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第359节
一直在边上听着方寒讲课的陈国中回头和边上一位副校长交谈:”这个小方很有两把刷子啊。“
“是啊,讲的东西虽然粗浅,却很能抓住人心,深入浅出,一步一步把节奏带动了起来。”边上的副校长点了点头。
“这个小方要是能来咱们学校当个讲师,必然是才尽其用。”边上另一位校领导也插嘴道。
陈国中笑着道:“来咱们学校当讲师有些大材小用了。”
其他校领导不太清楚方寒的本事,陈国中可是知道的,方寒不仅仅在中医方面造诣很深,在外科方面的水平同样很高,这么一位厉害的年轻人,真要留在江州医科大,确实有些浪费人才了。
方寒又延伸了几个例子,从古至今,说了几位名医学医的事情,其中不乏一些接触中医晚,却大器晚成的例子。
“那么现在大家还觉得中医难学吗?”
台下有人喊:“难学是难学,可只要持之以恒,总是能学会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方寒笑着道:“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易其实取决于心,用心则易,无心则难。”
说罢,方寒停顿了一下,道:“下面咱们进入下一个问题,还有人有问题要问吗?”
台下纷纷举手,方寒随意点了一位女同学,这位女同学站起身来,还有些不好意思,扭扭捏捏的问:“方医生,那么学习中医有什么技巧没有?”
第450章 真的好吗?
“学习中医有没有技巧?”
方寒笑着道:“有,当然是有技巧的。”
“方医生,那是什么技巧?”有人高声道。
方寒压了压手道:“既然有同学问了,那我今天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我知道的技巧告诉大家,这个技巧呢,我总结了一下,第一个,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多读书,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医也是一样的,特别是学习中医,我们更应该多读书,不仅仅要读医书,更要读各种经典,把经典读到骨子里去。”
“我们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讲究阴阳五行,可什么是阴阳,什么是五行,这些道理该怎么用,缺不仅仅是医书里面才有,其他的很多书中都有这个道理,什么《易经》、《道德经》都可以读......”
说到这里,方寒顿了顿继续道:“很多人都知道,以前的读书人有个说法,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个说法因何而来呢?有人说救人和医国是一个道理,因而才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可在我看来并不仅仅如此。”
“以前古人们读的书和我们现在读的书是不一样的,以前的人读四书五经,治经典,读的是圣人书籍,和我们现在读的书截然不同,我们现在从小就接触数、理、化、语、数、外,生物、等等,学医的都知道,现代医学的基础是什么,现代医学的基础其实正是现代科学的综合体,解刨学、生物学、物理学乃至于化学,也就是说,在我们接触真正的现代医学之前,我们其实已经为学习现代医学打好了基础,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中医的基础是什么?”
“中医的基础其实正是以前人们学习的经典,学习的圣人书籍,中医的阴阳五行其实早就包括在那些书籍之中了,也就是说以前的读书人很早其实就有了学习中医的基础,哪怕不当官改学医也是比较容易的,可到了现在,我们不去读那些基础,然后去学中医,岂不是等于从头开始?”
台下的同学闻言顿时开始窃窃私语,这个问题大家还真没想过,一些人觉得学习中医难,学习西医简单,可从来都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方寒这么一说,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学习西医的时候大家早就有基础了,可学习中医的时候大家却是一片空白。
方寒继续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当你把所有的书籍都熟记于胸的时候,你自然而然的就会用了,什么是阴阳,什么是五行,什么是气,什么是虚,这个时候你就不需要别人去解释,自己都会懂了,正所谓清阳出上窍,浊音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什么意思,很多人都不明白,都不清楚,可读过神话故事的人都应该知道盘古开天吧,清轻者上浮则为天,浑浊着下沉则为地,天为阳,地为阴.......”
“中医诞生于人类诞生之初,因而中医的很多理论和认知都是以当时的认知来论述的,不去了解事物诞生的本质,而单纯的用现代科学的解释来解释,这能行得通吗?”
“学习中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当你把《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熟记于胸,你绝对不会是一位庸医。”
说到这里,方寒又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其实在我看来,学习中医要比学习西医更为简单,中医发展数千年,大多数的病症前人都已经归纳总结,只要你把各种医书熟读于胸,看病的时候就像是查字典,不敢说所有的病都会治,绝对也能应付一个七七八八了。”
“第二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方寒说到这里的时候,目视下方:“刚才我说了这么多,我不知道各位同学记住了多少,可我也看到了,刚才有一些同学在做笔记,在这里,我敢断言,凡是刚才在认真做笔记的同学,将来都不会太差。”
方寒这么一说,一些同学都急忙拿出笔记本。
今天来听课,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其实都是带着笔记本的,不管记不记,样子还是要做的,可之前真正做笔记的却寥寥无几。
“罗元辰罗老曾经说过,偶有所得,必有所录,不因事小而不为,学习其实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积土成山,集腋成裘,很多中医的知识点不是自己看过就懂了,要有所悟,很多东西不是听过就记下了,灵感往往都是一闪而逝,我们只有把这种一闪而逝的灵感记下来,积少成多,才能更好的去领悟,看到的未必是你的,可用笔记录下来的,就是你的。”
方寒目光扫视,缓缓道:“一些同学可能听一些实习的学长学姐说过,大多数的实习生到了医院之后常做的亦或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抄医案,这是为什么,医院的老师们叫实习生抄医案并不是白抄的,而是因为只有通过抄录,你才能有所得,有所悟。”
“第三点,会读书。”
方寒继续道:“前面我说了,第一点,多读书,第二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第三点就是会读书。”
“为什么我要把多读书放在第一点呢,凡是由浅而深,因为读书是最简单的事情,哪怕你不会读书,多读书也是有好处的,读的多了,懂得自然也就多了,当你养成了多读书的习惯之后,也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当满足了前面两点,这个时候你才有资格去明白会读书。”
“那么什么是会读书呢?”
说到这里,方寒语气稍微缓了缓道:“大家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从小到大,我们会发现,很多同学考试很厉害,但是却不一定会做人,学习却不一定轻松,人常说的书呆子不外如是,什么样的算是书呆子,在我看来,书呆子其实就是不会读书。”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一些同学为了应付考试,考试之前死记硬背,提前一两周把知识点都记下来,考试的时候或许能考个好成绩,和考试过后原本记下来的东西瞬间就会忘个七七八八,这其实也叫不会读书,会考试而不会读书。”
“那么什么叫会读书呢,读书不在少,主要在理解,你读了一大箩筐书,最后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没有领悟,其实和没读没什么区别,会读书人会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而不会读书的人会把自己变成书本,这就是差别。”
方寒一边说着,台下的不少同学都急忙用笔把方寒所说的东西记了下来,其实很多东西大家都懂,和懂归懂,平常没什么人去深思,今天方寒这么一说,不少人都开始思索。
陈国中是相当的满意:“这个小方,真是没的说啊。”
“盛名之下无虚士,之前我可是没少听说这个方寒,可真正见了,才明白,本人要比传言中的更优秀啊。”边上的副院长笑着道。
“这个方寒年纪轻轻就能在江中院创出名堂,就能被评选为省十佳,当真是有些道理的。”
台下除了陈国中,还有一些江州医科大的老师和教授,这些人此时都是纷纷点头,方寒说的东西虽然浅显,可道理却很直白。
方寒继续道:“我说的第四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喜欢!”
“心之所属,我之所向,只有真正的喜欢,你才会用心去钻研,之前我说过,很多人久病成医,从而钻研医学,最终成为名家医手,其实这也是因为喜欢,深受其害,因而用心钻研。”
“下面我们继续下一个问题,大家还有什么要问的。”
台下面众人刷刷刷齐齐举手,方寒又随意的点了一位男同学。
整堂课方寒足足讲了三个小时,原本计划的两个小时生生的被延长了一个小时,同学们根本舍不得走。
三个小时,方寒其实并没有讲什么药理病理,更没有讲什么过于深奥的医案,就像是和大家聊天谈心一样,同学们提问,方寒回答,可就是这样的讲课,却依旧让同学们津津有味。
最后还是陈国中出面,方寒的讲课才算到此为止。
走出大教室的时候,方寒的心情是非常的逾越,三个小时,他足足赚了二百多万点崇拜点,虽然比不得在长清县中医院的时候,可这样的收获也足够方寒兴奋了。
三千一百万多万崇拜点,方寒的崇拜点首次突破三千万大关,方寒甚至在想,要是能有机会多来江州医科大讲几次课,自己或许就能攒够兑换一个宗师级技能的点数了。
陈国中对方寒的表现也是相当满意,笑呵呵的道:“小方啊,看来以后你没事要多来几次,没事给同学们上上课。”
方寒有些不好意思:“这样真的好吗?”
“有什么不好的,以后常来。”陈国中笑着拍板,对方寒是愈发的满意:“我今天算是明白了,你这样的课应该多上,你和大家年纪差不多,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替到榜样作用嘛。”
第451章 苗忠臣
对于能常来江州医科大讲课,方寒是很乐意的,讲课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收获的过程,同时也能获得崇拜点,何乐而不为。
方寒很感谢郭文渊。
无论是上一次长清县中医医院的讲课还是这一次江州省医科大的讲课,方寒都很感谢郭文渊。
郭文渊是方寒的老师,可事实上这大半年来郭文渊亲自传授方寒东西的次数寥寥无几,甚至于郭文渊自己都觉得自己收方寒当学生是赚了,白捡了一个这么天赋了得的学生。
可方寒却不这么认为。
技能方寒可以通过系统来兑换,甚至于系统偶尔还会抽出一些罕见的道具,增加记忆力和领悟力之类的,可经验和人生阅历这些东西系统却没办法给予。
哪怕方寒抽到宗师级技能,得到的也最多是宗师级的医疗经验,而非人生经验,有时候人生阅历比起技能来更为实用。
而这些是郭文渊教给方寒的,郭文渊教给方寒的道理不多,可这些道理却都发人深省。
而且郭文渊支持方寒多看书,今天方寒在江州省医科大的很多认知其实大都是从书本中看来的,这半年来他没少看书,看得多了领悟的也就多了,感触也就多了。
人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前提你要找到一个可以把你领进门的师傅,很多师傅其实并不见得就懂怎么把学生领进门,教了学生好多年,学生依旧在门外徘徊。
很显然,郭文渊是一个好老师。
.......
方寒告别了陈国中,一路向停车场走去。
和来的时候不同,来的时候方寒一路走来虽然也有不少同学偷偷观望,可没几个人认出方寒,也没人打招呼,可回去的这一路上,不少同学都认出了方寒,甚至上前和方寒打招呼,合照之类的,因而这一路方寒很是耽误了一些时间。
来到停车场,方寒开着五菱缓缓的出了校门,或许门卫也知道了方寒,五菱出门的时候门卫同志甚至给了一个很是客气的注目礼,一直目送着五菱消失。
车子离开江州医科大,方寒并没有直接回医院,而是驱车前往了古玩一条街。
这一次前来江州医科大,方寒连续请了两天假,今天来江州医科大,下午他还要回篷花村,明天是方老爷子的七十岁大寿。
老爷子过寿,方寒自然也要给老爷子挑选一件称心的礼物。
前几年,老爷子过寿并没有多少讲究,方寒身为学生也拿不出太过看得过去的礼物,可今年算是方寒正式赚钱的第一年。
正所谓人过七十古来稀,老人到了七十岁之后,能活在世上的日子真的是过一天开始少一天了。
而且很多地方过寿都是有讲究的,过了六十岁才开始过寿,到了现在,一些地方甚至到了七十岁才开始给老人过寿,过早的给老人过寿在一些地方看来甚至属于是一种不吉利。
过寿和过生日不同,过寿其实是一种庆祝的意思,庆祝老人又多活了一年,庆祝老人增寿增福,太过早的庆祝老人又活了一年半,这是庆祝呢还是诅咒呢?
......
方寒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古玩一条街了,这一次过来算是轻车熟路,上一次方寒来的时候是冬天,又是下午七点左右,当时古玩一条街早就冷冷清清,很多店铺都关门歇业了。
这一次方寒过来的比较早,到达古玩一条街的时候不过下午五点左右,再加上天气转暖,这个时候古玩一条街还是相当热闹的,人来人往,路边有着不少的小摊贩。
方寒在附近找了一个停车位,把五菱停好,这才开始慢慢悠悠的溜达。
古玩一条街算是比较文雅的叫法,到了现在,很多人都不这么称呼了,直接称呼地名,书坊街。
其实从这个街名也能看出,书坊街是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的,在清代民国时期,书坊街就是贩卖古玩字画的地方,最初几年这儿确实也能淘到一些宝贝,像二三十年前,偶尔也能穿出某人在书坊街捡漏之类的新闻,可到了现在,书坊街已经成了纯粹的艺术品市场了,类似于燕京的潘家园,名气是极大的,可真要去潘家园淘宝,那也只能出现在小说桥段里面了。
书坊街自然也是有好东西的,可人家好东西那也是明码标价,不是你几百块上千块就能拿得走的。
方寒一路走走看看,倒也不着急,算起来书坊街他算是来第二次了,可第一次真没什么逛头,这一次倒也算是好好逛一逛了。
大姐两边各种小摊贩,有卖面具的,有卖糖人的,也有卖木剑的,杂七杂八,各种各样的都有,来来往往的,其实也就外地人居多。
在书坊街这个地方不一定能淘到什么宝贝,不过却能买一些江中市比较地道的艺术品,什么带有江中风格的纸扇,带有江南气息的俯视,哪怕是一些木簪子,一个地方和一个地方那也是有着些许差别的。
方寒给老爷子挑礼物,也没打算挑太贵重的,可外面小摊贩上面的艺术品总归是拿不出手的,转了一小会儿,方寒就进了路边的店铺。
一路转过来,不知不觉方寒就又进了上一次来过一次的御品轩。
方寒进门的时候其实没怎么注意招牌,他是一家一家往过转的,只不过刚进门,御品轩的苗老板就认出了方寒。
“方医生!”
苗忠臣很是有些惊喜,急忙堆着笑就迎了上来。
“苗老板。”方寒也是一愣,这才明白自己原来已经进了人家御品轩。
这个点御品轩的客人还是不少的,好几位穿着考究的客人正在店铺里面看着。
书坊街两边的一些店铺和外面的摊贩不同,像一些老店,里面还真是有一些好东西的,就比如苗老板的御品轩,算是老字号了,一般能进御品轩的那可真都是有钱人,没钱的也没底气进来。
御品轩主打的是玉器和古玩字画,不少客人都算是老熟人了,一些人看到苗老板对方寒这么热情,都讶异的多看了方寒两眼。
别看人家御品轩表面上看起来不咋地,装修的也比较古朴,苗老板本人的穿着打扮也不怎么时尚,可苗老板本人患真不能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