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投机家

大投机家 第34节

什么微信摇一摇俩人就认识了?微信摇一摇就能摇到亿万富翁?这个亿万富翁还是苏文强的学生?而且还恰好在中州工作,还恰好没有女朋友,恰好还被苏瑾璃的话感动了,第一次见面就拿出七十万来给他苏文强来治病?这种概率比连中十次双色球一等奖的概率还低。

从李月祺和王立诚谈投资的谈判来看,这小子虽然年轻,但也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摸爬滚打过一番的大鳄,这种人要是也能相信微信摇一摇就摇到了爱情,那他早就被人嚼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而且之前十几天苏瑾璃虽然一直说自己的钱是男朋友给的,但却从来没说过这个男朋友是谁。如果真是李月祺的话,能交到这种亿万富翁的男朋友,对她来说完全是件好事,根本没必要隐瞒什么。

更何况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3月11号之前,苏瑾璃从来没说过自己有什么男朋友,而且哪怕是最近这十多天,她也不像是有男朋友的样子。3月10号那晚,苏瑾璃根本不在家,她去了哪里苏文强不得而知。可是看到她步履蹒跚的样子,又见她拿出的七十万给自己买药,这已经不用想就知道女儿前一晚经历了什么。

后来一直有一些风言风语围绕着苏瑾璃身边,身为父亲的苏文强其实也很清楚。但是他却一直没有说过什么,他自己患病没钱治,女儿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换钱给自己买药。他知道后木已成舟,他能怎么办?去责备女儿?除了发泄一番外,毫无意义。

现在李月祺顶着苏瑾璃男朋友的身份上门,按情理可知,那晚拿走女儿最宝贵东西的就是自己的这个学生,而且也只有他有能力支付这七十万的现金。大概是后来觉得女儿人还不错,经不起女儿的请求,于是答应出手帮瑾璃挣医药费。后来在女儿的请求下,帮女儿解决这笔钱的来历问题和身边的一些困扰。对李月祺来说,这些都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第 124 章 为梦想买单

苏文强毕竟不是那种疯狂的卫道士,也不是把自己的名声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那种人。作为一个父亲,他最希望的就是女儿能够幸福。所以对于女儿用自己的贞操来给自己换医药费这种事情,他虽然心知肚明,也没有责备一句,从始至终他都没有给苏瑾璃任何压力。

今天女儿领着李月祺这个所谓的男朋友上门,他在考察了对方的人品后,虽然知道对方的谎言漏洞百出,却也没有拆穿这一切。因为苏文强很清楚,拆穿这些谎言对女儿没有任何好处。对于李月祺,不管他说的话是真是假,最起码他维护瑾璃的用心是真的,而且处处谨小慎微,不愿让苏瑾璃觉得自己受了恩惠,反而要感激于他。

从目前来看,李月祺确实是苏瑾璃最佳的选择,年轻有为,又是自己的学生,算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虽然长相一般,但是身高和气质都很不错,算得上一表人才。关键是年纪轻轻就挣下偌大的家业,自己家里的一些困难在他出手帮助之下,迎刃而解。而且他的公司就在中州,又承诺帮瑾璃解决就业问题,这样将来女儿女婿都在自己身边,也可以享受一些天伦之乐。

所以不论李月祺和苏瑾璃之间究竟是如何认识的,他们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对苏文强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默认这一切。只要李月祺将来能够对瑾璃一心一意的好,将来能够顺利和瑾璃结婚,这就够了。

如果为了面子,强行拆穿这一切,那才是真的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王立诚教授知道苏文强的想法,他其实也和老苏是一个意思,不要拆穿这一切。这件事假戏真做也好,真情流露也罢,最好的结果就是把这件事坐实。

这时,苏瑾璃的母亲徐佩琴对屋里的三个男人道:“你们爷仨聊得怎么样了?饭都做好了,要不到饭桌上来,大家边吃边聊?”

说完,就到餐厅摆放饭菜了。

王立诚见李月祺这关算是过了,也就松了口气,他还真怕老苏为了面子,给李月祺来个下马威,这种年少有为的年轻人心高气傲,真要是让李月祺下不来台,直接扭头就走,那苏家才是真的完了。不过看到苏文强和李月祺翁婿和睦,他也就放心了,于是直接起身对徐佩琴道:“老嫂子,你们一家人自己吃吧,我家里还有事,就不多待了。”

徐佩琴本来还想挽留,只见王教授拿起那盒龙井茶,对苏文强道:“老苏,你有了这么个好女婿,将来好茶叶是少不了的,这盒雨前龙井,我就拿走了,嘿嘿。”没等苏文强拒绝,就立刻推苏家大门,逃跑似的离开了。

苏文强知道对方只是想找借口离开,但依旧为少了一包好茶而感到肉疼,狮峰山的雨前龙井啊,他在患病之前也不舍得买的好茶,整整一盒,他才喝了一次,都被老王给拿走了。苏文强见状抱怨道:“这个老王,走就走了,还拿走了我的好茶,真不地道。”

李月祺笑道:“苏伯伯,一盒茶叶而已,不算什么,您要是喜欢,我让人给您弄一些市面上不出售的好茶来。”

苏文强道:“算了,别麻烦了,先吃饭吧。去尝尝你俆阿姨的手艺如何。”

不得不说,徐佩琴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很对李月祺的胃口。尤其是那道水煮肉片,绝对比市面上很多大厨做的都好吃。甚至连自家的保姆李青语,单就这道菜来说,都略有不如。

结果一大海碗的水煮肉片大半都落入李月祺的肚子,为此还多吃了两碗米饭。旁边的苏瑾璃见状,直皱眉头,拿出湿巾一边帮他擦嘴,一边道:“慢点吃,注意点形象。”

李月祺道:“都是自家人,怕啥,阿姨做的菜好吃,我多吃点也不行?”

徐佩琴见状也很欣慰道:“好,月祺喜欢就好,以后你要常来,阿姨还有很多拿手菜,保证你吃的痛快。”

李月祺边吃边点头道:“谢谢阿姨,阿姨的手艺真好,我以后一定会常来的。”

苏瑾璃见状,也感到幸福满满,她心底长叹一声,心道: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该有多好……

一家人和睦融融的吃完这顿饭,李月祺并没有立刻离去,而且跟苏教授切磋起了棋艺,二人边下棋边聊天。李月祺本来就是苏文强教授的学生,二人聊得当然也是一些公司经营和金融方面的问题。

苏文强听到李月祺成长的经历,又得知自己的这个学生兼女婿在之前的原油行情中获利颇丰,感到很是欣慰。同时李月祺向苏文强抱怨,自己公司的政策研究部高管纯属混弄事,根本就是个摆设,很多问题都后知后觉,弄得自己的一些分析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苏文强皱眉道:“你的金融公司是做外盘为主的,不论是期货、外汇、黄金,政策研究分析都很重要,尤其是国外的一些政策。但是现在政策研究的高手,有本事的都被人当神仙一样的供着,你能弄到些小鱼小虾已经算是不错了。

不过我这边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我有个师弟,是我在党校进修时认识的。当年毕业后进到体制里面,最高做到正厅级官员。后来辞职下海,到那几家互联网大厂当过几年高管,再后来又到国外某大型跨国公司聘走,担任过总部的政策研究部主任。最近因为和上司的一些矛盾,回国辞职不干了。不过这家伙要价可不低,你要是觉得合适,我可以安排你们见一面。”

李月祺大气道:“苏伯伯,您放心,我绝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只要这人真有本事,千万年薪都不在话下。麻烦您尽快通这位师叔,我希望和他尽快见面。”

苏文强道:“好的,这件事我来安排,到时候我给你打电话。还有一个事儿,你真要投资老王那个锂硫电池项目?那可是个大坑啊,不知道卖了多少人的激情岁月。”

李月祺笑道:“苏伯伯,我知道那个项目可能不会有什么成果,但是我听说过一句话,人如果二十岁时就没有了梦想,那这个人一定庸俗的可怕。我还年轻,我想趁自己还有点梦想,去给自己的青春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第 125 章 成思远的建议

李月祺在苏家待到深夜才离开,徐佩琴本来还想挽留他住在苏家,但是被他婉拒了。苏瑾璃到楼下送李月祺,临上车前苏瑾璃给了李月祺一个深情的拥抱,在他耳边小声道:“谢谢你,月祺。”李月祺笑了笑,没说什么,就直接开车离开了。

徐佩琴在窗口看着女儿去送男朋友,欣慰的对苏文强道:“月祺这孩子真不错,有本事、有礼貌、又懂事,是年轻一辈中难得一见的人才。瑾璃要是能交到他手里,我也就放心了。”

苏文强则端起茶杯,品了一口,淡淡的道:“哪有这么容易?这种男人,你以为就凭咱们闺女能驾驭的了?且熬着吧。”

苏文强和徐佩琴这种人精,单凭李月祺和苏瑾璃二人那漏洞百出的说辞,也能把他俩之间的事情,猜个八九不离十。但夫妻俩之间都有默契,为了女儿的幸福,都刻意的没有拆穿这一切,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李月祺回家后,立刻给张梦妍发微信,汇报了今天的情况。还把遇到王教授以及他可能把今天的事情告诉李峥的事情,汇报给了女朋友。

张大警官也许是心情好,调笑道:“哎哟,你还要枪毙你们教授,笑死我了,哈哈哈哈。上门时那个苏教授居然没把你扔出去,他脾气真好,哈哈哈哈。”

李月祺见张警官歪了楼,貌似她根本没有搞清楚这件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只好道:“严肃点,严肃点,说正事呢。现在的麻烦是,那个王教授十有八九会把这件事告诉我堂哥那个大嘴巴的,他要是知道,那我们全家包括我父母就都知道了。将来咱俩的事儿,肯定要受影响。”

张梦妍笑道:“咱俩的事儿?你都以人家的女婿的身份上门了,咱俩还能有什么事儿啊?莫非你想脚踏两条船?哦不,不对,还有一个彭大班长。李老板,你这个空调的马力够大的,有两个女人还不够,还敢来招惹姐姐我?一拖二不够,还想玩一拖三啊?”

李月祺急忙道:“不是,这个不是你让我……”还没说完,李月祺就说不下去了,女朋友的谅解不是自己放纵的理由。张梦妍再大度,也是一个女人。没有哪个女人愿意与别的女友分享一个男朋友和丈夫。

李月祺冷静下来后,立刻思考补救措施。耍无赖的道:“梦妍,等你回来,我再好好补偿你呗,到时候你让我干嘛我干嘛还不行吗?”

张梦妍冷哼一声道:“哼,这件事没完,等我回去,你看我怎么修理你。”说完,就直接挂了微信通话。

听了女朋友说这话,李月祺反倒不怕了,依着他的经验,只要一个女人还愿意为你生气,那就没多大问题,爱情最怕的不是气愤,也不是憎恨,而是冷漠。一旦对方对你的一切行为都无动于衷的冷漠时,那两个人的感情才是真的完了。

4月7日,万众瞩目的南车北车终于完成合并重组流程,公布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申请复盘。当天,几千万手的涨停封单,诉说了资本市场对这两家公司合并后的期待。南车和北车的开盘涨停,也彻底点燃了牛市的情绪,当天大盘大涨2.57%,沪深两市330多只股票涨停,800多只股票涨幅在8%以上。

网络上,报纸上,电视上,各路股评家都在纷纷发表了看多A股的宣言,甚至有人直接喊出了一万点也不是梦。彭晓琳,苏瑾璃,包括奇迹公司证券投资部的高管和员工们,心情都无比舒畅,因为他们手中都持有大量华国南车和华国北车的股票。接连三天的一字板,让他们的梦里都透着香甜。

李月祺现在无心关注这些,他正在为基金牌照的事情而烦恼。三月底的时候,证监会突然收紧了新发基金的审批,大概是想给牛市降温,但是李月祺的申请正好被卡到这个节点上,本来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进行的差不多了。可万万没想到,居然在此时精准踩雷,被弄得不上不下。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徐玉质上周告诉李月祺,他已经跟豫省社保局疏通好了,最近社保局就会派人来对奇迹投资的基金管理资质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他们就可以获得第一笔社保基金的管理资格。这几乎是李月祺目前最大的追求,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错过了这次机会,下次谁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月祺又来到西郊会所,见到了成思远和徐玉质等等这群二代们,把自己目前的困境说了一下。其实这群二代也很为难,他们本身没啥权力,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根本无法影响自己老爹老妈的决策。只能在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上,起到一个牵针引线的作用。像基金审批政策变动这种大事,找他们根本没啥用。

还是成思远给了李月祺一个办法,成思远道:“月祺老弟,,股市行情过热是大家都看得见的,上面都希望给股市行情降降温,这才收紧了基金审批流程。现在指望新发基金放松审批,根本没啥希望。所以我这里有一个建议,你与其等新基金审核放松,不如干脆去直接收购一家小型基金公司。

现在国内的基金公司不少,资产管理规模从几亿到几万亿不等。之前老马收购的那个天弘基金管理公司,在收购之前,资产管理规模只有11.79亿,整个收购费用也只有两亿多。这点钱对你根本不成问题。目前这种小型的基金公司很多,你可以考虑一下,直接收购,收购完成后再进行资质审核,就容易多了。”

李月祺听了成思远的建议,眼睛一亮道:“嗯,不错,这倒是个好办法,我之前钻牛角尖了,光想着搞新基金公司,却没想到可以剑走偏锋,收购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然后进行人员调整和资产重组,然后在改个名,就成了我自己的基金公司。谢谢成哥给的好办法,来,我们喝一杯。”

第 126 章 收购基金公司

李月祺听了成思远的建议,回去后立刻安排人进行调研,寻找合适的基金公司。自从2006年以来,资本市场火爆,各地都成立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基金公司,这些基金公司的规模有大有小,管理的资产规模从几千万到几万亿不等,还有许多私募的基金公司,比较著名的就是民间股神林远和徐祥管理的私募,还有像但斌、冯柳等原来是公募基金转做私募的人,这些人中最有名的要数原华夏大盘精选的管理人王亚伟。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月祺的奇迹投资也是一种私募公司,只不过全部都是自有资本。但是想着想要转做公募基金,就必须有证监会发放的牌照,最简单的方法除了自己申请外,还可以直接收购别人已发行的基金管理公司,鸠占鹊巢,对基金公司进行重组后,就成了自己的。

几天后,于慧敏把调研的结果汇报给了李月祺,经过公司专业人士调研,最终选中了几家基金公司供李月祺进行选择。

李月祺比较中意的一家叫做星峰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11.79亿,现在主要管理一只资产规模为10亿的公募基金和一只私募基金。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就是中州本地的一家的商业银行,占有该基金公司90%以上的股份。李月祺马上安排于淑慧牵头与对方谈判,看看能不能全资收购这家基金公司。

谈了一个上午后,下午于淑慧来给李月祺做汇报。经过之前的黄金和原油两场金融大战 ,奇迹投资惊人的赚钱能力已经彻底传遍整个中州金融圈,甚至在华国也有不小的影响力。整个中州所有金融公司都希望和奇迹投资公司扯上关系,所以这家银行的高层听说奇迹投资对自己的基金公司感兴趣,还是很高兴的。

不过这家商业银行提出:他们手中的基金公司的股权可以全权转让,但是转让的方式他们有意见。他们不想要现金,而是希望以基金公司的资产转化为投资,用来置换奇迹公司的一部分股权。

面对这种要求,来谈判的于淑慧等人被对方的异想天开逗乐了,奇迹投资从注册到现在不到三个月,从资产重组到现在只有一个月。之前的经历不算,在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在老板李月祺的带领下,以小博大,赢得了两场国际金融大战的胜利。奇迹投资所管理的资产从20亿人民币,暴增到现在的近六七十亿美元。这样的公司你们能给出什么样的估值?那家基金公司才值几个钱?也敢来谈入股奇迹投资的事情?

这家银行的高管看到于淑慧等人的不以为然,也知道自己谈入股的事情有点异想天开,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他们知道奇迹投资想要收购自己的这家基金公司,肯定是为了基金发行权,现在证监会高层收紧了新基金的审批流程,否则奇迹投资完全可以重开一下新的基金公司,没必要收购自己的这家小公司。

所以他们提出的方案是,能不能把收购这家基金公司的钱,折算成将来奇迹投资旗下管理的基金的份额,对方知道奇迹投资老板李月祺的金融资产管理能力,将来他们新发的基金在李月祺的管理下,业绩肯定差不了。投资不了公司,投资这家公司管理的基金,也是不错的选。

这个方案引起了于淑慧等人重视,反正他们就算收购并重组这家基金公司,由于证监会暂停审核新发基金,那么奇迹投资还是要借壳基金公司旗下已发售的公募和私募两支基金。到时候收购完成后,由于奇迹投资以往的资本市场的战绩,肯定会有无数的钱购买这支基金,到时候基金规模扩大的必然的事情。

既然的是公募基金,肯定要挂牌销售的,反正卖给谁都是卖,让这家银行进来似乎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于淑慧决定暂停这次谈判,她要回来向李月祺请示,银行的高管也知道这种事情必须由公司的大老板拍板,同意暂停谈判,同时对方还提出,等到签字的时候,能不能请奇迹投资的老板李月祺也到现场主持签字仪式。

李月祺听了于淑慧报告的谈判的全部内容,召集了他毕竟信任的几名高管,如陈沛然、郑立山,许丹晴、胡振凯等人,大家一起商讨这个方案。许丹晴问道:“于总,他们给这家基金公司的估值是多少钱?”

于淑慧道:“这个对方倒没有狮子大开口,对方提出1.8亿的价格,其实这家基金公司最值钱的就是那张基金牌照,剩下的就是那两个基金发行指标。别的基本就是一个空壳子。他们旗下的那两只基金的表现也很一般,从2013年10月发行了,经历了今年的大牛市,在没有分红的情况下,私募基金每份的单位净值只有1.3元,公募更惨,每份单位净值只有1.2元左右。这个成长率不但没跑赢大盘,甚至没跑赢A股涨幅最低的题材指标,我真怀疑他们的基金管理人是怎么选股的。”

郑立山道:“那这么说这家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和操作人根本不合格,就算我们收购过来,这些人也没有留下的必要?”

于淑慧无奈道:“对方提出,希望我们能够尽量安排这些基金管理人工作,不要进行大规模裁员,一家资产管理规模十几亿的基金公司,居然上上下下养了七八十号人,连厨师都要自己聘请,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经营道现在的。”

郑立山道:“那就和对方说话,必须拿到人事管理权,然后对公司进行人员优化重组,裁撤一大批没什么用的臃员,否则我们自己的员工结果也会被打乱的。”

李月祺道:“郑总说得对,人事权必须拿到手,否则我们宁可不收购。至于置换方案,我认为可以同意。但是要考虑到新基金的销售情况,我们不是那些大的基金公司说,如果一家占有份额太多的话,以后再想进行调整就很麻烦。告诉他们,1.5亿的估值我们接受。但是构成是,五千万基金份额加一亿元现金,剩下的份额等我们公开销售后,他们可以进行申购,到时候能给他们多少配额,那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第 127 章 捐款和实验室

按照李月祺的指示,于淑慧再次带领团队与那家商业银行谈判,最终对方同意了奇迹投资的所有条件,双方达成初步意向,剩下的就是走行政审批程序了,等一切手续完成后,李月祺出面弄个签字仪式,这家基金公司就姓李了。

基金公司的收购案很顺利,不过王立诚和李峥的实验室就很麻烦,中州大学方面死活不同意奇迹公司全资收购,这家实验室是豫州省最顶尖的材料实验室,算是中州大学的门面之一,多次在电视报纸网络上吹嘘过,而且直到现在也是中州大学招生简章推介的内容之一。如果就这么把它卖了,光是名声上的损失就无法估量。

王立诚是中州大学的教授,李月祺是中州大学的毕业生,按理说都是中州大学的自己人。怎么还能有自己人挖自己人墙脚的道理?在万般无奈之下,李月祺带着公司的团队,同时在王立诚和苏文强两位教授的陪同下,亲自造访了中州大学,和中州大学方面就这次收购进行谈判。

中州大学,是豫州省唯一的一所211工程重点大学,后来又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是中州教育界的门面之一。李月祺在这里生活了四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作为中州大学2014届最成功的学生之一,初次回到母校,受到了很高的礼遇,中州大学在学校小礼堂为李月祺举办演讲,包括金融专业的学弟学妹们,以及已经考上研究生的一些同学,和包括彭晓琳在内已经参加工作的一些同学,还有一些校领导,曾经的导师,教授,辅导员一共二百多人才加了李月祺的欢迎仪式。

李月祺原来的系主任和一位副校长,作为校方代表参加了这次仪式,当然中州大学能这么礼遇李月祺的根本原因,除了李月祺是本校金融专业走出来的投资奇才,更重要的是,李月祺为了能让校方答应实验室转让,宣称为了感谢中州大学的培养,自己讲捐款三千万人民币,设立奖学金基金,以帮扶中州大学家庭困难的学弟学妹们,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这笔钱是中州大学历史上,收到的最大的一笔校友捐款,中州大学并不是什么历史名校,仅在豫州省内,就有好几所百年老校,比如在汴州的豫州大学,曾是民国七大名校之一,即使建国后经过几轮拆分,拆分后的很多大学现在已经名列国家重点大学之列。不论从办学历史还是从办学环境都不比中州大学差,很多时候,如果不是政府强行支持中州大学,或者豫州大学不在汴州而在中州的话,那省内首屈一指的大学绝不仅仅只有中州大学。

在李月祺之前,中州大学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捐款,也只有三百五十万,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杯水车薪而已。在国外,很多一流大学的主要奖学金来源都来自于校友捐款,可惜很多不要脸的国内富豪,拿着在国内搜刮人民的血汗钱,去巨额捐助国外的大学,这里面比较有名的就是盛大的陈某桥,SOHO的潘某屹,还有前彩云省首富李某明,仅陈某桥就向阿美瑞肯某大学一次性捐款七千多万美元,还扬言这是他自己赚的钱,他怎么花与华国人无关。

对于这种数典忘祖的汉奸,李月祺一向是嗤之以鼻,但是别人给阿美瑞肯的大学捐款,他自己给自己的母校捐点钱,又怎么了?李月祺对中州大学方面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中州大学和媒体不要报道和宣扬此事,即使要宣传,也希望以奇迹投资的名义宣传,而不是以他个人的名义宣传。

对于李月祺的低调,中州大学方面感到非常无语,别人家出个富豪毕业生,都是连绵累牍的报道,生怕别人不知道似得。怎么自己好不容易出了个有钱的优秀毕业生,就连宣传一下都不让了呢?

按照李月祺的要求,这次捐赠仪式也没有过多宣传李月祺的成绩,只是说奇迹投资这家公司愿意向中州大学捐款三千万元作为奖学金,而李月祺则是作为奇迹投资总裁的身份,出席了这次捐助仪式。但即使如此,下面的学生依旧议论纷纷,愿意拿出三千万现金捐助学校的公司,整个豫州省也没几家。而一个去年才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就能出任这样一家公司的总裁,且不说占股多少,单就这份能力也可以说很不简单的。

李月祺这次捐款并不是现场心血来潮提出来的,而是之前谈判时就承诺好的,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回报学校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收购实验室造势。换句话说,这三千万其实就是另一种谈判的筹码。果然,有了这三千万捐款的诚意,中州大学方面的态度有了松动,但是又提出了其他的方案。这家实验室中州大学必须占股,但是持股比例可以降低到5%以下,而且可以不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但是挂牌必须写明,这家实验室乃是中州大学和奇迹投资公司共同创办。

李月祺和公司高管以及王立诚教授的团队协商后,同意了中州大学的方案。于是新协议规定,奇迹投资出资一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州大学新材料实验室95%的股份,中州大学方面持股5%。同时李月祺宣布将授予15%的虚拟股权,授予王立诚的团队,这部分股权不可以转让,出售,如果有人离开团队,将由奇迹公司收回其所持有的股权,然后进行重新分配。王立诚团队需要每年完成实验计划,就可以领取奖金和分红。将来的研究成果,将按照三家股东各自的才持股比例,进行利益分红。

同时李月祺承诺,每年将为这个新能源实验室提供不低于五亿元的资金支持,以支持实验室的设备更新、人员招募、材料购买、员工工资等各项运营费用。同时宣布将以全新的理念建设这家实验室,给予每名研发人员一些特别的机会。

中州大学方面和王立诚教授的团队见到李月祺愿意拿出这么多钱,来支持实验室的发展,都非常高兴,所以才有了这次集合作达成签字和奖学金捐赠于一身的欢迎仪式。

第 128 章 灵感比努力更重要

签字仪式开始后,那个副校长先是吹嘘了一番李总在毕业后做出的成绩,同时肯定了奇迹公司和中州大学这次合作的意义,然后又对他回报学校之心进行了感谢。

然后作为甲方代表,主持人请李月祺发言。李月祺看着台下坐着的几百人,心中有些感慨,他当初在中州大学当学生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作为校友身份回到学校发言的一天。

李月祺走向主持人席位,开始了今天的演讲:

各位老师,教授,和昔日的校友们,大家好。

我叫李月祺,去年六月才从咱们中州大学毕业,说实话,面对这么多昔日的老师和教授,我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我之前人生的二十三年,有十六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对老师有着天然的敬畏之心。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担心自己的毕业设计能否过关,夜不归宿会不会被查寝的老师处罚,没想到今天就能在这跟大家胡吹了,想想心里还有点小激动呢。

今天是我投资咱们中州大学新能源实验室的签字仪式,所以我今天不想谈金融投资方面的话题,而是我想谈谈我对这笔投资的看法。

首节 上一节 34/1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反派,就应该有个反派的样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