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才醒,媳妇就要给我生二胎

才醒,媳妇就要给我生二胎 第109节

第168章 商粮供

“多……多少平?”林家财有点结巴,怔怔的看着陆浩。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原本是有2000平的,但有500平我之前装修了,暂时还不用重新装修,另外的1500平得装修,线路老化,重新布线,水泥地面也得要换成瓷砖,再有灯,白炽灯也全部得换成日光灯。”陆浩说道,“4周的墙壁也要铲了,不少都受潮了,得重新粉刷,水泥沙这些也都要,木材也要。”

需要的东西很多。

林家财沉默了良久,咂摸了下嘴巴,看着陆浩,神情很复杂,“陆老板,你真的是个大老板啊,还以为你的店面是有三四十平,哪里想到足足有2000个平方。”

他有点尴尬。

这么大的面积,需要的各种建材不少。

刚才那话说大了,几十平的建材他还能够凭借关系给陆浩个人情价,以成本价卖给陆浩,但现在这么大面积,哪怕有500平陆浩已经装修了,剩下的1500平面积也不小,需要的各种材料量非常大。

他没有那么大的面子给这么大的人情价。

尴尬的同时,他又对陆浩高看了好几分,甚至有了一些敬佩的心思。

他比陆浩的年龄大,而且在供销系统干了不少年,虽然只是业务处的一个办事员,但他有点关系,见识面又广,之前对陆浩虽然有些佩服,但还没有上升到敬重的那个地步,可现在他对陆浩真的是有些敬佩了。

这么年轻,二十几岁,却能够有一个2000平的商铺。

他拿起酒杯,主动跟陆浩碰杯,“来,陆老板,刚才夸了海口,还以为你的店铺面积只有三四十平,闹了个笑话,1500平面积的商铺建材成本价我给不了,做不了这个主,是我不对,我自罚一杯。”

他直接将杯里的酒干了,然后又倒了一杯。

喝的那杯算罚的。

“林总严重了,我看你不是想自罚,是馋这茅台酒吧。”陆浩笑道。

其实陆浩心中跟明镜儿似的,林家财这一杯自罚并不是因为说以成本价卖给他建材而罚酒,实则因为听到他有2000平的商铺所以才有自罚一杯的举动。

看破不点破。

他直接说馋酒,给了个台阶。

果然,听陆浩这么说,林家财笑了,接着道,“虽然不能以成本价将建材卖给陆老板,但是还是能有许多优惠。”

“供销系统这边涉及的产业非常多,不只是土产,生产资料,废旧物资回收,还有果品,日用杂品,日杂,也就是日用杂品,这边销售的多是草袋、麻袋、编织袋,木柄、铁锹,竹床、蚊香、席、帽、扇子,这些东西常年储备,季节销售,前两年的时候日杂公司开拓了新的市场,像是民用建材、家具、炊事机械、陶瓷,还有电器,非统木材都有经营。”

市场开放,竞争激烈,供销系统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不得不努力求活,向别的业务方向发展。

“一共有50个大类,近2000个品种,16,000多个花色规格,咱们发展的业务也比较广泛,有2000多家业务往来的单位。”

供销社是连接农村跟城市之间的桥梁。

农村的产品通过供销社卖到城市,或者这个地方的土产通过供销社卖到别的地方去,城里的一些物品同样也可以通过供销社销往农村。

商粮供,这三家系统形成的大商业将商业行为垄断了,市场没放开时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生意很好。

商,指的是商业系统,粮,指的是粮食系统,供,指的是供销社系统。

这三家分分合合,但账款都是独立的,如今供销社从市二商业局分出来,归属市政府管,市场开放,私营单位,个体户又陆陆续续涌现出来,对供销社的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供销社也在进行改革,像是日杂就是如此,原本土产和日杂属于一家公司,后面为了进行更精准的定位,日杂从土产分了出来,单独成立了日用杂品公司,业务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充,从最开始的麻袋,铁锹,竹床之类,到现在家电,建材,瓷砖。

但即便不断革新,可竞争依旧激烈,面对整个市场,供销系统就如大浪中的扁舟,不断摇晃,挣扎。

需要供应,也需要销路。

前面要,后面也要,需求很旺盛。

林家财看着陆浩,“这么大的店面,你是打算做什么生意?”

“百货。”陆浩毫不犹豫的说道。

“做百货?那你得要有货源,你有这个方面的关系吗?”林家财眼睛亮了,看着陆浩。

供销社做零售生意,宏远饮料厂的汽水,还有其他的一些物品,放在门市店做零售,但同时也做批发生意,水果,建材,土产,等等。

如果陆浩要做百货,能吃下不少商品。

他看着陆浩,就差说:从我这进货,从我这进货。

“认识一些人,不过还没有开始谈。”陆浩从口袋里拿出几张名片,给了林家财。

这几张名片还是之前在竞拍菜市场摊位的时候,那些跟他一起去竞拍的人送给他的,他一直留着,今天特意带过来。

有长处,要秀出来!

女人问你有没有谈过,得说谈过,但从没去过酒店,只拉过手,洁身自爱的同时又显得自己很受欢迎。

哪怕是一坨屎,如果要的人多了,也能卖出黄金的价!

翻看几张名片,林家财明显比刚才要紧张一些,对陆浩道,“这几家单位都没听过,应该是体量应该比较小,满足不了你,你做百货,产品的质量很重要,供销社这边合作的工厂都是经过挑选的,而且批发的种类非常齐全,你如果从我们这拿货会更方便,而且还可以给你优惠。”

他看着陆浩,等着陆浩的回答。

陆浩想通过供销系统卖汽水,而他在知道陆浩有两千平的商铺,而且还是要做百货,同样也想将业务拓展过去。

两人的姿势倒转了,先是陆浩求林家财,现在林家财对陆浩也有了需求。

“林总,往后宏远汽水放在供销系统售卖,你们可以提1分的利。”展示了实力,陆浩又给了好处,最后再次提出先前的要求,“但供销社那边必须再多订些宏远汽水。”

第169章 底真深

“陆老板,真不愧是这么年轻,却能将生意做的这么大的人。”林家财看着陆浩,由衷道。

都是老狐狸,他很快明白过来陆浩说要买建材的原因。

买建材可能是真的,但向他展示实力也是真的。

1500平商铺的装修建材,这就是明饵,是陆浩故意甩出来,用以换取利益交换的,他看出来了,但也想咬。

因为太香了。

“共赢。”陆浩举起酒杯,抬了抬,喝了一口。

又夹了一筷子武昌鱼肚子上的肉。

武昌鱼肉嫩,细刺也多,唯独肚子上面刺少,夹起一筷子,再蘸点红烧的汤汁,入口即化,味道绝了。

“你这个词说的好,共赢,大家都是赢家,还真没说错。”林家财也抿了口酒,“不过这1分的利益是不是会扰乱市场?饮料二厂,三厂那边可都没说让利,一直是联营的模式,他们给我们提供汽水,充实我们的货品品类,我们替他们免费销售,你这样让出1分的利,怕是不少人会有意见。”

1瓶汽水提1分的利,看着不多,但10万瓶就有1000块钱,1,000万瓶就是10万块,汽水的销量基本就是以千万作为基数。

就宏远汽水这样行业才处在中下地位的饮料厂,年生产力就有4,000万瓶,如果全部经由供销社这边出手就是40万的利润!

这还只是汽水这一个品种,却能有这么高的利润,真要开了这个头,其他的饮料厂商肯定也会向着让利方向走。

销路不够,到时肯定会抢着让利,1分,1分5厘,2分!

供销社能获得的利润会更大。

这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到现在还没有人主动提出来,因为一旦打开之后后果是惊人的,原本系统内的合作关系就会变得争利,变得市侩。

成立供销社的目的就是为了统计统销,合理分配资源,最开始的四马分肥到公私合营,供销社最开始是集体单位,最后成为全民所有制单位,代表的是整体国民的利益,特别是农村地区农民的利益。

早些年,供销社在农村区域是垄断地位,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将原本的个体户变成了集体制单位,最终走向全民所有制,私人想要做生意几无可能,一个是找不到货源,再一个行为违法。

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个体商人因为利益损害经济,可现在陆浩提出给供销社每瓶汽水让1分的利,这个头谁敢开,万一被戴个走资的帽子,受不了。

所谓的四马分肥,就是规定私营企业全年盈余按国家税金30%,企业公积金10%到30%,职工福利奖金约为5%到15%,股东红利,董事,经理,厂长的酬金约为25%,这个是50年代中期以前的政策,后面私营企业家就不再参加盈余分配,而是按其拥有的股额,由国家付给年息,一律按照年息5厘付给,原订付定息7年,后面延长三年,再到后面直接给停付了。

这个时候公私合营基本上就完成了,私人的企业变成了集体制,最后又成为全民所有企业,简单的说,个人的资产归公了。

好多人都不敢做生意,哪怕开放后也同样如此,两个原因,一个是商人的地位在这会儿并不高,再一个就是公私合营,个人资产归公,心中存着顾忌,哪怕看到能赚钱的生意也不敢轻易去尝试。

“林总,不用紧张,我们这是汽水,跟农资类产品不同,化肥,棉花这些都是关乎民生的产品,国家控制的非常严,这也是必须的,但汽水不一样,早就放开了,你不也说了,供销社成立了不少公司,除了农资公司之外,还有水果,日杂,土产等等,既然已经在放开经济了,那汽水的联营已经不再适应发展。”陆浩道,“全市这么多汽车厂家,供已经大于求了,销路非常重要,还让供销社这边一分钱利都得不到,白白的将汽水摆在货架上,占据货架,这本身对供销社不公平,收取部分提成也是应该的。”

林家财又喝了一口酒。

陆浩的这个说法其实他心里也想过,包括许多领导也一直是这么想的,但是没人敢提出来。

怕担责。

“你这话是没错,我也认同,但是没人敢提啊。”林家财说道。

“没人提,而林总你提出来,如果获得了成功,给供销社创造利润,那你就是大功臣,有了这个业绩再往上走一走不是很正常的事?”陆浩说道,“每一瓶宏远汽水,提一分钱的利,这个合同我只跟林总你签,将来不管谁来跟宏远汽水谈合作,只要我还承包宏远汽水销售,我就只认林总。”

他这话意思很明显,宏远汽水只认林家财,别人想要来撬不可能。

宏远汽水就是林家财手中的倚仗,底牌。

反过来,供销社,林家财,也是他的倚仗,底牌。

林家财终于心动了,宏远汽水卖的很好,3家供销社每天能卖出去总计3万瓶,还没怎么特意推销,只是在门上挂了个牌子,喝汽水能中奖,如果向下面的基层供销社再推销推销,能卖出去更多汽水。

而且供销社还有许多合作单位,同样也能吃下不少汽水。

潜力是惊人的。

重要的是跟二厂三厂等大厂合作,远没有跟陆浩合作舒坦,在这,他是陆浩的座上宾,而在二厂三厂那边他谈不上座上宾。

陆浩喊他林总,二厂三厂那边别人喊他小林。

“2000平的商铺你一个人可以做主?什么时候要建材?今天就可以拖过去?”林家财犹豫了一会儿,看着陆浩。

这话有几层意思。

你是不是真的有2000平的商铺?是不是跟别人合伙的,在这吹牛?

“这2000平的商铺原本是市粮食局的菜市场,因为经营不善,一直在亏空,就租赁摊位,我租了500平用来开超市,生意还不错,第一天销售额就有20余万。”陆浩简单的说了些自己跟菜市场的瓜葛。

也是在展示资本。

“500平,一天的销售额能有20万?”林家财惊了。

他做供销社业务,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有多难。

“嗯。”陆浩点头,“后面就没这么多了,基本每天的销售额在1万上下。”

1万还不多?

林家财本来还自得,供销系统哪怕破落,走下坡路了,可体量仍旧很大,但跟陆浩一比,差距不小啊。

对陆浩越了解,他越心惊,这年轻人的底是真深。

第170章 恭喜林总,也恭喜我

好多供销社企业都达不到陆浩超市的这个销售额!

首节 上一节 109/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开局给女明星写独宠文

下一篇:四合院:逼我娶寡妇,开局怼全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