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第230节

提问之余,他很明显就提高了兴趣。

仿佛是把顾知秋当作了一个实验者,从中能得到一些理论支持一般。

顾知秋几乎不假思索:“被水波扫描了大脑之后就这样了。”

“被水波扫描大脑?”包括路曼曼在内,所有人都惊呼一声。

克里问:“你确定是被那玩意儿入侵了大脑?”

沈千澈也不解:“那东西难道真的有生命?你和他有过交流吗?”

“不用这么大惊小怪的,”顾知秋被几双眼睛盯得有些身子发麻:“没什么特别的,我只是感觉大脑里的知识被梳理了一遍,并没有什么异样,至于为什么我肯定是水波,这个很难解释。”

他耸了耸肩膀,低头思索了起来。

“就好像,”片刻,他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例子:“有人在你身后盯着你看的时候,那是你的视线盲区,但你仍然能直观的感觉到,这种不讲道理的直觉很难解释。”

“之前没听你说过。”路曼曼有些失落,仿佛是自己照顾的有些失职。

顾知秋则毫不在意道:“本来就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在华林岛昏迷的时候,我就感觉到水波在融入我的意识,后来转运到京都协和医院的时候,我其实就已经苏醒了,只是意识中的东西还没有走,所以我就尽可能的不去思考,所以那几天得多亏你照顾我,给我喂饭,否则我还真的没有力气和那些东西一直僵持下去。”

“不过也是庆幸,祂们并没有做什么破坏,只是帮我梳理了一下知识。”

克里和沈千澈等人没有丝毫的轻松:“这件事已经非常可怕了。”

顾知秋道:“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要弄清楚水波的秘密,这是当务之急。”

“那和去火星有什么关系?”杜共龙不解:“我们应该在地球针对性的展开对水波的研究才对。”

顾知秋摇头道:“结构性的研究,沈千澈一直在进行,没有什么进展,我们的科技相差太大,目前能做的只有对其进行逆向工程,比如研究出来水波可能从哪里来,水波的目的,以及对人类的利弊。”

“火星上的钫元素给了我们一个方向,这种放射性极强的元素一般不会自然的出现在星球表面,所以我认为火星车检测到的大量钫元素含量,和水波有很大的关系。”

“再加上现在重氢水好巧不巧也是钫元素的原因,这就让火星的科研变得更加重要。”

顾知秋说完,杜共龙默默的点了点头,大致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就比如当一辆坦克出现在了古代,那群满嘴之乎者也的读书人是不可能用当时落后的科技对这辆坦克有任何的正确见解的。

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方法,在外面挖一个坑,把这个坦克埋进去,来使其失效。

而现在人类可以采取的措施,基本也就只有这条道路了。

无法从内部瓦解,就只能从侧面去探索。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顾知秋道:“对于水波的探索,我们很可能最终仍旧一无所获,但经由20世纪建立起来的物理学体系已经到了其科技上限,因此我们需要想办法推动现代物理的发展,我们或许不知道未来将要面对的威胁是怎么样的,但总要做好准备。”

克里道:“华夏已经领先全球了。”

“但对物理探索的脚步不应该到此为止。”

“如果是一个无国家主义者或者国家主义不那么强烈的科学家,说出这样的话我是可以理解的,”克里打趣的看向顾知秋:“但从你嘴里说出这句话我不理解。”

顾知秋道:“你觉得我不是一个好的科学家?”

“当然不是,我的意思是,我能感觉出来你身上有一种很浓重的国家主义色彩,所以按照我对你们这类人的了解,你们会尽可能的把科技保持在一个比较大的差距,比如华夏步入未来工业社会或者核能社会的时候,其他国家还在农业社会或者以煤炭原油为能源的落后科技社会,”克里道:“我先声明,我并没有觉得这样是错的,对于一个国家主义色彩浓重的科学家而言,这往往就是他们致力于去做的事情,而且肯定是对国家而言最好的格局。”

停顿了片刻,他压低了声音道:“现在华夏拥有核能和中微子通讯,而且还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这两个技术的国家,这已经对丑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造成了科技碾压,可如果捅破现代物理的局限,这就意味着全球所有国家可能会重新进入新的跑道,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反而磨平了在老的科学体系之下的差距。”

克里虽有丑国的皮肤,却有着一颗炎黄子孙的心。

保持现状,维持现代物理的谎言,华夏能够统治世界数十年乃至数百年。

他的这番说辞,让顾知秋都有些犹豫了。

第300章 我不理解

一顿火锅带着疑问结束了。

聊天戛然而止,其实还有很多事情可说。

但因为这个问题开始困扰着顾知秋,所以让他也没有了再聊下去的心情。

送走了这些朋友,顾知秋便有些心思沉重的上了楼。

路曼曼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客厅的锅碗瓢盆,便洗漱过后上了楼。

看顾知秋皱着眉头,呆愣的看着床沿,便褪下了衣服,钻进了被窝。

“还在纠结?”她问。

“克里说的不错,现在华夏的科技已经超出了现代物理的局限,处在现代物理和宇宙物理之间,其他国家按照现代物理的框架,无论怎么发展,这个差距都无法弥补,除非华夏脑袋发热自己把核心科技分享出去。”

顾知秋双手垫在脑袋下面,头疼道:“可如果我们突破了这层屏障,建立起全新的物理体系,这意味着那些被我们远远甩在身后的国家,又重新有了竞争的可能。”

路曼曼依偎在他身旁:“在之前你和侯老没有讨论过这个问题?”

“我只觉得一直往上面探索,华夏的国力就会更强,没有想那么多。”

“可现在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星链卫星已经就位,运载火箭一周之内就要开始往返火星之间运送火星土壤。”

“我明天找一下侯老,”顾知秋道:“或许运载火箭拉回火星土壤,提取出足够多的钫元素,解决了地球的重氢危机之后,一切就可以戛然而止了。”

“那你在物理学上那么多的天赋,就浪费了。”

“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伟大,”顾知秋道:“曾经我在历史书上碰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太守自诩刚烈,在敌军十倍兵力围城的情况下宁死不屈。结果城破满城被屠,血流成河,而那位太守则名垂青史,为文人所称颂。”

“都说读史让人明智,现在看起来的确如此,”他叹了口气:“如果为了我的天赋,不断的突破,反而给华夏的一手好棋搅散了,这是正确的事情吗?”

路曼曼道:“我不懂你的抱负,但至少侯老和关老都认为你会成为华夏的爱因斯坦,可如果现在自己断了自己的前路,那震撼全球的华夏科学家,就会变成全球遗憾了。”

“我没有什么抱负,”顾知秋道:“我只有一个信念,科学为国家服务,物理为国家服务。”

天才。

顾知秋享受过了一辈子天才的待遇,被囚禁、被监视、受困于他国。

上一辈子的经历,让他看透了很多。

这个世界没有单纯的学术。

就像男女之间不存在纯净的友谊一样。

这个世界从诞生之初,竞争便随之出现。

大同世界只是先贤脑海中的乌托邦,科技带来的是更加巨大的贫富分化。

这个逻辑很简单,一台再先进、再高科技的仪器。

总要有人负责搬运、有人负责运输,有人负责组装。

但人总是希望自己成为机器运转之后的得利者。

人总要吃饭,就意味着总要有人种地。

但人总是希望自己的米缸中有用不完的米,而不愿足蒸暑土气。

这很现实也很正常。

当然在看到科技的副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科技进步的正向意义。

那就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底线总是在向上攀升的。

曾经连饭都吃不到的底层人民,现在慢慢的能吃到饭了。

而随着科技发展,这些底层人民都会有车有房,飞机场甚至都有可能建到曾经那些一眼望不到未来的山村里。

你看,科技总是能带来进步的。

但认清了这个世界的本质之后,就会发现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这无关于国内或是国外,而是人类的本能。

这也是顾知秋这一世的目标,让华夏凌驾于其他所有国家,每一个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或者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都有着发自内心的优越感。

而现在,似乎已经是这样的局面了。

军事领先让华夏对这个世界的格局重新洗牌,核能的应用,让华夏的发展不再被能源禁锢。

重氢危机之下,全球地下管道网络的布局和中微子通讯的布局,让华夏手握世界物流和通信两大底牌。

似乎等到重氢危机接触,以现在华夏的格局,就足以藐视全球。

顾知秋动摇了继续探索的念头。

路曼曼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了,劝一个聪明人是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目标无比明确的聪明人。

眼看着顾知秋已经走到了物理殿堂上的那个宝座面前,却在坐上去之前突然停下。

让人无比的惋惜。

“明天你先去找一下侯老吧,不管最后是怎么样的决定,我都支持你。”

“侯老和智囊们不应该没有想到这个层面的,”顾知秋喃喃道:“可他们为什么还是支持我继续搞下去。”

顾知秋喃喃自语,随后皱着眉头钻进了被窝里。

想不明白,有太多疑问。

次日。

天一大早,顾知秋就驱车离开了别墅。

中科院中一片萧瑟。

除了航天局相关院士持续忙碌,其他的所有院士几乎全部居家休息,静候重氢危机的解除。

侯国强孤独的留守在中科院,整理调配着一些资源。

当当当。

顾知秋敲了敲侯老办公室的屋门。

“请进。”

侯国强抬头看了一眼来者,意外道:“训练今天不是就开始了,怎么有空来找我了?”

“我推到下午了,我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

“什么?”

“为什么您要让我继续研究下去?”

侯国强抬头困惑的看了顾知秋一眼:“你什么意思?”

“现在华夏的科技已经领先全球,并且与他国保持着巨大的差距,而且我相信您也能预估出来,这个差距几乎数十年、上百年都无法追上来,可如果真的提出了新的物理体系,这就意味着各国的科学家将无视现在的差距,重新进行在新的跑道上和我们竞速。我们相当于是把所有优势全部让了出去。”

首节 上一节 230/2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灵气复苏:走夜路遇见呆萌巫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