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第54节

第047章 建设

公孙度的死亡,宣示着整个辽东终于落在了袁新的手中。深夜之下,辽东太守府内,袁新正在烛光下处理繁多的事务,现在的袁新已经将大本营搬到了襄平城,以利于自己的统治。

徐庶悄悄的来到袁新面前,生怕打断了袁新的思路。“噢,是元直来了,快坐。”

袁新笑着从坐位上站起来。

“主公,打扰了,这次来是有些事要主公亲自决定。”

“元直快说吧,这几天你去安抚百姓,可把我累的够呛。”

“主公,我这次还真没有白去,这就给你说说。经过几天的视察我发现现在的辽东豪强林立,不法行为严重,他们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已经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元直只管放手去做,杀一批,抓一批,我就不信还治不了他们。”

对于一向主张人人平等的袁新来说,这个问题还是很简单的谁破坏了制度,坚决给以消灭。“可是主公,我们现在已经被朝廷授以官职,如此一来恐怕不符合大汉律令,给人以口实。”

“元直多虑了,现在天下大乱,还有谁有功夫管我们做什么,我不仅要打击豪强,还要实行土地公有,均分给农民,将各项制度的改革进行到底,元直你就拭目以待吧。”

“有主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时间紧迫,我现在就去布置。”

徐庶一行礼,快步走了出去。

自从入主辽东以来,袁新没有一天清闲,各项事务忙的他焦头烂额。今天徐庶所说的豪强问题只是其中一项,袁新这段时间好好整理了一下思路,觉得原来在草原的那一套打击贵族,均分财产的政策还是不够完善,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有必要对各方面进行深化革新。具体的措施袁新决定从经济、政治、军事、农业、牧业、交通,文化与教育等全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今天对待豪强的策略只是其中一项而已。

在经济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证明,只有经济强大实力才能壮大,反之如果一味向某一方倾斜发展只能导致统治的崩溃。二十世纪的苏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一味的发展军事,最终致使苏联的经济崩溃,一下分成十几个国家。所以均衡发展并持之以衡是首要任务。

在实际操作上袁新一改有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实行农商共同发展的策略,给商人以政策的扶持,将以土地为主的士家大族改造为商业为主的新兴资产阶级,原来普通的官府业务交由私人管理,特别鼓励外地商人到辽东经商,而辽东的商人走出去以加强商业的流通,而盐铁等经济命脉则由政府把持,这样一来即提高了商人的热情又不至于脱离官府的掌握之外。

为了方便商人的经商活动,由辽东官府出面,在辽东统治范围之内建立票号,(也就是后代的银行)并派出专门的军队进行商业护送,这样就减少了商人不必要的损失,使商人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经商。与此同时,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以鼓励人们从事商业活动而没有后顾之忧。

其次建立各种手工作坊,出于对三国时技术水平的考虑,大规模的兴建各种大型企业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传统的手工作坊就成为经济的中流砥柱,所以官府应鼓励手工业的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塞外的技术水平与内地相差甚远,所幸当今正逢乱世,内地的流民投奔到辽东的很多,应从中选拔技术人员,同时要不惜重金从内地引进人才,与此同时袁新将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科研机构,将原来幽州城救出的顶级工匠集中到一起由自己进行一些现代技术的讲解,用一些可行的现代技术对手工业进行革新,相信不久之后,辽东的手工业一定能够迎头赶上,走在全国的最前面。

第三发展冶铁业,塞外民族的冶铁技术一向落后中原地区甚多,而袁新则尝试过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对冶铁业进行改良,而且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虽说不能同后世的冶铁质量相比,但相比同时期的治铁技术而言已经好的太多,这种新型铁如果用于军事上,其产生的作用是无法推算的。

草原之上以鲜卑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以牧业为主,而中原缺少优良的马种,所以袁新一方面花费大力气发展畜牧业,另一方面从少数民族以低廉的价格收购马匹,一来可以扩大自己的骑兵队伍,二来可以组织专门的商队与中原进行贸易高价售出,再从中原向草原贩卖各种生活用品,从中获取暴利。

而为了实现以上的各项,发展交通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交通发展了,才能加快物资的流通,市场才能发展,所以袁新决定先修襄平到渔阳,襄平到雁门,襄平至云中的三条官道,如此就与内地加强了联系。

农业上,袁新实行安置流民奖励开垦的政策,将从中原进入的流民进行妥善的安置,发给农具与种子,对开垦荒地多的农发给以奖励,十年内所开荒地归自己所有,十年后由官府收回重新分配,对豪强的土地全部以现金赎买,力争在三年之内实现辽东境内土地国有统一分配,如此即安抚了豪强又将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进行了解决,对于有条件农民官府鼓励实行集体农庄制度,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互帮互助,可以说是最早的**的雏形。

而最近投奔自己的国渊更是向自己提出了士兵屯田的策略,袁新深以为然,认为这样既解决了军队的用粮问题,又可以减轻了农民负担。

与此同时,袁新根据后世所掌握的技术对农具进行了改良,鼓励农民使用肥料,虽说一时无法生产出后世的化肥,但塞外的农家肥遍地都是,所以肥源还是不缺的。

对于所有人关注的农业税,袁新也想象后世的中国一样进行取消,但徐庶的一席话使袁新改变了这个想法,在农业占赋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国古代,取消农业税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工商业产值超出农业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无奈之下袁新只好退一步实行农业税逐渐减免政策,以期有朝一日可以真正取消农业税,让老百姓真正的挺直腰杆。

军事上,袁新将实行正规军与预备民兵相结合的方式,常年保持三到五万规模的正规军进行严格的训练,将辽东适龄青年都编入预备民兵,平时为民,战时可以迅速招集为兵,在农闲时进行训练,以作为正规部队的补充。

对正规军,袁新不惜血本将他们武装到了牙齿之上,从兵器到铠甲均为三国时代之冠,什么攻城的投石机、攻城冲车一样不少,还有同时代所没有的复合弓与精制的铁制兵器,再加上高顺严格的军事训练,奖罚分明的奖励军功的制度,这支军队俨然成为了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

在文化教育方面,来自未来的袁新深知,文化与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必须异常重视起来。三国时期的文人大多是士族子弟,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袁新要建立起现代的教育制度,设立县学与国学两级的学习制度,在襄平城中设立国学院,专门培养高级人才,由袁新亲自参与教材的编写,对所学内容进行了跨时代的修改,立争培养出新一代的实用型人才,达到启发民智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对各类人才给以高度重视,成立各种旨在以传播技能为主的专业学校,提高师者的带遇,吸引各方面的人才为我所用。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各级医馆,成立医学院,由华佗进行主持,培养****千万万的小华佗来,官府平时对医馆行医进行补贴,对实在没有能力的患者可以减免医药费,然后在军队中设立医官一职,如此可大大减少官兵的死亡率。

最后的一项是政治制度的改革,这是此次改革中触及面最大,阻力最大的一项。在东汉士族当政的时代,做官只能靠官员之间的相互推举,这就造成了官宦之家垄断朝政,而绝大多数平民则被挡在了仕途之外,所以首先必须费除的就是这种察举制度,建立一种类似于现代的以考试为主的任人体系,所有不论贵贱只要你能够通过官府的考试,并在实考察期内通过实践的考核,就可以为官,这将大大拓宽学子出仕的道路,天才俊才必将蜂拥而至。

对行政体系的改革,与其说是改革,倒不如说是一次全方位的重建,在未来袁新打算建立一个以民选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权,因为在民智未开的三国,要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以君主立宪作为现行的政体,设立各级代表大会制度以限制君权,但这只是一个构想,要等到一统天下时再说,现在的先做的是把各级的选举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最后一个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是对少数民族的处理问题,袁新主张实行民族大一统的政策,这完全不同于东汉王朝的大汉族主义,有些类似于刘虞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但又有很大的区别。

袁新的民族大一统政策不是对少数民族单一的安抚,而是让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进行整体的逐步融合,最后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这样就可以杜决未来长达三百余年五胡乱华中华民族元气大伤的悲剧发生,从而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大大向前加速。当然,具体的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先要是对少数民族必须确立统治地位,然后加以改造,最后才可以达到最终目地。因此袁新决定,一旦辽东的休养生息的政策有一定成效,将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加以讨伐,采取先弱后强的策略,第一步先西击乌恒,再东下高句丽统一中国的东北部,然后收复北方的秦胡等小民族,最后对强大的鲜卑实行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统一整个长城以北建立一个多民族相融合的政权。在夺取中原之后,袁新将会将这种制度用于西方与南方的少数民族,最终让中国成为一个民族大一统的国家。

经过以上的各项政策袁新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一个富饶强大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的最东方,中华民族必然常胜不衰,未来二千年内,中国领袖世界的地位将无人能撼动。

第048章 大乱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已是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的初春了。在这一段时间,中原大地上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董卓废皇帝,诛大臣,对百姓滥杀无辜,他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各方诸侯的强烈愤慨,由曹操牵头,以袁绍为盟主的十八路诸侯联军对董卓进行了讨伐,联军人数众多,滚滚洪流潮水般向洛阳城扑去。

在得知十八路联军征讨的信息后,惊慌失措的董卓忙派军迎击,汜水关前,华雄大显神威,连败数将,危急时刻,号称江东猛虎的长沙太守孙坚于万军之中温酒斩华雄,夺取了汜水关。(与演义不同,现实中华雄是由孙坚而不是关羽杀死的。大惊之下,董卓急聚集李儒、吕布等人商议对策。

经过前一段时间一系列的事件,董卓以经对李儒信赖有加,隐隐已经成为了董卓的首席军师,只听李儒说道:“如今失了上将华雄,贼势浩大。袁绍是这次联盟的盟主,他的叔叔袁隗,现在是太傅;倘若里应外合,则我们死无葬身之地了,可以先将他除除之。然后丞相亲领大军,前往虎牢关剿捕。”

董卓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立即下令李催、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杀死。于是董卓起兵二十万,让义子吕布为先锋在虎牢关迎战诸侯联军,同时派人飞书向辽东袁新求援。与此同时,曹操邀请袁新加盟联军的书信也已经走在了去辽东的路上。

现在的襄平同一年前相比仿佛换了一个地方一样,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繁忙的商业活动让这里成为了一个大型的商业城市,各地的商旅穿梭不息,各种货物应有尽有,成为了塞外的中心。

在这一年之中,襄平的贸易量呈几何形的增长,各项刺激经济的政策让襄平城出现了空前的热闹场面。原先被剥夺土地后还磨刀霍霍准备拼死一搏的各方豪强此时再也顾不得其它的了,商业活动使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利润,从而转变了态度开始真正的拥护起袁新来。

手工业在这一年中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新式的用具在一个个作坊里面创造出来,由袁新组建的科技院在一年中已经初步研制出了一些实用的技术,新式花纹布匹、蒸馏酒的酿造开始全面推广,纸张的质量大大提高,活字印刷术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全面推广,火药也开始制造出来,烟花的使用使人们惊异非常,惊为神迹,一些新奇的工艺品由各地的商人带到全国,受到了达官贵人的追捧,一时之间竟然洛阳纸贵。由此而来的财源滚滚流入了辽东的府库之中,为实行下一步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军事上经过高顺一年多的训练,辽东的军事素质与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用最新的冶铁方法造出的新型的弓箭已经在军队是普及,火药的运用使火箭等火器开始使用起来,经严格选拔出来的主力部队里面,重装骑兵的人数已经扩大到一万骑之众,轻骑兵也有三万骑,其余的二万多军队则作为专门的守城部队,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余人之多。

至于政治上,人民代表制度由于民智未开,暂时没有实行,不过随着一批批新型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相信这一天的到来已经为期不远。

袁新治下的少数民族已经开始与汉人开始通婚,改为汉姓,统一学习汉族语言与文字,相互杂居在一起,鲜卑人开始实行半农半牧的生活,逐步向农耕社会过渡,开始了与汉民族最初步的融合。

三条通往中原的官道已经开始建设,其中襄平至渔阳的官道已经接近完工,加深了辽东与中原的联系。在农业上,新型农具的使用所得襄平及下属十六县与辽东属国五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中原的混乱更让辽东成为了农民心中的王道乐土,无数的流民跋山涉水来到辽东,不仅充实了辽东的人口与劳动力,还带来了中原的一些技术,使袁新的实力大增,于是袁新分辽东郡为辽西与中辽郡,并做好了东征高句丽的准备。正在这时,董卓求援的书信与曹操邀请入盟的书信到了。

太守府内,袁新招集徐庶、赵云、高顺、廖化、管亥、韩当、帖木儿,国渊等一干文武齐聚一堂,袁新将董卓与曹操的来信读了一遍,董卓的信大意是让袁新取道并州赴洛阳进行支援,而曹操的信中大义凛然,以国家为众,要袁新大义灭亲讨伐董卓,室内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都说说看法。”

袁新一边翘着二郎腿一边询问道。

沉默了一阵后,作为首席智囊的徐庶起身说道:“主公,现在董卓弄得天怒人怨,人心尽失,我等万不可助纣为虐,落得个遗臭万年,我们正可利用这次机会,兴兵讨伐董卓,以捞取政治资本。”

“哎!”

首节 上一节 54/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迷失在一六二九

下一篇:电影世界里的侠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