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身许华夏,国士无双 第36节
也不能说难,只能说更综合了。
高中阶段的化学和生物说是理科科目,但其实文科属性更强一些,只要知识点记住,水平就很容易提上去。
而考试的过程,就是考察你知识点是否记住的过程。
而所谓的难易程度,就是把题干写的足够复杂,足够曲折。
这样就需要先读懂题目,了解其中的逻辑,然后再去大脑中调动出对应的知识点。
但其实翻来覆去,也就哪几种考法。
当你对知识点的理解足够透彻,那理综化学和生物,就基本上完全是送分的。
这次没有了时间的压力,他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细致的完成了前面的生物化学部分。
留下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给了物理。
对顾知秋而言,研究物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因为哪怕是漏洞百出的高中物理。
物理的发展,始终是在不断推翻旧理论的过程中进步的。
而一些错误狭义的理论,反而能给到一些重要的启发。
前面的选择题,依旧属于偏简单的阶段。
唯一引起他注意力的,是一道光电效应的题。
算是一道常考题。
题目考的是能级跃迁,简单的加减法,题目本身不难。
但让顾知秋联想到了Ⅳ-Ⅲ型核聚变反应堆。
核聚变的过程要剥离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并不是散乱排布的,而是遵循物理学原理分层排布,靠近原子核电子能量越低,远离原子核的电子能量越高。
通常情况下,核外电子总是趋近于以总能量最低的形式进行分布。也就是“基态”。
基态原子接收到光子、高温、高压等能量之后,自发跃迁到更高能级,形成“激发态”。
而跃迁逸出的电子,在聚变反应中一般是用不到的。
第41章 对待物理的态度,要一丝不苟
虽然逸出的电子不是聚变燃料。
但可以给环流装置提供电压,这样聚变自循环的发电系统,就多了一项输入电压。
Ⅳ-Ⅲ型核聚变反应堆的输入电压,仅有一个“点火电压”。
就是仪器发动之后,核外电子开始剥离,然后聚变反应开始,产生大量的热,进一步发热烧水,蒸汽推动发电,产生的电力一部分回馈到换流装置本身,进一步推动聚变反应的进行。
虽然这样的设计满足了输入大于输出的设定。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启动时间太久。
要知道,推动聚变反应的大量进行,需要超高温高压的环境。
一般的核反应堆,需要庞大的电力支持瞬间达到。
而自循环的情况下,需要运行数个小时乃至数日才能达到。
因此这是顾氏反应堆唯一的缺陷。
但如果能够使用从原子身上剥离出来的核外电子,那就能够大大提速。
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从原子身上薅核外电子,对输入电能的消耗就更少了。
当然,现在还是高考期间,他还没有那么多精力去验证可能性。
毕竟能够承受这样极端环境的ITO、活性层、电子传输层的材料,或许在近十年都很难找到。
不过,他还是把这个可能性记在心里之后,才继续往下做题。
实验题是力学实验和运动学的结合体。
验证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
不过……
顾知秋越做越不对味,尤其做到了最后一步,问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那一步,他难得的卡壳了。
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题目。
一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
桌子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
另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B,悬挂在半空。两个物块用一根细线相连。
在桌面上有两个光电门。光电门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这东西两侧有一个射光孔,有一个收光孔,一旦有东西通过,射光孔的射线被阻断,无法到达收光孔,然后会记录下来被阻断的时间。
这类题的解法,很明显,就是用物块A在通过两次光电门的时间,算出来各自的速度,然后根据Vt?-V0?=2ax算出加速度。
而有了加速度就有了合外力F合=(m+m)a=2ma。
而合外力就是物块B的重力,即F合=mg=2ma。
联立之后,就有g=2a。
很无聊很简单的一个题目。
题目唯一的坑也就是隔离法和整体法的应用。
其他的没有一点心机。
但顾知秋迟迟没有下笔。
这个题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答案,但他不太愿意把这个答案给写出来。因为题目上少了一句说明和前提——“本题目重量等于质量”
通过mg=2ma,最后算出g=2a的前提是等号两侧的“m”会被约掉。
但问题是,这两个m本来就代表的是不同的含义。
一个是万有引力定律中的质量。
一个是牛顿第二定律中的质量。
虽然两个都叫质量,但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测量物体的质量,通常是放在秤上。
然后通过称面受到的压力,来测出万有引力。然后再根据重力加速度,反推出质量。
这种质量,称之为引力质量,或者重量。
一旦脱离引力,这种方式就不管用了。
所以引力质量是表征物体在引力场中受到引力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而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质量,又叫做惯性质量。是表征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是影响引力大小,一个是影响物体运动快慢。
惯性质量决定任何方向上的力对物体带来的加速度,而引力质量,只决定受到的引力大小。
重量恒指向地心。
而加速度可以是任何力,在任何方向上的结果。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特意来区分这两种质量之间的差异——地球以重力吸引石头,而对其惯性质量毫无所知。地球的召唤力与其引力质量有关,而石头所回答的运动,则与其惯性质量有关。
其中的逻辑有些复杂和抽象,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老师忽略了这个问题,导致在物理的严谨性问题上出现了如此巨大的纰漏。
当然,一定有人会说,为什么一般做物理题的时候一直都是直接把他们约掉了呢?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物理学家们做了无数次实验。
包括牛顿的单摆实验,以及课本上提及,但历史上并未发生的比萨斜塔实验,甚至还专门跑去月球,做了铁球和羽毛的自由落体实验,得出的结果是惯性质量精确地等于引力质量……
虽然直到现在,无数科学家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但它就是这样。
所以绝大多数的物理老师,为了不影响做题,也就不会告诉你这两个质量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而你把他们约去,也仅仅是因为一个数值上的巧合。
如果你曾经也怀疑过这两个质量为什么可以约去,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物理学家的潜力。
顾知秋为这个题生气,并不是小题大做。
而是这件小事关乎着物理的严谨性。
连高考这样的高水平的试卷,都会出现这样的纰漏,无疑是让人心寒的。
出卷组的疏忽大意,导致的或许就是无数学子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知。
当无数学子也得过且过之后,那物理学界的新鲜血液,也将越来越少。
为此,顾知秋特意在写下答案之后,用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对引力质量等效惯性质量这一观点进行阐述。并且在最后也表达了对出卷团队的期望。
高中阶段的知识可以考察的简单,可以出现悖论,因为高中生的理解在那里,任何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认知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进化的。
在很小的时候,认为天圆地方、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无关紧要。
但是到初中要告诉他,地球是圆的,它围着太阳在转。
第42章 那段最美好的时光
到高中的时候你要告诉他太阳系不止八大行星。还有广袤的小行星、矮行星、卫星、彗星以及行星际物质。
到大学的时候要告诉他若以海王星轨道作为太阳系边界,则太阳系直径为60个天文单位,即约90亿千米。
若以日球层为界,则太阳距太阳系边界可达100个天文单位。
若以奥尔特云为界,则太阳系直径可能有20万天文单位。
这种对宇宙的认知循序渐进,是没有问题的。
而在一些本质问题上,是绝对不能出现问题的。
比如两个质量的不同,这是从初中贯穿到高中,可以让他们直接约去。但要明确的告诉他们,它确实是不一样的。
上一篇:灵气复苏:走夜路遇见呆萌巫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