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才醒,媳妇就要给我生二胎

才醒,媳妇就要给我生二胎 第122节

又聊了几句,奶农牵着牛回去了,还有农活,陆浩也端着满满一大盆搪瓷缸的牛奶回了屋。

“怎么这么多?”看到满满一大搪瓷缸的牛奶,苏敏很惊讶。

“奶农把奶牛特意清洗了一遍,天没亮就牵着牛过来,我就给他买了几个包子,结果他非要挤这么多牛奶给我,还是收原先的价。”陆浩道,“对了,妮妮过完这个暑假,就让她去上学?”

第190章 爸爸你最坏

妮妮5岁了,可以上学前班或者幼儿园。

虽然在家里苏敏偶尔也会教她识字算数,但好多东西在家里是无法教导的,跟其他小朋友相处,离开父母,对学校环境的适应,等等,这些方面在家里没法单独给予指导,提供不了那个环境,得要去幼儿园或者学前班才能达到这个条件。

学前班,幼儿园,两者叫法不一样,但实际上是一种东西,都是学前教育的一种形式。

包括蒙养院,幼稚园,育红班,托儿所,都是类似的道理,时期不同,名字不同罢了,都是少儿启蒙教育。

当然,也有细微差别。

农村以学前班居多,而城里则以幼儿园为主,城区部分地方因为资金的问题,幼儿园数量有限,兴办困难,就将学前班作为一种补充形式存在。

为了让所有幼儿都能入幼儿园和学前班,国家鼓励私人办园,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

鼓励挖潜扩班,扶持私人办园,支持承办试点,提倡向社会开放筹措资金,促进事业发展。

这是上面的方针。

江城也一直在按照这个执行。

早几年,全市的幼儿园才七八百所左右,到现在已经有1000余所了,在园幼儿的数量达到十数万余人,有些幼儿园开了好几个班。

“是的,要让她去上学,提前适应适应。”苏敏也很赞同。

一边,正在喝牛奶的妮妮不乐意了,“哼,你们两个就是合谋起来,想把我赶走。”

“爸爸怎么会赶你呢?喜欢你还来不及呢。”陆浩说道。

“不要骗我,我才不傻,昨天晚上你们两个在那里偷偷的说悄悄话,别以为我没听到,我没有睡着,只不过在那装睡,偷听你们聊天。”妮妮看着陆浩,一副早就看穿你把戏的表情,“爸爸你最坏,说要把我送到外公外婆那去,还说小姨想我,你明明就是不想让我在家里呆着,想把我给小姨看着,还说她想我。”

陆浩尴尬的笑了笑。

这丫头……

还以为她睡着了,没想到在那里装睡,偷听大人讲话。

“你小姨是真的想你。”他道。

“爸爸你打岔,我才不上当。”妮妮扬起小下巴,“刚刚你又跟妈妈说要把我送到学校去,学校都是白天上学,晚上才回来,白天我在学校,晚上你又让我去陪小姨,这分明就是不让我在家里,好让你和妈妈单独在家。”

她说着话,喝着牛奶,坐在凳子上,腿都没挨地,晃荡着,数落陆浩的罪状。

“去了幼儿园才好玩,好多朋友陪着一起,在里面还能学唱歌,跳舞,画画。”陆浩哄着。

“才不信你,你分明就是想要和妈妈单独在一起,想偷偷给我生一个弟弟。”妮妮道。

她不懂,但却知道陆浩的目的!

苏敏嗔怪的看了一眼陆浩,“早跟你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了不听,看吧,别以为她小,其实鬼灵精怪着,还学会装睡,偷听大人说话。”

陆浩只能看着妮妮,“看,因为你,我被你妈说了。”

妮妮滑下椅子,端起剩下的一点牛奶,脑袋一扭,得意的到旁边去接着喝奶了。

就差说两个字:活该。

“是让她去学前班,还是幼儿园?”苏敏问道。

提到上学的问题,她很关心。

学前班和幼儿园虽然都是学前教育,目的一样,但实际上操作起来还是有些不同,学前班一般都附属在小学,师资力量来自于小学,教小学的老师会附带着教本校学前班的幼儿。

而且入学该小学附属学前班的幼儿往后多半也是进这个学校上小学,老师在教学时会偏向多讲一些课本知识,好让该小学附属学前班的孩子能提前了解一年级的知识,以后上学了早点进入状态。

幼儿园则要复杂些,民办的,厂办的,多是带着幼儿玩,师资力量差很多,里面的老师很可能是退休的员工,纯属带娃。

“学前班吧。”陆浩稍微思索了一下就有了决断。

幼儿园也有好的,但进不去,既然这样就直接去学前班好了,能够提前学点知识就提前学点知识。

这会儿学校没有那么卷,补课现象还没有那么普遍,但同样也存在着补课现象,机关大院,还有一些有学历背景的父母,这类人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而且有能力加强孩子的各方面知识,会给孩子开小灶,自己给孩子补课,再或者私下找老师给孩子补课。

知识给了他们地位,他们对知识的作用更清楚,同时,也比普通人更有能力去弥补下一代的短缺。

江城有4家比较有名气的幼儿园,一个是省直属机关的保育院,这家幼儿园位于江城水果湖,55年的时候就创建了,甚至还接待过外国友人的学习观摩。

但听名字就知道一般人的孩子进不去。

另外再就是市直属机关的育才幼儿园,这家幼儿园原本不在江城,是外省的,随着南下干部一起到江城来,里面的幼儿也都是南下干部的子女。

同样的,一般人也进不去。

还有两家不错的幼儿园,一个原本是在1933年就创办的汉光中学附设幼稚园,后面改为是第二幼儿园,再后面改为珞珈山幼儿园,另一个原本叫健康托儿所,后面改为健康幼儿园,这家幼儿园还创办了江城‘小朋友’电视台,展示幼儿才艺。

也都是一样,一般人甭想进去。

有些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起点比别人高,自己不如,唯有砥砺前行。

又聊了几句,陆浩出门,下楼开着汽车往饮料厂那边去了,从库房里拖了5000瓶的汽水出来,2000瓶给了黄明华,剩下的3000瓶送到为民生鲜超市,卸到了仓库里。

石雄和张志刚两人卸货,他自己则转到了一边的菜市场中。

供销社那边找来的工人已经在施工了,人数很多,但却不乱,显然他们不是第1次做这类施工,早就有了经验。

陆浩找到工头,给他递了根烟,“这活大概要多久能完工?两个月的时间够吗?”

第191章 行,我干

他想赶到国庆之前就把装修搞好,货物摆放的时间也要提前留出来。

“比较赶。”工头道。

他看着陆浩,“面积大了,而且不是简单的装修,花费的时间会长一些,慢工出细活,陆老板,你说呢?”

陆浩没回他的话,换了一个话题,说道,“我后面可能还要安装空调,耗电量会比较大,你布线的时候要留点心,最好是走暗线,这样美观一点,空调单独用专线,截面积要大点,我预计至少要装4台7100大卡的冷热空调,三洋牌子的,这个你得要提前做好准备。”

他自己其实画了一个简单的布局图,给了工头,但好多细节方面的东西还是得要跟着敲定,而且他说这些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震一震工头。

果然,听到这个话,工头有些讶异,多看了陆浩几眼。

暗线。

截面积。

专线。

这些专业名词好多人都不懂,包括他这个工头,要不是时间做得长也不一定了解,没想到陆浩居然这么清楚。

这年轻人生意做得好,懂得也多。

边上就是为民生鲜超市,卖的是瓜果蔬菜,工头知道那是陆浩的生意,但跟建筑完全就是两码事,还以为陆浩只会卖菜,却不想建筑相关的也懂不少。

他不由得站直了身子,这个甲方有点东西,得小心应对。

就两句话而已,陆浩却给了他这种强烈的感觉,没有之前轻松的姿态了。

工头目光扫向正在干活的一众人,看到几个有点敷衍的,立刻吼道,“都认真着点。”

这要是换了外行,或者陆浩来了之后没提刚才那几句话,他根本就不会这么说。

做是做,认真也是认真,但不会这么在意。

陆浩将一切都看在眼中,这就是他要的效果,他接着道,“屋顶,墙面的防水方面要特别注意,江城雨季水量挺大,要能防得住,不漏水,如果一下雨店里成了水帘洞,谁还过来买东西?江城油毡厂引进了奥地利维拉斯公司多功能 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他们生产的‘大桥’牌石油沥青纸胎油毡质量很不错,还拿过国家奖,你们就直接从那进防水材料。”

各行各业都在发展,包括建筑行业也是这个样子。

江城油毡厂是江城一家非常有名的防水材料生产厂商。

但有名也只是对行业内的人而言,就如某些老师,好学的大多都知道,受到过她的启蒙,但不学相关知识的就不一定知道了。

陆浩这一句话就不仅仅是震一震工头了,也的确特别在意防水,屋顶的防水必须得做好了,这个细节要不处理好,以后麻烦不断。

“江城油毡厂的防水产品的确不错,但他们生产的油毡不便宜,比其它的油毡要贵个10%左右的价。”工头说道。

他的建筑材料是从供销社拿的,而供销社则是从其他的公司拿的,供销社的库房里有江城油毡厂的防水材料,但是他没有考虑,因为价格实在是贵,量还不多,拿货有点困难。

没想到陆浩居然也懂这些。

“贵就贵一点。”陆浩不在意,“不用给我省钱,对了,外墙也要装修,全部砌上彩釉外墙砖,材料就用江城瓷厂的。”

工头抬头,惊愕的看着陆浩。

还有什么是陆浩不懂的?

暗线,截面积,专线,这些也就罢了,现在连防水材料,建筑卫生陶瓷都了解?!

不仅如此,就连具体的厂家都能讲出来。

“陆老板,你以前是做建筑行业的?”工头非常疑惑。

这些东西不是这个行业的人根本就不清楚,即便是这个行业的,知道这些材料,但具体生产厂家也不一定清楚。

陆浩真的是比行业人还要专业。

陆浩笑了笑,没正面回答他的话,而是又重新回到了最开始的那个话题,“装修必须在国庆之前弄好,而且至少要提前一个星期,这样我才能在国庆的时候开张做生意,也正好趁着这个节假日拿一个开门红。”

直奔主题不让,那就花点时间做前戏。

“我尽力。”工头道。

他没再说难,明显的更加积极主动。

“不能尽力,而是一定要。”陆浩对这个回答仍旧不满意,“国庆前一个星期,必须将全部的东西都弄好,人不够,再加人,材料不够,你找林家财,让他帮着找找关系,将材料调过来。”

这一次陆浩没再退让,而是突然硬了起来。

工头有点猝不及防,不过却没有生气,而是叫疼,“陆老板,这点时间怕是有点困难啊,不是我不尽心,实在这店里的面积有点大,全部都装修,还要铺地砖,墙砖,防水,布线,活很多。”

要是换了不懂的人,他可能直接找理由敷衍了,可有陆浩前面的话,工头不仅没有敷衍,反而耐心跟陆浩解释,生怕陆浩以为他不尽心。

人得要露出自己的长处,偶尔显摆一下,才能得到尊重。

“那就要辛苦一下你们了。”陆浩道,“加个班,买几个大灯泡,连夜赶工,加班的时间算工钱,另外,要是按照我的要求提前完工了,保质保量,我另外每个人再给10块钱的奖励。”

他不仅给加班费,还给进度奖。

首节 上一节 122/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开局给女明星写独宠文

下一篇:四合院:逼我娶寡妇,开局怼全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