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579节

所以这一回预计邀请的客人本就很多,几位阁老高官的出现更是大大加剧了这种状况。原来只是打算在勋贵集团内部的交流会,现在却加入了文官集团——还都是大佬,文官集团中善于钻营的当然也都尽量想加入进来。那原来与此事无关的勋贵们肯让出点位置吗——必须不能啊!这么好个拓展人脉的机会,咱们两家平时走动不错的,这种关键时刻却把咱们排除在外?你徐家好意思吗?

所以只能增加席位了,永康侯府最初乃是国公府的规制底子,在大明制度中也就仅次于亲王级别,算是一等一的大宅院了。如今年景不好,徐家的当家太太以往还多次抱怨过这宅子太大,开销也太大,每天光点灯烧蜡就要白费多少钱。但这几天她的牢骚全都换成了地方太小,院子太窄,排布不开——这增加席位可不是说加张凳子多双筷子就行的。内外要分开,男女要分开,还要找机会让相关的女客们能掸上一眼未来姑爷……更不用还要考虑菜式菜品,器皿陈设,林林总总,各类麻烦层出不穷,时间上又特别仓促,真真是连白头发都熬出来了好几根。

当然了,不管私底下忙乱成什么样,到了正日子那天,一切总还算是显得顺顺当当,光鲜亮丽。忙活了整整一上午,快到临近中午的时候,刚刚才歇下一口气的永康侯府大管事徐程再一次来到大门口,看了一眼外面排满了整条胡同的车轿队列,就好像看到一块大丰收麦地的老农民,心中涌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之感。

咱府里有多少年没这样热闹过了?他一大早便站在门口陪着自家老爷迎客,亲眼看着一乘乘八抬大轿在府前落地,那一位位声名显赫,把持朝政,换在以往根本不屑于对永康侯府这种过气家族假以词色的大明高官,此时却都笑吟吟走过来与自家老爷寒暄问候,那可真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啊!

这一切全是因为那批客人的到来……大管事的目光不觉就落到了停在最佳位置的,一排七八辆装饰豪华的四轮马车上。那群琼州短毛果然是如同传说中一样豪奢,甚至更有过之,这倒不错,虽然有点暴发户的粗陋,但至少自家小姐嫁过去不会吃苦。

想到这里时,他又不禁对自家老爷的深谋远虑再度感到钦佩不已。当初永康侯才提出与琼州髡人结亲的构想时,不要说外面,就家里头反对的人也着实不少。别人不论,光小姐的亲娘,那位姨太太就要死要活的闹腾了好几次,在这种事情上太太也不方便多口,全靠老爷一力坚持才压服下来。而到了今日,那位姨太太却是红光满面,盛装打扮,骄傲的几乎连太太都要盖过一头去,和先前态度完全是截然相反,在府里下人们口中,不大不小也算是闹了场笑话。

……正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徐程忽然注意到胡同口那边有些喧闹,难道又有客人前来?可这都大中午了,里面正席都差不多该结束了,今天请得可全是贵人,谁家会迟到迟得这么夸张?

答案很快便出现——胡同口原本聚集着不少看热闹的闲人,但此时却仿佛被热水泼了的蚂蚁群一般四下跑开,有些人还发出惊叫声,连摔倒在地都赶紧手足并用的爬开,丝毫不敢挡道。

能让他们如此紧张害怕的显然只有军队:一群穿着绿色军装,身背步枪的精壮汉子跑步冲进了永康侯府胡同,并迅速在侯府大门前集结列队,正是传说中那以区区六百人歼灭了东虏上万精兵的琼海镇短毛军!

第六百六十章 女婿们(下)

大管事徐程脸都白了,心说这是要抄家还是咋地?咱们家不是正在和短毛议着亲呢,难道已经撕破脸了?可也不象啊——里面还热热闹闹客客气气的,可没有要打起来的迹象哪。

好在那些短毛兵在府门前短暂集结后便又分散开来,在几名小军头的指挥下,以几个人护卫一辆车的姿态散到了他们自家马车附近,并且和车夫谈笑起来,显然彼此间是很熟悉的,看那架势也不是要来动武的样子。徐大管事微微松了一口气,但立刻又紧张起来——那伙短毛军的为首之人抬头看了看门上匾额,便直接朝大门走过来了。

如果是一般人当然不会让徐程感觉紧张,但这一位可不同——他是骑马来的,身材高大。皮肤微黑,似乎是经常在外面跑的,神态气质看上去约有三十来岁。身上穿着一件灰白色大氅,型制颇为古怪,但给人的感觉十分贴身挺括,头上戴一顶圆边帽——明朝人徐程肯定没看过《上海滩》,否则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当年风靡一时的“文哥装”——长风衣配大礼帽。

不过徐程至少能认出这都不是大明本土的装束。而对方脸上那份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笑容,则更是清楚昭示了他的身份。

——这又是一个真短毛!自家老爷一心想要与之联姻的对象!

徐程立马挺直了身体,但在对方接近后又马上微微弯腰——谁知道这一位将来会不会成为自家姑爷,态度一定要好。

而对方的态度也很客气,走到面前时先摘下帽子,朝他点了点头:

“你好,我的名字叫林汉龙,今天才到北京城。有一份刚刚收到的紧急讯息需要通知到整个团队,听说同伴们都在这里,所以冒昧前来打扰。”

一口标准的北京腔——当然这是林汉龙自己认为的,明朝的老北京徐程能听懂多少就天晓得了。不过至少,这位徐管事在应对上是毫无瑕疵的——他立即点头哈腰的向林老爷问好,并亲自带领林汉龙从正门进了侯府。

这时候前院的正席已经差不多结束,客人们都被延请到后院花厅中奉茶。徐家的这个花厅很大很气派,纵使用屏风隔出两边,分别安置了那么多男女客人也并不显得拥挤。当林汉龙随着徐管事走进厅堂时,立即便引来无数视线在他身上汇集。

早上过来的那批人为了表示亲和,都是穿的明朝本地装束,唯独林汉龙与众不同。进门后脱去风衣摘下帽子,里面也还是一身白西装,胸前手帕精心折叠成花式,标准的二十世纪初上海滩小开模样。虽然在座的明朝人都不认识他,但仅从这身装束和神态,人人都能得出和先前徐管事一样的结论——这又是个真短毛!

稍稍愣了一下,郭逸赶紧站起来——胡雯在隔壁,这里自然以他为首。

“哈,汉龙哥,从天津赶过来啦?”

“是啊,上午刚到,本来想歇一歇的,可是刚才突然接收到从旅顺口那边发过来的紧急告警电报,要求传达到我们每一个人,所以就临时赶过来了。”

话虽然这样说,接来下林汉龙还是先在郭逸的介绍之下,非常客气的一一向在座各位贵宾致以问候,为自己的冒昧打扰表示歉意。又在永康侯的带领下去隔壁拜见了老夫人——那边的年轻女眷全都临时回避到廊下,但透过花隔窗悄悄瞄上几眼却是免不了的。

如此折腾半天,方才重新坐下来谈正事,这时候的注意力自然全转移到林汉龙身上了——在座所有人都对他带来什么消息非常好奇。而林汉龙也没拖延,一边取出电报纸递给郭逸,一边向所有人——也包括那些明朝人解释道:

“我们在旅顺前线的同伴得到消息,东虏酋首洪太为了给他弟弟德格类报仇,严令其谍报头子李永芳,要求至少取得一颗‘真短毛’的人头,用于祭奠其弟。所以旅顺指挥官解席要求从收到电报开始,所有出外勤的同志都要严格加强安全防卫措施,务必不能再象肖朗那样遭遇东虏刺客的暗算。”

“所以我们将根据安全条例中,身处黄色区域的标准来确定安保措施。我过来的时候带了一个警卫排,今天回去时便开始执行护卫任务。以后大家出门也都千万记着要随身携带武器,配合警卫人员,以及尽量不要单独行动。”

作为代表团副团长,林汉龙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理所当然,而郭逸当然不会反对——电报纸很快便在代表团所有成员手中传阅了一圈,包括隔壁胡雯他们也看过了。大伙儿对于加强自身安全保卫工作都持双手赞成态度,毕竟这帮现代人都很怕死。

期间连周延儒,徐应垣等人也都看到了电报内容——哪怕仅仅是出于礼貌,也该把电报内容向他们公开。否则一帮人跑到别人家里去做客,忽然拿出一张纸条仅在客人手中传阅,却将主人丢在一边,那无论如何都太失礼了。

这帮明朝人对于电报上的内容其实并不太关心,但对于无线电报本身却极有兴趣——本来这次与短毛的谈判中,明朝方面事先拟定的计划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要设法得到电报技术,或者至少是使用权。

于是话题很自然的便转到了相关方面,周延儒等人原本以为短毛对这项技术必定是讳莫如深,毕竟这种远程通讯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实在太大了——无论是在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方面,整个儿就是全方位的提升。先前王璞在海南岛上向大明悄悄送情报的时候,也只是说听闻短毛有这项技术,但被保守的非常严密,他也无法了解更多。

不过随着陈涛在北京落脚,频繁的使用电报与后方联系,这项技术也越来越广为人知。而且陈涛在这方面很大方,除了自己使用外,与琼海军关系密切的那些政治和商业伙伴也都可以用上。到后来更是干脆在明光堂旁边开了家电报局子,只要愿意支付高达一个字五钱银子天价的客户,都能使用!

——于是连大明朝的官府都能用上这项技术了,但因为有无线电报的地方仅限于那些琼海军据点以及他们在沿海地区设置的中转站,其辐射范围相对于大明朝两京十三省的广阔天地当然是严重不足。于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大明官场上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现象: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南岛,甚至吕宋,如果有必要的话,其讯息可在一天内便能传达到北京城。而其它地方,哪怕是通州这样的近在咫尺之地,也依旧按惯例要好几天才能交流一次——通过信使。

根本不用任何人去呼吁,如此强烈的对比自然而然给了明政府极大的压力。哪怕是那些最颟顸,最不思进取的官僚,也能意识到这其中的巨大差异。因此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要设法弄到短毛的无线电报技术,难得成为了一件满朝文武全都意见一致,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善政”。

不过在具体怎样获得的方法上,还是有些差别的——有人主张要短毛献出全部技术,这肯定属于到现在还没搞明白状况的。大多数有点头脑的都不做此奢望,指望着能花钱从短毛那里多买几台电报机,将其布置到全国各地也就行了。只是当他们找到陈涛,表达了上述愿望之后,才发现这事儿没这么简单。

——光有电报机,没有相应的操作人员也是白搭,而所谓“操作人员”可不仅仅只承担一项日常收发报任务,诸如电力供应,日常保养,后续维修等工作也少不了的——有些工作在琼海军中都需要“真短毛”亲自来干。想要培养出一批能取而代之的明朝技师来,就算琼海军方面愿意毫不藏私的全力栽培,没个若干年功夫也甭指望能成才。

另一方面,委员会虽然同意向大明朝开放这项技术,其目标可不是为了赚取几个卖电报机的钱。肯定要用来换取一些政治筹码的,至于具体要换些什么,则要通过谈判来决定——代表团正是为此而来。

故而此刻周延儒他们主动提到此事,却正中林汉龙的下怀——他领导的那支工程队在琼海军中正是专门负责此类“高科技”项目的施工与维护,从水电站到电报站,全是他的业务范围,当即便侃侃而谈起来,只一会儿工夫便吹得在座那些明朝高官个个都晕头转向——林汉龙可不是那种只会闷头做活的工程狗,他以前就经常在外面跑项目,嘴皮子本就能说会道的。穿越之后也不是整天躲在绿区不见外人,搞施工经常要跟明朝本地人打交道的,上到富商下到老农都接触过。这回碰到的官儿虽然大了些,但只要是在他擅长的工程技术范畴内,大明首辅周延儒和一个琼州府寻常乡绅也没啥两样——反正都是一窍不通。

第六百六十一章 画楼

当然林汉龙这一通吹嘘也并非完全都是忽悠,至少周延儒等人都觉得自己听懂了不少,对于那“无线电报”感觉倒不是那么神秘了——本来么,科学史上很多重大发明,其基本原理都不复杂,原子弹也不过只是利用了一下链式反应么。

“林先生说的透彻,今日方知数术之妙,原来仅仅利用‘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就能玩出那么多花样来……真不知道当初是何等经天纬地之才,方能造出此等奇物。”

周延儒状元出身,头脑是绝对好使的,在略略听林汉龙讲解了一下二进制的基本原理后,便感觉自己已经掌握到了其中窍要。至于从明白原理到真正搞出能够实用的东西,这中间的道路有多漫长,这些毕生钻研四书五经的明朝文化人就懒得去关心了,反正都是些匠人之学,称不上大道的。

——当然嘴上肯定不会当面说,这帮短毛恰恰是把匠人之学玩出了花儿的典型。周延儒倒也没自大到觉得听了些原理就能自行搞出实物,而且林汉龙这一番颇为坦率的解说,至少表明短毛完全没有要对这项技术保密的意思,那直接花钱购买成品和服务肯定是最高效,最有利的方式。

如果换了个纯粹的工程人员过来,比如徐慧这种,没准儿便顺着周延儒的客套话大谈特谈技术方面了。但林汉龙却并非如此,他深知这帮官老爷最多嘴上敷衍一下,心底下对于技术流其实是不感兴趣的——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官僚也是如此。所以多年来拉项目的经验让他只是在技术方面略略提了一下,使对面不至于完全听天书,接下来便主要是一些很实际的内容了——需要设立多少中转站,每个站点平均要花多少钱,要安排培训多少工作人员……都是在座这些明朝官员能听懂,也在其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当然真正经办肯定不需要这些大老爷出手,但他们作为上官,现在很多话提前说清楚了,以后具体干起来就要轻松得多——真要接下这个项目,肯定还是林汉龙本人负责。

林汉龙这边被一群老爷们拉着“谈正事”,那头永康候爷徐应垣便只能跟郭逸闲聊天了,徐应垣本人年纪颇大了,而且总要在这些未来女婿辈面前保持点长辈架子,所以更多是由他的儿子徐锡登出面交流。虽说彼此之间存在着足足三百多年的代沟,但总算大家都还是年轻人,还是能找到一些共同语言的。

和所有的男孩子一样,小侯爷徐锡登最感兴趣的也是战争,尤其琼海军自崛起以来还从未打过败仗,其惊人战绩早已传遍天下。这帮武勋子弟平时谈论起来,自然都是无比羡慕的。此时有机会跟个真正短毛交流,虽然郭逸自谦说他其实也没怎么上过战场,在琼海军团队中属于标准的文职人员,但徐锡登依然与其谈的兴味盎然——郭逸好歹也是个管理委员,没亲自上过战场,各种战报范例却都是门清的。何况当年短毛起家的第一战:以百余人大败琼州府进剿的五千精兵,这场战斗他却是参与过的,也不算完全没有实战经验。

两人交谈了几句,话题终究还是转到了当前最热的辽东战事上。徐锡登也看了那份电报,此时便拿着那张电报纸问个不停:

“郭大哥,这上面说那东虏酋首下令‘凡能取真髡头颅者,可得四个前程’——这啥意思?”

“嗯,后金——也就是东虏那边的规矩:从最底层包衣奴才到地位最高的贝勒级别,总共是被划分为二十四个前程。他们内部立有大功的,通常只是奖励半个前程。也就是说谁要能取得我们的脑袋,一次性就可连升八级——咱们这些‘真髡’的脑袋可值钱得很呢。所以不得不小心提防一些。”

首节 上一节 579/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清朝当皇帝

下一篇:一揽众美在三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