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在1980有片原始森林

我在1980有片原始森林 第37节

然后,王明远就真的见识到了:吃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十条汉子纷纷外出,找柴生火的,打水洗锅的,还有准备切菜了,只是为了一顿吃的,硬是弄出了很隆重的感觉。

而王明远所做的,不过就是取出大号铝饭盒,在他们加好水,准备用来煮菜的锅中,放了些油和火锅底料,然后就斜躺在床上等着了。

一个个的,家里都不宽裕,带上山的粮食,都是玉米面,王明远生怕自己难以下咽,特地取了一些米出来,被他们用木头掏空做成的蒸笼,和玉米面一起做成了两掺饭。

对于菜品……王明远向来不吝啬,对他而言,这些在80年代很多人一年未必舍得吃上一次的东西,唾手可得。

何况,这些东西本就是带来分大伙一起吃的。

所以,在王明远将牛肉和火腿全都取出来交给洗了砧板准备切菜的那个和年纪跟他相仿,名叫陈尤东的民兵时,他显得异常兴奋。

不一会儿,外出的人接连返回,带来了不少王明远看着眼熟,却叫不出名头的野菜回来。

这其中,他只知道三样:蒲公英,车前草和刺脑包。

蒲公英不用说,都知道是什么东西,将种球摘取,猛地一吹,看着一颗颗种子带着降落伞飘飞,是很多人小时候都干过的事。

车前草,又叫癞蛤蟆叶,河沟地埂随处可见的药草、猪草,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经摘取叶片,拉扯叶片茎脉,让整片叶子跟着卷曲的有趣玩法?

至于刺脑包,更是鼎鼎大名,有着山菜之王的美誉,营养非常丰富,在2023年,都是价格极高的时令野菜。

三样野菜,都是药食同源的好东西。

至于另外几样,王明远就叫不出名字了。

问了才知道,其中一种名叫鸡屎藤,呃……让人很没食欲的名字。

另一种是刺五加的嫩叶,王明远也没见过。

第三种,王明远知道是一种蕨类植物刚抽出的嫩条,却不是很常见的龙爪菜。

第四种则是一种开着白色小花,有着细碎叶片的植物,王明远曾在农贸市场上见过,却不知道名字,经张守忠点拨才知道,叫苦刺花。

这几样东西,都需要用水煮过,漂上一段时间去除里面的苦涩才好食用的东西,不像之前的三种,焯水后就能直接凉拌食用。

当然,今天有火锅底料镇守,还凉拌个屁!

三样东西焯水后,直接就被加入了锅中。

看着满满一大锅肉和野菜大杂烩,就连王明远都充满兴趣。

饭菜一弄熟,一众人立刻各自取了锅碗,围拢过来。

和别人忙着夹牛肉不同,王明远则是一个劲地朝着野菜招呼。

妥妥的野生菜肴,做法简单粗暴,却保留了各自最本质的味道,非常的爽口,而且还有着非常新奇特别的体验。

似乎,就连两掺饭都变得很有味道了。

粗粮好啊……这该死的胃,一定要挺住!

No.55 天坑

吃饱喝足,王明远意外地得到了一个福利,下午的时候不用跟着陈家旺等人一起去巡边,只需要跟张守忠一起去瞭望台负责以望远镜观察就行。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对王明远的照顾。

数公里山路,爬坡上坎地,看似不长的一段路,只有真正巡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艰辛。

考虑到一人身处这原始森林不安全,所以让张守忠跟着,顺便指导一下,主要还是吃饭问题,张守忠好说话来着……王明远的火锅底料,似乎有将一切都化为美味的神奇作用,太对胃口了。

民以食为天,吃,是天下头等大事!

一众人稍作休整后,由陈家旺领着去巡视,张守忠则带了枪支和望眼镜,领着王明远去山顶的瞭望台。

顺着山体陡坡,王明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气喘息息地爬到山顶,看到了那所谓的瞭望台。

瞭望台建在山顶最高最大的那棵树上,用原木在粗大的树枝上搭建的一个平台,周围妨碍视线的枝叶被尽数清理,还留下了树梢,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顺着垂下来的牛皮拧成的绳子做成的绳梯上到平台上,山风拂过,有树梢遮凉,安逸得不得了,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居高俯瞰,又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山下大片的悬崖峭壁,一条大河奔流不息,这是边境线的划分位置,两边均是巍峨高山和苍郁的树木。

王明远等人所驻守巡视的地点,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下方几个山沟,有水流和大河相连,也是最容易进来的地方,至于其它位置,能徒手攀爬的,除非极限攀岩爱好者,一般人,真没什么人能做到。

所以,在张守忠拿着望眼镜校准焦距巡视一番,确认没问题后,望眼镜落到王明远手中,直接成了搜寻各种鸟兽的工具。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嗯嗯……的季节!”

王明远自然而然地想起动物世界主持人那句深入人心的台词。

林子太密,树下面的世界很难看到,但树梢和林木上空的世界,依旧非常精彩,他看到盘旋上空的苍鹰,扑击下方的斑鸠;看到树梢枝叶上挂着的一个个鸟巢;看到有着艳丽羽毛的鸟儿在追逐嬉戏,还有一些猴子、山猫之类的动物在林木间纵跃攀行,摇得枝叶阵阵晃动;还看到……

“嗯……三叔,你看那是什么地方?”

王明远忽然注意到几座山峰间有一片低洼的地方,四周是上百米的灰白色悬崖环绕,崖壁上还有数个大洞,有瀑布从上方落入其中。

那感觉,就像这个地方被巨力猛然砸中,陷落而成的巨坑,目测坑里得有四五百亩的面积。

这是一个……天坑!

关于天坑,王明远没有见过,但多少也知道一点。

让他知道天坑这一存在的,是当时大学同学中有一个来自伍德的同学,家就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天坑中。

那天坑里,还住着另外七八户人家,建的房子就在一个巨大的石洞下方。

他们世代生活在那天坑里,简直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也正是因此,王明远也简单了解了天坑这一奇特的地貌,通常是由地面塌陷或是流水冲蚀形成的漏斗形大坑。

现在,伍德天坑,已经逐步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住在里面的几户人家,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而眼前这个大坑,很明显是地面塌陷形成。

王明远之所以注意到这里,是因为他从望眼镜中看到了崖壁上分布着的一个个簸箕大小的蜂巢。

在崖壁上构筑这种蜂巢的,是一种名叫岩蜂的蜜蜂,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蜜蜂。

在这种热带雨林中,一些大树伸出的树枝下也有生长,大多蜂蜜呈棕色,甚至是黑色,当然,这跟所开的时令花草有关系。

市面上,一斤岩蜂蜂蜜甚至卖到了四百多块,比土蜂蜜的价格还要高上一大节。

先不说营养价值,单是这种蜂蜜数量稀少,以及在这种悬崖上其采摘蜂蜜的难度非常大这两点,就足以让这种密的价格变得高昂。

采割悬崖蜜,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在玩命。

可是……四百块一斤的蜂蜜,单王明远用望眼镜所能看到的蜂巢,大大小小就有上百个之多,这采割下来,所能得到的蜂蜜就能卖得一大笔钱。

钱呐……这貌似又是一个机会。

张守忠顺着王明远所指的方向看去,又拿过望眼镜看了看:“你说那个大坑啊,冬季没什么事情做的时候,我们哥三进山打猎的时候到过,没有名字,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当时追一只受伤仓皇逃进去的麂子时下去过一趟,里面林子比外面的还密。

别看里面面积不大,各种毒虫小兽不少,比外面的林子还危险。

嗯,还有几个地方,一直咕噜噜往外冒着热水,形成了一片片水塘,水汽蒸腾,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咕噜噜往外冒热水?

那是温泉啊!

王明远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悬崖峭壁,瀑布悬挂,有山洞,有温泉,有岩蜂蜜,不说别的,单是这几样东西,放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就绝对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仙境。

只要有开发商注意到这种地方,很轻易就能打造成一个绝好的休闲度假的旅游景点。

可是,王明远没少跑张家坳,却从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有温泉的地方。

没听说过……这是好事啊!

不就意味着自己还有机会?

王明远心头,忽然有了种隐隐的冲动,但这种冲动,在一想到自己那点可怜的资金时,立刻像是被浇了冰水一样,偃旗息鼓了。

还是得赚钱,赚更多的钱。

只有有足够的钱,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有足够的钱,才有躺平的资格。

躺平了还能轻松赚钱,这才是王明远追求的终极目标啊。

“三叔,抽空带我过去看看呗!”王明远目光灼灼地看着那个天坑,轻声说道。

“那有什么好看的!”张守忠对此毫无兴致:“不过就是个大坑罢了。”

对……在张守忠眼里,那就是个很平常的坑。

可是,在王明远眼中,却是个休闲胜地,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宝库。

关键是够隐蔽。

穿梭于2023和1980两个年代之间也有几次了,王明远发现,在1980想要放开了做生意,大概只有前往沿海地带。

沿海地带聚集里大量的商人商贩,各种东西都有人倒腾,他现在参与进去,有把握分到一杯羹,可他更清楚地知道,内地的市场才是真的大市场。

而这巨大的市场,又因为各种管控处于半封闭状态,处于一个极度饥渴的状态,没有各种批文,东西很难进得来,也很难送出去。

这时候的商人其实更像是干部。

而真正赚钱的,其实就是倒卖批文,这相当于货物通行证,没有批文,寸步难行。

有着脑海中的虚拟屏幕在,王明远有着很大优势,可是,想要将这优势发挥出来,还得等到沿海城市客运中心的坐标被启动才能自由穿行。

这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最方便也最划算的,莫过于将2023的东西带到1980进行售卖,可人多眼杂,现在携带的东西少,还能隐蔽,可想要带更多的东西过来,时间久了,终究会暴露,而且,现在所能带的东西,实在太少了些,小打小闹的,也不得劲。

王明远觉得自己,需要一个秘密基地,避开世人耳目。

这天坑,貌似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存放各种物资,偶尔还能吃吃野味,泡泡温泉……光想想都觉得美滋滋。

No.56 麂子肉

对于这个无名天坑,越想,王明远心里越火热。

在他的再三央求下,张守忠最终还是同意了,决定晚上跟大伙商量一下,专程带着王明远跑一趟。

那天坑,距离驻守点直线距离得有两三千米远,间隔了好几个小山头,在密林中穿行比在这巡守线路上还要难得多,想要过去,得生生用刀劈出一条小路不可。

一天一个来回,恐怕还得抓紧点时间才行。

傍晚的时候,王明远用望眼镜看到张守忠等人返回,看着他们一个个身上带着的东西,让他非常怀疑,这些家伙究竟是去巡边了,还是专门去打猎采摘野菜了。

首节 上一节 37/1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见鬼!他怎么又上热搜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