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第549节

“部队反应还不错,不比德国人的差。”陈诚在这上面还不敢得罪庄继华,对面坐着的杨永泰的命可是庄继华救下的,要传到重庆去,以后再想要武器,恐怕就难了,不过他还是委婉的表达了一下不满:“不过就是数量太少,而且重炮和步枪都不够,还有汽车,文革拒绝提供。”

“除了你那三十万,文革在四川和云南还装备了二十四万,”蒋介石慢吞吞的插话道:“重庆兵工厂产量有限,到目前为止还无法满足全国军队的供应,不过,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四川整军提高装备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我听说他们目前能生产150榴弹炮了,是这样吗?”何应钦皱眉问道:“他们的产量到底有多少?”

“150榴弹炮已经装备部队了,”杨永泰说:“不过数量太少,每个月不过十二三门,重庆目前月产步枪一万八万支左右,轻重机枪大约在一千四五百挺左右,最近一年,重庆方面主要在扩充弹药生产量,目前月产中正步枪子弹三千万发,迫击炮炮弹四十万发左右……”

杨永泰不慌不忙的把数据一项项报出来,然后每个人都在心里计算,说实话不看其他的,仅仅听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可仔细算算,均摊到每支部队每名士兵身上,数量就不多了。但这依然对众人产生莫大的鼓舞。

杨永泰报的这些数据可不是为了闲聊,或者为庄继华宣扬什么,而是向在场的决策者们提供后勤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绝密,平常人是听不到的,也是绝对不能外传的。

张治中脸上泛起一阵潮红,他有些兴奋的说:“好,简直太好了,我们也国防工业了。”

可杨永泰却随即给他一番打击:“东西虽不少,可却运不出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庄文革在四川修了五年路,川内的公路差不多了,可出川的公路却依然没有修通,太难了,我到工地上去看过,每走一步都是山,去年开始修的川鄂公路,目前才修到川鄂边界,而铁路更是没有,除了川江以外,几乎没有人直达东部前线和华北前线的运输线。”

……

先道歉,前面有个bug,训练射击子弹数量不应该是100发,那实在太多了改为30发。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一节 “意外”的战争(二)

杨永泰的话虽然抑制了众人情绪的上涨,但张治中何应钦的情绪依然很好,陈诚的表现尚可,他对重庆的了解更多一些,不过他对庄继华的一些做法有很大的意见,特别是装备川军,但蒋介石既然不说什么,他也不好坚持。

“有总比没有好,这些问题总能解决,”张治中笑着说:“委员长,当年西南开发的决策真是高明,这才五年时间就取得这样大的成就,真是难以想象。”

“要是再有五年时间就好了。”杨永泰叹口气:“我和文革谈过,西南开发现在只算走上正轨,要想大成,还需要五年时间。”

林蔚瞟了眼杨永泰,他知道今天杨永泰为何反复强调困难,杨永泰不想现在就开战,他认为可以作出部分让步,以让步换取时间,蒋介石在之前征询他的意见时,他就力主批准北平方面谈出来的结果。

“这些先不说,”蒋介石淡淡地说道:“我们的情况大家都了解了,现在说说卢沟桥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这是不是日本有意挑起,就如九一八和一二八还有热河那样。”

屋里一时沉默了,良久张治中才问:“北平方面有那些报告?谈判交涉情况怎样?还有日本军队的调动情况呢?蔚文兄。”

“没有,除了报告昨夜和今天下午的两次冲突外,没有什么具体报告。”林蔚答道:“中央获得的报告还是通过特务处北平站传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谈判结果也没报告?宋明轩要做什么?”张治中立刻警惕起来,这太不正常了,中央早有命令,与日本人发生任何冲突交涉都必须上报中央,由中央统一部署指导,可北平为何没有报告事件的进展。

“文白兄,这还不好理解,”杨永泰叹口气说:“宋明轩这是既防日本人又防中央,而且恐怕后者意思更强。”

“这个条件还可以接受,对国内舆论也交代得过去。”何应钦斟酌着说道:“今天共产党方面的通电不知诸位看到没有,哼,哼,什么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唯恐天下不乱。”

“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只要中日战争爆发,中央对他们的压力立刻消失,他们的处境也立刻转变,在谈判中由被动转为主动。”林蔚补充道,国共谈判已经进行了几轮,双方在地盘、组织反复争论,国民党方面要求取消陕甘宁边区,毛泽东和朱德出国,而且不同意实行党外合作,建议组建国民革命同盟会,国共双方各派相同干部加入,由蒋介石担任主席;共产党显然不能同意,双方形成僵持,六月中旬周恩来返回延安。

但抗战一旦开始,目前聚集在陕西的中央军就要东调前线,而且红军有四五万身经百战的官兵,这也抗战的一股巨大力量,但也会成为中共提高要求的一枚重要砝码。

“这个结果基本可以接受,”蒋介石思索着说:“可从各方面传来的情报看,日本人正从东北朝鲜调兵到北平,日本政府内部也争论不休,我看这个事件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

“校长说得对。”陈诚立刻接口道,他刚才没说话,与中共的谈判由他主持,可与此同时还有另一场谈判在上海举行,那就是陈立夫主持的与邓演达第三党的谈判,双方也形成僵持,但第三党毕竟没有自己的武装,所以政府的主动很明显,但他们的党魁邓演达影响力太大,至今许多黄埔同学还视起为偶像,陈诚与邓演达的关系也十分莫逆,这是蒋介石不肯把那场谈判交给陈诚的原因,而陈诚在与邓演达的关系上采取了庄继华式的处理,私人关系不隐瞒不否认,可政治立场丝毫不受影响,他希望与邓演达的谈判顺利,可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表明第三党的立刻也十分坚定,谈判进展不大,他怕蒋介石派他去劝说邓演达,这会让他线路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他知道邓演达的性格根本不可能接受他的劝告,因此很不愿意继续谈谈判的话题,以免谈来谈去谈到这场谈判上去。

“九一八的时候,我们判断错误,结果丢了东三省,热河时张学良又犯了轻敌的错误,结果丢了热河和长城,这次我们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只有能战才有和。”陈诚的话铿锵有力:“我建议立刻调兵北上,加强北平的防御,同时派重兵于南口,一方面威胁日本的侧翼,另一方面防止平津丢失后日军向山西发起进攻;第二在石家庄建立前敌指挥部,调重兵到华北,预作防备;二十九军军指挥部应立刻移到保定。”

陈诚的建议无疑是一种立足于战的部署,这让态度游弋的何应钦感到有些不妥:“辞修,你这是火上浇油,我们这一调动部队,日本人很快就会知道,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剑拔弩张,反倒会使冲突升级。”

“我看不一定,目前日本强中国弱,弱不可能主动挑战强,但我们必须表明我们的态度,让日本人明白我们的底线,庄文革有句话是对的,就怕双方误判,我们做了准备,让日本人知难而退。”林蔚毫不客气的插话道。

“蔚文兄说得对,”张治中也插话道:“如果平津不战而丢,或者很快失败,中央政府能不能接受;接受之后,如何对全国民众交代。”

“平津决不能丢,如果平津再像东三省或者热河那样丢掉,国民政府就该下台了。”蒋介石站起来决绝的说道,刚才陈诚的话提醒了他,必须让对方明白你的决心,而张治中则是在警告他,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全国必然出现新一轮的抗议怒潮,而且目前已经逐渐好转政治环境会立刻变得十分恶劣,他的在西安事变中积累起来的威望会立刻崩塌,党内军内原支持他的人会转而反对他,黄埔同学也会分裂,接替他的人,比如汪精卫,如果他能把邓演达拉过来,那么黄埔系中的大部分人也不会反对这个政权。

“敬之,你明天回南京,与日本大使联系,告诉他们,卢沟桥事件的处理,以不损伤国格,不损害中国主权,不撤退军队,不更换地方官为准,超越这几条,我国政府都不会接受。”蒋介石的神色严肃。

何应钦张张嘴想要反对,可最终他还是答道:“是,委员长,我明天一早就回去。”

“宋明轩那里要提醒他,畅卿,记录,”蒋介石思索着说:“卢案必不能和平解决,日方将得寸进尺,决无已时,中央已决心用全力抗日,宁为玉碎,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此次胜败全在兄与中央共同一致,无论和战,万勿单独进行,以免遭敌各个击破,兄可将司令部移防保定,以免受到日军的包围。”

蒋介石说完,杨永泰也记完,蒋介石立刻在电报稿上签下蒋中正三字,然后他又对陈诚说:“宋明轩防备中央军,总不至于连他西北军的同僚也防备吧,孙连仲在军官训练团,让他明天来见我,调他到北平前线,宋哲元总不至于有什么想法吧。”

“委员长高明。”陈诚嘴角露出微笑。

事情果然如同如蒋介石担心那样,七月九日日军日本驻屯军步兵旅旅团长河边正三调集一个大队,再次进攻卢沟桥,但二十九军的增援部队已经赶到,双方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中国军队再次击退日军进攻,同时开始包抄河边正三的侧翼。河边正三狼狈撤回。

战事没有取得进展,日军只好回到谈判桌上,可这时消息已经传出,国内的抗日怒潮高涨,北平以清华燕京北大学生为首走上街头,支持二十九军抗战,大批北平市民参加了他们的行动,愤怒的市民们砸毁了北平的日本商店;武汉、南京、太原、广州、重庆、南宁,全国各地,社会各阶层纷纷通电中央,要求抵御日本进攻,展开彻底抗战。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日本,朝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读卖新闻,三大新闻报社为首,大肆宣扬中国军队的暴虐,认为卢沟桥事件是中国军队挑衅正在训练的日本军队爆发的,是对日本帝国的冒犯,中国各地频繁爆发的反日事件是正果指使的。

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让日本人情绪高涨,这些年大日本皇军战功赫赫,开疆拓土,为皇国增添了无上光荣。各地社会团体纷纷展开活动,要求膺惩暴虐的中国军队,保护在中国的日本军队。

但日本政府和军队内却意见分歧严重,新任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是日本著名的五摄政家族之首的近卫家族成员,在贵族圈中很受人尊重,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浑身充满艺术气质。近卫的父亲是贵族院议长,他后来也接任了这个职务。林铣十郎内阁总辞职后,他受到天皇重臣推荐出任首相,特别是明治维新仅存元老、他的老师西园寺的推荐,但西园寺也同时认为他的性格有些软弱,在危急来临时刻很难坚守自己的主张。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一节 “意外”的战争(三)

近卫文糜在国内有很高的呼声,这不但有他家族的原因,也由他本人的原因,他旗帜鲜明的支持大陆政策,认为日本应该用和平手段排除英美对亚洲的影响,日本人应该向大陆开拓生存空间,他的这个主张获得了日本人普遍的支持;爷符合军方的思想,所以在林铣内阁辞职之后,受到重臣的一致推荐,老公爵西园寺最后也同意由他出来组阁。

近卫组建了个权威内阁,陆相杉山元元帅、海相米内,外相广田,藏相贺屋都是在各自领域德高望重的元老或权威人物,特别是陆相杉山元和海相米内光政,他们分别是陆军大将海军大将,长期在军队内服役。

对近卫来说海军还算好,没给他找多少麻烦,陆军始终是个麻烦,日本的陆军与美国类似,政策由陆军省制定,军队的具体调动由参谋本部负债,参谋本部由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大将负责,不过日本陆军的传统是总长只是尊者,真正负责的是参谋次长,现任参谋次长多田骏,但这一届的总参谋部构成要复杂得多,参谋次长多田骏在很多时候也无法作出决定,一切的原因都在他们有个强悍的作战部长石原莞尔少将。

石原莞尔因为在九一八事变的突出贡献,以及他在担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长期间负责制定《国防国策大纲》中所表现出的卓越才能,使他在陆军中拥有了一批坚定的追随者,其中就包括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冈村宁次,现在的作战指导课课长河边虎四郎大佐,被这些追随者称为日本第一流的军事战略家。

在八日五相和参谋院的联席会议上,石原就坚决反对扩大战争,拒绝向华北增兵,坚持就地解决。正是他的坚持,日本政府作出了不扩大的决定。但这个遭到参谋本部支那课永津佐比重大佐、作战课课长武藤章以及陆军省军事课田中大佐的坚决反对,而且参谋次长多田骏也对这个决定表示不满,他威胁近卫,如果政府宣布这个决定,陆军大臣就应该辞职。这是个很严重的威胁,陆军大臣一旦辞职,近卫内阁也就不得不宣布总辞职。

“真是难办的事呀。”近卫望着窗外灼热的天空,人群依然源源不断的涌向皇宫方向,也有不少人在首相官邸外高呼万岁。

“阁下,国民信心充满信心,而且我们也充满信心,只要拿下平津,蒋介石政府就会接受我们的条件,满洲国的安全就有保障!”多田骏坚定地说道:“阁下,这是武藤章大佐,他是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对作战有丰富的经验。”

多田骏身后那个有些矮壮,即便带了副眼镜也看不出斯文的壮实军人闪出来,他踏前一步挺胸道:“阁下,华北的情况十分危险,支那已经从南部调动了大量部队北上,如果不增援华北驻屯军,华北驻屯军将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近卫冷冷的瞟了眼已经秃了半个脑袋的武藤,他非常厌恶陆军中流行的那种下克上行为,这个武藤章只是一个小小的课长就敢闯到他的首相办公室来了。

首节 上一节 549/1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美色

下一篇:重活之逍遥大明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