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投机家

大投机家 第25节

别看巴菲特现在已经九十多岁,而且早就因为前列腺癌无法人事了,但是如果他宣布自己重新征婚,恐怕全世界的女孩至少会有一半哭着喊着嫁给他。这就是金钱的魅力。

眼前的李月祺是如此的年轻,短短半年多挣下偌大家业,而且还未婚没女朋友,这不正是最好的征服对象吗?所以彭晓琳才在李月祺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不惜装醉勾引他,最后放下矜持主动献身,为的就是在李月祺还没有被广为人知的情况下抢先和他发生关系。

彭晓琳不愧是玩弄感情高手,她非常清楚李月祺在私生活上是个重感情的人,有了这一丝羁绊,哪怕李月祺将来飞的再高再远,真要是自己有事,也不怕他不来帮自己。

彭晓琳起床后,看到桌子上有一份还未放凉的早餐,应该是李月祺起床后下楼给自己买的。桌子上还有两张字条。

第一张上面写着:本来是下楼买早餐,接到电话,公司有急事,先走一步。早餐趁热吃,放凉了就不好吃了。

第二张上面写着:300XXX,横山国际,周一开盘后上午十点左右,15元以下买入。下下周31元附近卖出。不要犹豫,阅后即焚。

彭晓琳看到两张字条后,微微一笑,自己果然没看错人,这一把赌对了……

李月祺的公司其实并没有什么事情,想找借口离开而已。他和彭晓琳大学四年,知道这个彭大班长说不上绿茶,但也绝对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当年班上好几个男生被她的手段玩弄,连她的衣角都没沾到,却彼此之间互视对方为死敌,还全都对她死心塌地。

为什么李月祺这么清楚,因为他们宿舍的老大伟哥,就是彭晓琳鱼塘中的忠实一员。其中细节不必多说,但是伟哥直到毕业都没有幡然醒悟,还如同骑士一般对她许下守护诺言,声称只要彭晓琳有所召唤,伟哥不论在天涯海角,都一定会前来相助的。

其实李月祺知道,伟哥这个守护骑士,最后得到的只是彭晓琳戴过的一枚耳环而已。至于另一枚,伟哥说女神会永远珍藏,彼此守望。但是李月祺却亲眼看见,其他班的一名男生拥有一枚和伟哥那个一模一样的。

至于那个男生是不是得到了女神一样的彼此守望承诺,那就不知道了。这件事李月祺私下偷笑了好久,如果两个拥有耳环的人真的会彼此守望、思念一生,那伟哥和那名男生拿出那枚耳环,仰望皓月苍穹,思念另一个拥有它的人时……

咦!李月祺打个寒颤,那画面太美,不敢去想。

李月祺没敢把这件事告诉伟哥,也许是他看错了也不一定,谁知道呢?

中午吃过饭,李月祺正在家里玩崩坏2,这是2014年1月上线的一款抽卡类二次元游戏,李月祺公考面试后才开始玩的,陆陆续续往里面充了不少的钱,但是运气始终不少很好,哪怕是他有钱之后,也始终抽不到自己心仪的角色和装备卡,可谓是非酋到了极致。心底里不止骂了多少次狗策划……

忽然接到中工银行的私人客服打过来电话,对方用甜美的声音告诉李月祺,说他的消费额度已经达到标准,将为他办理百夫长黑金卡,授信额度为一亿美元,问他是否此时方便,中工银行现在就可以排专人将黑金卡直接送到李月祺手上。

李月祺本来还有一丝愣神,不过很快就缓过神来,如果说拿香格里拉白金卡时还有一丝激动的话,如今的他,已经通过不需要一张卡来证明自己了。这张卡除了拿出去装逼外,对他来说其实没多大用。

李月祺道:“那行啊,我现在在家,你们送过来吧。“

客服道:“好的,李先生,我们立刻安排专人为您送卡。请问您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

李月祺看着自己的手机,心思一动道:“听说这张卡拥有很多特殊的服务功能?我有要求的话你们都会满足?“

客服道:“李先生误会了,这张卡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只是尽可能的解决您日常的一些生活和投资上的麻烦而已。但是我们公司和运通公司合作,确实会尽力满足客户的一些针对性的要求。“

李月祺点点头道:“那我现在日过打算收购一家小型游戏公司的股权,你们能否帮忙?当然钱不是问题。“

中工银行的客服非常高兴,终于拉到一笔大业务,兴奋道:李先生您说是哪家公司,我们会尽可能的与对方沟通,尽量满足您的投资需求。“

李月祺道:“是一家上海的游戏公司,叫做米忽悠,出过一款名叫崩坏学园2的游戏,这游戏的抽卡机制实在是太坑了,我都不知道被坑了多少钱。打算投资当股东……“

中工银行的客服一阵无语,现在的富豪都这么任性吗?玩游戏抽卡被坑了,就要把人家的公司买过来当股东?当这话客服是无法说出口的,只能顺着李月祺的意思道:“李先生请放心,我们会尽量与对方沟通的,如果沟通好了我们会派人通知您的。”

李月祺挂了电话,他投资米忽悠当然不会因为是玩游戏抽卡,他只是觉得在二次元方面,国内基本还是空白,基本被东瀛的公司所垄断。

连他这种身价的人都对崩坏2沉迷不已,相信那些大学生们,居家宅男们,喜欢这类游戏的人肯定不少。所以他愿意花钱赌一把,这是他的第一笔实业投资,就把米忽悠,当做他商业帝国布局的开路先锋吧

第 91 章 野心

三月十一号开始,伦敦黄金现货又迎来一波大行情,也是2015年上半年最后一波趋势性行情,两天内从1150美元涨回到1200美元附近。

这样的行情吃肉李月祺当然不会错过,这次他不但动用了公司的账户,自己的私人账户同样准备很充分。两大账户一共动用了7亿美元现金,杠杆放大到100倍,最高时持有6成仓位,最终两天时间,获利18.26亿美元。公司账户和个人账户各得一半。

这次的巨额利润彻底震惊了整个豫州省金融圈,且不说李月祺的个人账户,光是奇迹金融公司拥有的资金,短短两个星期时间,就从20亿人民币,突破到20亿美元。两个星期资产翻了六七倍,据说刚刚还清仓了两个月涨了十倍的股票时光创新,奇迹投资公司已经不能叫奇迹了,这已经是神迹了。

那些拿到奇迹公司股权的二代们,恨不得把李月祺供起来。现在不少大院的其他二代们都在打听,看看李月祺能不能再放出一部分股权,这种两个星期股权价值翻七倍的公司,不上赶着赶快投资,难道还要等他们买不起的时候再后悔吗?

对股权的再次开放的事情,李月祺虽然没有把路彻底封死,却也没有轻易松口。这些二代们的确拥有一些能量,但是这股能量说白了依旧是就是钱权交易的灰色地带,李月祺花钱买平安,二代们收钱提供庇护。

现在的李月祺更希望公开的和真正光明正大的力量合作,比如社保基金,再比如养老金等等,他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帮人民群众实现财富增值,帮社保基金挣一块钱,比分给那些二代们一百块钱都要体面的多。如果李月祺能够帮全体人民挣钱,那才是真能真的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同时也能给自己和公司撑起最大的保护伞。

当晚,徐玉质做东,请李月祺和成思远吃饭。李月祺把想做主持操盘一部分社保基金的想法告诉两人后,成思远和徐玉质二人久久沉默不语,当初那笔4亿元的投资,作为做掘金者,成思远和他背后的家族的势力分到了四分之一,也就是公司5%的股份。徐玉质作为豫州省大老板的儿子,也只分到了十分之一,2%的股份。作为压过地头蛇的过海龙,可见成思远背后的势力之强。

不过成思远和徐玉质也无法对给李月祺打包票能够让他来管理社保基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那是啥?那是全国人民的养命钱,是维护稳定的根基之一。

大家在投资股票时,一般把社保基金当做投资风向标来用,社保基金购买股票,永远买到最底部,等社保基金抄底后,其他所谓的聪明钱才能进来。但是当大盘到顶后,永远让社保基金先跑路,保证社保基金永不被套。

所以很多有经验的股民,都会拿社保基金的持仓份额,判断大盘的底部和顶部。而且一般社保基金重仓的股票,很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社保基金参与股市投资以来,甭管大盘是涨是跌,社保基金一直保持正利润,只有赚多赚少的问题。

能够管理社保基金,甭管多少,对任何基金公司经理来说都是极其骄傲的事情,这不单单是对公司能力的认可,而且会对公司品牌起到极大的宣传效应,刺激本公司其他基金的销售。

可问题是,大家都把社保基金的管理权当成一块大肥肉,每年为了那点份额的争夺都打破了头,但是真正能拿到的也就华夏、嘉实、易方达等极少数十几家老牌基金公司。

奇迹投资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历史业绩上,都远远无法和这几家公司相媲美,而且连开放式基金的牌照都还没申请下来,人家凭什么把这么重要的一笔钱交给你这么一家小公司来管理?

你李月祺的赚钱能力是不错,但那都是投机所得,你从未在成熟的投资市场中证明过自己的能力。各家社保基金组合的投资风格都是非常保守的,要知道社保基金的第一要义并不是你能赚多少钱,而是要在极端恶劣的市场环境下,也能保证不亏钱。在不发生亏损的前提下,还能保证一定的盈利,这对社保基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李月祺的投资风格非常激进,几乎每次都是一上场就梭哈全部筹码,也许这小子的运气非常不错,从未亏损过,但是这种风格根本不适合管理社保基金。

所以成思远直接开门见山的表示:没戏,想都别想,二十年之后再考虑吧。

这次反倒是徐玉质这边,给了李月祺一些希望。根据参保范围和参保人群的不同,社保金也分为中央直属社保基金和地方下属社保基金,中央直属的那块被无数人盯着,肯定没戏。但是地方下属的倒是可以想一下。

徐玉质表示,现在豫州省人口流失很大,全国十大人口流出城市有五个在豫州,其中豫南三市包揽全国前三。据保守估算,豫州省有至少两千万人外流其他发达省份,这些人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是社保缴费的主力人群。

这部分人到外省工作,社保自然交到了工作地,豫州省内剩下的大多是些老弱病残,这些人反倒是领取社保的主力军。

一进一出之下,豫州的社保额度早就入不敷出了。现在豫州省社保管理中心的老板们整天焦头烂额,想方设法的从上面要钱,一旦社保基金耗尽,老人退休没有退休金,有病没钱看,失业没有救济金,各种矛盾立刻就会爆发,影响社会稳定。

所以豫州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可否仿照国字号社保基金的例子,选取一些有能力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让他们代管小额社保基金,实现社保基金的正向增值,扭转豫州省地方社保基金入不敷出的局面。

徐玉质说,这个提案虽然激进,但是省内的大老板们已经多次讨论,现在打算找一些有一定规模、且有能力的公司搞试点,如果李月祺愿意,他可以代为联系,让李月祺的奇迹投资公司进入到候选名单之中,至于到时候和其他基金公司的竞争,那就看李月祺自己的本事了。

第 92章 堂哥的求助

李月祺还在为豫州省社保基金代管公司而努力准备,彭晓琳那边这两天却高兴的乐不思蜀。

富贵险中求,有了李月祺的指点,这姑娘也豁出去博了一把大的,她在2015年的牛市中虽然没有李月祺赚得多,但是账户资金也有五十多万,同样开通了融资融券业务。在周一上午十点左右,动用两倍融资额,以14.98元全仓买入十万股横山国际。

买入后彭晓琳同样忐忑不安,这几乎是她家的全部金融资产,彭晓琳的父母见她是学的是金融专业,就把家里的钱都给她来操作。知识和能力明显是两回事,这轮牛市彭晓琳虽然也赚了一些钱,但不过是杯水车薪,聊胜于无罢了。

这次她选择相信李月祺,但同时心中打定主意,如果到时候亏了,她就立刻想尽一切办法嫁给李月祺,非得让这小子负责到底不可。

不过也许是老天听到了彭晓琳心中许下的暗愿,横山国际这支股票从彭晓琳买入后就开始缓慢拉升,到了下午收盘,已经涨到了16.22元附近,已经接近涨停。

接下来几天,横山国际依旧不急不缓的慢慢上涨,终于到周四,第一次涨停封板,这时股价已经突破21元。四天时间,彭晓琳账户浮盈60万,这是这姑娘炒股以来挣到的最大一笔钱。彭晓琳的心终于放下来,同时心中暗暗发誓,这个男人,自己一定要牢牢抓到手里。

此时还在和成思远、徐玉质吃饭的李月祺也许并不清楚,曾经有过一个大美女,发誓如果钱亏光了,就一定要嫁给他。要是当初他给彭晓琳的股票代码差上几个数字,没准终身大事就直接解决了也说不定。不过现在那个美女赚了钱,他的老婆反而飞走了。哈哈……

第二天下午,李月祺接到堂哥李峥的电话,说是想要约他吃饭,有事要和他商量。李月祺觉得很奇怪,虽然他和李峥都住在中州市,但是大学毕业以来从未在中州见过面。

首先是因为距离太远,李月祺的公司在中州市区最东头的金融新区,而李峥的实验室则在中州市最西头的巩易市附近,距离洛城市都很近了。彼此间隔一百多公里,来回一趟差不多一天就过去了。

其次是因为二人工作都很忙,李月祺其实还好,毕竟他是公司老板,有一定的自由。但是李峥就非常苦逼了了,他读的研究生还没毕业,现在基本是在给导师打黑工,导师给的研究生津贴自然不会太多,糊口而已。

李峥学的专业也很苦逼,大学时学的是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中的材料学。而他当时读的只是一所普通二本高校,更是天坑中的天坑。

为什么呢?本科阶段的材料学有多坑不用多说,这个专业就是培养试验民工的专业,上大学四年,出去找工作,发现就是反复试验然后对比记录数据而已,说白了大学生能干的活,高中生甚至初中生有一定经验后都能干。既然这些工作个人都能干,工资自然不会太高,有人统计过,生化环材专业学生的起薪,几乎是所有大学生中最低的。

好在李峥确实非常争气,学习非常用功,连续四年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大四时又参加研究生考试,结果逆袭成功,考上了省内唯一一所211工程重点大学——中州大学,和李月祺做了校友。不过选的专业还是天坑——分子材料学。

大哥相邀,李月祺再忙也不会推脱,立刻开车到了李峥说的那个饭馆。结果发现非常寒酸的一处饭馆,大概和李月祺当初城中村里的那些苍蝇馆差不多。李峥带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一起在门口等待李月祺。

李月祺到了之后,李峥先是和他打了招呼,然后把李月祺介绍给了那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

李峥道:“月祺,这是我的导师王志诚教授,中州大学分子材料学的权威,现在担任中州大学分子实验室锂硫电池项目组组长。

王教授,这就是我堂弟李月祺,同样是咱们中州大学的校友,去年六月才从金融专业毕业。新一代投资天才,短短半年多创下十几亿身价。”

那个王教授立刻上前寒暄道:“李总,幸会幸会,中州大学能有李总这样的优秀毕业生,真是值得庆幸一件事啊。”

李月祺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李峥把他的教授介绍给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就只好先和王教授握了手,打听打听再说。

三人在门口寒暄后,就进小饭馆的雅间,李峥终于说明了来意。原来李峥的导师率领的那个团队,是开发锂硫电池的,李月祺听了后更是非常无语,有种李峥是在天坑中再挖了十八层地狱的感觉。

锂电池呢,说起来是挺热门的,但是事实上锂电池的理论模型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完成了,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验证那些理论而已。而蓄电量最大和充放电速度最快的材料也已经找到了。目前已知同体积下蓄电密度最大,而且成本最低的锂电池就是使用硫分子作为电池正极的锂硫电池,而充放电速度最快的材料就是单晶石墨烯锂电池。

这些东西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在实验室中做出成品了,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锂硫电池的理论单位密度,是现在电动车通用的三元锂电池的十倍以上。但是锂硫电池始终无法解决随着充放电次数增加,而导致的硫单质分子量越来越低的问题。是的随着电池的使用,电池的体积会严重膨胀,电池的稳定性也会快速下降,从而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就是这个问题,困扰了世界锂电池行业五十年。锂硫电池的未来大家都非常看好,世界上稍微有点能力的国家或者有点理想的公司,都在往这个项目上砸钱,结果全都石沉大海。

2008年年初,曾有报道说三星和西门子公司的锂硫电池即将量产,将改变世界能源的格局,结果就是几年过去,这两家的新能源公司都申请破产了,他们电池也没见量产。

总之锂硫电池这个大坑,此前已经掩埋了无数的尸骨,几百亿美元砸进去,连个水花都冒不起来,李铮居然掉到了这个坑里,可真是前途无"亮"了。

第 93 章 科研投资(上)

大家都知道锂硫电池是个巨坑,所以中州大学也不愿往这个坑里砸太多的钱,所以就搞了个校企联合,把王志诚教授的团队,外包给南方的一家中型动力电池企业做研发。李峥之前也是在给这家企业做外包。

可是今年过完年之后,那家企业忽然说要建设自己的研发团队,不打算再与中州大学搞联合研发,合约到期后就把王志诚团队的研发经费给停了。王教授的研发团队三十多人,一下子就被断了粮,很多实验无法继续进行。本来按照正常逻辑,王教授此时应该和中州大学校方联系,但是校方知道那个锂硫电池项目有多坑,根本不愿给钱。让王教授团队不要再搞这个项目了,要么解散团队,回到学校,然后老老实实教书。要么配合学校,搞其他科研项目。

但是王志诚教授为了这个项目,耗费了半辈子的心血,王教授看起来五十多岁了,其实才四十出头。而项目组的其他人,包括李峥在内都非常不甘心,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只要再继续努力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现在就是要找到合适的金主做投资人,给出一定的资金让这个项目继续进行下去。

王教授在新能源和新材料上搞了一辈子,还是出了不少的成果的,而他的团队也都是从全国各地聚集起来的人才,其中不乏行业精英。其中光来自华清、京大、中科等著名大学的博士硕士就有好几位,还有像李峥这样虽然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但却依旧踏实肯干的人才也不在少数,而王教授本人曾经入选国家千人工程、长江学者、中青年科学家、享受政务院特殊津贴等等荣誉。这支团队可以说就是中州大学甚至是豫省最顶尖的新材料和新能源团队。

这样的团队一说要拉投资者,省内外企业会排着队送钱的。可问题是一听说他们要搞的项目是锂硫电池这个世纪大坑,立刻就敬而远之。

很多企业家和投资人都表示,如果王教授愿意放弃锂硫电池这个项目,我们可以全资收购您所带领的团队,给出的待遇也一个比一个优厚。

可偏偏这个世界上就有那么一群理想主义者,明知道是坑,却非要往里面跳。王教授表示,如果是锂硫电池项目,他们可以继续谈,如果是让他们转而去研究其他项目,那就敬谢不敏了。

企业家和投资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对于这群有理想的人,他们表示了一番崇敬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因此,王教授的团队从过完年以来,已经断粮半个多月了,这个世界,除了某岛上的那群青蛙,谁也不能用爱发电。大家为了理想可以忍受低薪低待遇,但是实验室所用的的材料费、仪器费、耗材费每天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眼瞅着再联系不到投资人,实验室就要解散了,王教授和整个团队一辈子的心血都将付之东流,李峥就想起了自己的堂弟李月祺。其实李峥之前也有所犹豫,毕竟锂硫电池这个项目几十年来不知道掩埋了多少血泪。但他实在不忍心自己敬爱的教授,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就此星云流散,天各一方。

于是李峥就把李月祺的情况介绍给了王立诚教授和自己的同事,王教授和同事们没想到,团队里一向不声不响的李峥,居然藏了这么一个大宝贝,问清楚了李月祺的情况后,又发动人对李月祺进行了背景调查。

发现李峥这个小老弟远不止他说的那么简单,两周前刚刚有十几名二代们入股了李月祺的公司,当时公司的注册资金就已经达到20亿。短短两周时间,李月祺的奇迹投资参与了伦敦金现货的金融大战,一次做空,一次做多。奇迹投资两次一共获利13亿美元以上,而且还有大量的股票和外汇投资收益,这都是最近几天中州市金融圈最热门的话题。

金融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中州是全国的金融交易中心之一,华国三大期货交易所有一座就在中州。这种事情只要稍微有人留意,很容易打探出来。大家都说说中州金融圈出了个投资奇才,在海外金融市场赚钱比抢钱还快,而这个人就是李峥的堂弟李月祺。

王立诚教授和团队众人商议后,都认为李月祺是锂硫电池项目最好的投资人,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首先,李月祺还很年轻,刚刚大学毕业,身上的那股书生意气还没有完全消散,对于世界应该还存有一丝理想主义的情怀。

其次,李月祺是李峥的堂弟,李峥说他们兄弟的关系很好,就算看在李峥的面子,李月祺也应该难以拒绝。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月祺赚钱真的太容易了,所以他对实业投资的那点利润和回报应该没那么在意。而且据他们所知,李月祺虽然不是奇迹公司的唯一股东,但是其他股东基本就是一个只等分钱的摆设,整个公司完全就是李月祺的一言堂。他的一切决定,其他人都只有执行的份,不会有任何不同意见。

所以王教授和他的团队所有人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李月祺身上,如果再次被拒绝,那大家就只能就地解散,教书的教书,找工作的,大家就此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李月祺听完王教授和李峥的介绍,非常无语。他虽然并不是材料学专业的,但是平时炒股,还是对新能源行业有一点简单了解的。

李月祺知道锂硫电池这个项目究竟有多坑爹,此前如果他知道李峥是在参与这个项目,他非得劝阻……好吧,就算他知道,也无法劝阻李峥继续往坑里跳。

首节 上一节 25/1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反派,就应该有个反派的样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