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

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 第40节

三年的毛竹就算成材,五年以上的就是老毛竹了,颜色变黄。

用一个词“厚积薄发”,来形容毛竹林的生长过程,最恰当不过。

但那是指在正常的情况下。

如今,有了王强的作弊,使用稀释灵液,来恢复移植后竹根的生机。

原本这些毛竹的根系就受损不大,这一大圈围绕王强家山林田地的大竹林,在被王强浇灌了稀释灵液后,很快就可以恢复到它们的鼎盛状态。

只需要王强继续浇灌一次稀释过的灵液,今年春天开始后,围绕着王强家田地山林的这一大圈竹林,就会飞快的成长起来,形成一大圈壮观的竹林。

也正是王强了解毛竹林的习性,才会有这么大的把握。

毛竹林的根系蓄势完毕后,春天窜出地面上的大量竹笋,其生长速度,会快到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春笋绵绵不断的冒出地面后,只要有着充足的雨水和阳光,那真的是一天一个样。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大事,王强松了口气。

放下了心头最后的担心,脚步轻快的提着大木桶回到了家中。

明天还要起早,去村委会一趟,花费的时间不会短。

因此,王强早早地去洗澡休息,养精蓄锐,免得明天误事。

第四十五章 人心有私

早上七点半钟,王强走出了家门。

过了石拱桥,沿着小路走了一会,就看见一户户的村民,拿着锄头、铁锹等工具,不断的朝着村委会方向汇聚而去。

他们一个个的神情兴奋,眼里满是期待之色。

“阿强!早啊!”

“阿强,你是真的牛!”

“阿强,村里马上就要全村修路和建新房了,多亏了你起到了模范作用!”……

沿途的村民,见到王强,一个个热情无比的在打招呼。

王强也不回话,只是微笑点头,算是回礼。

他脚步轻快,不到十分钟时间,就来到了村委会所在。

村委会前方的晒谷坪,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并且越来越多。

王强径直走向村委会的大门口,才抵达这里,就看见老村长和村委会的干部,齐齐的站在门口。

“阿强,你来了,快请进!”

老村长连忙上前招呼,转头对一名干部说道,“小李,去泡茶!”

他领头带着王强走进村委会的大院,来到院子中的一张大木桌边上坐下。

大木桌上,摆着一张大图纸,上面清楚的标记着江贝村的地图,其中有四个大队各自的两纵两横大路规划图。

显然,他们早就准备好,就等着王强到来了。

这些村委会干部,包括老村长在内,至少都有着十年以上的基础水利设施建设经验。

以前全民大建设时期,没有相当内行的实践经验,是不能够服众的,也当不了干部。

总之一句话,这个时期的干部,基本上都有着真才实学,不是想当就可以当上的。

也正是老村长他们这些干部懂内行,也真的是想要为江贝村的村民谋福利,才会在被王强打开思路后,一致同意并且推动了村里这两个空前绝后的大计划。

当然,也只有全村刚刚分田到户的这个时间段,村民的思想觉悟高,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会大力赞同村委会的决定。

可以说,等江贝村的这一轮大建设完成了,基本上是外界无法复制的。

全村大搞建设,村民都不要工钱,还需要家家户户自己出钱出力,有些人还需要出田地,拆掉自家的房子?

这要是在二十一世纪,估计会被当做疯子来处理。

“阿强,你看看我们村的规划图,大都是按照你那次的建议,来规划制定的。”

时间很紧迫,马上就要全村开工建设了,老村长有些焦急。

“嗯,我先看看再说。”

王强站在大木桌边上,凝神查看。

以他现在堪称地球上最顶级建筑大师的水准,这种粗浅的图纸,不一会就查看完毕。

“村长,这些大路统一按照十二米宽修建,两边的水沟和下水道等水利设施,看着都还行。”

王强指向几个弯道处,“只是,这几个弯道,为什么不把它扯直了?”

“我想你们还没有意识到,等村里的这些大路修建完毕后,紧接着就要全村建新房,村里的老房子,是全部要进行拆除的。”

“这就等于把江贝村推倒重建!”

“既然是推倒重建,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我们为何不做到最好呢?”

他有些无语的摇头,“你们要考虑到今后的村里合理布局,全村人在新房建好后,都要搬家的。”

“今后,所有村民都会居住在大路两旁,整整齐齐的一排排叠进,新房层次分明,一户一宅是必须的,不会在其它的地方有宅基地了,连老屋也不行。”

他拿起旁边的画笔,朝着图纸上的几个地方改动了一下,就抬头对老村长他们说,“官府在今后,是不会允许一户人有两处合法宅基地的,每一户宅基地,绝对不能够超过210平米。”

“村里有些人,一户人要是想要两三套宅基地,那是在做梦,今后想要后悔就迟了。”

“所以,现在家里人口多的人家,比如一家人超过四口并且有两个兄弟以上的,最好还是先分家再建房。”

“这样家里人口多的村民,才可以多出一户合法宅基地和新房,今后可以用钱财、人工等,来核算新房价值,大建设完工后进行清算,多还少补。”

他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建议,“村里的道路,最好还是按照我改动后的来修建,这是为了大家今后的方便,也不至于浪费材料和人工。”

“大路可以先开工,建房的事情,要推迟一下。”

“每户村民家中兄弟多的,村委会去通知他们先分家,然后再统一建房,以后就可以减少很多纷争和麻烦。”

他心里面有些鄙视村委会这些家伙。

因为建设图纸上,那些造成大路特意拐弯的区域,大部分都是为了保存住这些干部的老屋。

“这……”

听完王强所说,老村长他们都有些傻眼。

原来,需要改动的地方,还是在自己等人身上。

“分家后再建房?”

老村长想了想,总算是弄清楚,这是王强给出解决目前困境的办法。

是啊!

自己不就是因为家里的子女多,才会特意想着留下老屋么?

既然现在提前分家就可以多得一户宅基地和大别墅,合理合法,虽然也是要花钱的,钱不够今后也要偿还的,但何乐不为呢?

他想到的,边上的那些村委会干部,也想到了。

“对对!”

“就这样办!”

“村里的那些大路,今天马上开始修建,就按照阿强改动、完善后的图纸来!”

“我们村委会在今天晚上开会讨论一下,明天早上开始通知村民,各户达到了分家要求的,先分家,再建房。”……

有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现场的尴尬气氛,顿时一扫而空。

老村长他们这些村委会干部,与王强继续讨论了十几分钟,终于将这次全村大建设的规划,彻底定了下来。

村里的大喇叭随即在不断响起,负责播音的村委会那名干部,将大建设的命令传达给各个负责人与村民。

无错小说网

男女老少,近两万人齐齐劳动的情景,在江贝村之中再现。

区别的是,以前是强制性的集体劳动,现在则是自发性的集体劳动。

各户村民,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干劲十足。

当然,也有由村委会指定的一些负责人,负责各种登记工作。

劳动力、建筑材料、自家物品捐献等,都要登记,以便进行全村大路、新房建造完成后的折扣、分配、钱财偿还等。

在大家在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开始后,王强不声不响的回到了自己家里。

村里的大建设行动,他不会去亲自参与,也不想去参与。

把自家的生态大农庄搞好,才是他的本职工作。

第四十六章 开垦梯田

“哥哥!快来看哪!”

“哥哥,村里最先修建的,就是从我们家的石拱桥到茶江大桥头的大路!”……

回到家里,王强才拿着农具出门,就听到在自家大别墅三楼看热闹的双胞胎妹妹,在大呼小叫着。

他连忙转头望向石拱桥方向,果然如此!

只见到密密麻麻的村民,在几名负责人的指挥下,开始大力扩建从自家石拱桥到村口的道路。

“还好,这些家伙还算是有点良心,喝水不忘挖井人。”

他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一个多月以来,江贝村在建设红砖厂、石灰厂、瓦窑场的同时,号召村里人全村出动,囤积了大量的河沙、碎石等建筑材料。

所以,村委会决定修建的村中大路,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土路,而是王强建议下的水泥路!

也就是水泥需要去县城购买,其它的所有建筑材料,包括人工,村里都是自给自足。

茶城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水泥厂,水泥也不太贵,价格在村里的承受之内。

所以,江贝村的全民大建设,不搞则已,要搞就搞现阶段最好的。

近两万人来修路,全村老老小小齐上阵,还没有人偷懒,人人出死力,其效率要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首节 上一节 40/1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就捕个鱼,至于开军舰追我吗?

下一篇:这届主角不服管,老子不干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