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特工皇帝 第1532节
一路上他不敢有半点耽搁,径直向着公孙康与高丽军厮杀的战场赶来。
他不是没有想过返回襄平,只是在半道上,得到了公孙度已经离世的消息。
回到襄平,必定会有一拨公孙度帐下的人要他主持城内事务。
假若如此,派出刺客刺杀公孙度的罪名,便是会盖到了他的头上。
襄平城内已是没了多少兵马,他若是真个主持事务,公孙康一旦领军折回,他将毫无应对之力。
对兄长很是了解,公孙恭晓得,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要敢表露出有心占据辽东,用不多久,必定会身首异处!
想要活下去,最好的办法并不是返回襄平,而是径直赶往公孙康的军营,表明忠心之后,劝说公孙康返回襄平,接管辽东!
无疑,公孙恭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得知他来到军营的公孙康和公孙兰,脸上神色都是有些惊愕。
公孙兰原本是打算将刺杀公孙度的罪名推到公孙恭的头上,可公孙恭的突然出现,却打乱了她全盘的计划。
要想让计划遵循她原先的料想去走,就必须怂恿公孙康向公孙恭下手!
公孙康虽是以武勇见长,脾性也很是暴躁,却并非智虑不全的傻子!
想怂恿他诛杀公孙恭,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至于公孙康,一直都是将公孙恭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他早就做好了盘算,先将公孙恭除掉,尔后全力对付公孙兰,最终独揽辽东大权!
公孙恭的突然出现,也让公孙康有些措手不及。
这位有着与他争夺辽东实力的兄弟来到军营,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公孙恭根本没有争夺辽东的心思。
如此一来,真正对他形成威胁的,反倒是整日都在身边的小妹公孙兰!
凝视着公孙恭,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公孙康问道:“独自一人来此,你麾下大军呢?”
“不敢隐瞒兄长!”抱着双拳,公孙恭低垂着头,对公孙康说道:“小弟兵败,已是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紧皱着眉头,公孙康冷声问道:“如此战绩,日后你如何向父亲交代!”
“大哥莫非不知?”心知公孙康早就晓得公孙度被杀之事,公孙恭还是装出一副愕然的模样,对他说道:“路途之上,小弟听闻父亲已被刺客刺杀!”
早就得到了消息,可话从公孙恭的口中说出,公孙康却是不得不装出一副吃惊的模样。
他眼睛瞪的溜圆,猛的站了起来,装出一副心急火燎的模样,跨步走到公孙恭的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高声问道:“你说甚么?再说一遍!”
第1257章 辽东不可一日无主
衣领被公孙康揪着,公孙恭吞咽了两口唾沫,神色慌乱的说道:“父亲遭了刺客,已然殡天!路途上我虽是得了消息,可兄长不在襄平,不敢擅自进入城内处置后世,因此才特意赶来!”
公孙度遭遇刺客,早就在公孙康的意料之中。
只是当着公孙恭的面,他不仅不能表现出来,反倒好得装出一副受了极大刺激的模样。
“父亲!”猛的将公孙恭往后一推,公孙康顺势蹲在地上,双手捂着脸,放声嚎啕了起来。
起先他的嚎啕只是装腔作势,可哭着哭着,想到公孙度昔日对自家的好,而他却是为了权势,不惜弑父,心内一阵悲怆上来,嚎啕的声音便是更响了许多。
公孙康蹲在地上放声嚎啕,公孙恭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看向帐内的公孙兰说道:“小妹,这……”
公孙兰常年在外周旋于各路豪雄之间,她不仅擅长以美色为饵,更擅长装腔作势。
见公孙康蹲在地上放声嚎啕,她也捂起脸不住的抽噎着,哭得直入梨花带雨,更是给她凭添了几分娇媚!
不过她身上释放出的娇媚,却并非纯粹的柔婉,而是带着一些寻常人琢磨不明白的气息。
见兄妹二人哭做一片,公孙恭心内虽是觉着好笑,脸上却表现出了万分的焦躁,大声对公孙康说道:“兄长只顾着哭,却不想着这辽东若是一日无主,早晚落入他人之手!”
经他这一提醒,公孙康猛的站了起来,紧攥着拳头说道:“父亲殡天,我等若不能返回襄平安排后事,又有何面目为人之子?”
咬牙说出这么一句,公孙康向帐外喊了一声:“来人!”
听到喊声,守在帐外的一名兵士立刻跨步进入帐中,抱拳躬身,面朝公孙康等人立着。
“传令下去,兰儿引领五千兵马与高丽人对峙。二弟同某返回襄平!”扫了那兵士一眼,公孙康下达了返回襄平的命令。
捂着脸,一边抽噎一边听着公孙康下达命令,当她听到要她引领五千兵马与高丽人对峙时,公孙兰的眸子中瞬间闪过了一抹怨毒。
刺杀公孙度,是她和公孙康一同做出的谋算。
如今辽东已是无主,公孙康竟是想着要将她留在这里对付高丽人,无非是要把她支开,且得了辽东,以后再对付她。
心内如同明镜一般,公孙兰却是并没有吭声。
此时提出反对,无疑是当着公孙恭的面,承认了公孙度是她派出的刺客所杀。
扭头看了公孙兰一眼,公孙康对公孙恭说道:“你且去洗上一洗,吃顿饱饭,明日一早,随某返回襄平!”
“诺!”抱拳应了一声,公孙恭转身离开了帅帐。
他可不想在帅帐中多迟延片刻,在公孙康面前多耽搁一会,就多一分掉了脑袋的可能。
“大哥!”公孙恭刚离开帅帐,公孙兰就抬头看着公孙康说道:“你与二哥一同返回襄平,小妹着实放心不下……”
“辽东不可无主,待到返回襄平,我自有计较!”没等公孙兰把话说完,公孙康就抬起手臂阻止了她,对她说道:“你且领军与高丽人对峙,待我收拾了襄平,自会引你返回!”
公孙兰应了一声,不过心内却是对公孙康的说法很是不以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