炮的情况下与敌人的优势兵力纠缠,这样的守御,老子最擅长不过了。我们的弹药呢?”

“没有问题,我们一路行来,所有的畜力除了张献忠那边骑兵的战马外,马、牛、骆驼,全都用来运载弹药了。所有的粮食都是现打现吃……按照今天这个战斗强度来看,我们的弹药十天内是足够的。”

“很好。”听完李过的汇报,李自成彻底的轻松了下来,他也不脱衣服,直接的倒在了行军床上:“没其他的事情你就先下去休息吧,老子昨晚亲自率军夜袭,这会儿困了,先补个觉。”

李自成这边是轻松了。但是不远处,侯赛因的大营内,气氛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我早就说了要撤退,你们不听。现在好了吧?打了一天,损失了那么多士兵,结果呢?现在,我们的部队里只剩下了四天的水量。四天!我们距离阿姆河有两百多公里,而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又带走了近乎所有的牲口。四天时间,靠着我们的双脚,根本无法走到阿姆河!如果你们明天还不能把这个绿洲打下来,那就全都不要喝水了!”

“阁下。”一开始叫嚷着敌人不过如此,我们必定一鼓而下的奥斯曼将领们这会儿已经完全没有昨天的嚣张了。在互相看了看后,一个资历最浅的师长张嘴道:“那些东返的土库曼人和乌兹别克人呢?他们应该能够护送我们的后勤补给队伍对我们进行补给吧?我们昨天派出去寻找另外绿洲的小分队呢?他们没有回音?”

第七八二章 北线归于平静

“嘣刷刷刷”

“唏律律”

“啊!”

10月12日清晨,在距离阿姆河畔约莫六十公里的地方,一场传统的骑兵大战正在展开。交战的双方,一方是张献忠率领的以蒙古族士兵为主力,夹杂一些维吾尔、哈萨克士兵,骑着矮小蒙古马、稍微高大一点的哈萨克马的六万余轻骑兵初始兵力7.5万,一方是赛义德和哈西姆率领的,以土库曼族、乌兹别克族为主,夹杂少量奥斯曼传统的西帕西战士,骑着相对高大的阿哈尔捷金马、阿拉伯马的四万两千余胸甲骑兵初始兵力5万。

因为穿越者们把这个位面的科技树点得奇形怪状:冲锋枪都出来了,但坦克却迟迟没有出来。所以到了现在的1647年,骑兵在三大国的军队里,仍然有一定的地位,并始终保有一定的数量。

但,到底是冲锋枪都出来了。所以,这个时代的骑兵作战,往往是双方先对冲,在冲锋的过程中打光一个弹夹,然后再用马刀决胜负总的来说,还是传统打法占主流。

这样的打法,在前面的一个多月里,张献忠的骑兵队很是吃亏。李自成的步兵到有可能是诈败,但张献忠的骑兵一般都是真败,战损比一直都很难看,几乎都1:2了没得办法,在马种上,大明的骑兵太吃亏了。这也是侯赛因敢于留在沙漠里围攻李自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方的骑兵强于对方的骑兵,可以有效保障本方的后勤线路。

可是在12日清晨的这场战斗,局面却完全反转了过来。

12日清晨六点,高纬度地区的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张献忠率领的骑兵就主动对土乌骑兵部队发动了攻击。而兵力虽然处于劣势的土乌骑兵,也毫不畏惧的与对方开始了对冲。

在双方远远的打完一轮子弹,举着马刀互相完成第一次凿穿后,大明这边掉下马来的骑士仍然高于乌土骑兵。但是当双方厮杀了一个多小时,太阳完全升起来,大家的视线都变得良好后。乌土联军这边的指挥官赛义德和哈西姆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怎么回事?怎么今天打了一个多小时,双方反复凿穿七八次后,我们的士兵掉下马的数量比对方还多?

“一群蠢货,老子的蒙古马,矮是矮了一点,可它们吃苦耐劳啊,可以持续一个多月高强度行军后仍然保持基本的奔跑能力。你们的大马,是,短途冲刺能力是强,也比我们的蒙古马高大得多。可是他们的耐力明显不如我们嘛。更不用说,昨天你们走了一整天的沙漠,而老子是在阿姆河畔休息、喂马将近十天了。”

是的,作为半野生的蒙古马,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托着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契丹以及蒙古,那么多的草原民族纵横一时。靠的从来不是什么高大威猛,最主要的,便是吃苦耐劳。

在双方高强度的拉锯一个多月后,乌土骑兵的战马其实早就到了极限。更遑论张献忠的骑兵是以逸待劳的休整了近十天?

所以,在双方激烈的反复冲刺一个多小时后,乌土联军的大马们慢慢的开始跑不起来了。而矮小的蒙古马,依然精神抖擞,维持着可观的速度。

等到早上八点多,太阳完全升起的时候,蒙古骑兵们居然在这片偶有杂草的荒漠里,玩起了他们的祖先威震欧亚的曼古歹战术。

此时的乌土联军座下的战马,已经完全跑不动,冲不起来了。面对且战且退,不断远程弓箭攻击的蒙古骑兵,骑着高头大马的乌土两族战士,完全成了待宰的羔羊……

上午九点二十分左右,乌土的骑兵阵列开始崩坏,先是少数,然后是越来越多的骑兵开始溃逃。短短的十多分钟后,还剩下三万多骑兵的乌土联军,完全溃散了……

然后等待着他们的,就是胯下战马不断的倒毙,以及蒙古战士们轻松的收割首级。

赛义德和哈西姆在溃逃的过程中,还是厚道的给侯赛因发了一道电报:骑兵战败,后路已断,请阁下早作打算!

九点四十分,侯赛因收到这封电报,还没有从巨大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又一封噩耗到了:今日上午,敌军突然出现在杜尚别,没有正规守军的杜尚别,陷落了!原先驻守杜尚别的五个师被调到了撒马尔罕。

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圈套!狡猾的中国人多次诈败,一步步的把我引入沙漠。而东边的中国军队主力,看似如同蜗牛一般慢慢的爬到了撒马尔罕,展开了毫无力度的攻击。原来,人家早就分出一支精锐,去袭取了杜尚别!

别看杜尚别身处群山之中,后勤保障线路看起来无比困难。但是,杜尚别陷落后,中亚的这支中国军团,就彻底的打开了通往阿富汗的通道。而阿富汗的普什图人,虽然帝国给了他们独立的地位,但是这些年,帝国对他们吸血吸得极很,普什图人并不喜欢奥斯曼。而如今悬挂在普什图人头上的杜尚别被中国人拿到了,那未来普什图人会对帝国采取何种态度,还用说吗?

想清楚了这些的侯赛因一时之间心灰意冷到了极处,都有给自己来一发彻底了断的想法了。

不过,到底是经历过多场大战的军人,在短暂的沮丧后,他很快强打起精神,开始连续下达多道命令。

首先是给德黑兰的中转站发电,让他们向伊斯坦布尔的大维齐汇报此地的战况。侯赛因很坦白的表示,本集群现在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如果大维齐的援兵来不及,也请一定提前派兵入驻波斯,防止孙传庭兵团进入波斯,扰乱帝国目前最富饶的殖民地。

然后是给开伯尔的瓦伦斯坦发电:伯爵阁下的战争嗅觉比我灵敏多了,可惜我没有听从您的建议。现在,战局急转直下,伯爵阁下如果要北上支援我,请尽快来撒马尔罕与我会师,我将尽最大努力把现在剩下的八万多奥斯曼士兵带回去。但是,杜尚别丢失后,普什图人的态度将会发生转变。伯爵阁下不管是留在开伯尔,还是要北上,都要注意普什图人。

接着,他喊停了麾下军队对哈基姆绿洲的进攻,然后命令全军,清点行装,尤其是把军队里还能喝的饮用水全部集中管控起来。然后安排两个师交替断后掩护后,率领剩下的部队,坚定的开始东返。

……

10月16日的清晨。

一个嘴唇干裂,双眼干涸,连转动眼珠都生涩无比的奥斯曼士兵,在朝着麦加的方向做出一个祈祷的动作后,无声无息的倒了下去。

此时,距离侯赛因率领奥斯曼八万多大军东返撒马尔罕,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天。这支军队距离阿姆河畔,还有二十多公里。

人类的双脚,根本就不适合在沙漠中行走。那些在21世纪有过沙漠生活经验或者去沙漠旅游过的人都知道。在沙漠里走路,可比在一般地面上走路费力多了。所以当初从十月一日的查尔朱会战结束后,李自成走走停停,花了十来天的时间,才把侯赛因部拖进了沙漠深处不过两百余公里。而现在侯赛因要走回去,更不是短短的四天就能走到的。

更让人焦虑的是,虽说启程的时候,侯赛因的部队里有四天的水量。但是这急行军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在干燥的沙漠里急行军,就更耗体力,也更耗水。而且清水这个东西,时间长了它是要变质的!

所以,在14日的晚上,侯赛因部就实质上断水了!

人几天不吃饭还能勉强支撑,但只要超过三天不喝水,那是必死无疑。而喝了不干净的水,导致剧烈腹泻的士兵,当然会死得更快!

从15日的下午开始,就陆续的有士兵掉队,然后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头朝麦加方向,绝望的死去。

到了15日的晚上,开始有士兵主动脱离队伍,朝着后方不过距离本方殿后部队一两公里外的李自成部投降。

是的,从15日的中午开始,李自成部就出现在了侯赛因集群殿后部队的视线中。大明的士兵们也不进攻,就一手端着枪,一手揣着行军水壶,冷漠的看着前面不断倒毙的奥斯曼士兵。而此时的奥斯曼军队,只是麻木的朝着阿姆河方向前进,对于出现在自己后方的敌军部队,完全不管不顾了。

就是如此安静、冷漠、残酷到极致的旁观行军整个下午后。到了晚上,终究还是于心不忍的李自成下令对掉队的奥斯曼士兵进行救治。这个口子一打开后,主动掉到最后,然后朝着大明军队投降的奥斯曼士兵越来越多。只是短短的15日一夜,李自成部就收容了近两万俘虏。

16日的下午六点左右,只剩下四万余人的奥斯曼军队来到了距离不过阿姆河两公里的地方。此时,空气中的湿润度明显提高,脚下的土地也有了青草,无数的奥斯曼士兵奋起最后的力气,拼命的挖掘脚下的泥沙,想要从地下掘出水来。然而,就在此时,张献忠的部队堵在了他们的前方……

16日夜间七时许,在经过短暂的交涉后,侯赛因孤独的转身向后,进入李自成的队伍里向李自成投降。自此,自九月初从撒马尔罕开出,初始兵力高达15.5万人的侯赛因集群,全军覆没。

23日,李自成、张献忠的部队压着六万多俘虏,来到了撒马尔罕城下。在与孙传庭主力会师的同时,也让城内的守军彻底绝望了。

24日,撒马尔罕开城投降。整个奥斯曼的中亚军团,至此不复存在,这次规模宏大的战争,至少是北线,暂时的安静了下来。

第七八三章 毕其功于一役

由于大明暂时还没有成熟可靠,可以长距离发射信号的无线电。所以大明的工兵们,一般都是部队行进到哪里,就把有线电报桩给架设到哪里。不过,在很多地形崎岖的地方,大明工兵们的架设速度,远远跟不上明军的前进速度。至少在中亚这一线,孙传庭都和李自成、张献忠在撒马尔罕会师了,明军的工兵们才把有线电报桩子在安集延铺好。

靠着人力从撒马尔罕跑到安集延,再从安集延发报到莎车,再到北京,再由北京转到仰光。在反复的收报、解码,重新发送,再接受解码……朱由栋收到中亚彻底底定消息的时候,已经是11月2日了。

“很好,非常好,朕实在是没有想到,孙传庭、李自成、张献忠他们表现得如此之好。这么快就把奥斯曼的中亚集群给消灭了。”

“皇上,孙伯雅他们这一仗真是打得漂亮,外线作战,还能充分的调动敌人。而且在地理的利用上,以客军之姿,比打主场的乌土两族军队还要熟稔。臣等真是佩服不已。”

“哈哈哈,这些人可是在美洲锻炼了那么多年,有此表现,虽然惊艳,但也不足为奇。而且你没看到嘛?这一仗打下来,他在夏天好不容易翻越天山囤积起来的物资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要不是奥斯曼人的武器制式和我们大明是一样的,说不得,他就没有弹药了。其实,还是险胜啊。”

“说到这个,是臣等最佩服皇上的地方。二十多年前的欧奥大战,皇上力主援助奥斯曼,结果奥斯曼为了把我们的援助武器拿来就用,直接和我们统一了武器规格和参数。现在看来,皇上当年的施舍,注定了奥斯曼要在这里还给咱们啊。”

孙传庭的电报很长,除了详细汇报中亚战事的过程外,也报告了满桂集团军的动向:满桂派出的藏族士兵,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爬涉后,有两组人员成功的找到了孙传庭的主力。

然后孙传庭向朱由栋报告说,目前,由于天山那边已经大雪封山,本集群的后勤补给已经暂时中断。虽说拿到了大量的奥斯曼人的武器,在弹药这一块上不用担心什么。不过这粮食啥的,就真的有些困难了:毕竟,前些时日李自成、张献忠把这块土地祸害得不轻,大量的本地居民对大明军队的观感极差,把有限的粮食都藏起来了。

而且大明这一次还抓了这么多俘虏,为了以后征伐奥斯曼方便,又不能一杀了之。所以现在大明的中亚集群最头疼的便是粮食问题。

最后孙传庭表示,鉴于现在满桂被困在开伯尔,而本方又缺粮食。所以,本集群的下一步进军目标是走阿富汗南下,沿途找普什图人弄些补给,之后就去给满桂解围。与满桂汇合后,再确定下一步的行止。

对中亚集群,朱由栋是放心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就是哪种在任何逆境都很不容易被打死的小强。有孙传庭管着他们,保证这两个家伙不乱来就行了。但是这个集群毕竟离自己太远了,一旦离开撒马尔罕南下,天晓得工兵队们啥时候才能把电报杆架到阿富汗和开伯尔:这一块地方的地形都不好施工啊。

“长庚(宋应星)啊,傅山那边的无线电进展如何啊?”

“皇上,军方这次提供的实物几乎是完整的,青主已经找到了关窍所在。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仿制成功了。另外,孙伯雅他们不是在中亚缴获了大量敌人的电台么?方山那边已经派出无线电研究室的其他人员,往中亚赶了。就是这个季节,路不太好走。估计还得一段时间后才能用上。”

“没事,我已经回电孙传庭,让他把奥斯曼军队的电报班利用起来,争取早日实现直接联系。”

“皇上这个安排很好,我们的科研人员去了那里,有奥斯曼的专业人员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首节 上一节 355/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之下

下一篇:重生寡头199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