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409节
“尔等能有今日,乃是天子垂怜,朝廷恩德……尔等虽是离乡万里,亦仍是我大明赤子,汉家苗裔……理当恪尽职守,忠诚于国……”
——王璞王介山是海南岛上少数几位真正了解琼海军实力,同时又仍然保持着对大明满腔忠诚的大陆官僚之一,所以他很清楚琼海镇这么大举移民的目地之所在。
在他看来此举固然是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增强海南岛的实力,但到那时候琼海军是否还愿意臣服于大明就很难说了——虽然眼下琼海镇在武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可以轻松打败来自大陆的进剿,但毕竟人数还不多,所占地盘也甚是荒僻,充其量不过算是边境势力,还没能力威胁到明帝国的内陆地区。就算一时打得进去也待不长久——这一点连短毛本身都从不否认,所以他们才会在军事全面占优的情况下主动向明王朝输诚。
可一旦被他们借助来自中原的人口发展起来,到那时候,这个窝在偏僻海岛上的小小政权恐怕就会真正具备争夺中原江山,鼎革国家气运的能力了!
但王璞既不可能,也没资格阻止短毛这样做,毕竟连朝廷都接受了他们的投诚。所以他只能尽量向移民们灌输忠于朝廷概念,希望仍能保持住中原王朝对他们的大义名份。
对于王介山的这点子执著,琼海军诸人也懒得去干涉,甚至不介意借给他高音喇叭——论起在宣传方面的手段大明朝实在差得远,更何况这些难民都是由于战乱才背井离乡,本身就是明王朝政治失败的牺牲品。王璞在这里空口白话要求他们依旧忠实于大明,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举动。
不过他们还是很有礼貌的等待王介山把话说完,毕竟眼下身上都还披着大明这张皮,又是借着朝廷的名义才把人拉过来。好不容易待王璞说得口干舌燥,放下扩音器之时,下面那大堆移民已经差不多都昏昏欲睡了——也亏得海南岛气候暖和,要还在山东半岛上肯定倒下去一大批。
之后琼海军方面的代表黄建成上前从王璞手中接过了高音喇叭,黄师傅是典型的工人阶级,说话干净利索,接过扩音器后一句废话没有,就硬邦邦的吼了四个字:
“解散,吃饭!”
这句话让立即让那些移民们都精神起来。与琼海军在登州府对待战俘的策略类似,利用吃饭作为诱惑,工作人员整顿起秩序来就比较容易些。他们把移民以家庭为单位分组,大致每一百余人分成一个小组,这些人就将构成一个自然村的雏形。
先排好队就可以先吃饭,在这样的诱惑下移民们迅速排成了比较整齐的队伍,拿出随身携带的饭盆挨个儿领饭,如果没有还可以临时领一个用椰子壳作的碗——为了让他们养成排队这个好习惯凌宁在船上时可就费了不少功夫。这第一批移民因为要送到日后的钢铁基地昌化,都是经过筛选,相对素质算比较高的,学规矩都还比较快。
移民们在岛上吃到的第一顿饭是白米山芋粥,里面掺了一些小鱼干用于调味。数量有限,一人只得一勺——并非琼海军小气不给他们吃饱,而是考虑到这些人初来乍到很可能会水土不服,吃太多容易拉肚子,而一旦密集人群中出现痢疾将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不过孩子们可以额外得到一个煮鸡蛋——只要在农业组所能够得着的范围内,吴南海就会全力保证他的“每个孩子每天一个鸡蛋”理论能得到实施。为此这家伙“吴大善人”的称号在岛上是愈叫愈响,现在已经传播到台湾和南洋去了。这不是坏事,至少农业组现在要搞人口和地皮远比任何一个部门都容易。
但今天这件很容易收买人心的好差事让胡雯带人抢走了——她率领手下妇女联合会的成员们笑眯眯守在大粥桶旁,看见有小孩跟着母亲过来就递给孩子一个鸡蛋,然后向母亲宣传关于海南岛上妇联的地位——妇女联合会乃是原先那个“妇女权益保障部”的升级版本。何谓升级?——原来那个组织只保障穿越众一百三十九人中女性的权益,而现在则是扩大到了琼海军治下的所有女性……
望着那一群群蹲在地上,稀里呼噜大口大口喝粥的男女老少,农业组组长吴南海和昌化县令张三光的脸上都满是笑容——这边数千人足可以组成二三十个新村落,安置到昌化县周边早就规划好的地块上。按照每户分配二十亩荒地的计划,用不多久昌化周围就能多出数万亩良田,这个县的粮食产量很快就能翻倍——他们这里从来不缺沃土,只是少人去伺弄。
而工业组肖朗,化学组李靖诚等人的目光也都在这群人中间四处逡巡着,他们几个部门都打算扩大规模,需要招募大量人手。只是根据安全条例他们不能直接使用外来人员。这批大陆移民首先将在各个自然村中生活一段时间,等村委会之类基层组织建立起来,对他们的底细和情况都摸得比较清楚了,才会从中择优挑人进入工业部门工作。
不过这几人还是忍不住现在就跑过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打算先留意着。等安全条例所规定的时间一到就来招工——琼州临高两地的人力资源已经基本被他们瓜分干净,适合进工厂的都给弄进去了,而委员会对产能的要求一直在增加,不增添人手实在没办法。
至于钢铁组的首领黄建成,他倒是不用为人力资源发愁——此时黄建成正站在另外一支规模较小的移民队伍面前,但是和海滩那边的大队相比,这些移民旁边都有持枪的琼海军士兵在警戒着。
——这些人正是来自登州府的投降叛军,眼下在这里的大约是五百人。能够被送到这里的叛军都是经过审查,确信为罪行不大,叛乱之念也不太强烈,只是受到裹胁才不得不从贼的轻罪人员。不过即使这样对他们也是严格打散使用,在同一片地区安排叛军的数量最多不超过五百。
当然这些人也是有家眷的,对于将被送来为钢铁组这个重要技术部门服务的叛军,解席那边从战俘营里就开始做筛选,除了本人比较安全外,其家属情况也在考察之列。孤身一人无牵无挂的统统不要,只选那些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总之就是牵挂比较多的,连同家眷一起送过来。到时候这些家属将被单独编为一个独立村落,用来对服刑的叛军人员形成羁绊。
——比起王璞那些空口白话,由赵立德所制定的这一系列严密规则才叫实际。
第四百三十二章 新移民(下)
总体来说,黄建成对这些人很是满意——都是些身强体壮的青壮年汉子,体力充沛,头脑也不差,稍加训练以后就能掌握必要技能。在他的计划中,这批人将被送往石碌铁矿执行最艰苦的矿石开采工作——虽说石碌矿是属于比较罕见的高品位露天矿场,但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要实现大规模开采,那活儿依然是非常辛苦,而且仍有相当的危险性,靠自愿招工是不太容易找到人的。也就是这些犯了事,又有较强赎罪念头的棒小伙儿最合适。
关于他们的未来,早在庞雨那边把人挑出来时就跟他们谈清楚了——三到五年的赎罪期,根据其在叛军中的地位高低略有增减。干的活肯定会比较辛苦,但时间一到就能恢复自由身,同时也不设罪户什么,最多五年以后就是个平头老百姓,家属子女都不受牵连。
到了黄建成这边,又告诉他们新的优惠措施——他们在矿上干活期间,其家眷也可以和普通移民一样分到田地房屋,位置就在铁矿周边,只要在“赎罪期”内老老实实干活的,期满之后土地和房屋就会正式分配给他们。如果表现好的话,每逢年节假日还可以回家看看,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黄建成的宣讲简单朴实,没什么虚头巴脑东西,一条条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他的发言刚刚结束,就在这片人群中引发一片浩大欢呼之声——有恒产者方有恒心。比起阿德所主张的严格律法以及加强特务监视等手段,工业组这边众人更倾向用实际的利益链条,以及在感情上真诚对待来取得这些外来移民的归属感——即使他们曾经是叛乱者。
当然必要的防备措施也肯定要有,不过那不作为主流,规模也不会太大。
这顿粥饭的时间很短,但在吃完这顿饭之后,这些新移民的思想状况已经有了极大转变——黄建成在给这边前叛军集团宣传政策的同时,吴南海那边也没闲着,对于大批即将归入到他农业组辖下的新丁,农业组同样也有种种优惠条件。趁着那些人喝粥休息的时候,一一宣讲起来。
除了本来许诺好的每户可无偿分配到若干田亩之外,吴南海还向他们展示了集中式村落的住房模型——准确说那不能算是模型了,因为就是个一比一的实物,人都可以进去看的,说是样板房可能更合适些。
这种装配式的木制架空住宅参考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并重点考虑在材料规格的统一性和装配上的便利性,整体用木料和板材装配而成,只有很少地方才需要砖石砌筑打基础。搭建起来非常快——工作人员当场演示,用榔头锤子敲敲打打的,仅用很少时间就把原本是零件状态的样板房给搭建完毕,再铺上内外装饰,屋面防水……不一会儿一幢清秀漂亮的小房子就出现在众人面前。
出于卫生和防火考虑,厨房与厕所都是独立于木屋之外,将在聚居村落里集中设置,所以这个小房子只有居住功能。但依然对卧室和起居室作了简单划分,以满足私密与公共活动的不同需求。
房子不算大,都是按小户人家来考虑,但由于空间划分极其紧凑合理,一对父母带几个孩子外加老人在里面都可以住得很舒服。对于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还是头一回看到这类按照使用功能划分空间的套型住宅。而且还是那么的简便易建,众人围成一圈,充满好奇的绕着那房子走来看去——样板房的四面墙壁都被取下,可以直接看到内部,也可以进去穿行一趟,感受下屋子的空间感。
当他们听说负责管理自己的“农业委员会”将给所有人家都发一套这种小住宅的材料,并且派人协助修建,保证在一两天之内就让所有人都能住上这种远比帐篷地窝子要舒适许多的小木屋时,都是一片称颂感激之声,而“农业委员会”也轻轻易易夺取了这些移民的人心,其效果远比刚才王璞声嘶力竭喊了半天的忠君爱国口号要强多了。
而之后“工业委员会”向每家每户增送的安家礼物更是让所有移民感到了意料之外的狂喜——礼物乃是七件套的铁器:一支铁犁头,一把可兼做榔头用的斧头,一把单面带锯齿的多用途短刀,一口铁锅,一把剪刀,一把菜刀,以及一包十根规格不一的缝衣针。
这一套东西拿出来,那些移民的眼睛立时都湿润了——在这个年代,大多数普通人家都讲究个自给自足:粮食自种自吃,布料衣裳自织自做,房子自己盖,家具自己打,连荒地都是能自己开的……唯独这些铁器工具没办法自己解决啊,只能花钱去买。可碰到乱世,铁料铁匠必然全部要为军事服务,连家中的铁锅都会被抢走,这些东西有钱都没地方买去。
眼下这些移民背井离乡,情况好点的还能带着几件家什,情况差的就剩个活人了,虽说到了这边后人家许诺分房子分地,可真正要重新把家庭建立起来,这些金属工具乃是必不可少的。
此类铁制品一件两件可能不起眼,几件都要置办起来却也不是个小数目,对于眼下还是孑然一身的难民们来说,原本估摸着没有个一两年工夫休想解决。关键是有了这些东西,无论是开荒种地,还是打个猎补充点家用,抑或是自家制作缝补衣裳,乃至于打制新家具之类……只要有一双勤劳的手,就全都可以干起来了!
当新移民们以家庭为单位,挨家挨户的排队从肖朗李靖诚等人手中接过这些“安家礼物”时,很多人都是激动的满脸泪花——有了这几件东西,加上一处能挡风遮雨的屋子,一块能种出东西的土地,他们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家给重新立起来,真是不折不扣的“安家礼物”呢。
……
王璞王介山在一旁看着短毛这么明目张胆收买人心,脸上很有些郁闷之色,在他看来短毛所做的一切都应该以大明官府的名义进行才对。给移民分配田地时因为有他专门盯着,而且海南全岛毕竟仍在大明治下,总算是用的大明王朝之名义。只是木屋,铁器之类东西他却不好置喙了,毕竟是短毛自个儿掏腰包拿出来的。
只是心头难免有些不满——什么“农业委员会”“工业委员会”,你们直接来一句“官府”不就行了!反正短毛在岛上早就在明目张胆行使官府职能了,非要搞这些稀奇古怪的名目,只要“官府”二字不就把什么都包括了?何必非要在百姓面前愣把官府排除在外?
除此之外他对那些人拿到的铁器也很感兴趣,耐着性子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走过去拦住一户人家,看了看他们刚拿到手的那些成套家伙,王璞不由得暗赞一声短毛手笔好大——琼海镇所出的铁器本就是以优质著称,外销的钢铁产品从来都是供不应求。而这回他们给移民所提供的,却又比一般外销产品更要提高了一个档次。
王璞在琼海大市场中混迹多时,眼光已经练得不错,甚至能够分辨出一些钢铁产品的制造手法——他原以为短毛这次发给移民的铁制品,其刃口肯定也是采用了他们最擅长的渗碳工艺。王璞对于这项技术一直非常羡慕——普通熟铁经过这种方法处理后居然就能达到钢制品的坚硬程度,大大提高了工具的实用程度。如果能够将其传授给大明朝的钢铁匠师们,那可相当于多了多少百炼钢啊!
只可惜短毛的工匠们,也就是那个所谓“工业委员会”里的那帮人,对于大明朝却不像李老先生等人那么友善。对于他们的技术一直高度保密。就连“渗碳”这个名词还是某次跟李老爷子聊天,无意中提起这方面,老先生才告诉他这么个名词,并说其实这项工艺古代匠人很早就已掌握,大明朝肯定也有铁匠了解的,但历来是作为各家秘技概不外传。对于真正的原理和操作手法也没有系统认知,只是根据经验行事,所以不能象他们琼海镇这样应用自如,效果也远远不及。
当时王璞赶紧想要更进一步请教具体手法,但老爷子却笑道术业有专攻,自己是搞文史的,所以对于此类信息仅仅是了解其历史沿革而已,真正详细的技术措施,那是属于工业组人士的能力范畴,自己也不太清楚。
王璞虽然略感失望,却也已经大有茅塞顿开之感,迫不及待将其写在密信中寄回大陆,据说朝廷工部已经在组织了很多冶铁世家的高手匠人合力进行摸索,也许用不了多久便能搞清其中奥秘。
不过琼州短毛的铁制品要远远领先于大明出产,这方面肯定不会改变——大明就算当真掌握了渗碳技术肯定也是用在军工上,不太可能像短毛这样有闲暇做民用品。
而这次让王璞更加感到惊愕的是,短毛在发给移民的铁器中,除了渗碳工艺外,竟然还使用了另一种更为高端的技术——犁头和斧头和短刀三件,甚至连那把菜刀,虽然还没开锋,却能看出刃口部位的材质明显与周边不同,竟然是在局部用上了钢材。
——这是包钢技术,大明朝用来制作最高档武器的顶尖技巧,短毛竟然随随便便就拿来用在了民间的菜刀犁头上,而且一做就是成百上千件!
第四百三十三章 胡大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