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投机家

大投机家 第42节

虽然之前做原油时获利并不比现在低,但是那时李月琪并没有宣布股权激励计划,普通高管和员工都最多能多拿一份奖金,公司赚再多的钱与他们关系也不大。但是现在李月琪已经正式宣布了接下来要进行股权激励,这代表每个未来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公司的收益,公司赚得每一分钱,将来可能都有他们的一份,虽然具体激励的内容还没有公布,但是所有高管和相当大一部分员工已经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股东了,这种心态的变化与之前是不同的。

李月琪知道接下来一个多月黄金市场会在震荡后迎来一波不小的反弹,目前可以看做是价格低位了,趁此机会不如让公司的期货部的那群家伙练练手。

李月琪对期货部门这群家伙道:“接下来黄金市场会在震荡中迎来一波反弹,根据我的估计,大概一个月内,会涨回到1160美元以上,你们可以小仓位做一下,杠杆比例不要太高,仓位也不要太重。”

做空黄金,获得了巨额的利润让全公司上下都异常兴奋,包括李月琪在内,都有些高兴的过了头。但是有一个人的心头却有了一丝阴影,那就是刚刚加入公司的政策研究部总监方南山。

这次黄金行情虽然他分析出来了,但是在华尔街,他这种水平的政策分析师并不在少数,他能看出来的事情,其他的分析师和投资人没有理由看不出来。所以这次做空黄金根本就是整个华尔街布局已久的事情。只是他们没想到从华国跑出来一家公司,一下子切走了的一块大蛋糕。

方南山送的那份分析报告虽然在李月琪看来非常高明,但是看出趋势和果断执行是两码事。就说这次做空黄金事宜,如果让方南山自己去执行这个计划,同样投入80亿美元资金,他能赚个几亿美元就了不起了。甚至如果意志稍不坚定,都不排除亏损的可能。

可是方南山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李月琪的执行力和意志力居然如此强悍,眼光精准而又头脑清晰,操盘手法凌厉而又不讲道理,时间点的选择恰到好处,建仓和平仓点的把握精准的不可思议。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这个新老板,确实是金融圈多年以来非常罕见的奇才。这样的人物在大佬云集的华尔街也不多见。

方南山之前在欧美金融圈混迹多年,服务过好几家华尔街的投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他深知欧美这群资本大佬们是何等的嗜血和疯狂,为了超额利润,发动政变和战争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所以他才更想保护自己这个师侄兼老板,于是找了个机会,方南山来到李月琪的办公室,提出想要和他谈谈。

李月琪在办公室接见了方南山道:“方总监,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吧。”

方南山道:“李总,我在欧美投行工作多年,深知那群资本大鳄们的恶毒和嗜血。奇迹投资在您的带领下,发展的的确很好,但是目前我们公司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以华尔街为代表的欧美金融财团的利益。”

李月琪惊讶道:“哪怕是算上这次做空黄金的获利,我们公司的净资产也才一百多亿美元,还不足为威胁到他们吧?咱们这么小规模的公司,也值得他们关注?”

方南山担忧的道:“李总,这不是规模的问题,金融市场的威胁从来不是来自规模,而是来自成长。在你的带领下,奇迹公司成长的实在是太快了。谁能想到年初才挂牌成立 的一家公司,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成长成为一家资产一百多亿美元的金融巨头。

如果是像您平时那样,每天做做外汇,小打小闹倒也罢了,可是上次做原油和这次做黄金,每次的利润都达到五十多亿美元,整个世界每年能净盈利五十亿美元的公司有几家?而您短短几个月就做到了两次。

您这么做,说白了就是动了华尔街那群金融大鳄们的蛋糕,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现在市场信息无孔不入,他们很容易就可以查到奇迹公司的一切资料,到时候您的人身安全可能都会受到威胁。

以我对他们的了解,如果正面战场上打不过,他们很可能就会使用一些盘外招,比如盯紧我们公司的资金运行,然后做局下套。再比如政府直接下场,说我们各种违规,对我们进行市场禁入。更有甚者直接派杀手,对你和我们公司的高管进行人身威胁甚至暗杀……总之,这些家伙的手段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李月琪自从出海闯荡国际金融市场那天起,就知道自己迟早会被华尔街盯上,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罢了,毕竟按照规模来说,奇迹投资的营收规模也只是一家普通的中等公司,和耸立世界上几百年的国际国内金融巨头相比,根本不值一提。现在听方南山这么一说,那他的将来的处境确实会很危险。

第 155 章 正面宣传的典型

同一时间,在华尔街某金融公司内,几名巨头在商议这次黄金行情。一名叫迪伦.约翰逊的投行经理冷冷的道:“又是这个奇迹投资,这家公司已经最近几个月已经坏了我们两次好事了(第一次做空黄金规模太小,不值得华尔街重视),上次做空WTI原油也是如此,这次又在做空伦敦金的事情上捣乱,每次想到要跟这群华国人分利润,我浑身上下都觉得不舒服。”

另一家银行的高管艾隆.法尔迪道:“这些年华国人在所有产业攻城掠地,已经威胁到我们很多的行业,过去我一直以为华国人不适合玩金融 ,没想到出了这么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叫李月祺,去年这个时候还是一个刚刚毕业 大学生,短短一年时间,就把这家公司发展道这种地步,尤其是最近两个月,已经从原油、黄金、外汇三大市场,掠夺了超过百亿美元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原本是属于我们的。”

迪伦.约翰逊道:“不能再任由这家华国公司这么肆无忌惮下去了,必须对这家不守规矩的公司加以限制。否则要不了多久,我们在金融领域的优势就会像其他制造业一样,被华国人蚕食殆尽的。接下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奇迹投资做空黄金获得的巨额利润,已经引发了这群华尔街大鳄们的警觉,任何一家新兴势力的崛起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华国这些人在诸多产业中被欧美国家针对。

金融行业一向被欧美国家视为自留地,使他们掠夺和榨取发展中国家财富最重要的手段。现在奇迹投资又在他们最重视同时又是最赚钱金融行业撕开了一条口子,这些饿狼们要是能容忍奇迹投资顺利崛起那才是怪事。

事情果然不出方南山所料,至少目前在华尔街的几家投资机构和银行中,已经达成了接下来就要共同对付奇迹投资公司的共识,一场针对李月祺和奇迹投资的阴谋正在酝酿……

李月祺暂时没空管华尔琪那些家伙的事情,他做空黄金再次获得巨额利润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华国金融圈。尤其是在A股崩盘,国内金融机构全都叫苦连天的情况下,忽然有一家新晋崛起的金融公司,避开了国内金融市场这摊烂泥潭,直接杀入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大鳄们慷慨博弈,在群狼环伺之下纵横捭阖,多次斩获超额利润,最近一次仅仅两天就获得了超过50亿美元的惊人收益。这下真是想压都压不住了。

李月祺一直避免自己被曝光,他并不喜欢出现在聚光灯下,也不希望自己的事情广为人知。可谁让最近一段时间,国内股民和金融机构被A股折腾惨了呢?很多人都已经亏到找不着北了,不清楚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炒股。现在的国内金融市场太需要一个爆炸性消息,转移人们的注意力,甚至重振国内金融市场的信心了。

现在一个在中州的投资公司突然放了这么大一颗卫星, 金融监管层那些家伙立刻做出反应,要把奇迹投资作为国内金融圈的一个正面典型来宣传。

成思远那边的得到消息后,立刻给李月祺打了电话,告诉他国内监管层接下来可能要大力宣传奇迹投资和李月祺本人的事情。

李月祺知道后很生气抱怨道:“成哥,咱们之前说好的,你们可是答应我要帮我压下这种事情,不要对我进行曝光。怎么弄成这个样子?你让我接下来怎么办?”

成思远苦笑道:“月祺啊,你觉得成哥我有多大面子?说起来我家老爷子上面的老板之一,有些事情别人看在我家老爷子的份上给我个面子,我可以帮你抗一抗。可是我说白了也只是小小的君安证券中州分公司的一个经理,这种监管层的决定的事情,我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我们这些二代,虽然貌似影响力很大,终究只是权力的边沿人物。人家给面子,我们就有影响力,人家不给面子,我们真的是啥都不算。所以别怨哥哥,这种高层决策的事情,我们真没有办法帮你。

至于你担心的曝光后的影响问题,这个你倒可以放心,一般来说这种宣传不一定会宣传本人,也可以宣传你们这家公司机构。我可以试试看能不能帮你联络下这次宣传采访的负责人,看看能不能少对你本人进行报道。你们公司现在聚集的人才不少,我听说你又招募了一个从国外回来的顶级政策分析师,你可以把他们推到台前来,把功劳大多分给他们。这也符合我们国家一向的集体主义情怀。”

李月祺听了成思远的话,知道自己错过了成思远这帮人,他说的对,如果他们这帮二代们真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的话,早就直接进入体制往上爬了,何必出来做生意呢?成思远已经三十多岁了,现在也不过是一家券商公司分公司的经理,就已经是他们帮二代们的天花板了,看来自己之前确实是高估了这群人的影响。

不过李月祺依旧向成思远的建议表达了感谢,让宣传部门主要宣传自己的公司,而不聚焦自己本人,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

李月祺立刻召集公司全体高管开会,向大家传达了高层可能要把奇迹公司当做正面典型来宣传的事情,下面的高管们都非常高兴。不是每个人都像李月祺这样低调,绝大多数人是希望能够站在聚光灯下,期盼自己的事迹被广为人知,越多人认识自己越好。

李月祺开会时定下一个基调,任何人接受采访或者讲述经历时,都少讲关于他这个老板的任何事情,多讲团队协作,多讲合作共赢,多讲公司发展,多讲公司的高级人才。让全国人民更多的关注奇迹投资这家公司,而不是关注这家公司的老板。

众多高管们都很惊讶,他们都很奇怪自己的老板为什么这么害怕被曝光,李月祺只好拿昨天方南山所说的事情糊弄大家,说自己可能被华尔街盯上了,如果被曝光的话,自己的人身安全可能就要收到威胁之类的。

这番鬼话,甭管下面的高管信不信,反正李月祺自己是信了。

第 156 章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这次来宣传报道奇迹投资公司的是两家很有影响力的机构,电视台的《经济两刻钟》和华国证券报,都是在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

两家媒体同一天到达中州,分别了解和采访了奇迹投资的高管和普通员工,对李月祺本人的采访则被他带偏了,没有谈他主导公司具体投资的事情,反而大谈理想主义情怀,谈公司的人文关怀,谈公司的社会责任之类不着边际的东西。

反正上面喜欢听,他也喜欢说。至于为什么能赚这么多钱,他责办功劳都推给了下面的员工,什么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什么集体主义,团队协作,人才战略等等,给普通人营造出一种这个公司谁都很重要,谁来都可以玩得转,他这个老板反而是个躺赢的主。

而且为了配合他不想被曝光这一要求,电视台的《经济两刻钟》栏目,可以用一盆花挡住了镜头,有些时候还可以做了模糊化处理,总之想尽一切办法,避免过多的暴露自己的信息。

两家媒体的记者是了解这些金融大佬们的心思的,国内玩金融的大佬都很低调,高调的不是进了监狱就是进了盒子。所以李月祺的顾虑也可以理解,他们也都很配合。不过幸好奇迹公司内还有很多高管和员工可以采访,这些人都是李月祺从各地搜罗来的人才。比如证券投资部的安在天,那简直是李月祺以养蛊的方式,选拔出的证券投资的天才,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既精准又果断,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却成了一家投资公司的高管,这本身就是很有噱头的一件事。

还有刚刚加入公司的方南山,当年在国企担任过企业高管,来后又在华尔街的投行混迹多年,绝对有真材实料。对国际国内的政策分析和趋势研判,让很多人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还有华清大学毕业的秘书孙晓雨,曾经出任过国企高管的郑立山,在魔都闯荡多年的许丹晴等等,都是业内非常稀缺的高端人才。

拥有这样一支英杰云集的管理和分析团队,奇迹公司的成功就有了很合理的解释。不过那些记者也都是人精,他们可以看出,整个公司,从高管到员工都是确实是非常厉害的人才,但是能让这么多人才都心悦诚服,踏实工作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厉害人物。

不过这些并不是他们这些媒体所要关心的东西,而且按照华国的规矩,也从不提倡把所有功劳都归功于某个单一的个人。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振奋人心的传奇故事,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这才是此次新闻报导的意义。

采访结束后,李月祺才亲自出面,请参与报道的的各位记者和工作人员吃饭,席间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同时希望以后大家多多合作之类的话。总之,李月祺并不想得罪这群无冕之王,他的身段很低,说了很多客套话,让众多记者都觉得,这个老板很有礼貌,很会来事。

两家媒体秉承上面的意思,又受到了奇迹公司的热情款待,在写稿发文时也就按照李月祺本人的意见,除了宣传公司的业绩外,多多报道公司的员工,对李月祺这个老板几乎是一笔带过,甚至连正面照片和电视采访也都被用一些花木东西遮掩了。对他本人的宣传也只是有理想,懂管理,重视人文关怀和公司文化之类的套话。

不过即使如此,在《经济两刻钟》和华国证券报的报道问世之后,被股市折腾的死去活来的股民们,都被震惊的无以复加,没想到在豫州省中州市,居然还有这么牛逼的一家公司。华国海外投资的公司历来的报道都是又亏了多少多少,很少又能赚钱的公司。没想到居然还有几个月能挣一百多亿美元的公司?这么牛逼的公司之前怎么没听说过?

李月祺的老爸老妈和一些亲戚也看到了官媒的报道,同样感到非常惊讶,没想到李月祺的公司居然已经成长到这个地步了。但是老妈的感觉仍然很不爽,为什么一直都是在吹公司的其他高管?自己的儿子连个正面照片都没有?

李月祺安抚老妈道:“妈,这不怨人家,是我自己这样要求的。我是做金融的,赚得是外国人的钱,外国那些人看我卷走这么多钱,弄不好会有一些歪心思。这样报道是出于我的安全方面的考虑。我把功劳归于公司和团队,他们就算打压也打压不到我的头上。”

老妈听后感到有些害怕道:“月祺啊,你做的对,钱再多,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李月祺道:“妈,你就放心吧,上面给我派了两个非常厉害的保镖,之前都是保护高层大老板的。你儿子现在的安保等级不比一些大干部差,不会有危险的。”

老妈听后也感到欣慰,自己的儿子终于有出息了,现在连电视台都来报道。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媒体的报道出炉后,国内的一些顶级金融机构同样感到震惊,他们可不相信什么官媒的相关报导,把奇迹公司的一切功劳都归功于团队和管理。

奇迹公司的整个团队确实是非常优秀,但是放到整个华国金融圈,那也只是普通的一员罢了。那些顶级的公司,团队和资源都远远超过这么一家刚刚成立没多久的中等公司,为什么他们闯荡国际金融市场,却一个个铩羽而归,反而是这么一家公司,却一次次赚得盆满钵满?

金融圈内的人,调查出真相相对容易,一家优秀的投资公司,其核心就是这家公司的领头人,像这种新晋崛起的公司更是如此。在金融这个行业内,一家优秀的投资公司,老总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其手下所有团队的总和。

因为对于金融投资领域来说,能否赚钱的根本,不在于分析和选择,而在于决策。优秀的决策者,直接关系到金融投资方向的选择。再优秀的团队,也只能执行决策者定好的方向,方向一旦错了,不论多么强大的执行团队,也只能南辕北辙。

第 157 章 股灾2.0

奇迹公司被宣传报道,那些二代股东们与有荣焉,毕竟他们也是公司的一员。

刘胖子看了电视里报纸上的报道,感叹道:“又是50亿美元,咱们入股还不到半年,公司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60亿美元了吧?这个李月祺真是太厉害了。”

王聪道:“确实啊,咱们当初投的那点钱,短短几个月就翻了几十倍了,现在很多人提着钱想入股却无处下手,京城那帮孙子不知道多么羡慕咱们呢。还有人托我看看能不能帮忙牵线呢。”

成思远道:“闷声发大财就行了,牵线搭桥这种事情,除非李月祺亲自开口,否则你们不要瞎掺和。”

王聪道:“成哥,你就放心吧,我又不是傻子,真要是有机会,我也是自己入股,哪能把财神往外推啊。”

其他几人见此,都暗中摇了摇头,这人真是憨憨,如此格局,王家的未来堪忧啊。

成思远道:“我听说李月祺打算在公司搞股权激励,把公司股份分给高管团队一些,之前向我征求股东的意见,你们怎么看?”

刘胖子道:“能怎么看?咱们说起来是股东,说白了就是个吉祥物摆设,他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降低咱们的股份就行了。”

成思远见其他人也没意见,就点点头同意了。

人都是健忘的,官媒的报道让奇迹公司小火了一把,但是很快就被每天无数的新闻所淹没,被人们所遗忘。

现在大家更关心华国股市的问题,A股从7月9日开始反弹,7月23日,重新站上4100点,随后大盘进入到了震荡期,大盘纸哎3500点到4000点之间反复盘整,振幅剧烈。很多黑嘴,庄托,以及网红股评家们又都纷纷跳出来,宣传大盘重回牛市,之前的暴跌只不过是主力的一次超级洗盘而已,现在有证金汇金公司作为大盘的稳定器,宣布国家队已经入场,4000点是政策底。现在买股等于抄底,而且是抄了国家队的大底,大盘洗盘之后就将重回升势,然后一路高歌,直接涨破八年前的6124点高峰。

总之,各种大牛市归来的说法,吹得是有鼻子有眼,很多之前已经割肉出局的散户相信了他们的鬼话,再次开仓买入,期待大牛市的回归。

李月祺的几个亲戚,还有彭晓琳,苏瑾璃等几女,也在侧敲旁击从李月祺这里打探消息。甚至连一向不炒股的张梦妍,也在周末逛街时,说是帮她父亲打听,现在能不能购买股票。

李月祺对此就只能表示,现在依旧不是买股的机会,无论如何不要去买股票,继续等下去。

经过之这一轮暴跌行情的洗礼和验证,李月祺的意见在亲友之中已经有了很重的分量,大家在炒股时也愿意听从他的劝告,不会再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比李月祺这个专业人士更聪明了。

就是在这种多空纠缠,黑嘴庄托和网络大V的一致鼓吹之下,A股市场迎来了第二轮暴跌模式,被股民称为股灾2.0。与第一轮暴跌相比,这轮下跌更加果断,疯狂,嗜血。

第一轮股灾18个交易日跌了35%,期间好歹还有两天像样的反弹。第二轮暴跌6个交易日跌了31%,一个反弹都没有,直接坑杀所有人,连刚刚入场救市的国家队资金,同样被掩埋。

无数人刚刚聚集起的期待,瞬间化作悲伤。无数人积累的财富,瞬间化为乌有。

如果说第一轮暴跌时股民的心情是悔恨和痛心,第二轮暴跌时,大家就已经麻木了,仿佛亏得已经不是自己的钱,跌的多少已经无所谓了。

A股历史会永远记住2015年8月18日,此后的一周时间,让大家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千股从涨停到跌停,千股从跌停到涨停,千股停盘等等各种奇观。

在市场外,流传着各种版本悲惨的故事,网络上甚至还流传出许多段子。比如李月祺认为最有搞笑的一个:

想象下,若干年以后,当你的孙子问你:爷爷,这辈子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儿没有。

其他人都是羞愧摇了摇头,但你能够报以坚定的眼神,告诉他:在共和国六十六年六月的时候,你爷爷在抗击海外反华势力金融保卫战中,满仓满杠杆为国护盘!壮烈牺牲!

华国老百姓永远这么乐观,即使市场已经跌得如此惨烈,仍然有人能够苦中作乐,不得不令人佩服。

根据“益达看盘”显示,大盘将于8月25日,2850点见底,随后会有长达四个月的大反弹,虽然到时候还会有一波股灾,但是很多蓝筹股和消费股已经见底。

奇迹投资目前的主要核心业务已经转移到了海外,但是国内股市李月祺也不想放弃,他手里还有一支开放式基金,一支私募基金和一支社保基金。

这三只基金将作为奇迹投资国内业务的压舱石,甚至是保护伞。

有它们在,李月祺的根基就在,能帮国内股民和基民甚至社保基金赚钱,这比在国外赚上几十亿更加令李月祺欣慰。

李月祺向张梦妍,苏瑾璃,彭晓琳三个女孩要了身份证,计划按照老爸老妈的模式,帮她们都开一个股票账户,和老爸老妈一样,每个账户上存入1000万本金,这笔钱由自己来出,然后由李月祺本人来操作,所有利润归她们所有。

对自己脚踏几条船的行为,李月祺心中一直感到愧疚,除非她们自己主动离开, 否则自己在感情上已经无法放弃她们三人中的任何一个。自己的感情一分为三,一直非常不安,对她们也只能尽量给予一些金钱和物质上的安慰。

三个女孩分别得知了李月祺的计划后,都非常高兴,对于这种白捡钱的计划,三人都立刻表示同意。更何况她们知道李月祺的赚钱能力是非常恐怖的,这1000万只是一个开始,有了这个计划,自己的人生基本可以宣布财富自由了。

处理好家务事后,李月祺的目光回到股市之中,经过两轮暴跌,大盘已经跌到2900点附近,连最乐观的投资者都已经绝望了,李月祺却知道,长线投资的大机会来了。

第 158 章 亲人之间不能合伙

李月祺其实并不想重仓投资A股,他在国际金融市场玩得外汇、原油、黄金玩的风生水起。只要他愿意,哪怕没有趋势性大行情,每天几个点的波动,在杠杆的放大后,随意各个外国的韭菜,也比去A股这种不完善的市场强得太多了。

不过,在8月中旬的时候,李月祺在公司忽然接到管理层的老板的约谈电话。当时李月祺还在没打算大笔投资A股,海外市场圈钱比A股容易多了。正在期货交易室思考伦敦黄金接下来走势的李月祺,秘书孙晓雨忽然闯了进来道:“李总,证监会领导把电话打到了公司的热线上,需要和你约谈一下,正在等着你呢,你看现在方便吗?”

首节 上一节 42/1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反派,就应该有个反派的样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