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第554节

“周主任,我承认我党内有些人是很悲观,认为中国打不赢。”庄继华郑重的说:“我想这不单单是他们的想法,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摆在那里,领导者必须考虑这个因素,不能像街上的青年学生那样,仅凭热情决定,必须衡量全局。就说现在开战吧,我认为我们能打赢,但代价很大,如果能拖上五年,我们可能要少死几百万人。当然拖的前提条件是平津必须是我们的,华北不能自治。”

“哦,文革,你认为拖五年时间,少死几百万人的依据是什么?”邓演达皱眉问道。

“很简单,五年以后我们的实力更强,按照我的估计,三年以后我们可以组建独立坦克兵团,可以拥有与日军在华北平原正面对抗的实力,如此我们可以保住山东,河南,战火可能打不到江南;但现在呢?我们没有,华北绝对保不住,山东山西也保不住。不要说我们军队人数众多,在座的都是军人,应当清楚现代战争不是靠人多就能打赢的。”庄继华说。

“那你的意思是把平津交给日本人?”邓演达努力压抑自己的怒火,沉声问道。

“当然不是,”庄继华毫不畏惧:“我的意思是准备时间越长越好,如果实在避不开,才应该选择抗战,校长有所犹豫是自然的,也是每个负责的领导人都会有的,绝非什么投降。孙子兵法开篇明义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一旦全面战争,”庄继华用脚剁剁地板:“这座南京城能不能保住都还未定,这样的决策,不能慎重。”

邓演达真生气了,他唰地站起来:“文革,我真没想到,这才几年,你怎么就变得这样懦弱胆怯了,当年守牛行的勇气那去了!”

“择生,别动怒,别动怒,有话好好说,文革只是就事论事。”李宗仁连忙拉住邓演达,把他摁到沙发上:“他并没有说不打,他只是替他的校长辩解,是这样吧,文革。”

“嗯,”庄继华低低的回应一声:“老师,我的意思是,你们不能用有色眼镜看校长,好像就希望国家沦丧似的,其实校长是想打的,淞沪抗战,长城抗战,校长不是打了吗,中央最精锐的几个师都拉上去了。”

“可他最后求和了。”邓演达冷冷的反驳说:“你能说这次他不会这样干?”

“这一点我有信心,校长定会坚持到底的。”

看着庄继华的样子,李宗仁倒有些奇怪了:“文革,你的依据是什么?”

“很简单呀,邓主任不是说了,大势所趋。”庄继华说:“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说什么的都有,你不能不让人说话,否则那不就是专制独裁了吗?您说是不是邓主任,周主任,您不能说他们认为应该和谈,就说人家是卖国贼,你们反对专制,反对不自由不民主,不就是要让人说话吗?如果今天不准人家说和谈,那么明天是不是就该不准人家说其他什么东西了,是不是。”

“可他们谈的是让步,妥协,投降。”邓演达严肃的说。

“我知道,邓老师,您别激动,讨论问题就是讨论问题,您看周主任就很平静。”庄继华这样说让刘湘和李宗仁何健朱德都有些意外,可周恩来却毫不在意,他们两人与庄继华实在太熟悉了,知道庄继华又使出了化解对立的招:“我从来没说打不赢,这点甫公可以为我作证。”

邓演达看看刘湘,刘湘平静的点点头:“他是从来没说过,不过他老以抗战为接口,要求我配合他,先是把重庆让给他,然后又要我在全川建立预备役,然后就是推行减租减息,然后又是整军,这几年我就围着他转了。”

刘湘的话还没说完,庄继华就不满的嚷嚷道:“甫公,我听着怎么您满腹怨气似的,难道……”

真说着,伍子牛快步进来:“长官,委员长电话,让你立刻去憩庐,有要事。”

庄继华站起来还要说,伍子牛却又加了一句:“委员长要你马上去。”

这时屋里人的神色不对了,庄继华沉声问:“是什么事,这样急?华北吗?”

“不是,是上海。”伍子牛答道:“好像是日军在上海又搞出什么名堂了。”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二节 战略转向(三)

上海,庄继华心里砰地一下,终于来了,没有上海之战就没有南京大屠杀;说实话,他对抗战历史的了解也就自由几个主要的事件,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其他的,抱歉,早就丢失在迪吧和酒桌上了,连八一三抗战都不知道,不过这难道不到他,这个时代赋予他的军事技能很轻易的判断出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队只能来自上海。

他急忙与屋里的人道别,临到门口他又犹豫了下,终于还是转身对李宗仁说:“德公,要不我们一起去。”

李宗仁淡淡一笑:“我看还是算了,委员长并没有让我去,放心吧,我明白,委员长这次是真的要抗日了,该怎么作,我知道。”

庄继华轻轻吐出一口气,从屋里的人点点头转身就走,留下一屋的担心。

穿过中央军校正在晚操的操场,庄继华很快赶到憩庐外,他一到唐纵就把他带到蒋介石的书房,这个书房庄继华也是这几天才进来,前几次来憩庐不是在客厅就是外面的小花园。

书房里等待的不但有蒋介石还有陈诚、张治中、林蔚、何应钦、杨永泰,几个人把不大的书房挤得满满的。蒋介石见庄继华进来,随意的示意他坐下,庄继华也没顾得上寒暄,边坐边问:“上海出了什么事?”

“虹口机场打死两个来侦查的日本士兵。”陈诚一句话就把事情交待清楚了:“是日本海军陆战队的。”

“海军陆战队?”庄继华有点意外:“日本想在上海挑起事端,进攻上海?”

“有这种可能,”张治中插话道:“不过,我的想法,我们正好借这个事情,向上海集中兵力,把日军的主力吸引到上海来。”

“对,华北地形平坦,利攻不利守,便于日军机械化运动,而且日军从东北增援也很快;上海作战则不然,江南多为水网地带,不利于日军机械化运动,而且便于我军集结,广西,广东部队要少走一半的路途,另外武器弹药的运输也极为方便,从四川出发的船可以顺流直下,直到南京。大大减少了运输时间。”陈诚说。

“可上海是国际化都市,一旦在上海打起来,势必会引起国际干涉,而且上海是金融中心,又是工业中心,打烂了,国家经济就完全陷入停顿。而且这不是大事化小,是扩大战争。”何应钦却不赞成在上海开战,在他看来这纯粹是冒险,而且他已经制定了详细缜密的华北作战计划,部队也开始北调,现在再来改变作战计划,这几乎有如儿戏。

“何部长说得对,这是扩大战争,”庄继华接口道:“扩大战争没什么不好,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除非日本人愿意恢复卢沟桥事变前的态势,否则国民政府何以对天下国民国民交代,校长何以对全国民众。”

“从战略上来说,上海开战是我们牵着敌人鼻子走;而在华北作战则不然,日军准备的就是华北决战,他们想一战而定中国。我和百里将军曾经讨论过,他认为最危险的是日军循宋末蒙古人征服南宋的旧路,先占领山西陕西,而后翻越秦岭,攻击四川,占领四川后再兵分两路,一路西出鄂西,一路南下滇黔;西出之军与从华北南下之军夹击华中,占领两湖,最后攻击江南。如果日军循这条路线,我们将非常危险,如果我们在上海开战,那么我们就可以吸引日军沿长江进攻,在长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中消耗日军实力,把战争拖下去,并且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庄继华说时,陈诚和张治中林蔚频频点头,何应钦蒋介石还有杨永泰则皱起眉头,杨永泰忍不住反驳说:“文革,你想过没有,如果是这样的话,上海之战很可能演变为两军决战,一旦失利,战火就可能蔓延到南京。”

“我们不在上海开战,战火就不会蔓延到南京吗?”庄继华神态十分平静却又十分敏锐:“就算华北作战,我们也要在京沪杭留下重兵防御日军可能从上海来的偷袭,华北作战也变得畏首畏脚,一旦战败,日军可以利用机械化部队追击,我军将一溃千里,况且二十九军在华北没有修筑国防工事,我们在江南却却构筑了国防工事,把日军引到国防工事前予以大量杀伤,消耗其有生力量,这对我军是有利的。”

“文革,我们有些部队不是已经装备了150榴弹炮这样的重型火炮了吗,如此强大的火力,完全可以与日军正面交火。”蒋介石也问道,庄继华没想到,他的西南开发竟然让蒋介石信心高涨到要与日军来一场正面的硬碰硬较量。

“校长,火炮口径虽然增大了,但训练呢?我军装备150火炮的时间尚短,除了西南的几个集团军,其他部队的训练跟上没有,指挥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大炮吗?我没有把握。”庄继华十分严肃的说:“而且,还有后勤问题,更重要的是,华北决战迎合了日军战略,不是我军掌握战略主动权。”

“文革说得对,”陈诚也插话道,在庄继华来之前,他就已经谈过这个问题,坚决主张上海作战:“上海作战我们要有利得多,有国防线,有便利的交通,湖泊港汊,可以有效的抵消日军的机动,利守不利攻。”

“先下手为强,”张治中强调作战的先决性:“与其坐等日军进攻,不如我们主动出击。而且上海的日军数量不多,不到五千人,我们以主力出击,先解决上海的海军陆战队,防止日军利用上海向我军进攻。”

“委员长,我以为此策可行,尽管西南开发取得部分成绩,可我们与日本国力差距依然十分明显,上海是个国际中心,在这里打起来,可以给各国以干涉的理由。”林蔚的话比较稳重,可却真正打动了蒋介石。

蒋介石对是否在上海开战拿不定主意,上海对中国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而且由于西南开发,以及庄继华提供的大量资金,已经编成三十个德械师,加上西南的三十万,如此有七十万德械部队,有这个底气,他想与日本人在华北平原扳扳手腕,发发从九一八就憋在胸口的那口气。

这个口气憋了这么久,让他不吐不快,可张治中、陈诚、庄继华这三员重将的意见让他有些犹豫了,中日之间的差距他当然清楚;可是那股要出口气的感觉太强烈,始终在心中跃跃欲动,可林蔚的建议却让他换了个思路。卢沟桥事变一出,他就请求欧美出面调解,但只有德国答应了,英美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各国在上海都有利益,上海开战不可能不触动他们,他们联合起来对日本人施压,那么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之前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在上海打,你们打算怎么打?”蒋介石犹豫下问道。

“根据淞沪停战协议,上海守军是保安团,但这没什么,我们可以让士兵换上保安团服装进入市区。”陈诚心中早有计划,此刻显得十分胸有成竹:“另外秘密向上海外围集结兵力,集中八十七,八十八,三十六三个师,同时发起进攻,争取在日军增援以前一举拿下上海。”

“如果没有拿下上海呢?”蒋介石不动声色的问道。

“这是有可能的,如果在日军援军抵达之前,我们没有拿下上海,那么战争就很可能演变为一场决战,所以为稳妥起见,在三个师的后面,必须继续增调部队,我建议将放弃华北决战,将北调部队调到上海。”陈诚说。

蒋介石默默的思索片刻,把目光转向庄继华,庄继华说:“陈老师的考虑非常周密,我就提一个问题,另外还给校长讲一件事。”

庄继华的话让众人一愣,没等蒋介石问什么事,庄继华就说:“指挥官选谁?”

这个问题一出,陈诚张治中顿时闭嘴,按理说计划是陈诚制定的,但张治中在一二八就在上海作战,对上海作战了如指掌,而且有与日军交战的经验,相比之下,他好像更合适。

首节 上一节 554/1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美色

下一篇:重活之逍遥大明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