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国 第6节
“说到孩儿们里面聪明伶俐的,学生倒是有个人选。有个孩子,叫曹化淳,北直隶武清县天津人。今年十五岁,入宫有三年了。三年来,这孩子学什么东西都很快。一手楷书已经很有点章法了,琴棋书画也都会一些。本来学生是准备让这孩子在内书堂再多学几年,以后可以进司礼监的。既然师父都这样说了,那学生就把这孩子提前提溜出来吧。”
“嗯这个孩子咱家也是听说过的,可以。不过这孩子年纪还是小了一点。太孙身边,得有个年纪大一些的,偶尔有个肩挑背扛的事情,也算有个支应嘛。”
“呃说到这个。”王安很是疑惑的表情道:“师父,太孙殿下直接找学生点名要人。”
“哦?”陈矩的兴趣一下子就起来:“是谁?”
“此人姓李,名进忠。北直隶肃宁河北沧州人。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
“此人进宫多少年了?品行如何?”
“说来也蹊跷得很啊。殿下提出这个人后,学生去认真的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此人早年乃是一个泼皮,沉迷于赌博。在牌桌子上居然把老婆女儿都输了出去。最后走投无路,自刑后入宫此人现在在直殿监做洒扫事宜”
“嘶如此品行败坏、心狠手辣之人,怎么就被太孙看中了呢?而且这直殿监的人,太孙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个”
“罢了,殿下虽然只有四岁,但绝不是一般人,既然太孙亲口提出要求,那就按太孙说的办吧。”
“是,如此,就还差一名陪读了。”
“你手里有没有七八岁的孩儿啊?”
“学生这边主要是负责伺候千岁爷一家,七八岁的孩子怎么行?所以是没有的。”
“嗯,那咱家给你个人吧。这孩子叫王承恩”
“栋儿,这些就是内阁为你选定的侍讲人选,你可以找个时间,让他们过来试讲。这些呢,是大内为你选定的在你身边服侍你的人,有没有不喜欢的?不喜欢的为父让他们换。还有这李世忠,是你的侍卫统领。剩下的李纯忠,是李成梁的第八个孙子,今年六岁。张世泽,是现任英国公张维贤的嫡长孙,今年也是六岁。这两位,加上大内选送的王承恩,是你的伴读。”
“嗯”低着头很是仔细的审阅了一遍名单后,朱由栋抬起头:“父亲,内阁选派的六位先生都是极好的。试讲、选拔什么的就不必了,让他们一起做孩儿的老师吧。至于大内选定的下人,这个也不必调整了。陪读嘛,也不必更换了。不过孩儿还有一个请求。”
“你说,你说,只要不是太难做,为父怎么也替你办到。”
“多谢父亲。父亲,当今之世,世人已经知道,我大明并非这世上唯一先进之国家。数万里泰西之外,也有明不输于我大明的诸多强国。两年多前,西洋教士利玛窦入京,其献给皇爷爷的两座自鸣钟,至今我大明的工匠都无法复制。由此可见,大明之外的明,也有其独到、先进之处。孩儿以后是要辅佐父亲治理这大明的,所以,大明之外的学问,孩儿觉得,还是早些接触、学习的好。”
“我儿说的有理,那么,为父就为你延请那位叫利玛窦的泰西僧侣也来做你的侍讲?”
“非止如此。那利玛窦到底是西洋人,孩儿听说,今年的二甲进士里,有一人叫徐光启的。与西洋僧侣早有来往,所以,父亲不妨将此人也一并纳入侍讲人员当中。”
“这如此一来,我儿就有八位老师了。你可应付得过来?”
“呵呵呵,父亲放心。你看咱们慈庆宫里的王公公,早年在内书堂里也号称聪慧异常,但是教孩儿不过一年”
“好了好了,为父知道我儿天资奇高。嗯,八位老师的事情,为父一定给你安排好,但是以后我儿千万切记尊师重教,不要妄自尊大。”
“孩儿晓得了,多谢父亲。”
第十二章 孤的元从班底(四)
“臣等拜见太孙殿下。”
“诸位先生免礼。”
万历三十三年1605正月初五,在短暂的春节假期结束后,经过多方势力反复协商、妥协,最后得到认可的八位侍讲,来到慈庆宫拜见朱由栋。
由于已经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孙,所以,朱由栋是君。因此,八位侍讲得先对他行君臣之礼,然后,朱由栋再对他们行师生之礼。至于那三位陪读?要不是太孙,你们能捞到这么牛的老师给你讲课?这师生关系以后是不是能确立,看你们的表现咯。
双方见礼已毕,沈鲤对着吕坤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这位在家里休息了七年多的道德大家慨然踏出一步:“太孙殿下,这是臣等商定的授课日程,还请殿下过目。”
八位老师轮流授课,说实在的,多少还是有些压力的。
朱由栋虽然现在才四岁多,但他每天的日程安排还是很多的。
明朝由于朱元璋是个劳模,所以在洪武年间,大明的公务人员从皇帝到最底层的从九品,全年只有三天假期。
老朱死了之后,历代皇帝都受不了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所以慢慢的增加各类假期。到了万历一朝,公务人员一年的假期是十八天。
虽然万历皇帝很多年都不上朝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万历不办公。而只要万历办公,朱由栋一般情况下是要去跟着学习如何处理政务的。
一个人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东西自然不一样。作为穿越者,朱由栋的见识肯定胜过整个大明。但在实际政务的处理上,当他从皇极殿到养心殿,处处接受万历的耳提面命后,其处理政务的能力每一天都在提高。
所以,他的时间很紧。能够给这八位老师的,也只有下午。
“臣等商议之后,建议每天下午开两堂课。臣先为太孙讲论语,沈阁老讲孟子,君一张以诚教授书画,飞白熊廷弼讲大明律,稚绳孙承宗教太孙做八股,长卿温体仁教导太孙礼仪,子先徐光启和利先生教授天、算学、历法、农学。每授课四天后,太孙可以休息一日,复习学习所得。如此,每五天一个循环。遇到朝廷休沐日,则自动顺延。”
“吕师安排得周详,学生无异议。”
“如此,臣等就将课程定下了。明日未时两刻起,由臣先来为太孙授课。”
“学生必定准时在慈庆宫恭候。”
八位先生退下后,先前虽然很正式,但多少有些凝重的气氛一下子就舒缓了不少,因为,剩下的人,都是朱由栋真正的手下了。
“奴婢李进忠,拜见小爷。”
按照酌中志的作者刘若愚的记述,明代宫廷里,宦官因为是皇帝的家奴,所以在对皇帝的称呼上,除了有朝臣在的场合也称皇上、陛下外。在私底下,一般管死了的皇帝叫庙号,比如宣庙爷爷,世庙爷爷等。管现在的皇帝叫万岁爷、皇爷,若是关系比较亲近,则直接叫爷爷。管太子叫千岁爷,亲切一点的叫小爷。至于太孙好吧,总不能叫百岁爷吧?所以,现在宫内的宦官们慢慢的约定俗成:以后把太子的别称拆分了。只叫太子千岁爷,管太孙叫小爷。
“嗯,李进忠,吾听说你以前不姓李?”
“小爷圣明,奴婢本姓魏,为了进宫,所以改了名姓。”
“嗯,你现在在吾的身边做事,若是还不敢以真实姓名做人,倒是显得吾这里是家黑店了。从今日起,你恢复原姓吧!待会吾写个条子,叫内官监给你把名字改回来。”
“多谢小爷为奴婢恢复原姓,奴婢厚颜无耻的再求小爷一件事。能不能请小爷为奴婢新赐名字?”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你就叫魏忠贤吧!”
“呜呜呜奴婢得小爷赐下姓名,真如重获新生也!奴婢对天发誓,定为小爷誓死尽忠。”
“很好,魏忠贤啊。”
“奴婢在。”
“皇爷爷赐给吾的庄子,吾就交给你去打理了。若是干得好,少不了你的赏赐。若是干得让吾不满意,呵呵,吾现在正式开蒙,若是在汉代的话,那就叫开府、竖旗了。所以,若是你干得不好,吾这里正好少一颗脑袋祭旗!”
“请小爷放心!奴婢一定把万岁爷赐给小爷的庄子打理得一片清白,呃,不是,就是,反正就是打理得很清楚。”
“那个是叫井井有条!吾知道你少年时没有正规就学,不怎么识字。以后有机会,可得好好学习。曹化淳。”
“小爷,奴婢在。”
“以后有空的时候,就教魏忠贤多念书,吾不求他能做得什么好章,至少,能识字,能读奏章,能算数。”
“是,奴婢遵命。”
“魏忠贤,关于那个庄子呢,吾要的是绝对掌控,吾以后需要在这个庄子里做很多东西,你要绝对服从并坚定不移的执行吾的任何命令!”
“是!奴婢明白了。奴婢一定把那个庄子上的账目尽快弄清楚。”
大明在朱元璋的时候,对宗室待遇做了明确的规定。亲王、郡王、各类国公、将军什么的,一套一套的。而且虽然阶层分得那么多,但是各个阶层的待遇都非常丰厚。
以亲王为例:朱元璋规定,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缎匹岁给匠料,拨王府自造。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明代中期太平时节,米价很便宜的时候。大约是七八石米折银一两。亲王岁支米五万石这一项,就是七千多两白银。若是社会稍有动荡,米价上涨的话。这笔钱就不是几千两白银能打住的了。隆庆开关后,大量白银涌入,银价贬值,所以万历时期的米价在0.30.5两白银石的范围内波动
大明的宝钞是在不断贬值的,两万五千贯宝钞到了万历年间,跟废纸也差不多了。所以,这个可以忽略不算。
至于其他的丝绸布匹啥的,在明代白银购买力很强的时候,大约能值两三千两白银。
总之,一个亲王,朝廷每年发出去的东西,大约在一万两白银上下。
听上去好像不多?
但是,你得知道的是,老朱家的人很能生啊!到了万历年间,各类宗室只算男丁,就已经达到了十三万人以上。如果严格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给所有的宗室足额发放俸禄的话。大明朝每年的财政收入需要再乘以1.4到1.5才能达成这个目标。
所以,明代的皇帝对于宗室,那是极为头疼的。皇帝们通过不断的打折、延迟发放、不给宗室家的新生儿取名皇帝是朱家家主,家主不给新生儿起名,这个新生儿就不能在宗人府登记,自然就没有相应的俸禄等各种无赖手段减少对宗室的支出。但即便如此,到了万历时期,中央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40以上,都会被庞大的宗室给消耗掉。
所以,虽然皇太孙是储君,可以类比亲王。虽然朱由栋深得万历喜爱。但是万历还是只给了朱由栋一所方圆两千多亩的皇庄,然后一次性给了五千两白银。
不过对于穿越者而言,这么大一笔启动资金,已经是足够了!
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
明代的皇庄,基本集中在南、北直隶区域内。两百多年下来,皇庄的数量和土地面积均有所起伏,在武宗朝发展到顶峰,大约三万七千余顷。嘉靖登基初期,为了营造一代明君的表象,把一些皇庄交还给了当地州县。不过这样的交还,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所以到了万历这一朝,各个皇庄加在一起,账面上的土地面积是三万余顷。
按照古代一顷等于一百亩这样计算下来,现在皇庄的面积大约是三百万亩。这万历皇帝只划了两千亩给朱由栋,是不是太过吝啬?
其实不是这样的。
皇室家大业大,人口众多。皇宫里那么多的人,真指望亏空的国库拨款过来,那是早就饿死了。所以,皇庄的收入,才是稳定的,能够每到一定时间就能变现的可靠收入。
因此,现在这三万多顷皇庄上,除了皇帝之外,还有皇后、太子、贵妃、一些得宠的妃嫔以及权势较甚的太监等诸多人员的名头这是大内很多有头有脸人物的私房钱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在这种大环境下,万历皇帝能够给朱由栋两千亩大的庄子,真的称得上是厚爱了。
这当然是朱由栋找万历要的。万历开初觉得朱由栋年纪还小,每个月比照郡王的俸禄把钱发给慈庆宮也就是了。结果朱由栋不愿意:你给我一个庄子,一次性给我点启动资金。之后我就不找皇家要钱了。要是我经营得不好,饿死了活该!
“忠贤?”
“小爷请吩咐。”
“皇爷爷给吾的这个皇庄,位于昌平州的红河村,庄内有榆河灌溉,土地最是肥沃不过。但是吾看去年的大内账册,这个皇庄去年才交给大内白银一百余两,丝绢也不过各五匹哼,看来这庄头、把头什么的,也是猖獗到了极处了。你去,好好的给吾盘点一下那个庄子历年的账册,实地走访一下皇庄里的百姓。必要的时候,吾准你直接抓人!”
“请小爷放心,奴婢一定尽快把此事办妥!”
“嗯,你一个人去可办不了事。世忠。”
“殿下,臣李世忠候命。”
“皇爷爷给吾四十名锦衣卫充作侍卫,这些人以后都是你管了。吾现在上午一般在皇极殿和养心殿,下午在慈庆宫。那是连紫禁城都没有出去过的。所以,身边的侍卫不必太多。你可以安排一些人手,跟着忠贤去红河那边办事。”
“臣领命。”
“嗯”朱由栋起身,然后拍了拍仍然跪在地上的魏忠贤的肩膀:“忠贤啊,吾年幼,骑不得马,但是这个皇庄呢,距离紫禁城也就四十多里路,就算是坐轿子,辛苦一点,一天一个来回也是可以的。所以,吾给你十天的时间。十天后,元宵节,加上轮休,吾有两天假期。到时候,吾会亲自到皇庄来。若是你办差办得不好,哼哼,后果你知道的吧?”
“奴婢明白!若是差事办得不好,不必小爷说,奴婢自己把头割下来!”
“很好,你去办事吧。”
毫无疑问,像魏忠贤这种对自己的亲人,对自己都下得了狠手的家伙,绝对是能够办事的。但是这样的家伙,也必须要时刻敲打。否则他就会自我膨胀,最终是害了自己,也害了周围所有人。
大明帝国立国两百多年了,很多地方都出了问题。皇室内部的管理,也到处都是漏洞,只能是免力维持。
以皇庄为例,这是直接属于皇室名下的土地。皇帝派出宦官进行管理,招揽附近的农民进行耕种,其产出由大内和农民进行分成。
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非常普遍。最著名的莫过于汉代的上林苑。
但遗憾的是,汉代的上林苑,是附近的农民们抢着给皇室种地:不交税、不受世家豪强的欺负,皇室收入很多,并不太在乎这点耕地的产出。秋收的时候,左一点右一点都无所谓谁不喜欢给皇家种地呢?
但是明朝的皇庄,那就是大大的恶政了。
究其原因,吃拿卡要的人太多,管理严重不善等等。使得附近的农民都不愿意给皇庄种地:能分到的实在太少了。
农民得到的少,皇帝拿到的也少,那产出到哪里去了?当然是代表皇室管理皇庄的宦官及其爪牙们拿走了太多。
有人或许会问:那汉代的皇庄怎么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是那个时代的人节操高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