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投机家

大投机家 第52节

除了杨丽荣阿姨由李月祺亲自买单,和方南山这种在海外闯荡多年的有钱人外,几乎所有高管都凑不齐买股的钱。比如于淑慧,她这次获得了1000万股的份额,可是要让她出6200万购买股权,根本不现实。

不过大家都是精英人才,根本不愁没有好办法。奇迹公司的股权在现在金融市场上绝对是稀缺产品,很多人愿意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向奇迹公司融资。所以大家很快商量好了一个对策,把自己手中的这份股权激励的协议,抵押给银行,向银行贷款。

奇迹投资现在每股净资产高达32元以上,以6.2元/股授予股权激励,就跟老板白送钱差不多,每年的分红应该都不会低于6.2元/股。所以银行很乐意接受这份贷款协议。于是奇迹公司的很多员工,拿到股权激励协议之后直奔银行,申请个人抵押贷款。

股权激励协议发放一周后,所有收到协议的员工都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向公司缴纳足够的购买股份的钱之后,大家的身份从此就摇身一变,从打工仔变成股东了,以后再干活就不完全是给老板干了,变成了给自己干活。公司的整体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之前常有的一些员工摸鱼,开小差等现象明显减少。

上次抓捕间谍之后,华尔街明显偃旗息鼓,很久没有再次发起期货和外汇大战,而李老板也恢复到了之前薅羊毛的状态,每天先后临幸日元,美国,英镑,欧元等外汇,过起了无聊又富足的日子。

到了11月初,李月祺收到齐烨的消息,新能源公司出了一个不小的成果,询问老板能不能追加投资,继续深入进行研究。

第 193 章 远程无线充电技术(上)

李月祺收到齐烨的消息后,就亲自带人赶到位于银水区大学城附近的新能源实验室,这所新能源实验室一期注资就高达5亿人民币,而这部分钱仅仅只是完成了实验室的收购,实验室的搬迁和改造,员工工资的补发,之前拖欠的货款的偿还,新人员的招募,新仪器的购买等等这些前期投入。后续公司的运营,员工工资和福利,实验材料和数据的维护,甚至员工的外出考察的差旅费用,发表论文的钱,都要由李月祺这个老板来出。

目前仅仅320多人的实验室,每个月至少要花1.2亿的运营费用,各种新式仪器跟不要钱似的往公司搬。李月祺每个月看着齐烨和王立诚教授签字的账单都心惊肉跳,难怪有人说搞基础研发是个无底洞,今日一看果然如此。在实验室还没有出任何科研成果的情况下,仅仅半年多,李月祺就在这座实验室上扔了12亿元(收购费用+日常运营费用)。

李月祺之前为了防止实验室浪费研发资金和财务造假的问题,暗中派出多组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对新能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查和审计,但是所有的审计人员递交上来的报告都显示,目前新能源公司几乎不存在财务违规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王立诚教授和李峥齐烨等人的操守还是很不错的。

但即使如此,半年就花了12亿元,整个A股几千家上市公司,半年利润超过12亿的公司绝不对没有300家。之前的那家中等锂电池公司每年1亿的研发投入,都坚决撤出不玩了,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这样只见投入,毫无产出的研发,有几家公司能够撑得起?难怪大家都不愿花钱搞研发,尤其是李月祺这种放养式的研发方式,实在是养不起啊。

李月祺来到新能源公司租用的临时办公大楼,实验室就在这座大楼里面,新建的实验室正在施工中,全部完工恐怕要到明年这个时候。

李月祺一向不喜欢高调,这次也是轻车简从,老板第一次来公司,一共只有两辆车。两个司机,两个保镖,外带自己公司的副总于淑慧和秘书孙晓雨,加上老板本人一共只有七个人,两辆车。

新能源公司和新能源实验室这边同样没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仪式,来迎接的同样只有七八个人,齐烨总经理、王立诚教授、再加上几个秘书和文职,连挂名副总的李峥都在继续做实验,没工夫来迎接表弟李月祺。

见面后寒暄了几句之后,大家迅速进入正题,王教授简单介绍了这次他推荐的新项目内容:原来今年五月份加入新能源实验室的一个项目小组,是之前某电动车公司的研发团队之前,研究过远程无线充电技术,但是因为之前所在的公司认为投入太高,而且没有实际价值,而被否决了。

后来这个项目团队受到李月祺演讲的激励,也是觉得自己的梦想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于是在项目组长的带领下,果断从原来的电动车公司集体离职,整个团队十七人全部加盟奇迹新能源公司,成了实验室旗下的一个项目小组。

这个团队确实有股子狠劲,有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资金支持之后,不但按时完成了实验室发布的研发任务。而且在自由研发时间里,重新拾起了当初被迫放弃的远距离充电项目,整个小组啃了三个多月,终于在九月份拿出了第一个成果。

齐烨当时觉得这个成果还显得非常粗糙,并没有马上向汇报李月祺。但是也没有盲目否决这个项目,而是继续给了更多的资源,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和王立诚教授商量后,减少锂硫电池项目上的任务分配,让他们专心搞好这个远程充电项目的研究。直到几天前,这个项目团队做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无线充电技术。

齐烨经理和王立诚教授看过后,又提交了新能源公司科学家团队的共同审核,经过科学家评判组的大多数科学家的审核,决定把这个远程无线充电项目,作为第一个推荐的项目,向总公司申请继续研发的资金和产业化的推荐。

这才有了今天李月祺带人来到奇迹新能源公司,听取项目研发人员的报告,然后决定是否进行投资的事情。

在齐烨等人的带领下,李月祺参观了新能源市实验室的大楼,这座大楼与半年前已经截然不同,里面的装饰虽然说不上奢华,但却是科技感十足,各个部门都用玻璃隔开,被清洗的一尘不染。从外面看去,所有研究人员都穿着白大褂,带着头罩、鞋套、护目镜和口罩。进入研发区,李月祺本人也被要求戴上鞋套,头罩,穿上白大褂,据说是为了尽可能保证实验室的无尘环境。一路看去,所有的研发人员都对李月祺等人的到来不屑一顾,全都目不斜视的继续进行着自己项目的研究。李月祺心中赞叹,就冲这个环境和工作态度,自己那12亿就没白花。

随后齐烨把李月祺等人带到了办公区的总经理室,然后按下通话器,通知那个无线充电项目团队的组长,说是他们的老板兼投资人已经到了,要和他们见面。

十几分钟后,两名同样穿着白大褂、全副武装的研究人员来到办公区,齐烨热情的给他们彼此做了介绍道:“李总,这位是远程充电项目的项目组组长,沈巍,这位是沈组长的助手姜宝山。沈组长,姜先生,这位就是咱们公司的大股东兼唯一投资人,李总。李总也是奇迹投资的老板。”

李月祺主动向两位科学家伸出手去打招呼道:“沈组长,姜先生,你们好。”沈巍和姜宝山二人受宠若惊道:“李总,您好,久闻大名。没想到沈总是如此年轻有为。”

李月祺笑道:“二位客气了,来请坐,我们这次来是当学生的,还请二位给我讲解一下你们的远程无线充电技术,与市面上常见的一些技术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独特的优势?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第 194 章 远程无线充电技术(中)

沈巍也不矫情,直接道:”李总,齐总,王教授。我不知道你们对无线充电方案了解多少,我从最常见的来说吧。目前最常见的无线充电方案是电磁感应方案,其原理是在充电器底座和终端各安装一个导电线圈,当两者靠近时,发射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电流通过,产生电磁感应,从而在接受线圈内产生一定电流。从而将电能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最终完成充电。

这项技术并不复杂,几十年前就已经在工厂、实验室、矿山等等许多场景中都有应用,目前的一些高端手机,只不过是把充电线圈集成到充电器和手机当中,这就是所谓手机中的无线充电功能。

不过基于电磁感应实现的无线充电功能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传输距离非常短,在时常使用场景中,接收端设备必须紧贴着发射端,就比如手机只要稍微从充电器底座上拿起,立刻就会断电。这就导致了想要给手机充电,必须放在充电器底座上,根本无法远离,这就跟数据线充电区别不大了。所以手机厂商完全是把无线充电功能当个噱头来卖,根本不实用。

除了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方案外,还有像磁共振,无线电波,超声波等等解决方案,但是目前研究深入不够,连实验室中都无法做出可用的样品。”

沈巍说到这里,喝了口水,李月祺知道接下来该进入正题了,于是捧哏道:“那咱们团队研发的无线充电技术与这些又有什么不同呢?又是怎么解决距离问题的呢?“

沈巍继续道:“在2013年的时候,老美耶鲁大学的帕尔西斯·康斯坦丁教授曾经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WIFI无线充电的论文,当时在论文中提出了一种构想,开发一种半导硅整流装置,由集成天线获取WIFI信号被转化为电子的直流电流,从而实现无线充电功能。

在论文的公开资料中显示,康斯坦丁教授的团队,在实验中利用半导硅整流天线,接触到约150微瓦的WIFI信号时,可以产生大约45微瓦电流的电量。这些电量完全可以实现所有智能手机在日常场景的使用中,进行不间断的涓流充电。

这种充电方案的优势非常明显,很好的解决了充电距离问题和充电持续问题。我们都知道,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非常广,一部几十元的WIFI路由器,完全可以覆盖全家100多平米的全部区域,而且由于电磁波的折射和衍射功能,WIFI信号一般都可以无视房间内的遮挡。而且WIFI信号的电磁波是持续源源不断的在发射,信号甚至比很多手机信号还要强。只要WIFI信号不断电,哪怕没有数据包,也可以实现不间断长距离充电。

当然,这些还都只是在实验室理想的状态下实现的,实际上问题很多。比如具体充电对象的定位问题,我们都回到WIFI信号是全区域覆盖的,怎么让它给指定的手机充电呢?

再比如成本问题,半导硅整流天线目前价格极其昂贵,单价高达300万美元以上,据说当时康斯坦丁的团队整个实验下来总共花费高达6000万美元以上,才完成了整个实验。而且这种天线个头很大,计划无法整合进手机当中。“

李月祺又问道:“那咱们的团队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沈巍笑道:“李总不要着急,听我慢慢说。咱们团队两年前就看到了,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复刻了康斯坦丁教授的实验,证实了WIFI充电的可行性。但是和康斯坦丁的问题一样,成本很好,半导硅整流天线需要用到高纯度单晶硅,这是跟芯片行业抢食。即使我们自己做,单个成本也不会低于500万人民币。所以我们团队经过反复摸索实验,找到了另一种可替代材料——氮化镓。

氮化镓和石墨烯一样,一直被认为是下一代半导体的主要材料,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公司再用氮化镓来做芯片了。只是一直以来还没有成果。

我们可以用氮化镓替代高纯度单晶硅来做整流天线,虽然氮化镓目前市场价也不低,但是由于氮化镓的导电性和可塑性都好于单晶硅,所以如果使用氮化镓做整流天线,我们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在实验室内,我们可以把单个整流天线的成本降低至10万人民币以内。根据我们团队计算,如果放到工厂批量生产,再加上氮化镓的集采优势,成本还会继续降低,最保守估计也可以降至2000元之内。当然了,如果继续投入资金研究,成本还可以继续降低。

另外就是充电定位问题了,WIFI信号是覆盖性信号,但是如果要给手机或者其他物品充电,就必须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大幅提高充电的功率和效率。这就是姜助理的强项了,李总,下面请姜助理为您介绍如何?“

李月祺等人把目光转向姜宝山,想听听他的远程充电定位解决方案。

姜宝山显然有些不善言辞,犹豫了一下道:“李总,我的方案是设计一个笼式结构,然后用氮化镓和碳离子分别包裹住接收器的正负两极,然后根据两种材料的不同特性,加大正负离子的压强,形成一个电极闭环电路,反复增强充电功率。然后我们团队针对这种闭环编写了一套定位程序,用软件的思路解决,当在WIFI电流场内出现这种闭环电路时,就会形成场内电流负压中心,然后在通过我们的软件定位程序,针对这种负压中心进行定位和充电。

这样一来,定位问题和功率效率问题,就都解决了。根据我们的样品实验,这种方案理论上可以在WIFI覆盖区域内,实现多台设备的完美定位,同时理论上可以无上限的增强充电功率,而理论效率最高也可以达到95%以上。“

李月祺问道:“理论功率无上限?那你们现在可以做到的功率有多少?电能转化效率又有多少?”

姜宝山略微带有一点骄傲地道:“目前受限于WIFI的发射功率不够大,我们最多可以做到集成到手机中的单个接收天线200微瓦的充电功率。而转化效率最高也已经有65%左右了。“

第 195 章 远程无线充电技术(下)

200微瓦?也就刚刚够点亮智能手机。这么点电量够干嘛?李月祺略微皱眉。

姜宝山似乎看出了李月祺心中的疑问,解释道:“李总,您是不是觉得200微瓦的充电效率太低了?您不要着急,听我继续讲下去。200微瓦的效率是很低,不过那是在WIFI环境下的转化效率,我们常用的WIFI仅仅只是一个移动热点,它是用来链接无线局域网的,并不是用来充电的。我们这里使用WIFI充电,只是为了使用这个思路解决远程定位问题。

我们根据这个思路,已经做出了专门用于充电大型无线充电板,在不降低转化率的前提下,可以释放发射出的功率,同时接收端也可以接受到更大的功率。在这个终端下,我们的无线充电板去掉了WIFI的移动热点功能,使他成为一个专门的电磁发射装置,而在这个电磁场覆盖范围内,只有当接收端与他发射端频率和设置相同时,才会发生电能转化,才会开始充电。如果覆盖范围内没有接收装置,则不发生电量损耗。

这种大型无线充电板,我们已经做出了样品,目前可以在10*10平方米的范围内,可以达到120瓦的充电效率,这个效率已经高于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手机线充。最关键的是,只要继续增大这种无线充电板的发射功率,就可以继续加大接收端的充电功率,同时增加充电场的覆盖范围,理论上这种增加是无上限的。当然同样的,伴随着功率的增加的,还有充电效率的降低,这是我们暂时无法避免的事情。”

李月祺认真思考了姜宝山的话,继续问道:“姜先生,还有一个问题。您也说了,这种充电板的功率是可以无上限增加的,那是不是意味着,随着功率的增强,相应的无线充电板的电磁辐射也会增加?现在很多小区连普通的移动信号热点基站都不许安装,我们这么强的电磁信号发射装置,会不会引发更多的安全问题啊?”

李月祺杞人忧天的话令在场的几位专业人士都笑了起来,沈巍笑着接过话题道 :“李总,这个问题我来向您解释。这个问题您完全可以发放心,我们使用的是WIFI原理的定位装置, 只有加装了接收装置之后,才会增强磁场,从而产生电流,开始充电。如果没有接收装置,我们的充电板那点功率,再加上大范围覆盖的稀释,产生的辐射比一台普通的电视剧都要小1000倍以上。即使是目前我们已经做出的功率最大的3000瓦无线充电板,经过专业机构的安全测试,也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根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影响,所以李总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至于小区居民因为担心辐射,不让移动基站进入,则更是无语。那些移动基站的辐射经过长距离衰减,抵达居民家中的时候,比手机的辐射都要低得多,与其担心移动基站辐射,不如平时没事少玩一个小时手机。”

李月祺也笑道:“我也知道担心基站问题是多余,我只是想问下咱们的无线充电板将来会不会让用户产生这方面的担心。”

听完沈巍和姜宝山二人的解释,所以这个项目绝对有前途,而且有大前途,手机充电只是一个方向,未来的电动汽车也可以在无线充电板的覆盖下,实现无线充电。还有各种家用电器,甚至不再需要插座和插头,家里有个大功率无线充电板 ,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还有各种工厂,矿山,学校,企业等等等等场景,都需要这种远程无线充电项目。

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之后,李月祺很干脆对二人道:“这个无线充电项目我非常看好,我想请问一下二位,你们团队的要求是什么,需要多少资金继续研究?打算采用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沈巍和姜宝山明显松了口气,对视了一眼道:“李总,感谢您的信任,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实验仪器和材料,所以希望您能够再提供5亿元的研发资金,另外我们希望除了项目奖励之外,获得一定的项目分红。”

李月祺震惊了,不是震惊于对方的狮子大开口,而是震惊于对方的要求如此之低。他忽然感到有些心酸,难道面前的两人不知道他们研究的项目足以改变世界吗?难道他们在之前的工作中如此卑微吗?难道这就是华国当下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和要求吗?

李月祺知道现在不是省钱的时候,这么寒酸的待遇和要求,是留不住核心团队的。

李月祺大方的道:“5亿元能研发出个什么?我给你们20亿的初期资金,同时给你们项目组发20个月的工资作为项目奖金。

以后你们只要每期都能有进步,需要多少钱只管打招呼,要什么设备就让人去买,要什么材料只管来提。我一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至于项目分红,我直接给你们整个项目15%的股份,只要你们能不断的出成果,以后这笔收益将会让你们一生受用不尽。”

沈巍和姜宝山二人都震惊于李老板的手笔,当初在那个电动车公司的时候,当时的老板每天给员工打鸡血,描绘未来的美好场景,鼓励员工加班。但是一旦涉及到研发资金和员工待遇,电动车公司的老板就立刻摆事实、讲道理,百般推诿,总之就是两个字——没钱。

没钱你研发个屁啊,没钱你还想出成果?老子们又不是可以用爱发电。每个人都有一家老小都靠自己养活,研发进展又需要靠资金推动。沈巍团队在那家电动车公司干了三年,不但那个WIFI充电项目石沉大海,连最起码的几千万研发资金都无法保障。

沈巍带着团队手下再次向老板提出增加研发资金要求被拒之后,一怒之下,离开了繁华的羊城,跑到相对偏僻的中州,考察了奇迹新能源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

第 196 章 科学家凭什么就要甘于清贫?

沈巍团队能了解奇迹新能源公司,更多是冲着王立诚教授和他的实验室这块牌子,当然这也与李月祺在中州大学的那次演讲有关。他们期待华国真的可以有一家公司和实验室,可以不太过于注重效率,而是为了理想和希望,让研发人员用灵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们来到中州考察之后,发现这家名叫奇迹新能源的公司和实验室,居然是做锂硫电池这个天坑项目的。他们非常无语,真的很佩服这家公司的老板,居然可以为了这个项目去砸钱搞研发,这个项目已经做了整整五十年了,期间埋葬了不知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

当沈巍他们的团队得知这间公司和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时,心中的悸动终于按耐不住了,四处碰壁多年的他们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居然真的有这么天真的老板,可以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情怀去不要命的往一个前途未卜的项目上砸钱,老板想请人帮自己花钱?这种好事居然还让咱们哥几个遇见了。那没说的,必须立刻申请加盟这家公司。

沈巍团队加入奇迹新能源公司后,立刻获得了实现理想的机会,除了完成日常的锂硫电池研发实验任务外,团队十七人各自分工,全部投入到WIFI远程充电项目之中,由于理论上现成的,而且在之前的电动车公司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很快就做出了第一代成品请公司的科学家团队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出来后,公司又给了一笔专项研发资金,让他们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同时帮他们联系了公司的投资人兼大老板李月祺。同时王立诚教授还私下里对他们说,咱们这老板是中州金融领域的奇才,身价至少已经破百亿美元以上。最关键是去年才从大学毕业,身上很有一股理想主义情怀。连锂硫电池这种天坑都愿意往里跳,你们那个项目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见到老板后,有什么要求,什么条件,股份和待遇什么的尽管提,李老板一定都会尽量满足的。但是千万不要把他傻子忽悠,要充分准备好所需的材料,认真回答他提出的一切问题。

确实,很多人看到这家新能源公司管理模式之时,确实都觉得李月祺是个年少暴富,挥金如土的二百五,居然给研发人员这样的待遇和条件?

可是几天前几十名警察突袭了奇迹投资公司,抓走了据说是受雇于华尔街的三名间谍,然后又用反间计从国际黄金市场卷走百亿美元之后。大家才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根本不是什么纯良之辈。而是一个在国际金融市场叱咤风云的一代奇才,是一个吃人不吐骨的金融大鳄。这种踩着无数具尸体爬起来的人物,怎么可能是二百五?怎么可能真的天真?

这种人你看起来他像是一个傻子,平时他也表现得确实有点像个傻子。但是如果你真把他当成傻子忽悠,那你就是个傻子。

沈巍团队没有耍宝的权力,也没有坑人的资格,所以只是认认真真地讲述了他们那个远程充电项目的特点和优势,然后又认真回答了李月祺所提出的所有问题,最后要钱的时候有相对保守。

李月祺也非常大方,不但给他们的研发经费增加了五倍,还许诺在项目成功之后,可以给他们一大笔股份。见到此种状况,沈巍和姜宝山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心中对李月祺更是感激不已。

二人当即表态道:“李总,您放心。这个WIFI远程充电项目,我们保证两个月内拿出可以大规模生产,并且可以商用的成品,如果做不到,我们引咎辞职。”

李月祺笑道:“没必要把话说得那么严重,别说两个月,就是三五个月又能如何?我是做金融的,不是很懂科学。但是科学研究不能急切,需要循序渐进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你们尽管去做,缺什么跟齐总说,齐总解决不了的可以来找我。

老美前战略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曾经说过:科学家是高地,科学家是未来,科学家是最高的回报。这也是我为什么如此重视投资搞科研的原因。

很多人都说科学家要敢于清贫,在我看来纯属屁话。凭什么那些盖楼挖矿的土豪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咱们搞科研的就得甘于清贫?在我眼里,搞科研的科学家比那些盖楼挖矿的土豪老板们要高尚的多、有用的多、重要的多。

等你们的无线充电项目做成功,我们就单独成立公司,然后就申请上市,到时候你们团队的人个个当股东,人人亿万富翁。”

给了钱又给了面子,沈巍和姜宝山二人,被李大老板一番胡萝卜加心灵鸡汤一顿漫灌,把二人忽悠的心里暖洋洋的。心里立下誓言,回去后就拼命研发搞出可以商用的成果,绝不辜负李大老板的知遇之恩。

李月祺见送走二人后,又跟齐烨和王立诚教授询问了几句道:“这个项目我觉得挺靠谱的,但是专利方面要抓紧,核心技术要做好保密工作,别让咱们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成果,被狼崽子叼了去。“

齐烨笑道:“李总就放心吧,他们每一步制造程序的专利我们都有专人盯着,整个无线充电项目还没有完全成功,但是我们已经申请的专利到的发明专利和算法专利,就高达27项了。等到全部项目完成,至少100项以上。至于算法加密更不是问题,那个姜宝山是个电脑的超级高手,否则也写不出专门用于定位的源代码。他自创的封装加密技术,专门请人做过破解实验。全公司各路电脑高手一起上,攻击了几个小时,愣是连外壳都没有攻破。“

李月祺点点头,这方面有专业人士盯着,确实就不用自己操心了,安心等待出成果即可。然后李月祺又问了有没有其他可以关注的项目?能不能让他再开开眼界?

第 197 章 兄弟间的心结

李老板想要一开眼界,参观新能源公司和实验室?这种要求必须满足,展现自己的实力,也可以向老板索要更多的研发资金。

于是在齐烨和王立诚教授的带领下,李月祺首先参观了氮化镓合成实验室。刚才沈巍也提到,氮化镓是他们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重要材料,被认为是通往未来的半导体材料,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比如芯片,激光二极管,超导体,微电子等等方向都需要大量的氮化镓材料。

目前国内做氮化镓合成项目的公司并不多,国内氮化镓的产量远远无法满足使用缺口,而奇迹新能源公司正在研发高纯度氮化镓合成技术。

与传统利用氨气和金属泵在高温高压中合成不同,公司其中一支团队所研发的是成本更低,在氨气流下,焙烧研磨合成技术,可以合成过程中大量减少氨气的使用,降低合成成本。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一些进展,公司和科学家团队已经组织了一品人手,就行持续关注,随时准备跟进。

随后王教授又陆陆续续介绍了公司的其他几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比如负极材料,钠电池,单晶石墨烯等等,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和新能源与新材料相关的项目。毕竟这是一家新能源相关的公司和实验室,所以能够吸引和招募到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也都与新能源有关。

李月祺也知道,现阶段就想把研究对象扩展到其他行业根本不现实,饭要一口一口地去吃,事要一件一件去做。现在只能努力把新能源这一个行业搞好,只要新能源行业能不断地出成果,自己就有理由去建更多的是实验室, 搞更多的项目研发。

看着王教授一一地介绍新能源实验室的项目,然后又各种拐弯抹角的说缺设备,缺资料,缺人才,说来说去,还是两个字——缺钱。李月祺明白,只要有了钱,什么身份,资料,人才,合作伙伴通通不是问题。但是搞研发真是个无底洞,之前每年1亿多的研发经费不够用,现在才半年就有十几亿的研发经费,依旧不够用。

李老板心里吐槽老王不厚道,总算想方设法从自己手里打秋风。但是好在自己最近在伦敦黄金市场上大捞了一笔,一口气给实验室增加了一倍的拨款,把日常的研发费用从每月1亿元,增加到了每月2亿元。齐烨和王立诚教授见目的达到,大喜过望,立刻向李月祺表示感谢,同时又表决心,一定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公司和实验室管理好。

首节 上一节 52/1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反派,就应该有个反派的样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